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2)

一、 禪宗所隱含著「意識流」當中的「生命體驗詮釋」

「意識流」乃是對時間與空間所構築的「存有處境脈絡有所詮釋」,禪宗並沒有用明確使用「意識流」這個語詞,而筆者所使用的「意識流」也必須解釋一下:

「意識流」最初見於威廉‧詹姆斯的論文《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他說到「意識」活動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流程。「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銜接,而是「流動」的。

20 世紀初,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綿延論」強調「生命衝動」的連綿性、多變性。後來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談到「無意識結構」、「夢」與藝術關係, 都對「意識流」有所探討。23


威廉‧詹姆斯提到:


「我們所經驗的世界總是包含兩個部份,客觀部份與主觀部份。客觀部份也許比主觀部份寬廣無數倍,但主觀部份卻是永遠不能被抹殺或壓抑的。客觀部份是我們任何時刻所思考的總和,主觀部份是這個思考發生時的內在『狀態』。我們所想的也許很廣大,例如宇宙的時間和空間,而內心狀態也許是最難以捉摸與細微的心靈活動。宇宙的對象就來自經驗這一點而言,只不過是某個事物的理想圖像,它不為我們的內在所擁有,而只指向外界;但內在狀態卻是我們的經驗自身,其真實性與我們經驗的真實性是
相同的。」4

威廉‧詹姆斯提到「客觀部份是我們任何時刻所思考的總和,主觀部份是這個思考發生時的內在『狀態』。」。合主客觀而言,筆者以為威廉‧詹姆斯要講的便是: 無論如何,觀照「意識流」就是主體觀照內在「生命狀態」〈「客體」〉,它是「身體辯證現象運動」,也是「生命體驗詮釋」,他可以使「現時」呈現,「現時」呈現即是「當下即是」與「刹那即永恆」,我們可以參看馬丁‧布伯所講的:


「現時並非指我們觀念中眼下呈現的『已逝』時間的終點、時光流程裡凝固的 一瞬,它是真實活潑、沛然充溢的現在。僅在當下、相遇、關係出現之際,現時方才存在;僅當『你』成為當下時,現時方才顯現。…:現時非為轉瞬即逝、一掠而過的時辰,它是當下,是當駐」5


如何「觀看」意識流所呈現種種現象,成為「悟」、「真理顯露」及「存有開顯」的可能性。誠如海德格所言「真理作為存有之顯露」,「讓存有(Sein)之真理自行揭示於『此』(Da)Dasein 成為存有揭示之處。」6,筆者以為「此有」在「此」揭露「存有」乃是「現時」呈現,「當下即是」與「刹那即永恆」,在「意識流」當中,讓「存有」揭露。

2 「意識流」通常使用在小說技巧使用上,幫助我們從外在行為與現實描述轉化為內在心靈的挖掘, 賦予小說人物深刻內在生命描述,也打破時空的限制,它可以說是一種心靈活動,指先語言之前人的心理狀態,有如瀑布般流動,使人在追溯當中,不斷一幕幕呈現腦海中。

3 蔡源煌著《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 49-51。

4 見威廉.詹姆斯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研究》(台北:立緒,2004 年),597 頁。

5 馬丁.布伯著,陳維剛譯,《我與你》(台北:桂冠,1991 年),11 頁。

6  王應棠,〈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地理學報》(台北市:台灣大學),55 期,2009年,33 頁。

Views: 9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