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毅·從東京看現代城市的智慧

東京「中城」幾棟玻璃幕牆商廈鶴立雞群,或有短暫經濟效應,卻未為樓宇低矮的古早六本木環境加分。

日本作家川本三郎的《遇見老東京》是我常愛翻閱的一本書。閒時讀它三章兩回又重新蓋上,回味無窮又長知識。作者畢竟是東京老報人,信手拈起城中某個區,都可寫上數段相關的趣味典故或少為人知的近史插曲。二戰後的五、六十年代,日本萬事正待重興;東京更因為籌備舉辦六四年的奧運而大興土木,日本的文學、雜誌、電影、音樂也在巔峰狀態中。生於一九四四年的川本三郎對昭和年代的舊東京特有情感,諸事彷彿猶歷歷在目:哪部電影曾經在哪個街道角落取景、哪本小說的情節借用了現在不復存在的哪棟大樓,盡在書中娓娓道來。從中嗅到當時的東京,人文氣息要比今日濃厚多了。

透過電影和文學來描述城市各角落,除了細節引人入勝,箇中原因當然也是東京作為一個現代城市,非常多層次非常的百看不厭。老城雖舊亦新,東京是個經年累月逐漸組建起來的城市。它經過無數次的遞變、應對,然後從核心慢慢往外成長,幾乎不刻意去經營或製造一個龐然嚇人的新城市軀體,順著時間自然有序地成長。

雖然在它成為規模不小的國際大都會之前,尚未完全成形的東京市曾遭遇過三番四次無情的破壞:近如一九二三年的天災大地震、火患,和二戰期間砲火連續的摧毀。若將時間調回到明治年代,或撥返至更早的一百八十五年前,北齋浮世繪版畫中描述的江戶(現今東京)不過是個人煙稀少的漁村,無數的鄉鎮聚落散布在山河間。

我手頭另有本「台東區立下町風俗資料館」出版的《關東大震災與復興的年代》,薄冊子收錄了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後所拍到的照片。圖中但見東京到處斷壁殘垣滿目瘡痍,這些景象實在難以聯想及當今繁華的東京。小冊子後頁附錄了大地震過後一年善後工作的進展,以及震前震後各類型設施數量的比較。除了東京各區的人口統計,它還記載了交通狀況(自用車、貨車、電車、人力車,與往來載貨卸貨的小船隻等)、城市設備(水管、煤氣管、路燈、電話線、電信線路等),土地規劃、街道、橋樑、市內運河、公園、住宅、學校等固然都在城市重建的範圍中,「花街」(包括貸座敷、引手茶屋、待合茶屋、藝妓屋、娼妓)、「劇場」、「演藝場」,竟然一樣被納入了重建城市、社群的計劃中。


日本人真是個前事不忘、喜愛收集資料的民族。小冊子在市辦機構就可買到,當年的生活習俗雖未能全得以保留,從中卻仍可推測想像當年模樣。就連民間巷弄裏的傳統澡堂「錢湯」舖子,因為城市快速現代化而多年來開始走向式微;有心人竟也專程到每個現場,無論消失與否都一一紀錄下來,爬梳整理出的檔案文圖並茂,編輯成小書,讓自己的市民見證了這城市的另類歷史。

猶記得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東京市到處可見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其炙熱繁忙於建造的氣氛不亞於當今的北京、上海或曼谷。日本泡沫經濟被捅破多年後,東京城市反而有種塵埃落定的淡定感,街邊的樹木綠叢也不再受施工的干擾而得以生長。

《遇見老東京》有個章回寫及現今東京最為時尚的六本木、南青山一帶。這區向來因為樹林蔥綠鳥語花香,街道優雅亦屬於一地難求的高尚住宅區;許多名建築師尤其喜愛將事務所設立在青山區。而今讀到川本三郎的文章才明白,青山多年前不僅是遠離市區的僻壤地段,在明治時期東京因人口遽增,一整片山丘開發為墓地。佔地超過八萬坪的青山最具規模,與染井、谷中其他二墓園齊名。而今許多我們熟悉的地段竟都是舊墓地逐漸開發而成的新用地。

去年因為位於西北六本木的「東京新美術館」開幕十週年,我因觀展到此數次。在六本木新區周圍環顧了幾回,發現美術館址像個關鍵點,銜接了南青山和六本木,兩個潮流之地才得以貫通起來。而美術館的西側,果真就是青山靈墓園猶存在的一部分。

該處為六本木北,從前仍屬比較寂靜的偏僻地帶。外苑東大道上原是片荒置多年的軍用地(後為美軍營),小泉時代(二零零四年)忽拍板讓三井不動產開發商進駐,冒起既有商場又有辦公樓、五星級飯店的「中城」Midtown。「中城」的美國總建築師以商業大廈設計見稱,幾棟玻璃幕牆高樓至今仍鶴立雞群,正如在另一頭硬擠進來的「六本木之丘」與「森大樓」,或許獲得延續經濟的短暫效應,卻始終沒有為樓宇原本低矮雅緻的古早六本木環境加分。(2018年2月18日《亞洲周刊》 第32卷 07期)

Views: 7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