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魁夷:不懂哲學的畫家不是好散文家(中)

對話風景,救贖心靈

東山魁夷的家庭環境與藝術無緣,祖父在明治維新前來到江戶謀生,父親後來在橫濱從商,但大環境的惡化讓他的家境中落,少年東山魁夷十分希望得到畫壇的認可,以證明自己的理想。他四處寫生,積極參加日本美術展,然而其繪畫生涯的早期頗多坎坷,直到39歲時畫作《殘照》在全國畫展上獲獎,他才正式建立了畫壇地位。

《殘照》

東山魁夷的美學是和自然緊密相連的,戰火中自然之美的巨大觸動改變了他之後的創作道路。二戰期間日本風雨飄搖,東山魁夷應征入伍,父親因為肺心病而突然辭世,拋下身患重病的母親、弟弟。一次行軍至熊本城時,他登上天守閣樓的遺跡,遠眺雄偉的阿蘇火山和山腳下碧綠的森林。原本再平凡不過的風景卻給心靈滿目瘡痍的東山魁夷巨大的感動,他在《旅之環:自傳抄》中提到那難以忘懷的感觸:

說起來,這都是些平凡的景致,平時看到而不留意的風光。而現在看起來卻那麽美,是我看到生命的光輝嗎?是不是因為以前對生命沒有緊迫感,所以自然的反映中捕捉這種光輝的感覺很遲鈍。正是展覽會啦、名聲之類的東西妨礙我發現大自然真正的美。一定是沒有以一顆純真的心靈去觀察自然。

李澤厚曾指出,與西方文化追求永恒相對應,中、日文化都極其感慨世事多變,人生無常。但中國人是重生安死的,而日本人則是惜生崇死。戰火中感受的天地大美讓東山魁夷悟透生死,成了他藝術道路上前行的動力。他的文字能印證這一點:“倘若櫻花常開,我們的生命常在,那麽二者的巧合不會引起任何感動。花兒由於其可能雕謝才更顯示出生命的光輝。在感到花兒美好的心靈深處,我們一定會在無意識中不由得彼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感到在茫茫世界的短暫生存期間能有緣相遇的喜悅。”

長壽的東山魁夷幾乎見證了日本二十世紀的滄桑,他目睹了戰爭對人心靈和肉體的摧殘,也痛感戰後恢復期精神的虛無和仿徨。戰後經濟的迅猛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但一同到來的還有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消費社會的空虛,他看到生活在現代文明下的人們非但沒有獲得心靈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逐漸在物質世界中迷失,成為“單向度的人”。東山魁夷曾警告道:“人類在快、再快的呼喊聲中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懸崖。”當自然失去其神聖性,自然賦予人的精神意蘊也就隨之消失殆盡。當工業設施侵占了原始綠地,當人們對城市與自然景色的分別麻木不仁時,也意味著人對自然審美的終結。所以親近自然成了東山魁夷自救、渡人的方式,對於他來說,周遊各地寫生是一種生活方式,即便在年過七旬之後,他仍時常往返於歐美、亞洲各國舉辦展覽、旅遊寫生。

哲心詩意,文畫雙絕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認為,哲學活動的本質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沖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畫作和散文中滲透出對日本之美永不停歇的追尋便是東山魁夷的哲學。旅歐期間,出於對音樂和歌劇的熱愛,他落腳德國,在西方古典哲學和古典美術的滋養下,東山魁夷形成了日後創作中的深刻哲理底蘊。
此時的日本畫壇受到西方現代藝術的沖擊,莫奈、畢加索、凡·高等人的畫作風靡一時,藝術家的視線重新轉向日本美的傳統,試圖從古典美中尋求日本畫現代化的生機。東山魁夷大膽運用西洋畫的表現手法改進日本畫,以寫實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調之美,使日本畫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時,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宵櫻、殘照、秋翳、青響……凝結為自然的魄力:萬物有靈且美。
東山魁夷的風景畫

Views: 28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