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萬偉譯 約瑟夫·伯塔姆:我們現在的讀書方式——-小說之死 (2 )

在這個在線時代,我們並不缺乏散文。除了數字娛樂之外,英語中各種體裁的虛構作品蓬勃發展達到了驚人成熟的新水平。流行傳記傳播了曾經靠小說傳遞的教訓---正如面向讀者大眾的社會學和“新新聞報道”,用小說寫作的技巧撰寫隨筆那樣長度的報道。小說仍然進入瀕臨死亡的狀態。小說的失敗標誌著西方文化對過去價值觀和未來目標充滿信心的終結。虛弱的、缺乏自信的、懦弱的文化的標誌已經寫在圖書館書架那些落滿塵埃的圖書中。 

過去50多年美國最大的(也是最沒有明顯標誌的)社會學變化,是主流新教教會成員的萎縮---從1965年代佔美國人口的50%下降到當今的10%左右。這種萎縮奪走了國人對美國人身份認同的核心支持者。雖然斷斷續續地歡迎其它人,我們明白自己從根本上說生活在新教國家。主流教會是文化上的密西西比河穿流在國民自我理解的核心。當這條河流乾涸時,古老的文化就死在烤乾的泥土中了。因為神學基礎的衰敗,在此基礎上的文化機構包括小說在內也就衰敗了。

 

隨著臨時地平線的慢慢退卻,歷史似乎沒有了能夠辨認出來的目標,文化沒有了看得見的目的。既然沒有了從前的目標和理由,剩下的就只有文化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在歷史上犯下的種種罪惡了。無法用成就來補償,無法靠目的來解釋,這些未清算的罪惡肯定具有壓倒性力量:文化的定義本身。沒有了從前的目標和理由意識,我們為什麼還要為將來努力呢?我們為什麼要寫小說,為什麼要通過閱讀長篇小說從中獲得深刻見解呢? 

所以,我們不再去閱讀那些書了。我們不再在大學里系統地講授這些書了。我們並不期待受過教育的人對小說形式有明確的認識。地方圖書館已經放棄了文學史寶庫的角色,把狄更斯或海明威的若干著作轉移到年輕人閱讀區,然後把其餘的書都送進廢紙處理工廠變成紙漿了。雖然小說在大學的地位源自文學曾經享有的特權地位,文學學者現在用研究小說的工具和熱情,去研究法國淘氣的明信片上時髦的色情內容了。

 

這暗示了一種非個人化的世俗化過程,這是將文化基督教王國的無意識因素連根拔掉。最嚴肅的小說旨在開啟重新賦魅的過程,它竭力要給世界萬物傳播一種光芒,抗拒現代社會向技術科學、官僚統治和商業經濟的轉向。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