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所理解的"二二八事件",其起源遠早於造成大批臺灣精英殞滅的"淸鄉",早於從大陸來的國民黨軍隊上岸進行的屠殺,早於1947年2月27日發生的緝煙行動及第二天後續的群眾蜂起,甚至早於長官公署來到臺灣,我認為要理解"二二八",如果真的要理解,不是只要拿來當話題指責這些人那些人的話,那麽就不能不從終戰時刻臺灣人和大陸人不同的感受期待講起。
這本來是很簡單、很容易體會的亊。臺灣人和大陸人隔絕五十年,他們對很多事情的基本看法都不一樣,甚至包括對"隔絕五十年"這件事的看法都不一樣。
戰爭末期,日本露出敗象,在美軍的"跳島戰略"逼迫下,日本軍隊步步敗退。不管日本政府如何粉飾太平,從臺灣到日本本島,到處都是悲觀的氣氛。一度傳言,臺灣會是"跳島"逼近到日本本土前的最後一站,因而殖民政府不得不積極宣傳"玉碎"政策,都已經講到"寧為玉碎"了,臺灣人怎麽會不知道戰況之慘?
在臺灣宣傳"玉碎",當然不會像在日本宣傳那麽有效果,因為臺灣畢竟只是個殖民地,因為臺灣有"退路",臺灣可以離開日本,就不需跟日本一起承擔戰敗後果。
美軍後來選了沖繩,放過了臺灣。然而自"玉碎"備戰之後,臺灣人對於日本終將戰敗有了明確的認知,很自然地,也就對日本戰敗後的臺灣處境,有了積極的關切與想象。
開羅條約中承諾,日本戰敗臺灣將歸還給中國的消息,逐漸在臺灣流傳開來,於是,愈來愈多臺灣人從這樣的未來變化,重新想象中國。
很長一段時間,臺灣人基本上只能透過日本的眼光來理解、想象中國。中國是積弱的"支那",中國是無法自行現代化的亞洲巨怪,拖累東亞遭受西洋的侵略欺負,所以中國是日本追求"大東亞共榮圈"必定要克服的問題。
戰爭後期,臺灣人對於中國的第一手接觸與認識,更加困難,只能用逆轉過去日本灌輸的中國形象,來調整自己的預期。中國不可能像日本說的那麽貧弱,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中國屬於即將戰勝的陣營,昂然名列世界列強之一。更簡化一點理解——中國打敗了日本,中國當然比日本更強。
臺灣人很熟悉日本殖民者。他們趾高氣揚,他們永遠光鮮亮麗。所以終戰前最後的日子中,很多臺灣人心底浮現出新的中國想象,既然中國比日本更強,那麽中國人一定比日本人更威風。
這樣的想象,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更是快速高漲。大家都慶幸沒有跟戰敗的日本一起淪落,可以馬上翻身隸屬於一個新的強國。這是1945年8月後,臺灣樂觀和平氣氛最重要的來源。
然而,在中國的國民政府,不會了解臺灣人的想象。戰爭結束,他們忙著"接收"全中國超過百萬平方公裏的"淪陷區"。而且很快地,勢力強大的共產黨也出手競爭這些"淪陷區"的控制權。國民政府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臺灣的特殊性。
在中國人的想象裏,臺灣就是另一個"淪陷區",只是"淪陷"的時間,比華中更久,比華北更久,甚至比東北更久。他們完全忽略了日本人在臺灣進行五十年直接的殖民統治,更對於日本殖民體制在臺灣產生的重大變化缺乏認知。換句話說,對於臺灣已經遠離傳統中國社會的事實,他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兩種人,兩種不同的想象,就這樣突然沖撞了。雙方都對跟自己想象預期差別很大的現實,大為吃驚,大感不能接受。
臺灣人驚訝地看到抵臺中國軍隊的殘破散亂面貌。跟他們熟知的日本軍隊堂皇模樣,相差太多了!他們聽不懂大陸人說的話,只看到他們未經現代化生活紀律洗禮的種種行為,這個中國,不是他們想象的輝耀戰勝國,反而比較像日本軍國教育中描述的那個貧弱國家與落伍文化。期待破滅了,取而代之的是失望,是失望喚起的舊刻版印象,是舊刻版印象帶來的強烈厭惡,是強烈厭惡引發的更強烈的質疑——這樣的人憑什麽取代日本人統治我們?
來到臺灣的大陸人也聽不懂臺灣人說的話。然而,他們知道滿街臺灣人講的是日本話。他們看到臺灣人拖著木屐,穿著日式浴衣。他們看到都市裏的日式街道與日式生活。他們當然也大為驚訝,別忘了,他們剛跟日本人打了八年的漫長戰爭,在那過程中,所有跟日本相關的事物,都自然而然激起最深切的敵意與恨意。
中國人期待中的失散兄弟形象,也落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群讓他們聯想起敵人的人。他們能不從心底生出猜疑戒心來嗎?
"二二八"發生在這樣的心理沖突背景裏,雙方都嚴重缺乏同情體認對方的條件與資源。你怕我,我討厭你,你看我不順眼,我相信你會算計我、欺負我,劍拔弩張的心情,讓任何沖突都會快速擴大惡化,也讓沖突很難降溫,更難調解。
我總覺得,"二二八"最重要的歷史教訓,對今天最有意義的,是告訴我們"設身處地"冷靜理解與我們不同的人,多麽重要!我們不可能打造一個大家都一樣的社會,不同的人要一起和平繁榮相處,唯一的方式,就是認知、肯定、尊重差異,放掉自我中心的傲慢,去理解別人為什麽跟我們不一樣,而不是先入為主地堅持別人都應該跟我們一樣。
然而,讓我很難過的是,一直到今天,我們一般談論"二二八"的方法,往往都還在復制、加強自我中心的傲慢,不願去理解差異及偏見在那個關鍵歷史時刻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樣談得愈多,我們離"二二八"的歷史情境愈遠,也離建構一個多元和平的社會愈遠。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