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建·民間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理論與實踐(3)

民俗的文化價值和意義也就在此。遊客在觀賞一地自然景色的同時,進一步領略與其交融的民俗人文風情:歷史回味,現實感悟,未來憧憬,其精神的享受與愉悅是難以言語的。

使人焦慮的是,中國各地蓬勃發展的旅遊景點中,以偽民俗民間文化為旅遊資源的或正在或準備以此造假的為數還真不少。有的為深化景點,不去捕捉當地固有的散發泥土芳香的鄉情,卻在好端端的天然的溶洞裏,弄了一些不倫不類的宮殿式建築和制作粗劣的妖魔鬼怪等偽民俗場景,把溶洞巧奪天工的神韻破壞殆盡。有的在江南山清水秀的,民風醇厚的形勝地,大興土木,大肆營造風格迥異的,只能在外觀上用眼睛遠遠瞅一下的所謂的歐羅巴風情。


有的蘇南水鄉重新修復的古民居中,竟然出現了一排排徽州格調的建築群,本土本鄉的千年古鎮,什麼樣式的民居住宅,歷朝相續的地方誌書寫得明明白白,可就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了一大批徽州民居,害得一地的歷史文化記載也不知所措!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明清時期還明明是臨近海灘邊蘆葦蕩的鄉間,到了20 世紀90 年代霍然矗立起一條明清街;一些宋元時期就負有盛名的古城古坊如今部分修復後,話說是千年的正宗傳承,然而,藥鋪不諳店幌,個別店鋪莫名其妙高懸日式燈籠招搖過市。更有甚者,乾脆把三國時代就有根基的古鎮,全部拆掉,居民整體搬遷,另起圖紙,蓋起了個有現代大超市,沒有原住民的假古鎮。這樣的民俗旅遊資源開發,破壞了無法再挽回的真民俗——千年古鎮的風土人情,也危害了文化旅遊業的健康發展。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令人痛心疾首。

開發民俗民間文化遺產的文化旅遊,對民俗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特別是有形的物態民俗,如古鎮、老街,村落,器皿,用具等等的修復,一定要注意質地、工藝、樣式的修舊如舊。有些開發商,本身缺乏應有的知識,又囿於利益的驅動,對上述世界通行的做法,感到技術要求高,又賺不了大錢,乾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的還振振有辭地說:這些東西現在是假的,過了幾百年,不就成了真的。貌似有理,實際上是無知無恥者的強詞奪理。一定民俗物的質地、工藝、樣式是一定時代民俗的傳承性生活文化的反映。明代及以前朝代的采石工具硬度不夠,古造橋多用硬度較弱的青石。清代采石工具性能提高,造橋就用堅硬的花崗石,而且明請兩代鑿石的工藝也有差異,所以隨意更換古橋或其它古建築石料的質地,不僅是偷梁換柱,而且變成顛倒歷史,篡改文化了。這又如何向遊人介紹,向我們的子孫交代呢?

Views: 2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