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當年的基層幹部,屬於美國社會學家R.K.默頓提出的適應形式文化目標是合法的、制度化的手段卻是非常規的一類人。換句話說,就是考慮目標合理,而不太考慮手段合理。在一個合理的目標下,為了在短期內完成任務,難免有些強迫命令之類的事情發生。在這一背景下,有人有意無意地講述一個“毛人水怪”謠言,很容易得到共鳴和傳播,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謠言。大規模征集民工的事情在中國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而這些地區並沒有產生大規模謠言,這裏就得回到“毛人水怪”是一個地方性的集體記憶這一前提條件。
強調大規模征集民工是導致“毛人水怪”謠言爆發的因素,並非排斥其他因素的作用。其實1953年是中國形形色色謠言的高發期,當年除了“毛人水怪”之外,許多地方爆發了“神水”、“仙藥”的風波。1953年的中國,為什麽有那麽多的謠言?這與當年糧食供應緊張(因此同年底實行糧食統購統銷)、中央要加快農業合作化、自然災害比較多可能有一定的聯系。
從謠言出現的社會背景,基本上可以認為,大規模謠言產生的必要條件是民間的恐慌與不滿。雖然可能有少數人心懷叵測,蓄意造謠,但是沒有民間的恐慌與不滿,謠言是無法大範圍擴散的。
(二)為何“毛人水怪”謠言反復出現
法國學者卡普費雷對反覆出現的謠言有幾點看法,對分析“毛人水怪”謠言有很大的幫助:第一,謠言循環出現,證明它是一個深藏在集體意識中的解釋系統,通過一個有利的事件而現實化的結果。這一觀點與美國社會學家劉易斯。科塞提出的“集體記憶在本質上是立足現在而對過去的一種重構”有相通之處。第二,上次危機的解釋仍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這種記憶是謠言的溫床。第三,面對一個無法解釋的危機,指定一個罪犯就是找到了原因,因此必須找到一些替罪羊來負擔集體的罪孽,謠言的循環是替罪羊的必然命運。而每個社會群體都有其喜愛的、幾乎可以說是由制度產生的替罪羊,因此在謠言中會有傳統的替罪羊。
幾次“毛人水怪”謠言爆發時場景類似,出現了科塞所說的,立足現在而對過去的一種重構。此處的“現在”,就是當時民間的不安與不滿,“過去”就是蟄伏於民間的有關“毛人”、“水怪”的種種集體記憶。
在階級鬥爭的話語模式下,政府認為謠言一定是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傳播謠言的人不是敵人也是落後分子,因此采取的措施相當嚴厲。前文提到1947年在江蘇大豐縣因對被分掉田地不滿而裝神弄鬼的富農,抓獲後被鎮壓了。此人可能是最早因造“毛人水怪”謠言而喪命的人之一。此後,每次謠言的結局都一樣,在政府的有力鎮壓下平息。這種鎮壓的方式會產生巨大的威懾力,而人們對鎮壓的恐懼可能會超過對“毛人水怪”的恐懼,因此在短期內謠言會很快消失。不過民間對“毛人水怪”的理解和記憶並沒有消失,也就是保留了一個產生謠言的溫床,當時機到來時,謠言又可能覆活。
在中國歷史上,民眾與官吏之間的矛盾一直沒有解決。民眾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對他們實施直接管理的基層官員身上,民眾的冤屈也寄希望於“青天大老爺”來解決。顯然在歷史的長河中,基層官吏並非沒有過失,他們自身的劣跡也為數不少,但是如果把所有問題都推到他們身上也有失公平,他們多多少少扮演了體制替罪羊的角色。這裏,體制替罪羊的含意有兩重,一是為體制的問題承擔部分責任,另外自己也有過失。一旦民眾有所不滿,首先攻擊的是基層官員,因為他們是不得人心政策的執行者。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謠言的攻擊矛頭指向基層官吏就可以理解了。從幾次“毛人水怪”謠言的傳播過程看,都有大規模征集民工的事件,有時還加上災荒,民眾很可能對基層官吏產生不滿。
(三)從謠言中學習
謠言是有害的,但是並非無益。當謠言平息過後,如果不是簡單用階級鬥爭的話語去指責一些散布謠言的人,如果不是用愚昧無知去指責民眾,而是認真思考,為什麽民眾會相信謠言和傳播謠言,是不是社會機制有些缺點,努力去修補缺陷,那麽今後謠言就會少一點。
用階級鬥爭的話語來解讀謠言,把傳播謠言者“汙名化”,用專政的權力去壓制謠言的傳播,最大限度地屏蔽包含謠言成分的信息,是一種有效的平息謠言的手段。可是“毛人水怪”謠言的反覆出現表明這種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長期有效。
“毛人水怪”謠言的反覆出現,一般地說,是民眾愚昧的結果。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這種觀點是成立的。然而,人類對自然的認知是漸進的,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對自然環境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不能用今天的視野去嘲笑過去民眾的無知。無論何時,對自然科學的認知都是社會精英占據主導地位,廣大民眾的認知程度是相對低的,由此看來,不能用精英的觀念去批評民眾。幾年前全國對SARS的恐慌,說明無論是平民還是精英,對自然的了解都有許多空白。
在謠言爆發時,懲罰惡意傳播者是必要的,提高民眾的自然科學知識水平是正確的。但是只有正確理解謠言背後的深層社會問題,緩解民怨,才是防止謠言最好的辦法。
*本課題得到中山大學三期“211”專項基金資助。
李若建: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愛思想網站2010-10-0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