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感受“巴鐵”中國情人文精神(下)

俗話說“吃飽飯不想家”,來這里不僅可以驅散思鄉之苦,還讓我感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餐館老板古拉蔔告訴我,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不僅有助於改善巴國的基礎設施面貌,也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赴巴,帶動了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他的餐館就因一波接一波的中國回頭客而越來越火,他希望有朝一日,他的這份美食能被帶到中國去!

真正的友情,是一棵成長緩慢的植物。巴基斯坦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質樸好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利”友好,而是長久以來積澱在兩國文化和兩國人民血脈中的友好傳承。中巴友好的歷史淵源“根深蒂固”,是一點兒也不誇張的。


巴基斯坦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早在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就在兩個古老文明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約1400年前,被尊稱為“三藏法師”的唐代高僧玄奘,就到過這里,據史料記載,中國東晉高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跡都曾到過此地。玄奘在此講經、說法達兩年之久,他的居室和講經堂遺址,至今仍被保留在塔克西拉古城。塔克西拉位於伊斯蘭堡西北部,這里是聞名世界的犍陀羅藝術中心,導遊熱情地講述玄奘的事跡,為中巴友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中巴友好佳話不斷,上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阿里·艾哈邁德的巴基斯坦年輕人遞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請:自願守護為紀念修築喀喇昆侖公路而犧牲的中國築路烈士陵園。從1977年至今,艾哈邁德40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從未間斷護陵工作。他的義舉,為“巴鐵”和中國的友誼增添了溫情的一筆。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作為橋梁和紐帶,這些人文的印記貫穿古今,拉近了兩國人民心靈之間的距離。當前,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順利推進,中巴命運共同體內涵不斷充實,有上萬名中方建設者與“巴鐵”兄弟們並肩奮斗,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共同攜手譜寫著中巴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原標題:感受“巴鐵”中國情2017-07-17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徐偉)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