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哲生:盛世下的憂患——中西關係視角下的康雍乾盛世(1)

摘要:18世紀中國在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後,步入前所未有的盛世,北京亦成為與歐洲交往最為頻繁的東方帝都。歐洲通過傳教士、外交使節、貿易往來與北京保持密切的關係。但當時中歐之間的交流並不對稱,歐洲對中國的了解遠遠超過中國對西方了解的程度。來京的西方人士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研究,對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科技水平、軍事實力進行評估,為西方向中國殖民開拓做知識準備。中國在可比的世界競爭中危機四伏,為十九世紀出現的中西之間“大分流”埋下了隱患。

18世紀是東西方雙雄並峙、互相對望的時代。一方面,中國作為東方古老文明國家的樣板,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時期達到帝制社會的鼎盛,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雄視四鄰。另一方面,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轉型,其殖民鋒芒指向中國,法國、葡萄牙、意大利等國借大批傳教士在華布道;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紛紛派遣使節來到北京,洽談商貿;俄羅斯虎視眈眈,覬覦中國東北、西北、蒙古廣大地區。中西方雖然平靜地度過了一個世紀,但在強勢的清朝背後,映襯著沈重的陰影,一場由西向東的颶風正在呼嘯而來。將18世紀中國置於廣闊的世界背景中去考察,特別是將其與西方同時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革對比,可以看出中西關係正在發生復雜而微妙地變化,從這一視角重新探討康雍乾盛世,我們對這段歷史或許可以獲致更為深刻的理解。 

 

一、中西交流給北京帶來的“西方元素”
 

18世紀的中國在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後,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從傳統的意義來看,所謂“盛世”,包括以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權威秩序得以確認和強化,鏟除地方割據勢力,吏治相對清明;通過對外用兵拓展疆域、鞏固邊疆,加強邊遠少數民族對清朝的認同感、歸附感;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士人在科舉體制內獲得對知識、權力的滿足,異端情緒逐漸平息;經濟發展,商業繁榮,人口增長,農民生活相對自足。這些條件到乾隆年間都已具備。好大喜功的康熙、乾隆兩帝在文治武功方面都遠超歷代君主,事實上他們在位的時間也是最長,幾乎跨越18世紀。中國歷代的疆域版圖之廣以乾隆朝為最。毫無疑問,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誠如戴逸先生中肯地指出:“直到18世紀,當時正處在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大大鞏固。如果只把它和漢、唐、元、明作縱向比較,而不進行世界性的橫向比較,中國封建社會看起來仍具有活力,仍在繼續發展。18世紀的中國確有值得稱道的巨大成就。”[1]這是就中國自身的發展而言。



[1]戴逸:《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導言卷》,沈陽:遼海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頁。

原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 

﹡本文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1YJA770040)和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2BZS070)的階段性成果。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