陳玉箴·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澎湖傳統飲食(4)

在此艱困的自然環境下,清代澎湖的主要農作物僅有番薯、花生、高梁、小米等,其中較為盛產的番薯、高梁便是澎湖人的主食,清道光九年(1829)成書的《澎湖續編》中,周凱〈勘災,四首之一〉一詩有云「菜煮糊塗粥亦藍」,並自註此「糊塗粥」就是以海藻、魚蝦雜薯米煮成的粥食,10 劉家謀在1849至1853年間所寫的著名「海音詩」亦稱「一碗糊塗粥共嘗,地瓜土豆且充腸;萍飄幸到神仙府,始識人間有稻粱」。11《澎湖廳志》(1894)進一步解釋,「澎人常飯,夏用黃黍煮粥,或以膏粱舂碎雜薯片煮食;故富陽周氏謂之糊塗粥.其實民間但稱為黍糊耳」,12 所謂的「糊塗粥」聽似雅致,事實上僅是雜碎高梁與薯籤煮成糊以茲果腹。在艱困的環境中,容易生長的番薯成為重要糧食,澎人在秋後番薯收成時或許還能吃些新鮮番薯,寒冷的冬春便「食乾地瓜,即薯片、薯絲也」,蔬菜方面更為有限,「生菜種類無多,即蘿葡、芋魁恆來自臺、廈」。13

對於清末澎湖蔬菜的種植情形,《澎湖廳志》記述,澎湖人耕作多是播種後等待降雨,以糞施肥或鑿井灌溉的情形並不普遍,「間或近社菜宅有井,特為種菜而設,亦不能多見也。」並推測不普遍的原因或許是鹹雨為禍太烈,雨量又少,讓人即使認真灌溉耕作也無所獲:「鹹雨之禍甚烈,一灑則寸草無存,雖有井可灌,其奈之何?況過夏無雨,即糞亦無益,故皆弗為耳」。14 不過由上文也可知道,至晚在清末已出現「菜宅」一詞,而菜宅雖有井進行灌溉,但收穫仍相當有限。

「菜宅」是澎湖重要而特殊的農業景觀,也是當地人為了克服此種強風瘠土而發展出的農業技術,即是挑選較濕潤之地,種植茅蘆並在菜畦旁築起石牆,北牆可高達160 

 

10 [清]蔣鏞,《澎湖續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15種(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下,〈勘災四首〉,頁126。

11 [清]諸家,《臺灣雜詠合刻》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侯官劉家謀芑川,〈海音詩〉,頁9。

12 [清]林豪,《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卷9,〈風尚〉,頁321。

13 [清]林豪,《澎湖廳志》,卷9,〈風尚〉,頁321。

14 [清]林豪,《澎湖廳志》,卷9,〈附考〉,頁309。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