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慶《中國名山》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是祖國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曾傾倒了無數四海遊人、五洲嘉賓。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70年代兩度到達桂林,他動情地說:“我和我的夫人有機會訪問過世界上8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我將毫不保留地說,我們所訪問過的大小城市中,沒有一個比得上桂林美麗,我現在了解到,為什麽中國朋友告訴我說,桂林是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泰國的一位政府首腦遊覽桂林之後,讚嘆不已地說:“桂林是一幅如此美妙的畫卷,任何人為的描述與之相比都大為遜色。這一大自然的傑作,……任何人只要身臨其境必然會陶醉其中。”



其實,桂林山水早就聞名遐邇了。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為了統一中國、進兵嶺南,在桂林以北的湘江和漓江之間開挖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運河之一——靈渠,作為運送軍糧的水道。此後,桂林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至今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上眾多的文人墨客南來北往經過此地,無不被奇山異水所迷戀。唐代韓愈形容桂林山水為“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南宋詩人范成大稱頌“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明代徐霞客在此考察了山水奇貌,寫下“碧蓮玉筍世界”的妙句。據統計歷代讚頌桂林山水的詩詞有4000多首,用盡了讚美之詞。“桂林山水甲天下”,成了來此遊覽的所有國內外遊客的共同心聲。

桂林地處我國石灰巖地區。這里沈積了三、五千米厚的石灰巖。石灰巖容易被流水所溶蝕,億萬年來激烈的地殼運動造成了縱橫交錯的斷裂,加上此地氣候炎熱多雨,使石灰巖的溶蝕加快了速度。形成了典型的巖溶地貌。如此大面積的典型的巖溶地貌,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在桂林,眾峰大多在100米以下,但都是“平地崛然特立”,如“玉筍瑤簪,森列無際,其怪且多”。這些奇特秀麗的峰林,都是尖峭陡立,花茂樹繁,挺拔俏麗,形態萬千,而且山中多溶洞,洞內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奇異迷人的景致,如同走進一個神話世界。這里不僅“平地湧千峰”,而且“碧水如帶”,漓江宛如玉帶纏繞於群峰之間,使人進入“青峰倒影山浮水”的詩情畫意之中。真是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桂林市區內有200多座山峰,座座秀美異常,尤以獨秀峰、疊彩山和洑波山三峰最為著名。


獨秀峰位於市中心的王城之中。王城是明代靖王朱守謙的府第,建於1393年,周長1.5公里。獨秀峰“凝秀獨出,頗與眾山遠”,有“南天一柱”之稱。登山共有306級石階,站立山頂,桂林全城景色可一目了然。獨秀峰上的“顏公讀書巖”是南朝時桂林太守顏延之讀書之處,山北有獨秀泉,泉下有月牙池,池畔曲欄水樹,為桂林四大名池之一。山上還有很多唐朝以來的石刻。獨秀峰歷來為遊人所稱頌,唐代詩人張固《獨秀山》詩云:“孤峰不與眾山儔,直入青云勢未休。會得乾坤融結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疊彩山在市區北部,因巖層都成水平狀,石紋橫布,如錦緞堆疊,故而得名,又因山上多桂樹,又稱桂山。山上有仰止堂、疊彩摟、望江亭等名勝。半山腰中有一葫蘆狀的風洞,中間狹如拱門,僅能過人,前後寬敞如廳,四季均有清風習習,盛夏季節尤其使人感到舒適,是疊彩山上最奇特之處。山上可以四望山水美景如畫,古人稱此山為“江山會景處”,意思是風景薈萃之處。山上還有80余尊唐宋時代的摩崖石刻造像,是十分珍貴的文物。

“城邊一峰拔地起,嵯峨俯瞰漓江水”,這是指半壁插入漓江中的洑波山。山上的聽濤閣依壁臨崖,可聽漓江滔滔水聲。山下有一還珠洞,豁然開朗,洞口有一石柱高三、四米,從洞頂垂地,但離地面有3厘米的空隙,好像用劍橫削而成。傳說這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試劍時留下的。其實,這條空隙也是石灰巖被溶蝕的結果。洑波洞內石刻和石像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書法家米芾的自畫像和題名。還珠洞之上的千佛巖,有200多尊唐代石刻塑像,是很有價值的藝術珍品。在山上的觀景台遠望老人山,如同一位披著風帽的老人,翹首南望,須眉畢現,令人叫絕。

徐震客曾說桂林是“無山不洞,無洞不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桂林溶洞姿容萬千,奇妙無比。僅市區內就有300多處,連同陽朔一線在內,已發現溶洞2000多處。七星巖和蘆笛巖是最著名的兩洞。

七星巖在漓江以東的七星山公園內,共有七峰並峙,如北斗七星。北四峰如同斗魁,叫普陀山,南三峰好像斗柄,叫月牙山,公園入口處有一座花橋初建於宋代,原為五孔.跨江而立,明朝時改成七孔旱橋。春夏之際,花團錦簇,映襯橋身,是桂林著名的古建築之一。七星巖位於普陀山腰,洞內深邃廣闊,可容萬人,是桂林最大的溶洞。全長800多米,最高處27米,最寬處43米,有上、中、下三層,原來都曾是地下水的河道,因為地殼三次上升而成為三層溶洞,現在下層洞內還有地下河流過。洞年氣溫常年保持在20℃左右,是冬暖夏涼的洞天福地。洞中布滿了神奇瑰麗的石鐘乳,組成各種景物,有懸石鯉魚、白玉長廊、仙人曬網、大象卷鼻、獅子戲球等,無不維妙維肖,如同走進一個奇異的世界。人們還根據奇特的巖石造型,編造了劉三姐與白馬郎、日華月華二仙、石仲元道士等神話故事,妙趣橫生。普陀山和月牙山上下均有許多寺廟亭閣等景點,令人目不暇接。

七星巖氣勢宏大,而位於桂林市北郊光明山的蘆笛巖則玲瓏剔透。蘆笛巖洞深240米,遊程達500米。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花、石瀑布等神奇多姿,如同一位大自然雕塑家的藝術展覽。走進這個藝術宮殿,“獅嶺朝霞”、“盤龍寶塔”、“云台攬勝”等迷人景致,在各種彩燈輝映下,形態離奇,變幻莫測。洞內還有唐代以來紀遊的石刻77處,可以證實早在1100多年前人們就發現了這個著名的洞景。

古人曾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評說,誘得無數遊人都向往坐船經80多公里的迷人航程,飽覽百里漓江的山水畫廊。

漓江曲折盤旋流過千峰萬壑之間。江水清澈見底,青峰倒映,兩岸田園風光似錦。最先可見到的是象鼻山,酷似一頭巨象正在伸鼻汲水。象鼻與象身之間一個巨大的拱洞,稱為水月洞。每當皓月當空,看江面浮光躍金,真是奇絕之景。宋代有人作詩:“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象鼻山對岸的穿山上有南北穿透的巖洞,隔江而立的斗雞山如兩只振翅欲斗的雄雞。來到有名的畫山,但見巨壁陡立,石壁上的石紋濃淡相間,遠看如群馬飛奔,姿態各異。自古以來人們都數不清有幾匹駿馬,所以當地有民謠說:“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幾多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見九匹狀元郎。”

從畫山順水而下至黃布灘,有七座秀麗的山峰像七位亭亭玉立的仙女倒映在碧水之中,使得真山和影山難以分清,故有“船在青山頂上行,的說法。過了興坪古鎮、螺螄山、酒壺山等處後,漓江更加曲折,環聳千峰,峰峰如含苞欲放的蓮花浮於水面,不遠即為“碧蓮峰里住人家”的陽朔了。陽朔的碧蓮峰形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山上樹木蔥寵,江中波光翠影。秀美無比。登上碧蓮峰上依山面江而築的迎江閣,臨窗觀景,每一窗口都是一幅圖畫,依次可見碧蓮疊翠、雙峰鎖江、古榕藏貓、東嶺朝霞、飛鳳朝陽、雄雞報曉等佳景。與碧蓮峰遙遙用對的書童山,酷似一位古代的書童捧書而立,俊逸清秀,形態逼真。陽朔以南6公里處還有榕蔭古渡等名勝,可見一株隋代所植的大榕樹,盤根錯節,濃蔭蔽日。附近的穿巖,即山中有一個城門狀的山洞可穿行而過,也是名勝之一。泛舟在漓江中暢遊,一路上如情似夢的景致,令人陶醉。

Views: 3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