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說話》那女人是誰

搶片時風平浪靜,

進一步海闊天空。

“妳們在扯什麽啊?”袁太太看見三個鄰居太太站在太陽底下聊天,開玩笑地說:”小心回家魚都臭了。”

“沒什麽!沒什麽!”幾個人好像嚇一跳,匆匆忙忙地散開。

緊鄰的蕭太太跟過來,走在袁太太的旁邊。

“妳們到底在談什麽啊?”袁太太又問一遍:”神秘兮兮的。”

“沒有啦!”蕭太太低著頭說。

“一定有什麽事。”袁太太看得出,蕭太太不自然。

“真的沒有!”蕭太太隔了半天說,接著把話題岔開了。可是就在快到家門的時候,蕭太太突然停住,低著頭想了想,吞吞吐吐地:

“袁太太啊!咱們是老鄰居,我一路想,還是告訴妳好了。我覺得,妳恐怕得留意一下妳家老袁。”

“為什麽?”袁太太臉色都變了。

蕭太太又吞吞吐吐了老半天,說:”好像有人看見老袁跟個年輕女人。”

“誰?跟誰?”

“沒人認識。”

“誰說的?誰看見的?”袁太太由剛才鐵青的臉色轉為通紅:”是誰胡說八道?他看見了嗎?”

“不是我喲!”蕭太太害怕了。

“不是妳是誰?妳說!”袁太太趨前一步,厲聲問。

“是洗衣店老板娘說的。”

跟著袁太太就到了洗衣店。

老板娘好像心裏已經有數,躲在後面不出來。

“妳出來啊!妳出來啊!”袁太太喊。

“我在忙啦!”老板娘把幹洗機開得好大聲。

“我等妳。”袁太太居然往門口一坐。

眼看逃不掉了,老板娘抹抹手,出來了,揚著眉毛,還裝:”要拿衣服嗎?還沒洗好呢!”

“沒洗好?”袁太太問:”我沒拿衣服來洗啊!”

“袁先生早上拿來幹洗的。”老板娘聳著肩,縮著脖子,一看就有問題。

“他一個人來,還是帶別人一起來?”袁太太板著臉。

“一個人!一個人!當然一個人。”

“那妳為什麽亂說話?”袁太太沒好氣地問:”是不是妳說的?”

“我沒說,我沒說喲!妳誤會了。”老板娘直搖手:”我只是,只是幫妳先生檢查口袋的時候,看見一張照片。”

“什麽照片?”袁太太緊逼著。

“一張……哎呀……”

“妳說!”

“不要這樣嘛!”老板娘露出央求的表情:”他和一個年輕小姐一起的照片啦!沒什麽啦!”

“照片在哪裏?”袁太太轉過櫃台,伸手要。

“妳先生一看到,就拿走了。”

“他說那是他女朋友嗎?”袁太太臉色先一緩,又眼睛一瞪:”他說是誰幫他照的嗎?”

老板娘搖頭。

“告訴妳,那是我照的,我先生和我美國回來的表妹。妳以後不要亂說好不好?”袁太太嘆口大氣:”這年頭啊,連跟親戚照一張照片,都要讓人說閑話。幸虧是我照的。”又擡頭,指指老板娘:

“妳給我去澄清!否則我告妳毀謗,我先生知道了,也非找妳麻煩不可。”

“千萬別告訴妳先生!”老板娘直鞠躬:”對不起啦!對不起啦!這次洗衣服不收妳錢啦!”

老袁回家了。

才關上門,拍!就挨了一巴掌。

“照片呢?你跟那個騷貨的照片呢?”袁太太像半截寶塔似地立在眼前。

當天晚上,兩個人狠狠吵了一架,老袁硬不承認,說是跟女同事的照片,然後東掏口袋,西翻手提箱,說找不到了。

袁太太還是不放,上了床,翻身過去,不理老袁。

第二天一早,老衰偷偷自己起床,到冰箱掏了點東西吃,再靜悄悄地出門。

“站住!”袁太太突然在臥房裏喊:”洗衣店的人問你照片,你就說是跟我美國回來的表妹,是我照的。”

“是……是……”

“還有!”袁太太又喊:”不用給幹洗錢,老板娘說了,這次免費!”


{有話好說}


故事說完了。

你猜,這一章要討論的是什麽?

是”以進為退”的說話方式。

看看前面故事裏的袁太太,不是”以進為退”嗎?當她聽到閑言閑語的時候,立刻追查”謠言”的來源。

然後,她我到源頭。並且在發現證據已經被老袁拿走之後開始發飆——

“那照片是我拍的!”

誰能證明那照片不是她拍的?

既然是她拍的,還會有什麽問題呢?

於是謠言止住了。散布謠言的人認錯了,連洗衣服的錢都省了。

你說,這以進為退的方法妙不妙?

換個角度想,如果當時袁太太大罵丈夫,再打電話,甚至追到辦公室興師問罪,會是怎麽個結果?

只落得左鄰右舍和辦公室同事們看笑話,不是嗎?

而且這笑話愈傳愈遠,愈傳愈”走樣”,以後袁家還怎麽見人?

除非袁太太不要這個婚姻了,否則最好關著門算賬,別讓家醜外揚。

就算她真要離婚,又好在大吵大鬧,讓大家看夠笑話之後離婚嗎?

人都要面子,死也要死得有面子。

一個拳擊手,在場上挨了揍,只要不是死在場上,下來之後”發了病”,也要對外說是自己”老毛病發作”,而不能講是在場上被人打成那樣啊!

所以”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你可以說是”智者不信謠言”,也可以講——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知道如何以進為退,阻止謠言的散播。徐非別人握有十足的證據,絕不能回避、退縮。

我們甚至可以說,即使在自己處於弱勢的情況下,以進為退仍然是一種很好的脫身方法。

舉幾個生活上的例子:


一、你是不是要道歉?


向來都準時的捷運班車,居然因為電路發生問題而誤點了。

成千上萬的學生和上班族遲到,一片指責聲。

記者趕去了,問捷運局長:”您是不是要為這次誤點向社會致歉?”

“當然要!”捷運局長嚴肅的說:”就算社會諒解我們是因為新換系統,不要我們道歉,我們也一定要道歉,非道歉不可!”

於是本來的”被動”,成為了”主動”,不但”面子”回來了,而且給人一種負責的好印象。


二、我也有麻煩


“聽說老王最近到處借錢,剛才他打電話說要過來,恐怕沒好事。”老陳對太太說。

才說完,門鈴就響。

“歡迎歡迎!”老陳沖出去,熱情地招呼:”來來來!請坐!聽說你最近碰到一點困難。哎呀!”拍了老王一下:”人哪兒會沒困難呢?我最近也碰到點不順心的事,只是沒吭聲,幸虧太太娘家幫忙,暫時解決了。”

你說,老王還好開口借錢嗎?老陳不向他開口借錢,已經不錯了啊!


三、本來就不好


暢銷作家舉行記者會。

“對於現在很多人批評您的作品不是文學,甚至說寫得不好,您有什麽感想?”有記者問。

“我相信他們批評的一定有道理,而且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作品好,正因為覺得不夠,所以我要不斷改進、不斷充實。”作家誠懇地說:”我不知道自己作品的文學價值,只知道我是真真實實地寫自己的感覺。”

這樣說不是比你捺不住性子,對那些批評者大加反駁,結果得罪一堆人,還落得狂傲之名好得多嗎?

表面看,那些話是”退”,是”自謙”,實際是”以進為退”,先主動讓自己”利空”,然後”利空出盡”、”自谷底攀升”。

愈是對文學、美術、音樂,這些較抽象的藝術,愈可以用這種方法面對批評。

甚至包括相貌。想想,如果妳長得漂亮,有人不服氣地問妳:

“妳認為自己漂亮嗎?有人說妳是校花,真的嗎?”

妳該怎麽答?

妳說”對!我是漂亮、我是校花。”八成會得罪一大票女生。

妳何不說”我不覺得自己漂亮,只希望作個平凡的人。至於漂亮不漂亮,是不是校花,都是別人在說,我從不放在心上。”

這樣不是既表現了妳的謙虛,又襯托了妳的豐采嗎?


四、先”主控”再找”退路”


你住的小區要舉行住戶大會,選管理委員會的委員。

你德高望重,不敢不出席,怕有人怨你不重視小區。你又不敢出席,知道只要去了,八成會被選為主任委員。

你去還是不去?

“你去了!”而且一出席就掌握了大會的主控權,對小區有許多建言。

果然,你以第一高票當選委員,如果按得票數計算,主任委員非你莫屬。

但是會議還在你主控之中,你先開口:”雖然我因為人常不在國內,不可能擔任主任委員,但我絕對全力襄助主委,我自願擔任宣傳組負責人,大家說好不好?”

大家鼓掌,再想想,你也確實太忙,既然自願負責宣傳,也好。於是,另選了主任委員。

這比你躲著不去,還是當選。甚至”人不在”的情況下,仍然會被”推舉”為頭頭,不是好多了嗎?

你怎樣辦到的?

“主動”辦到的!”以進為退”辦到的!


先”主控”,再”主導”


以進為退,最大的好處是你能參與,能控制。

說話,最重要的就是主控。

想想,為什麽許多公會、工會、農會的主席,總有人搶著做?

因為他當了主席,能主控全局,朝有利於他的方向發展。

從這條路往下想,即使在會議中,你不打算發言,也爭不到主席的位置,你也應該出席。

你出席是為什麽?

為了參與!為了保護你的利益,也為了”人在人情在”。


你一定不能不在場


在競爭激烈的場合,如果總得有幾個人被批評,總是落在那些缺席者的頭上。

這是人性——欺侮不在場的人。

想想!大家在為失敗找代罪羔羊。

會落在那站在台中央,正”義正辭嚴”的主席頭上嗎?

不會!

會落在來勢洶洶、虎視眈眈的人的頭上嗎?

不會!

會落在像袁太太那種,你碰到我衣角,我都跟你沒完沒了的人的頭上嗎?

不會!

會落在哪個倒黴鬼的頭上?

當然落在那缺席不敢來,或躲在角落,怯怯生生,最沒聲音、最沒脾氣的人的頭上。

所以,記住!

以進為退,是主動出擊,是告訴對方你會纏鬥到底。你即使不開口,也不能不用你”閃亮的眼睛”開口,告訴大家:

“我可不是好欺負的!”

劉墉《說話》十個聰明人

當災難成為歷史,痛苦就化作冠冕。

當緋聞成為過去,醜事就化作韻史。


一、可憐的孩子


一個全家企盼已久的孩子終於誕生了。

但是娃娃的上身才出產道,醫生就倒抽一口涼氣;當娃娃下半身也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呆住了。

“快!快!快!把他送進保溫箱。”醫生反應還算不錯,怕產婦受不了打擊,匆匆忙忙剪斷臍帶,包起來,交給護士。

之後的一個月,每天嬰兒被抱給產婦餵奶時,每個”新媽媽”懷裏都有一個娃娃,只有”那個娃娃”的媽媽,見不到她的孩子。

“黃疸嚴重,現在不能看!”大家總是這樣騙她,並私下商量,什麽時候可以帶她去看那畸形的兒子。

一個月過去了。不能再瞞了。

醫生、護士和家人們,十分緊張地把”那位母親”帶去看她的兒子,大家作了最壞的打算,想她會尖叫著暈倒、想她會轉身離開、想她會痛哭失聲……,甚至為她準備了一張空的病床。

她終於見到那沒有雙臂,也沒有雙腿的孩子。

“好可愛!”她居然笑著說。

那天生重度殘障的孩子,就是現在日本著名的作家,《五體不滿足》的作者——乙武洋匡。


二、當怒火過去的時候


孩子放學了,琳琳去接他,”今天考算術了嗎?”琳琳問。

“考了!”

“你考幾分?”

兒子支支支吾吾了半天說:”五十分。”

琳琳大吃一驚,本來想劈頭一巴掌:”你要死了啊?我回去好好揍你一頓。”

但是怕孩子當街哭起來,丟人,於是壓下怒火,一路想”我該怎麽說”?

孩子顯然怕了,低著頭,跟平常有說有笑,判若二人。看在琳琳眼裏,有點心疼。到家,氣也消了。

先叫孩子洗手,喝杯果汁,又叫他:”拿出試卷,給媽看看。”

看完,琳琳平靜地說:”十題,錯了五題,另外幾題怎麽錯的?看!有些是粗心,粗心最不應該,也最簡單,下次細心,多檢查幾遍,應該就能不粗心了。發現有兩題不會,也好,來!我教你。下次就會了。”


三、死了兒子的父親1997年一月十六號,美國著名電視影集《天才老爹》的主角比爾科斯比,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念書的兒子,居然在高速公路上被人射殺。


比爾科斯比沈痛地參加了葬禮,呼籲把兇手繩之於法,然後,他在電視上消失了好一陣子。

隔幾個月,他又出現了。在電視上,有人問他對這悲劇的想法。

“我們的心與所有曾經遭遇不幸的家庭連在一起,要分享這樣的經驗真不容易。”比爾科斯比平靜地說。


四、女兒受傷的父親


被稱為”台灣半導體之父”的張忠謀,談到他女兒發生車禍。

“幸虧只有她一個人受傷,沒有傷到別人。”白發的張忠謀對大家說。


五、丈夫重病的妻子


美國前總統裏根的艾茲海默癥愈來愈嚴重了。

在電視上,裏根夫人南西接受了芭芭拉瓦特絲的訪問:”聽說裏根先生病得很重,現在情況如何?”

南西笑笑:”感謝上帝,已經出乎我們意料的好了。”


六、對小偷進一言


旅館裏借給旅客使用的浴袍總是失竊。

客房部主任氣憤地寫了一張公告,打算發到各房間——”偷竊本旅館浴袍者,將被送警究辦。”

隔一天,他把內容改了——”請勿將本旅館的浴袍攜走,以免觸法。”

隔一天,他又把內容改了——”如果您對浴袍感興趣,請洽客房部,我們有全新的,可以賣給您。免得您拿走用過的浴袍,卻被扣了新浴袍的錢。”


七、向老母進一言


明明醫生開了藥,老太太卻固執,不吃。結果整夜咳,吵得兒子睡不好覺。

“我要去講講老娘!”兒子早上對太太說:”她太過分了,簡直跟我們過不去嘛!”

“別急!別急!”太大把他拉住:”先想想,換個方法說。”

吃早餐時,兒子對老母開口了:”媽!真是母子連心,您咳嗽,就算很小聲,我都會聽到,心不安。您上床前還是吃點藥吧!”


八、向老父進一言


女兒交了要好的男朋友,居然脾氣跟準岳父一樣,固執。有一次為了約會,還頂撞了”老先生”。

“妳為什麽會愛上這小子?”老先生厲聲問女兒:”他哪一點好?值得妳愛?”

“爹地!你不覺得他的個性很像你嗎?有一點直,有一點固執。”女兒說:

“我愛你的個性,覺得像你這樣堅持到底的個性能成功。他雖然不及你,但是多少有點像,所以我愛他。”


九、對妹妹進一言


小芳帶了三個頑皮的孩子來,在小趙的玫瑰花園裏撒野。

小趙在屋子裏看到了,火大地說:

“我要出去好好訓訓這些小鬼,把我的花都弄斷了。”

“何必你去呢?”太太說:”由我去。”

趙太太走到花園,小芳居然正盯著亂跑的孩子,得意地笑呢!

“小芳!”趙太太小聲說:”那些花都有刺,又剛噴了殺蟲劑,我老公說,小心孩子被刺到,有毒。他在樓上看了,緊張得不得了呢!”


十、左右逢源的說法


“我家對面新開的公園裏,就要蓋圖書館了。”老太太逢人就說:”多棒啊!你們要常來,一起去看書。”

隔一陣,政府改變計劃,不蓋圖書館了。

“我家對面新開的公園裏,現在不蓋圖書館了。”老太太還是逢人就說:”多棒啊!全是綠地,你們要常來,一起去散步。”


{有話好說}


看完這十個故事,你有什麽感想?

你覺得乙武洋匡的母親太笨,還是張忠謀太奇怪?

你覺得兒子勸母親吃藥的方法太假,還是南西想得太好。

抑或,你覺得那位老太太,正著說、反著說,都是她對?


換個角度看世界


問題是,畸形的孩子已經出世了,車禍已經發生了,咳已經咳了,裏根已經病重了,圖書館已經不蓋了。

你怨天尤人有用嗎?

你今天在路上就算把孩子揍一頓、罵一頓,那五十分又能成為一百分嗎?

同一件事,你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而產生完全不同的感覺,說出完全不同的話。

那些說話傷人的人,多半因為沒有換個角度看事情,也可以說,他們總從負面想——


為太太好


窗子開著,有涼風進來。

他可能罵太太:”妳難道不冷嗎?為什麽不關窗子?”

他何不換句話說:”大太!我怕妳會冷,把窗子關上吧!”


為媽媽好


孩子爬得很高,媽媽很可能罵:

“你要死啊?你給我下來!”

她為什麽不改成:

“孩子!那樣危險,你不怕,媽媽會怕,快下來吧!”


為朋友好


在車裏,有朋友要抽煙。

“你把煙熄掉好不好?我受不了。”某人喊。

他何不改成:”少抽一根吧!尤其在車裏抽,對你身體很不好。”


為大家好


交一叠錢給朋友。

“數一數,回頭少了,可別怪我。”你說。

你說得沒錯,他卻不好意思數了。你何不換個方法:”還是請數數,因為我有時候會胡塗,搞不好,多給你了。”

最能把話說到心窩裏的,總是最能為別人設想,也總能退一步思考的人。

這樣的人,不但能用言語幫助別人,也能用這種方式幫助自己——幫助自己用正面思考,度過人生的苦難。


聽過那句名言嗎?


“我一路光腳走來,哭我沒有一雙鞋,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個沒有雙腳的人。”

知道乙武洋匡怎麽形容當他媽媽說他”好可愛”的那一刻嗎?

乙武洋匡說:”出生一個月,我終於誕生了。”

會說話的人,總用言語肯定別人、開懷世界,使自己看得開、看得遠,交更多的朋友,也活得更快樂。


劉墉《說話》大道理小故事

如果說有一本書,在我心裏藏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能動筆,那本書就是《把話說到心窩裏》。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我就在成功高中教”演辯社”,在師大教”朗誦詩”;師大畢業之後,又教好幾所大學的”詩社”,並到各處以”說話的藝術”發表專題演講。

我一直想把自己對這方面的心得寫出來,只是一拖拖了二十多年。原因很簡單——

我知道怎麽用”語言”表達得生動,卻不知如何以”文字”描寫得精采。

直到今天,出了六十多本書,寫了《我不是教你詐》、《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我才漸漸有把握將自己在”口語傳播”上的學理,生動地訴諸文字。

對的!是”學理”。

當你一路看來,覺得這本書真生動、真有意思,而且有些《我不是教你詐》的味道時,實際你已經聽我說了許多”學理”。

只是那些”學理”都隱藏在”生活”之中,我透過許多平凡的小故事,把學理呈現在你的面前。

哪個學理不是由生活經驗中產生的呢?

學理是經過分析之後得到的東西,它能提供我們說話的大原則,告訴我們應有的”戰略”。但是”學理”不見得能成為”戰術”。許多理論家也就因此,成為了紙上談兵。

所以,我用了二十多年去猶豫,至今才能把書寫出來,我等的不是”學理”,而是五十多年”真真實實的生活體驗”。

現在,讓我們回頭想想,在這本書裏你是不是看到了如何不說、如何在別人多說的時候冷靜觀察,如何使用身體語言,表現”說大人,則藐之”的技巧,如何報導新聞、陳述事實、主持節目,以及調配說話的次序、創造說話的氣氛?

還有,你是不是了解了什麽是真正的”老交情”,怎樣的請托較有效,什麽是”自我催眠”,怎樣不撒沒有必要的謊,以及如何尊重你的聽眾,使你的”詞能達意”,”言能由衷”。

當然,你更學到了怎樣對待別人的”放話”,以及如何”放話”給對方。你知道”副手”對”副手”的道理,以後看新聞,也能了解”那個看來笨到家,總說錯話的副手,其實後面有個聰明的正手在指點。”

至於孔子的”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也不再只是”課文”,而成為你能靈活運用的”人生智慧”。

你甚至學到了”斷句”、”頓挫”、”重音”、”同音異義字”、上聲(三聲)音的”變調”,乃至取名字的技巧。

到了最後兩章,你看到了”以進為退”和”以退為進”的許多例子,以及”換個角度看世界”、”換個角度說話”!知道”會說話的人,總用言語肯定別人、關懷世界,使自己看得開、看得遠,交更多的朋友,也活得更快樂。”

我在此時推出這本書,還有個原因——

我已經52歲,本來近年就很少在外演講,未來顯然只會更為減少。我常怕自己的身體快速老去,有一天不能寫了,所以決定這幾年,把我過去重要的演講材料都整理出來。

《把話說到心窩裏》預定寫四本,第一、二集為處世說話及一般語言技巧,第三集為幽默技巧,三本都是極好看的書。至於第四集,則因為屬於”音律”及”演講學”,只能作為專業教科書。我深深盼望自己能有時間和體力,在短期之內,把四本書完成。也希望每位讀者都能由這些表面風趣的作品中,見到我寫作的初衷及故事背後的東西。

如同26年前,我制作電視節目時堅持的——

“不要因為觀眾喜歡觀看,而作給他看。要作給他看,而且使他喜歡看。”

現在,我終於把這本《把話說到心窩裏(處世說話篇)》呈現在您面前,與您分享我的心得。它是我”設計”20多年的產物,希望您喜歡,也請您介紹給朋友。

謝謝!

劉墉《說話》家常話小心說

你有沒有見過人臉紅?

如果臉紅的是個孩子,你一定覺得“天真可愛”。

如果臉紅的是個大人,你八成覺得“尷尬得要死”。

如果那臉紅的是你——

別人一句話,還沒完,你身體裏已經產生化學變化,臉一下子紅了,要擋也擋不住,要躲也躲不掉,硬是讓說話的人,甚至四周的朋友全看見,那臉紅可就嚴重了。

你可能記住一生,也可能記他一輩子。為什麽?因為他當人面,傷了你!

偏偏這世上就有那麽多人,不會說話。“話不投機半句多”,他才說半句,就讓你恨一輩子。

說幾個我親眼見到的例子。

有一天我在候機樓等飛機。

因為是國內航線,同一個登機門,供好幾個不同的班機使用,門外也就等了一堆人。

“×××班機,拿紅色登機證的請登機。”航空公司的一位小姐對著人群喊。

立刻就有好多人擁向登機門。

“你不是這一班的!”小姐突然對其中一個中年的女乘客說,“我說持紅色登機證的登機,你的是藍色,你不認識紅色嗎?”

當著上百個乘客的面,那女人的臉一下子紅了,突然轉身,沖進洗手間……

一位多時不見的朋友請我吃飯。

餐廳領班等我們點菜,朋友指著菜單說:

“這裏我常來,聽我的,準沒錯,你可以點這個和這個……”

她的話才說一半,領班笑了:“您不用教劉先生了,他比你更常來。”

我這朋友的臉,立刻紅了,而且紅到脖子、紅到耳根,然後,變得鐵青。

聽一位學者的演講會,會後還有抽獎。

演講很成功,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

主持人抱著抽獎箱上台,對大家一笑:

“終於開始抽獎了,相信大家一定等急了。”

坐在台上的那位“主講者”立刻臉紅了。台下先有些人笑,接著有人開汽水,那主持人的臉也紅了,只見台上兩個“紅人”,面對台下上千位觀眾,場內突然變得鴉雀無聲……

一群人正聊天,有位男士一邊掏口袋,一邊站起身:“對不起,我要出去一下。”

“出去幹什麽啊?”有人說,“一定是出去抽煙,沒關系啦!我們不在乎,你可以在裏面抽。”

“不!”那起身的男士說,“我最講抽煙的公德了,我抽煙,絕對躲到室外,冬天也一樣。”

“得了吧!”突然有人說話,是他太太,“年輕時候,天天坐在床上抽。”

那丈夫怔了一下,臉接著紅了,沒吭氣,匆匆忙忙地往門外走去。

這些畫面總在我的眼前浮起。我常想,說話真不容易,因為令人臉紅的不是“那句話”,而是由於那句話產生的聯想。所以說話的人必須像下棋一樣,一邊看眼前的對象,一邊往遠處設想,才能不讓人多心。

我也常想,機場的那位女士、請我吃飯的那個朋友、演講的學者和自認有抽煙公德的丈夫,他們不但當著人前臉紅,而且必定把這件事記一輩子。

因為那些話是當著人前給他難堪,令他下不了台。

雖然都是“無心之言”。

這本《把話說到心窩裏②》談的多半就是“無心之言”,在平常言談中,最容易犯的錯誤。

年過半百,看了多少朋友,結婚、離婚,又結婚,又離婚。有時候把那一對怨偶找來調解,聽他們說話的方式,卻發現勸已經沒有用。

也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帶來,談他們的沖突,但是看那父母的眼神、聽他們說話的方式,就知道沖突必定難免。

可悲的是,沒有人會承認他們正在犯錯;沒有人知道,他們正在日常的言談中,傷害了別人,尤其是,傷害了他們最親近的人。

這本書,很平凡、很生活,很可能有你認為“不是問題的問題”。但是,請靜下心來,聽我說——

家常話,小心說!


劉墉《說話》餐桌上翻臉

既然狗子為你叼來了報紙,

就理當得到摸摸頭的獎勵。

“天哪!怎麽這麽久才出來?”圓圓剛走出門,小鄭就喊。

“飛機誤點,你不知道嗎?”

“我不知道。我已經等了兩個半鐘頭了。”

“我不是叫你先打電話問航空公司嗎?”

“哎呀!早點到也好嘛!免得你出來看不到我,會生氣。”小鄭把語氣放緩。

“那你幹嘛要等久了呢?可不是我要你等的。”

兩個人沒再多說,車子開上高速公路,突然下起傾盆大雨。

“幸虧買了這輛好車,要是以前那老爺車,真不知道怎麽開。”小鄭瞄著前面迷迷糊糊的景物,把雨刷調快一點:“我就知道你會常出國,總得接送你,所以買這輛……”

話還沒說完,圓圓已經喊了:

“你得了吧!你一共開車接送過我幾次?你是為自己拉風,少算到我頭上。”

才見面,氣壓就降到了谷底,小鄭不吭氣了,心裏在算一共接送過老婆幾次,果然沒幾次,但是靈光一閃:

“可是,可是我接送孩子啊!你不在的這段時間,都是我接我送……”

又沒說完,就被圓圓打斷:

“餵!孩子不是你的啊?什麽我的我的,我問你,孩子怎麽姓鄭啊?”

小鄭又不吭氣,車進市區。

“不早了,你直接把我送去公司好了。”圓圓說:“今天還有得忙呢!”

“你不回來吃晚飯?”

“難說,你帶孩子先在外面吃好了!”圓圓下車,又回頭指指行李箱:“噢!對了,我箱子裏有一包天津蜜棗,新鮮的,臨走朋友給的,你和孩子嘗嘗,應該不錯。”

小鄭帶孩子吃完晚飯回來,就把蜜棗洗好,放在盤子裏,叫孩子先吃。

“一共才五個,你吃兩個,給爸爸媽媽留三個。”小鄭交代。

就見孩子挑了兩個最紅最大的吃了。正吃呢,圓圓回來了,一腧倦容.居然環沒吃飯。

“我就猜到你沒吃。”小鄭把一個餐盒往圓圓前面一推:“我剛才特別為你帶了一份,菜比我們吃的還好。”

“謝啊!”圓圓打開餐盒,開始吃。小鄭則坐在旁邊看,正不知說什麽好,看見盤子裏的三個棗子,伸手過去拿了一個,正要咬,又放回去,換了個小的回來。

棗子小,沒兩口就吃完了,小鄭還拿著棗核,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啃,再把剩下的兩個棗子推到圓圓面前:

“一共只有五個,孩子挑了兩個最大的吃了,我只吃了一個最小的,你勞苦功高,剩下的兩個給你。”

“你不要說了好不好?”沒想到圓圓把盤子又推了回來:“你剛才挑個小的,我早看到了,你的好意,我心領了,統統給你吃,我不吃!”

“唉!”小鄭擡起頭來:“你是怎麽搞的,怎麽我好心沒好報呢?”回頭看孩子:“娃娃!你說!媽媽是不是沒良心?爸爸照顧你、接媽媽飛機、為媽媽買便當、給她留大的棗子,她對爸爸態度還那麽壞,娃娃,你評評理!”

才五歲大的孩子,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好像見到兩座火山,突然哇地一聲,哭了!

|{有話好說}


好!娃娃哭了,她不能評理,請你評評理。

圓圓是不是沒良心?

小鄭確實為家做了不少事,圓圓明明應該感激,為什麽態度反而不好呢?

換作你是圓圓,你是不是會對丈夫在機場等了那麽久、買新車接送、照顧孩子、多買一份便當、把好的棗子留給你,而一一感激,甚至感動得流淚?

如果你是新婚,大概會。

但是如果你們相處久了,婚姻關系已經發展成一種相互的義務,那反應可能就不同了。

今天為什麽有那樣的結果?可能兩個人情感本來就不怎麽樣,也可能圓圓旅途勞頓,公務纏身,情緒不好。

但更大的可能是——

兩個人都不會說話啊!

你何必說呢?

“你做就做好了,何必說呢?”

這是許多夫妻吵架時說的,如果下面還有話,則可能是:“你做,不用說,我自然會看到。今天你說出來,要我領你的情,對不起!我不領!”

人都有這個心理,就是不願意領別人的情。因為欠錢能還,錢有一定的數目,是多少就是多少;情卻是抽象的,欠了,不知怎麽還。

是,許多人就有“要別人領他情”的毛病,只要他做了,他就不能不說,他惟恐別人不知道他做了。而且愈是平常做得少的人,愈有這個毛病。


這道理很簡單——


今天好不容易,我做了一點事,顯示我不是廢物,沒有屍位素餐,我怎能不大大宣揚一番呢?

於是你很可能聽見家裏平常最不動手的某人對你說:

“哎呀!今天垃圾車來,你不在,我趕死了,那垃圾真臭,還直滴水,害我趴在地上擦了半天。”

如果你聽了不高興,心想:“好不容易動一下手,何必吹呢?”而回他一句:“那你就不要倒嘛!多放一天有什麽關系?”

他聽到,很可能馬上就跟你不高興,因為他要你領他情,你偏偏不領這情。

你少“現"了!

在辦公室裏,這情形也非常普遍,某人因為打翻削鉛筆機,弄了一地木屑,不得不掃掃,於是順便也把四周掃一下。

然後他開始說,這地上多臟,他看不慣,所以很辛苦地掃了一番,甚至因此閃了腰。

你看在眼裏,心想:

”得了吧!別邀功!”然後回他一句:“你掃你那邊就好了,我沒覺得需要掃,而且下班之後,清潔工會來掃。”

他是好心沒好報,也可能因此不高興。

少往人身上推

你信不信,我有個學生,她母親得了乳腺癌,總是對那學生說:“媽媽都是為了你,才硬撐著不死。”

那學生本來就叛逆,聽一次、兩次、三次,有一天不耐煩了,居然回她娘:

“你要死就死好了!不要說活著都是為了我。”

我之所以知道這事,是因為學生來對我說,她知道自己大逆不道,說了傷母親的話,可是她也說:“不知道為什麽,我就不喜歡她把什麽事都往我身上推。”

不吹牛、不邀功

論語裏記載,孔子有一天要弟子們談談自己的志願。顏淵說“願無伐善、無施勞。”翻成白話是“希望不自誇有本領、不張大自己的功勞”。再說簡單一點則是“希望能不吹牛、不邀功”。

顏淵這兩句話講得真好!你要把話說得動聽,就要先做到不吹牛、不邀功,因為那是最令人反感的事。

請問,你是不是常在別人“吹牛邀功”的時候,嘴上雖不說,心裏卻暗罵:“得了吧!少吹了!算了吧!我不領你這情,沒有你,我一樣過得好好的。”

吹牛和邀功也可能用另外一種方式表現。

某人送你一個禮物,他每次到你家,看到那“東西”就說:“哇!這可是我花了多少錢……”“哇!這東西真棒!我愈看愈覺得棒……”

你聽了會有什麽感覺?你表面雖然少不得要再感謝一番,心裏會不會想:“可以了!可以了!夠了!難道要我還給你?”


你要先開口


把話說到心窩裏,你先要用自己的心,想別人的心,當別人邀功,你聽了不高興。他不邀功,又生怕你不領情、不知道的時候,你要怎麽說?


你要主動說!


想想,如果圓圓在機場先開口:“哎呀!飛機誤點,你一定等久了,真謝謝你,這麽早就來接我。”

如果圓圓在看到小鄭為她多買的便當時,先開口:

“哇!你好好喲!怎麽會猜到我沒吃晚飯。”

如果圓圓在看到小鄭挑小的棗子吃,把大的留給她的時候說:“你全吃了吧!別給我留,我在北京已經吃過了,謝謝你這麽體貼。”

這幾句話,不是比什麽都貼心嗎?

所以圓圓和小鄭不高興,也要怪圓圓,她顯然不夠溫婉。


堵上他的嘴


同樣的,當你發現職員私下為公司效了力、家人主動幫你做了事,你不等他開口邀功,先主動讚美他兩句,不是既讓他開心,又能“堵上”他的嘴嗎?

還有,遇上那愛邀功的人送你東西,不必等他開口,你先說:“來!你看看,你送我的東西,放在這兒,多配!真是太感謝你了!”

甚至遇到你以前的老師、長官,你今天有成就,他反而不如意時,你先開口說:

都是因為您的教誨、提拔,我才能有今天。”

你這句話能不說到他心窩裏嗎?他原來酸溜溜的,甚至嫉妒你,想倚老賣老,要你飲水思源。但是沒等他開口,你先說了,他能不高興嗎?

更重要的是,你先開口,顯示了你的風範,更表現了你的有情。

施人慎勿言、受施當言報

把話說到心窩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情”。如果你是付出情的人,你只能做、不能說,你要讓對方自己去感覺。你只要一說,那就不再是純純的情。

相對的,如果你是接受情的人,你在接受的同時,也要說出心中的感激。因為你能鼓起勇氣,說出來,就已經是很好的報答。你感謝的言語,必能獲得對方更多的關愛。

古人說:“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如果改成“施人慎勿言,受施當言報”,應該更能落實於生活之中,也更能令人感動啊!


劉墉《說話》小弟六點半

大丈夫白天對你低頭你別得意;小弟弟晚上對你垂頭你莫傷心

“臭死了!”

小趙才進門,老婆菲菲就喊。

“什麽臭?”小趙一怔。

“什麽臭?”菲菲哼了一聲:“你還不知道?口臭?”

“我有口臭嗎?”小趙張開嘴:“我不覺得啊!”還沖菲菲哈口氣。

‘嗅死了!”菲菲用手扇了扇,一扭身跑了,一邊跑一邊喊:“離我遠點,別讓我作嘔。”

小趙還是不信,用手擋著嘴,又哈了兩口氣給自己聞聞,搖搖頭,自言自語地說:“不臭啊!”

正好女兒放學回來,小趙就把孩子叫過去:“來,你聞聞看,爸爸有沒有口臭?”

女兒才要過去,卻聽菲菲在廚房尖叫:“惡心死了,別過去,你爸爸有口臭。”女兒趕緊笑著跑開了。

“八成中午吃了什麽東西。”小趙坐在沙發上自言自語:“讓我想想,是不是吃了大蒜。”

“不是不是!”菲菲居然又聽到了:“臭死了,是鹹魚味。”

“鹹魚?”小趙瞪一眼:“我沒吃鹹魚啊!”

“那你自己就是鹹魚,而且是臭鹹魚!”

晚餐時候,小趙吃得特別小心,尤其魚,平常他最愛吃了,這天卻一點都沒碰。

“你為什麽不吃魚啊?你怕臭啊?”菲菲硬是夾了半條魚到小趙的碗裏:“吃!說不定以毒攻毒,就不腥不臭了。”

吃完飯,女兒做功課,兩口子看電視,小趙靠過去,又哈了口氣,柔聲細語地問:“怎麽樣?不臭了吧?”

菲菲往前探探頭,又像觸電似地躲了回去,直搖手:“臭!臭!臭!”

“還臭?”小趙皺皺眉,悶悶地看電視,菲菲則拿張報遮著臉,還嘩啦嘩啦地不斷抖動報紙。

“你少抖報好不好?”小趙拍拍菲菲大腿:“我都聽不清電視裏說什麽了。”便見菲菲把報折成一半,把兩條腿縮在沙發裏。看一下,又跳起來,去了女兒房間,接著就聽見罵女兒的聲音。

“幹嘛呀!”小趙聽女兒像要哭了。“你今天是什麽毛病?不是嫌我臭,就是嫌女兒不好,我看哪,有毛病的是你。”

卻見菲菲探出頭來:“你別操心好不好?你就是太操心,才口臭。”轉身進去,還嘟囔著:“口臭不夠!脾氣也臭!”

小趙不想擴大事端,因為明天放假,今天是“一周大事”的日子,於是徑自去沏了杯熱茶。而且每喝一口,都先漱漱,再吞下去。

菲菲倒是訓完女兒,又坐回沙發看電視,每次小趙漱口,都轉頭盯著看,一邊看一邊笑:“拜托!你別惡心好不好?漱口就漱口嘛!還咽下去,口臭變成胃臭,搞不好全身都臭了。”

小趙沒再漱,刷完牙、洗完澡,臨上床,又去翻櫃子,找出漱口頭,狠狠地漱了兩分鐘,還仰著頭,呼嚕呼嚕地漱喉嚨。

看女兒睡了,臥室門也關上了,小趙把床頭燈光調暗一點,慢慢湊近菲菲。

菲菲背著臉,裝睡,小趙摟摟她的腰,菲菲扭了扭:“幹嘛?幹嘛?”

小趙小聲說:“你要說幹嘛?”

“你嘴不臭了嗎?”菲菲笑笑:“臭我可不幹!”

“我用漱口水漱了十遍。”

菲菲一下子翻轉過來:“我先聞聞看。”吸口氣:“嚦!好大的藥味,好像不臭了,廁所變成了醫院,希望等下不會又變臭。”說著伸手,在被窩裏探來探去:

“唉!怎麽不見了!小弟弟呢?小弟弟不行了

!”咯咯咯笑了起來:“你根本沒興趣嘛!小弟弟六點半了……”


{有話好說}


小趙的“小弟弟”為什麽六點半了?

對不起,如果你還是小朋友,你一定不懂。

但如果你成年了,又是個男人,就八成會了解。

那道理很簡單——

因為小趙受了傷害。

誰給他傷害?

當然是他的太太菲菲。

菲菲不是好好的嗎?還咯咯笑著,主動伸手挑逗小趙,她沒傷害小趙啊。

如果你這麽答,就是太不懂男人心理了。

有句話說得好——“白天擡不起頭,晚上就擡不起頭。”男人跟女人不一樣,他必須“擡頭”,才能“辦事”。而擡頭最需要的是情趣和信心。如果他的信心受到打擊,當然不容易擡頭。

所以當股市崩盤時,許多男人的“性”會受影響;當一個男人失業,他也可能突然陽痿。那種“六

點半”不是生理不行,而是心理造成的,所以醫學上稱為“心因性的陽痿”。


心因性陽痿


但你知道“心因性陽痿”多半是誰造成的嗎?

多半是性伴侶造成的啊!

而多數性伴侶造成心愛入陽痿,居然還不自知。她們沒有意思傷害另一半,造成傷害對她自己沒好處。她只是在不知不覺中,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或一個眼神,就造成嚴重的傷害。

好比菲菲,從小趙一進門,就說他口臭,臭得讓她作嘔、臭得令她回避,臭得要小孩子都躲著,甚至連吃完晚餐,還覺得臭,而且說只怕全身都臭了。

她講得沒錯,她只是實話實說。問題是,許多傷害就是實話實說造成的,而實話實說總發生在最親近的人之間。


講話最毒的總是最親愛的人


“是啊!已經是夫妻了,何必裝呢?他是有口臭,我告訴他有什麽錯?他以後在外面吃東西會更小心,他也懂得用濃茶消除口臭,甚至上床之前去用漱口水漱口。這不是很好嗎?有什麽錯?”

但你有沒有想想,如果換作你,到上床之前還擔心自己口臭,還被老婆嘲笑。現在漱了口,老婆雖然說換成了藥味,暫時不臭了。

你會不會心裏七上八下,惟恐兩個人親熱一半,那藥味消失,口臭又發生了呢?

如果你操心、不安,是不是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結果是——

小弟六點半。

更嚴重的是菲菲不但不懂男人心理,慢慢把低潮“引帶”到高潮,反而大喊“小弟弟不行了噸!”

她豈知今天這麽一件事,就可能造成丈夫長期的“不舉”?當他力不從心的時候,他會怨誰?恨誰?當他到外面,遇到個懂得男人心理的,被“帶起”之後,他會怎麽想?還有,如果這問題久久不能解決,夫妻是不是可能漸行漸遠,搞不好,小趙覺得菲菲傷了他的自尊,他對菲菲再也沒有“性趣”,兩個人最後離了婚。

好好的一家人,以離婚收場,可能就因為其中一個人不會講話,或講錯了一句話。


不可傷人自尊


說話最忌的,就是傷人自尊。譬如你跟人打球,比他打得好,場場都贏,沒問題,他大不了覺得技術不如你。但是你把拍子換到左手,說“我用左手就能修理你”,那句話可能就嚴重了,因為你傷了他的自尊。

你跟你的另一半親熱,他的表現不佳,你可以說“沒關系,你今天一定是太累了,也可能是我自己今天太累,吸引力不夠,咱們改天。”但是相反的,如果你罵他為什麽不行,是不是到外面野了?是不是老了、衰了?甚至說“報上登,男人這個年歲應該還能如何如何”,可就傷了他的自尊。

所以,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有話可說、有話不可說;即使非說不可,也得找個最恰當的方式說。


多心的人


人是最敏感的,也最擅長聯想的。

當你對一個女人說:“你最近愈來愈漂亮了。”

明明這是句恭維的話,她卻可能一瞪眼,回問你:

“我以前不漂亮嗎?”

當你對一個工人說:“你真不錯,愈來愈專業了。”他也可能猜想:“你是繞著彎來罵我,表示我以前不專業。”

他還可能當時不說,悶在肚子裏,隔了半天,才問你:“您是不是覺得我以前做的有什麽不對的?”

當你遇到一個影星,覺得她實在演得好,而奉承她:

“您真的可以作阮玲玉第二了。”

那影星可能立刻面露不豫地反問你:“我為什麽作阮玲玉第二?不作我自己的第一?”


可怕的聯想


你一定聽過這個笑話——

某人演講,看見台下零零落落,沒多少人,於是開玩笑地說:“咦?怎麽該來的全沒來。”

台下許多人一聽,心想你的意思是我們不該來,於是擡屁股走了。

某人一急,喊道:“怎麽不該走的又全走了。”

剩下的人心想:“意思是我們才應該走”,結果也全走了。

這笑話表現了什麽?表現了人們是會聯想的,許多傷人自尊的話,都錯不在那句話本身,而在那句話讓人產生的聯想。

舉個例子——

太太辛辛苦苦,看食譜做了一盤蔥油餅,你一邊吃一邊叫好,接著問太太:

”唉!你有沒有吃過我媽媽做的烙肉餅啊!”

你沒有惡意,只是吃蔥油餅,想到烙肉餅。問題是,聽在你太太耳裏,她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只怕她會想:

“好哇!你是‘吃在碗裏,望在鍋裏’,吃我的蔥油餅,卻想你媽的烙肉餅,你是嫌我的餅不如你媽的餅好吃,對不對?”

請問,你這幾句話不是非但沒拍上馬屁,反而拍在馬腿上了呢?

問題是,你回頭想想,是不是常會在吃這個的時候聯想到那個,當你作東,還沒關系;如果是別人請你,不是你也惹主人不高興嗎?


以關心代替嫌棄


請不要感嘆說話太難了。要知道,當你懂得利用聯想的時候,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譬如菲菲覺得丈夫口臭,應該提醒丈夫注意的時候,她可以很婉轉地一笑:“你今天中午吃了什麽好東西啊!”

小趙八成就能會意:“我是不是有口臭?”

這時候作太太的可以講:“不是口臭,是口氣。”然後關心地說:“如果不是吃了大蒜這些東西,就要想想是不是最近太累了,火氣大,我給你燒點退火的綠豆湯,再早點休息,就好了。”

你說,當她把嫌棄改成關心,感覺不是好太多了嗎?

使別人能聯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婉轉的暗示。這學問太大,請看下一章。

劉墉《說話》你為什麼不早說

你說你人不在家,是用手機接我的電話;我說你一定撒謊,因為我才問過你媽媽。

故事一

自從規定“開車時打手機”要罰,小潘就覺得很不方便。因為每天上下班,小潘一定得接電話,而且茲事體大,非接不可。

為了這個,小潘特別去買了一個附耳機的大哥大,電話鈴一響,就趕緊把耳機戴上。

不過這也很不方便,甚至可以說危險,因為電話響,總先心頭一驚,急著抓耳機,往耳裏塞,又常手忙腳亂塞不進去,有兩回差點沒抓穩方向盤,出了車禍。

所幸又出了個新產品,總算解決了小潘的問題。那是個手機的擴音器,只要設定自動接聽,電話響一聲,不用按“接聽鈕”,就可以像跟身邊的人一樣——“對講”。

這一天小潘在上班的路上,對講得正開心,突然看見路邊有輛車拋錨,開車的女人直搖手,居然是自己老婆。於是匆匆忙忙撂下一句“對不起,我要停車,等下再談。”就把車停在路邊。

“太太,怎麽啦?”

“怎麽啦?你沒看見嗎?輪胎爆了。”

“我打電話叫車行派人來修。”小潘說。

“不行不行,我今天早上開會,你送我一程吧!”

太太的命令豈敢違背,小潘趕緊陪太太上了自己的車,還叮囑太太綁安全帶。

星期一,交通特別擠,怎麽鉆都不快,太太還直發急。

突然電話響,立刻自動接通了。

“喂!”一個女人的聲音。

“喂!”小潘心一驚,不知道怎麽答。

“喂什麽餵?”那頭女人發飆了:“是我啊!你怎麽搞的?出了什麽事啊?”又換成嬌滴滴的聲音:“你到底過來不過來嘛?”

啪!一記耳光從旁邊打了過來。


故事二


“嘉娟!你還沒睡唰?”

“爸爸,你哪兒有那麽早睡啊,而且我正想打電話給您呢!”

“打電話給我?什麽事?”

“問您什麽時候回來啊!舊金山現在的天氣好舒服喲,您快點來吧!我天天看衛星新聞,台灣好熱啊!”

“我不怕熱,我還不想過去,一個人在這兒清靜。”

“清凈?您不寂寞嗎?”

“我才不寂寞呢!跟幾個老同事聚聚,好極了,比回去跟你娘在一塊兒,耳根不得清靜,好多了。”頓了頓:“餵!嘉娟,你可別跟你媽媽說我嫌她,你就說我有老同學聚會,現在還走不開。怎麽樣?你老娘還好吧?”

“好啊!”嘉娟一笑:“您要不要問她?她正在聽分機。”接著喊:“媽!您自己跟爸說吧!”

哢!老太太沒說,在那頭把電話掛了。


故事三


“老板好!”

“不好!我告訴你,等會兒兩點鐘汪老頭要來,他來沒好事,你小心應付,就說我突然牙疼,又聯絡不上他,叫他改天再來。”

“他要是問您到哪個牙科,我怎麽說?”

“那……,那你就說我不舒服,去看病,不知道去哪家好了。”臨掛電話,張總又叮囑秘書:“還有,老汪喜歡東翻翻西翻翻,可別讓他進我辦公室,翻我桌上的東西。”

“他不會翻的!您放心。”秘書得意地說。

“你怎麽知道他不會翻?”

“我已經給他幾本雜志,他正坐在我對面看《花花公子》呢!”


{有話好說}


看了上面三個故事,你大概要笑“他們都太笨了”。

問題是,這世上不是有太多人,都犯了這種笨毛病嗎?

你帶朋友回家,看電話有留言,想都不想就按下鍵,播出的留言正好在罵你那朋友。

你就不能等朋友走了,或等他進洗手間的時候再聽嗎?

你跟朋友聊天,他一個一個罵,罵到你最親近的人,你不吭氣,聽他罵,到後來有入提醒罵的人,你跟被罵者的關系,場面立刻變得十分尷尬,就算當時沒人說,他以後知道了,又能不猜你會告狀,於是造成更緊張的關系嗎?


搶一步說話


說話多半要禮讓,給對方空間,讓人家說,別打斷他的話。

但是在某些情況,你卻得主動插話,把事情說清楚、把話題岔開,或是搶先發言。

記得有一次我下午兩點鐘接到女兒校長的電話。

“我是小貝的校長,沒什麽急事。”那校長先很快地這麽說,然後才一笑:“我打電話是向你報告,你的女兒得獎了。”

我後來細想,那校長前面說的兩句話真有學問。為什麽?

因為他知道家長在上課時間接到學校電話,一定會大吃一驚,猜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麽意外。

所以,他要搶話,在我血壓上升之前,先告訴我:“沒有什麽急事。”


您有沒有兩分鐘?


我也記得有一次到百貨公司,看見賣化妝品的小姐各自發揮本事促銷。

有的小姐問:“要不要給您介紹最新的產品?”

有的小姐問:“太太!您的皮膚最需要這種保養品了,來試試吧!”

有的小姐說:“小姐!您的眼睛妝如果用我們這種眼影,一定會更美。”

說實話,她們講得都不錯,抓住人們嘗新、抗衰和愛美的心理。

但是我發覺那邊生意最好的一個櫃台,裏面幾位售貨小姐最高明,坐在她們前面接受化妝的人也特別多。

你猜,她們怎麽把人拉過去?

她們說得很簡單——

“小姐!您有沒有兩分鐘,讓我為您補補妝。”

多高明啊!她不批評顧客原來的妝,只說補妝,免得引入反感;她也不說要你買,或用你許多時間,而強調“您有沒有兩分鐘?”


先探虛實


“對不起!耽誤您兩分鐘。”

“對不起!你是不是還在忙?”

“用您兩分鐘,跟您報告一件事,不知道行不行?”

“不知道我現在說話方便不方便?”

這都是很平常的話,卻可能有大效果。

你想想,如果你正忙,有朋友來電,你剛要說改天再談吧,他卻先開口了——“只用兩分鐘”,你是不是可能想大不了兩分鐘,看他好像很急,就耐著性子聽了呢?

結果兩分鐘讓你聽得高興,延長到十分鐘,只怕你還主動對他說:“別急,我還有時間。”

於是許多原本辦不成的事,就這樣辦成了。

你方便不方便?

同樣的道理,當你不確定對方情況,先問:“您現在說話方便不方便?”也能避免許多困擾。

像小潘的女朋友,如果耐不住性子,打電話給小潘,先問這麽一句,然後小潘說不方便,掛了電話。就算潘太太疑心,也不至於一巴掌打過去啊!

此外,小潘如果一接電話,能搶先一步說:“對不起,我現在不方便講話。”對方機靈一點,不是也沒事嗎?

小心我用對講機

有些情況,是不能不搶話的。

譬如你在家,因為手上忙,於是用電話對講機,除了你,四周的人也能聽到你們的談話,這種情況下,你就應該搶先告訴對方:“我現在用對講。”

你絕對不能在發現對方的話,可能不適於旁邊人聽的時候才提醒,因為那時已經造成了損害,而且往往是大損害。

每個人都會感激別人在背後讚美自己,也都特別痛恨那些在背地說小話的入。

想想,前面故事裏的嘉娟,沒能一接電話,就告訴自己老爸“媽媽在分機聽”,那老太太聽到丈夫對女兒罵自己,能不血壓上升嗎?

再想想,張總的秘書,明明知道老板最討厭的汪老頭在對面(只怕正虎視眈眈地盯著她),卻第一句話就讓汪老頭知道來電的是張總,已經就不高明了。

豈止如此?她竟然不但不能搶一句,暗示汪老頭提早到了,還與張總對答,而且對答的內容讓汪老頭猜得到。

汪老頭能不火大嗎?

隔墻有耳

在今天這個工商社會,你接任何電話,只要旁邊有相關的人,除非你存心讓那人知道,否則都應該使用技巧,不讓那人聽出來是誰來電。

在安靜的地方你應該把話筒貼緊耳朵,免得耳尖的人聽到談話內容。你更不能在對方談到“那人”時,用閃爍的眼神偷偷看那個人。

在今天,當你打電話給朋友,對方不稱呼你名字,或語氣特殊的時候,你也應該有警覺,主動問他:“你現在是不是不方便說話?”而當你發現接電話的人用極小聲接聽時,則應該猜想他正在開會、探病、參加喪禮或在圖書館,而主動了解狀況,快快掛電話。

還有,電話才響,對方就接聽的時候,你要主動問對方是不是急著等別人電話。在鈴響許久,對方才接聽時,你則要問他是不是在忙,或自己是“插撥”進去。

一個會說話的人,總能探知對方的想法;一個會打電話的人,總要猜測對方當時的環境。只有在適當的心情與環境中,才能把話說到心窩裏。

劉墉《說話》有飯粒掛在你的嘴角,

我只要指指我的嘴角。

故事一:MP3

事件

砰一聲,門被踹開了。沖進一批警察,也不管學生們的阻擋,就把桌上的電腦和各種文件全部收走。這還不夠,又打開抽屜、掀開床鋪,把能找到的片紙只字,全裝進箱子,當場由檢察官封好,一聲令下,帶走!

消息在校園傳開了,更透過網絡,不到兩個小時,讓全美國的大學生都跳了起來。

“這簡直是警察國家嘛!什麽叫‘校園自治’?政府憑什麽來搜我們學生的東西?全世界的學生都在下載姍)3

的音樂,我們只是自己欣賞,為什麽要抓我們?”

憤怒的學生立刻團結起來,連署抗爭,而且到教育部遞陳情書。

教育部長出面了。他不像平常面對學生時的笑容可掬,而換成了面罩寒霜,嚴肅地對學生說:

“你們如果侵犯智慧財產權,違法就是違法,怎麽連署都是不對的!”

消息經媒體報道,全國大學的校園都沸騰了,學生們密集聚會,商量對策,準備作更大規模的抗爭。

教育部裏也開了緊急會議,商量如何安撫學生不穩的情緒。

教育部長又邀集各新聞媒體,發表談話。

這次他笑了,笑著以很肯定的口氣說:

“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爭取他們應有的權益。”

故事二:整頓金融事件

號稱要打倒過去一切腐敗的新政府上台了。

面對舊政府賄選、貪汙、利益輸送、官商勾結造成的許多問題,新上台的經濟部長發表談話,一個字一個字地宣示新政府的決心和魄力:

“對於那些體制不健全的企業,該倒的就讓它倒。”

民心大快,商界卻嘩然,股市連著狂瀉。

新總統出來講話了:

“經濟部長說得很對,政府要努力幫助企業,不該倒的,就不要讓它倒!”

故事三:老婆發飆事件

美國核潛艇因為長期在海底,很怕艇上官兵的情緒不穩,出問題,造成大禍。所以任何家屬要跟艇上人員通訊,都得透過電報,而且電報內容要先經過審核。

一個艇員的太太原本以為結婚紀念日,丈夫會好好表示,即使不送禮,也發封電報回家,沒想到那糊塗老公居然忘得一幹二凈。

這太太火大了,寫了封教訓的信給丈夫。正要發,突然想到:“不成!這樣會過不了關,老公根本收不到。”於是把信撕掉,重寫一封:

“親愛的老公!謝謝你那麽細心、那麽體貼,還能記得我們的結婚紀念日,送我一克拉的鉆戒,好愛你!親愛的!”

幾天後,回信來了:

“親愛的老婆,你真神,怎麽寄在路上的鉆戒,你能夠事先就猜到呢!你聰明的老公上。”

{有話好說}

同樣一件事,你可以硬說,也可以軟說;可以“正著說”,也可以“反著說”。這當中的運用,就是說話的技巧——

譬如,有一天你趕時間,又不好對開車送你的朋友直說,你可以一上車就問:

“走哪條路最不堵車?”

他如果敏感,自然會回問:“你是不是趕時間?”

反話正說

又譬如你跟個朋友做生意,因為是朋友,而且初次交易,覺得話不能說得太硬,但是怕他不準時交件,於是你說:“只要您準時交件,我絕不會少您一文錢。”

他自然能會意,你言下之意是:

“只要你不準時交件,我一定扣錢。”

明話暗說

提到準時交件,使我想起有個出版社跟我約稿,而且急如星火,我準時交件了,書也出版了,而且上了暢銷書排行榜,只是對方非但沒有如約定的付我稿費,連書都沒寄給我。

我實在有點不高興,想打電話罵他:“書早出版,都上排行榜了,為什麽卻沒給我寄一本來呢?”

但是跟著,我想那樣說,實在有傷情面,還是換個說法吧,所以打電話過去,先問問對方好不好,再問書出了沒有。那書的宣傳大極了,我怎可能不知道?他又怎能認為我不知道?只是彼此心照不宣。

沒幾天,我收到他的掛號郵包,稿費也入了賬。

三思而言

古人說:“三思而行。”也可以講:“三思而言。”同一句話,你不但要三思,而且應該想三種說法,舉個例子:

你覺得太太臉太蒼白了,應該化化妝。

你能直說:“你臉太蒼白”嗎?還是問:“你為什麽不化妝?”

抑或,你用正面講法:“你可以化化妝。”

甚至更技巧一點,說:“太太啊!如果你再化點淡妝,一定會更美。”

同樣的道理,你的孩子不用功,你是劈頭就罵:

“你太不用功”,還是用問句:“你為什麽不努力一點?”

抑或換個句子——“其實你只要稍稍加把勁,成績一定就會上去。”

今話昔說

還有一個方法,是用“對比法”。譬如——

你覺得太太最近實在像“吹氣”似的,愈來愈胖,卻又怕傷她自尊心,不敢直說:“你太胖了!該節食了。”

於是你換個方法說:“跟今年比起來,你去年瘦得多。”

她聽了自然心裏有數,你是說她今年胖得多,恐怕成汽油桶,該少吃一點了。

旁敲側擊

再舉個更妙的例子。

我有個朋友到大陸旅遊,什麽都新鮮、什麽都好玩,歸期一延再延,一副樂不思蜀的樣子。

他太太一個人在台灣管家裏的生意,火大極了,對著婆婆抱怨:“他也不想想家裏有多忙,這次說五號回來,今天都二號了,他還沒確定,我要打個電話去問他,到底準不準時回來?我一個人扛那麽大的公司,要扛不住了!”

婆婆一笑:“我也急,但是何必那麽問呢?你可以換個方法啊!”

於是那太太照婆婆教的,打了電話去,語氣非但不硬,還十分溫柔:

“我真是怕你買太多東西,行李太多,要不要五號晚上七點,安排一輛大一點的車去接你?因為公司忙得我暈頭轉向,得早點安排這事。”

你說,多妙啊!她把要問的事全問了、要說的事也全說了。卻讓丈夫感覺那麽舒心。

所以把話說到心窩裏,不難!最重要的就是——

以關懷代替質問,以建議代替責難,以暗示代替直言。


劉墉《說話》媽媽桑萬歲
“你比大家都棒?”

這句話由太太嘴裏說出來,遠不如由妓女嘴裏說出來。

“小弟十幾年沒回國,沒想到您對我的情況這麽了解。”殷博士舉起酒杯:“敬大嫂!敬大嫂!”

“我對您當然了解,因為我老公總把您掛在嘴上嘛!”王董事長夫人看著丈夫笑:“對不對?”

董事長沒答,點點頭,笑得有點尷尬。

殷博士倒大聲笑了起來,看看王董,又看看王董夫人,歪著頭問:“學長不是數落我吧?”

“哪敢?哪敢?”王董揮手叫了起來。

王董夫人打斷話:“是啊!他哪兒敢?他是佩服您,常說您比他小八歲,又同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但是您今天的成就大多了,對了,是前天吧?前天晚上我們家王老頭還躺在床上扳手指頭算呢!說他在您這個年歲,還在為人打工。”

“學長是太客氣了,八年前還為人打工,現在產品卻行銷全球,這不是成就是什麽?”

“唉!老弟啊!”王董拍拍殷博士:“您別臭我好不好?我還是在為人打工啊!代工不是打工,是什麽?除非像您,發明突破性的產品……”

“敬酒!敬酒!”殷博士舉起酒杯,打斷了王董的話:“等會兒還要到貴公司參觀呢!”

出電梯,王董倒退著步子:“殷博士請!”

突然間,坐在辦公室裏的全站了起來,有個大膽的小姐急著問:“董事長!這位就是發明新壓縮技術的殷博士啊?”

“對!”

才一個“對”字,整個辦公室裏的人全叫了起來,剛才問話的小姐還捂著嘴尖叫:“殷博士!我最崇拜你了。”

參觀完生產線,回到王董辦公室,剛坐下,就聽外面鬧哄哄,原來好幾個業務部的小姐要請殷博士簽名。

“真不像話!真不像話!”王董直搖手:“殷博士才回國,改天再來麻煩他。”

“沒關系!沒關系!”還是殷博士親切,自己走了出去,為幾個小姐簽了名,還握了握手。

就見那幾個女生興奮地跳:“回家不洗手了。”

殷博士則笑著搖搖頭:“真搞不懂,我怎麽一下子變成明星了。”

“您當然是明星。”幾個小姐都離開了,還轉身喊:“我們董事長常提起您是中華之光,只有像您這樣的人,才能讓我們有一天超越美國。”

晚餐是在王董常去的一個江浙館子。

大概十幾年都在那兒宴客,裏面的人全熟,一一過來跟王董哈啦,王董少不得介紹殷博士,但都被殷博士攔住了。王董知道殷博士是一天到晚窩在實驗室的人,行事低調,也就沒多說。

倒是那餐廳的錢副理,對殷博士十分好奇,直問東問西的。

“錢小姐是這兒的老人了,從小丫頭就在這兒。”王董笑著介紹。

“現在成老丫頭了!”錢小姐笑出兩個深深的酒窩:“多年來,全靠王董的照顧。”

“什麽話?你是靠你漂亮又能幹。”說一半,外頭喊有王董電話,只好向殷博士告個罪,出去接電話。

這下錢小姐可有機會了,靠著殷博士的椅背,跟殷博士搭訕:“您是哪兒的博士啊?”

“我跟王董是前後期同學,M

盯的。”

“噢!”錢小姐眼睛睜得大大的,又嗯了一聲,點點頭:“怪不得,您也像王董一樣,沒架子。”又放小聲:“你是不是要到王董公司工作啊?我告訴你,他棒透了,我認識他十幾年,沒聽見一個職員說他不好。他啊!雖然不太會應酬,卻是我見過的最努力、最實在、又最有義氣的人……”擡頭,往外瞄一眼:“他回來了,我不說了!我不說了!”

“你是不是在說我壞話啊!”王董笑嘻嘻地進來,盯著錢小姐問。

“她沒說你壞話,是說你好話,問我是不是要到你公司上班。”

王董臉一下子紅了:“什麽?餵!錢小姐,你知道他是誰嗎?我還求著要到他那兒上班呢!”

“什麽話!什麽話!”殷博士把王董的肩膀按下來,舉起酒杯:“來!敬老學長,為咱們今後的合作幹杯,我的新技術,決定交給您了!”

{有話好說}

回頭想想,王董從頭到尾,沒有push一點點,他確實想取得殷博士最新的專利技術,但是他不像別的生意人,一個勁兒地催促。他知道殷博士是學術界的人,不喜歡那一套。

但是為什麽他沒說,殷博士反而主動交給他了呢?

王董就是這一點高啊!

最高明的“說話人”,不見得都是自己說,他可以如我在前面講的,透過副手或身邊的人去放話,把狠話傳到“對方”的耳朵裏。

他也可以不透過自己,而用別人的話印證自己的“好話”。

王董正是如此,他透過自己太太、透過職員,甚至透過餐廳的小姐,把話傳到殷博士耳朵裏。

背地說話

自己說話,人家可以認為是吹牛。但透過別人的嘴來證明,就不是吹牛了。

非但不是吹牛,別人的話還有個效果,就是“背地話”的效果。

想想,你如果聽人背地說你壞,你是不是加倍恨他?相反的,當王董在背地,對職員、對家人,都讚美殷博士的時候,殷博士聽在耳裏,是不是也就加倍舒心?

王董甚至躺在床上,都讚美殷博士,這是王太太說的,能有假嗎?

還有,那餐廳的錢小姐,不知道殷博士是何方神聖,居然也背後說王董好,她跟王董認識十幾年了,她的觀察能錯得了嗎?

媽媽桑文化

你或許要問,難道王董早都安排好了?叮囑太太要怎麽說、錢小姐該怎麽講?

錯了!你要知道,真正會講話的老婆和職員,他們自然懂得如何跟老公和老板唱和。至於那餐廳領班、酒廊領台小姐,更是深諳此道——

遇到你生意上的夥伴,她會說你平常私下跟別的朋友聚會總讚美他。遇上你的部屬,她會說:“你老板雖然脾氣不好,兇了一點,常得罪人,可是私底下非常關心員工,尤其欣賞‘您’,好像還聽他說要特別重用‘您’呢!”

於是原來白天談不成的生意,酒過三巡,雙方都有些醉意、說話也愈來愈沒遮攔的時候,媽媽桑再一“推”,事情就成了。那些心懷不滿的員工,幾杯酒下肚,發發牢騷之後,又聽媽媽桑這麽一說,就豁然開朗了。

至於夫妻之間的唱和與默契,以及政界的“借話技術”,就更有學問了,請看下面兩章。


劉墉《說話》請找我的代言人
學生在背後還稱你老師,

你必定是個成功的老師。

故事一:班寶久仰了

“以前開同學會,就數他們神,現在就數他們怪。”小於一進門就搖頭。

“誰怪啊?”於太太問。

“班寶啊!”

“什麽班寶不班寶?我又不認得你那些同學。”

“就是我以前班上的一對。那女生年輕時候漂亮極了,才大一,就被班上小包追去。小包又高又帥,功課又棒,因為是郎才女貌,所以大家管他們叫‘班寶’。”

“那女生既然漂亮極了,你當初為什麽不追呢?”

“我要追啊!可是慢一步,讓小包搶先了啊!不過幸虧沒追上,我看哪!紅顏禍水,小包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娶了她,卻做什麽垮什麽,現在大家都不錯,就數他們可憐。大概因為以前比誰都強,現在比誰都差,所以怪吧!講話老是酸溜溜的,今天私底下還跟我開口……”

正說呢,突然電話響,於太太過去接:

“您是哪一位?小包?哦!我知道了,您是小於的同學,班寶對不對?我當然知道,小於早就跟我說他大學班上有一對,郎才女貌,人見人羨。哪兒的話?您是客氣,什麽時候來寒舍玩兒啊?”擡頭看小於,小於搖搖頭。於太太就繼續說:“您找小於啊!他還沒進門咄!”

故事二:孩子重要

砰砰砰!“什麽聲音?”小劉嚇一跳。

“洗衣機啦!洗得少,沒擺好,脫水的時候就這樣。”劉太太沖到陽台,把機器關了,伸手進去:“我擺擺平,不要一邊重一邊輕,就不會吵了。”

小劉拿著報紙跟過去:“你今天這麽晚洗衣服幹嘛?你不是都上午洗嗎?衣服又不多,急什麽?”

“當然急!”機器又呼啦呼啦地轉起來,劉太太轉身,把丈夫推進屋。放小聲:“朱大媽的兩個孩子都感冒了,發高燒,三天都沒退,我不知道,跑去收會錢,她還請我坐,給我倒水,我哪敢喝啊!逃都來不及了。回家就把衣服全脫了,又怕細菌死不掉,招上你們,所以幹脆洗掉。”

“咱們大毛不是常跟朱家的孩子玩嗎?”

“是啊!幸虧這兩天她孩子生病,沒在一起。我已經叮囑大毛了,離他們遠點,他那兩個孩子八成得的是正流行的香港A型,招上就得連燒七十二小時,你說可怕不可怕?”

電話突然響,劉太太過去,正要接,看見“顯示來電”是朱太太,眼睛一瞪:“糟了!我忘了,她今天沒現錢,說晚上叫她先生去提款機提,現在八成要送來。”

“沒關系,我來。”小劉一笑,把電話接起來:餵,是朱太太啊!對了,孩子好點了吧?我聽太太說

您兩位公子有點不舒服,挺為您操心的。不過我才看報上登,這陣子的流行性感冒,雖然黼容易退,可是不會有什麽大礙,三天之後自然就退了。您公子怎麽樣?噢!明天一定就好了。會錢?什麽會錢?哎呀!這不急嘛!您好好照顧孩子,我太太明天再去您府上拿好了。”

突然旁邊伸出手,把話筒搶了去:

“餵!朱太太啊!您交給巷口老板娘就成了,她離您近,我明兒會去她那兒。”

電話掛上,又狠狠給丈夫一巴掌:

“你敢情要我再洗一次衣服?”

{有話好說}

談到“幫腔”和“美言”,一般入都會想,是由太太幫丈夫。其實如前面兩個故事,太太可以幫先生,先生也能幫太太。

未經套招的真言

當別人打電話找你的另一半。沒錯!你是可以立刻把電話交給他。但是如果你是會說話的人,何嘗不能借這個機會,為另一半做點公關。

電話是突然來的,你不可能事先準備,你們兩口子也不可能在幾秒鐘內套招。這時你說的話,格外讓對方信任。

可不是嗎?當小於的太太說小於常提班寶是郎才女貌、人見人羨的一對時,聽在對方的耳裏,心想:“小於居然私下跟他太太讚美我們。”他能不高興嗎?

尤其對於生意人,今天他不如意,你還能記得他的優點,特別令他感動。

雪中送炭的話

同樣的道理,當朱太太聽到劉先生一接電話,先問她孩子的病情,又安慰她,說不會有大礙,明天一定好;還叫她別急著送會錢,好好照顧孩子的時候,也一定有雪中送炭的感覺。

哪個父母,當孩子生病、不知所措的時候,聽見朋友說:“我清楚這種病,不會有大礙。”能不覺得像在茫茫大海裏抓住一截浮木?

朱太太也一定會感激劉太太,因為劉先生的話,證明她一定回家對丈夫說了,否則劉先生不可能編得出來。

人分親疏,話分內外

當然,那些聽話覺得貼心的人,都不知道對方私底下是怎麽說的,因為說話的人已經把負面改為正面。

人都一樣,在人前與入後,可以說兩種不同的話。前一刻他在家裏還損別人,叫“王矮子”、“孫豬頭”、“醜丫頭”,後一刻,碰上那些人,又立刻改成“王先生”、“孫老板”、“某小姐”。連小學生都懂得把爸爸媽媽講的“混蛋人”,改成某伯伯、某伯母。

看對象、分親疏、別內外,幾乎成為人們說話的本能。問題是,只有那真會說話的人,才知道怎麽把私房話當中的材料,經過選擇,變成“動聽的言語”。

用情不是矯情

或許你要責怪這太矯情。只是我問你,你敢說自己講話,在人前人後完全一樣嗎?

如果你能像前面故事中的於太太和劉先生,把“讚美”與“關懷”提煉出來,讓對方高興,幫朋友解憂,這矯情不是比你直言好上千萬倍嗎?

“用情”不是“矯情”,能多花點心思說讓人舒心的話,就是一種“情”的表現。


劉墉《說話》肚臍上的金杯子
作文最容易的開頭是“古人說”,

吵架最簡單的開頭是“他媽的”。

放下電話,美美嘆口氣,正好讓婆婆看見了:

“什麽事啊?又有同學在世貿中心死啦?”

搖搖頭:“沒有,沒什麽事。”看婆婆憂心忡忡的樣子,美美笑笑:“不是壞事,是好事,我大學最要好的同學在美國結婚了,要回來度蜜月。”

“這是好事啊!你幹嘛嘆氣呢?”婆婆松口氣:“前幾個禮拜看你天天哭,聽說又有美國電話,我都怕了。”

“我嘆氣是因為這個同學在台灣沒有親人,問能不能在咱們家住十天。”

“住啊!”婆婆眼睛一亮:“我就喜歡有人來,陪我聊天。”

“可我不想招呼她那麽久啊!”美美嘟著嘴:“好同學是好同學,可是住家裏,不能不招呼,還是挺累的。”

“那簡單嘛!”婆婆一揮手:“你就說你婆婆難纏,不行!”

“不行……”美美猶豫著:“又說不過去。”

“那就讓她住五天吧!”婆婆原來走了,又轉身回來:“但是說話技巧一點兒。”

當天晚上,美美就打電話去了美國:

“小青啊!我先生說歡迎,可是……可是,我得跟你直說,希望你別介意。”突然放小聲:“你知道,我是跟婆婆和小姑一塊兒住,我小姑還沒嫁,老人家很迷信,一天到晚怕我小姑嫁不掉,惟恐別人搶走了家裏的喜氣。所以……所以,我招呼你住五天好不好?另外五天……”

“沒問題!”美美還沒說完,小青已經興奮地叫了:“太好了,另外五天我自己想辦法。”

小青來了,帶著她的洋老公。

看到小青的第一眼,美美嚇一跳,天哪!超短的迷你裙,上面穿個小肚兜,肚臍眼上還打了個洞,穿了個金環子。

婆婆也傻眼了。不過奇怪,老人家反而像看熱鬧似的,一點都不排斥,還直伸手去摸小青的肚臍環,—個勁地叫有意思。

“婆婆好開明嘛!您覺得有意思啊?來!麥克,給婆婆見識見識!”

就見她洋老公對著婆婆一張嘴,伸出大舌頭。

“噢!這兒也掛個環子!”婆婆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

“媽怎麽這麽老三八,你叫小青怎麽想?她怎麽信我婆婆保守,只招待她住五天。”晚上美美對丈夫抱怨:“而且,寶寶都受了影響,居然腆個肚皮,說他也要穿肚臍環。”

“嗯!”丈夫低頭想了一陣,又擡頭說:“你這樣嘛!讓我作壞人,你就跟小青說,你老公沒見過世面,色迷迷的,羨慕她那樣性感,叫你也去裝。”

“她就建議我也去裝,怎麽辦?”

“簡單嘛!你就說你不願意,叫她穿保守點,免得我一看到,就想起來。”

這招真管用,小青果然換了長一點的上衣,把肚皮遮住了,迷你裙也換成了長褲。只是看到美美的丈夫就笑,笑得怪怪的。

還有那寶寶,總是拉著阿姨,要看肚子上的圈圈。

雖然生活方式有點不同,小青來的這幾天,家裏還真增加許多笑聲,加上小青會做人,左一聲婆婆、右一聲婆婆,帶著老太太出去吃館子,又送一堆時髦玩意兒給小姑子,還掏出好多奇形怪狀的糖果給寶寶,那麥克則跟美美的丈夫天天去打乒乓。眼看五天要到了,小青在那兒打包,一家人還好像有點依依不舍。

“挺逗的。”婆婆居然自己來找美美:“讓他們多住幾天吧!”

“是啊!”丈夫也說:“一點都不煩,他們自己管自己,好像還管了咱們呢!”

“好消息!”美美去敲小青房門:“我婆婆說了,她好喜歡你們,要你們留下來。”

“真的啊!”就見小青從床上尖叫著跳下來把美美緊緊摟著,又接著跑去婆婆房間,把婆婆從床上抱起來,摟著打了幾個轉。

“不行!不行!”美美急著過去:“醫生說了,我婆婆有骨質疏松,不能這樣。”把小青拉回小青房間,又擡頭看看窗子,不好意思地說:“還有啊!晚上要記得拉窗簾,這裏不比你們美國住宅區,院子大、街寬,誰也看不見誰,你瞧瞧!前窗貼後窗,你在屋裏穿這麽少,怕鄰居說話。”

“噢!”小青趕快過去把窗簾拉上,可又觸電似的,回頭,把窗簾一下子拉開,故意在窗前扭了扭:“有人要看嗎?來吧!好看喲!”接著唰一聲,把窗簾又拉了起來,大家笑成一團。

十天過去了,小青走的那天,婆婆居然紅了眼眶,拉著小青的手:“你走了,我又沒人聊天逛街了。”麥克則跟美美的丈夫,臨上飛機,又去打了一場球。寶寶更是哇哇直哭。

連小姑都依依不舍,跟小青擁抱了一番。

“這是給你的。”小青一邊擁抱,一邊把個紅包塞在小姑的手上。

“這是什麽意思?”小姑把紅包塞回去:“不能拿,不能拿!”

“一定要拿!”小青笑道:“我媽特別從美國打電話來,叮囑我,說這是把我的喜氣分給你,祝你早日找到好對象,你是非拿不可的!”又低頭,小聲問:“怎麽樣,你裝了嗎?”

“今天早上裝的!”小姑把上衣一拉:“瞧!二十四K金的,大家都說好看吔!”

{有話好說}

故事說完了,你猜,我要講的說話技巧是什麽?

是“借用”他人的話,也是“找借口”的方法。

回頭看看,從頭到尾,美美用了多少借口?

明明是她不願意,她說因為婆婆迷信,後來明明是她同意了,她又借口說“婆婆松了口”。

肚皮上穿環子,明明是美美怕寶寶學,可是借丈夫作文章,說怕丈夫色迷迷,又怕丈夫叫她也掛環子。

窗簾不拉,明明是美美看不順眼,卻借口說怕鄰居說話。

到後來,小青要走了,也用了借口,“借她自己媽媽的口”說她媽媽特別從美國打長途電話,要她送紅包給美美的小姑。

那小姑更妙,跟小青學,偷偷去裝了肚臍環,才裝幾個鐘頭,卻也“借別人的口”說:“大家都說好看噸!”

古人說得好……

“借口”,實在是說話最常用的技巧。

學生寫作文,動不動就說“古人說”;開頭不知道怎麽寫,就翻《智慧語錄》,照抄一段——

“孔子說、莊子說、凱撒大帝說、林肯說、國父說……”

好像古人、名人一說,自己跟下來說,就言之成理了。

一點也沒錯!

當你引用別人的話的時候,首先,它就使你不孤立,表示不但你說,別人也同意;或別人這麽說,你只是加以發揮。

拉攏人心

其次,你引用別人的話,有個好處,就是把那些人拉在你的同一陣線。

不信你看!電視座談節目,各派系都有代表,還有學者專家參加,你原來不知專家“往哪一邊站。”又不知黨派與黨派,就當天的議題,是否有共識。

但是你只要聽一陣,某人開口說“前面某某說得不錯”、“我認同前面某某的看法”,立刻形勢分明。

不是嗎?

更重要的發揮,是在一群人競選,誰也不讓誰的情況下,你可以用“同意別人說法”的方式來減少對手、拉攏人心。

我就親眼見到,在一個“大學社團負責人研習會”裏,選舉領導人的時候,每個人都代表他的學校,都希望能選上,都鼓如簧之舌,說自己有多能幹,當選之後會如何努力。只有其中一人,他最後發言,沒有多說他自己的想法,反而不斷提到前面別人的“政見”,說他很同意,如果自己當選,一定要照著去做。

最後要投票了,大多數人把票投給自己,但是也有些人看看情勢,心想自己表現不如別人,絕對當選不了,於是把票投給別人。

投給誰?

投給那政見與他相左的嗎?使他被壓在下面?

還是投給同意他政見,當選之後還可能向他請益、成為合作者的人?

當然是後者!

指桑罵槐

“借口”還有個好處,就是“詭文而譎諫”,明明是你說的,你卻說“有人這麽說”。你是把話當面說了,但是聽話的如果不同意,要發怒,也不會發到你頭上。你可以不認賬,說“別人這麽說”,你只是提出來供他參考。

話說回來,聽話的人也可能猜到“你只是借口,借別人之口,說你自己的話”,於是他也可以說:“是誰說的?你告訴他,叫他小心一點,我會修理他!”不是“指桑罵槐”,能當面不撕破臉,而表明他的立場嗎?

國王的新衣

“借口”更可以借“公正第三者”的口說話。

譬如你丈夫總出差,不在家,你自己不抱怨,只淡淡地說:

“今天孩子說了,爸爸好像家裏的客人,家好像成了旅館。”

又譬如你的同事,一喝酒,就亂說話,你想勸他,而不直說,借你太太的口:

“我太太說,小王好可愛喲,平常不茍言笑,三杯下肚,就變得好親切,什麽都說,好多她原來不知道的,一下子,她全知道了。”

他扮黑臉,你扮白臉

還有,最常見的——太太把菜端上桌,她還在廚房忙,你和孩子先吃了。

天哪!菜一入口,嚇一跳,怎麽這麽成?你和孩子都齜牙咧嘴,但是你不說,等著孩子說。

“好成喲!”孩子沒心沒肺,先喊了。

你卻嘗一嘗說:“還好嘛!可能對孩子鹹了點。”

這也是借口,你等著,等著必定會開口,卻又不會引她冒火的那個人說話,然後打個圓場。

相反地,如果你先開口:“成了!”然後孩子跟著喊成。

你想想,太太會怎麽反應?如果當天她情緒不好,只怕把筷子一摔:

“好哇!老的挑,小的也挑,成!你們做!明天老娘不做了!”

請問,那差異有多大,你該選擇哪種說法?

借刀殺人

最後,讓我舉兩個政壇的例子,的妙用——請大家去回味“借他人之口”

一九九六年二月二日,在“台灣立法院”。

被任命為“國民大會秘書長”的錢覆,被入指著鼻子問:“你是搞外交的,你懂法律嗎?不懂怎麽當‘國大’秘書長?”

錢覆沒生氣,只淡淡一笑:

“我在美國是學法律的,回來之後,就在政大教憲法,你說我不懂,我的學生和老師會很難過的。

千禧年,島內政壇爭執不下。

有記者問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對“開放三通”的看法。

宋楚瑜對著鏡頭,很嚴肅地說:

“有人說不必與大陸來往,只跟美國來往就夠了,這與大多數台灣民眾的想法是相違背的。”

錢覆和宋楚瑜多會說話啊!

他們沒有說半個字,表示自己被冤枉、不高興,也沒有講“這就是我的立場”。他們很婉轉地“借了口”,借老師、學生和大多數人民之口,表示了抗議。

以一人之力,借眾人之口。那抗議多有力量啊!這就是說話的技巧。

劉墉《說話》老龍翻船記
作文最容易的開頭是“古人說”,

吵架最簡單的開頭是“他媽的”。

放下電話,美美嘆口氣,正好讓婆婆看見了:

“什麽事啊?又有同學在世貿中心死啦?”

搖搖頭:“沒有,沒什麽事。”看婆婆憂心忡忡的樣子,美美笑笑:“不是壞事,是好事,我大學最要好的同學在美國結婚了,要回來度蜜月。”

“這是好事啊!你幹嘛嘆氣呢?”婆婆松口氣:“前幾個禮拜看你天天哭,聽說又有美國電話,我都怕了。”

“我嘆氣是因為這個同學在台灣沒有親人,問能不能在咱們家住十天。”

“住啊!”婆婆眼睛一亮:“我就喜歡有人來,陪我聊天。”

“可我不想招呼她那麽久啊!”美美嘟著嘴:“好同學是好同學,可是住家裏,不能不招呼,還是挺累的。”

“那簡單嘛!”婆婆一揮手:“你就說你婆婆難纏,不行!”

“不行……”美美猶豫著:“又說不過去。”

“那就讓她住五天吧!”婆婆原來走了,又轉身回來:“但是說話技巧一點兒。”

當天晚上,美美就打電話去了美國:

“小青啊!我先生說歡迎,可是……可是,我得跟你直說,希望你別介意。”突然放小聲:“你知道,我是跟婆婆和小姑一塊兒住,我小姑還沒嫁,老人家很迷信,一天到晚怕我小姑嫁不掉,惟恐別人搶走了家裏的喜氣。所以……所以,我招呼你住五天好不好?另外五天……”

“沒問題!”美美還沒說完,小青已經興奮地叫了:“太好了,另外五天我自己想辦法。”

小青來了,帶著她的洋老公。

看到小青的第一眼,美美嚇一跳,天哪!超短的迷你裙,上面穿個小肚兜,肚臍眼上還打了個洞,穿了個金環子。

婆婆也傻眼了。不過奇怪,老人家反而像看熱鬧似的,一點都不排斥,還直伸手去摸小青的肚臍環,—個勁地叫有意思。

“婆婆好開明嘛!您覺得有意思啊?來!麥克,給婆婆見識見識!”

就見她洋老公對著婆婆一張嘴,伸出大舌頭。

“噢!這兒也掛個環子!”婆婆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

“媽怎麽這麽老三八,你叫小青怎麽想?她怎麽信我婆婆保守,只招待她住五天。”晚上美美對丈夫抱怨:“而且,寶寶都受了影響,居然腆個肚皮,說他也要穿肚臍環。”

“嗯!”丈夫低頭想了一陣,又擡頭說:“你這樣嘛!讓我作壞人,你就跟小青說,你老公沒見過世面,色迷迷的,羨慕她那樣性感,叫你也去裝。”

“她就建議我也去裝,怎麽辦?”

“簡單嘛!你就說你不願意,叫她穿保守點,免得我一看到,就想起來。”

這招真管用,小青果然換了長一點的上衣,把肚皮遮住了,迷你裙也換成了長褲。只是看到美美的丈夫就笑,笑得怪怪的。

還有那寶寶,總是拉著阿姨,要看肚子上的圈圈。

雖然生活方式有點不同,小青來的這幾天,家裏還真增加許多笑聲,加上小青會做人,左一聲婆婆、右一聲婆婆,帶著老太太出去吃館子,又送一堆時髦玩意兒給小姑子,還掏出好多奇形怪狀的糖果給寶寶,那麥克則跟美美的丈夫天天去打乒乓。眼看五天要到了,小青在那兒打包,一家人還好像有點依依不舍。

“挺逗的。”婆婆居然自己來找美美:“讓他們多住幾天吧!”

“是啊!”丈夫也說:“一點都不煩,他們自己管自己,好像還管了咱們呢!”

“好消息!”美美去敲小青房門:“我婆婆說了,她好喜歡你們,要你們留下來。”

“真的啊!”就見小青從床上尖叫著跳下來把美美緊緊摟著,又接著跑去婆婆房間,把婆婆從床上抱起來,摟著打了幾個轉。

“不行!不行!”美美急著過去:“醫生說了,我婆婆有骨質疏松,不能這樣。”把小青拉回小青房間,又擡頭看看窗子,不好意思地說:“還有啊!晚上要記得拉窗簾,這裏不比你們美國住宅區,院子大、街寬,誰也看不見誰,你瞧瞧!前窗貼後窗,你在屋裏穿這麽少,怕鄰居說話。”

“噢!”小青趕快過去把窗簾拉上,可又觸電似的,回頭,把窗簾一下子拉開,故意在窗前扭了扭:“有人要看嗎?來吧!好看喲!”接著唰一聲,把窗簾又拉了起來,大家笑成一團。

十天過去了,小青走的那天,婆婆居然紅了眼眶,拉著小青的手:“你走了,我又沒人聊天逛街了。”麥克則跟美美的丈夫,臨上飛機,又去打了一場球。寶寶更是哇哇直哭。

連小姑都依依不舍,跟小青擁抱了一番。

“這是給你的。”小青一邊擁抱,一邊把個紅包塞在小姑的手上。

“這是什麽意思?”小姑把紅包塞回去:“不能拿,不能拿!”

“一定要拿!”小青笑道:“我媽特別從美國打電話來,叮囑我,說這是把我的喜氣分給你,祝你早日找到好對象,你是非拿不可的!”又低頭,小聲問:“怎麽樣,你裝了嗎?”

“今天早上裝的!”小姑把上衣一拉:“瞧!二十四K金的,大家都說好看吔!”

{有話好說}

故事說完了,你猜,我要講的說話技巧是什麽?

是“借用”他人的話,也是“找借口”的方法。

回頭看看,從頭到尾,美美用了多少借口?

明明是她不願意,她說因為婆婆迷信,後來明明是她同意了,她又借口說“婆婆松了口”。

肚皮上穿環子,明明是美美怕寶寶學,可是借丈夫作文章,說怕丈夫色迷迷,又怕丈夫叫她也掛環子。

窗簾不拉,明明是美美看不順眼,卻借口說怕鄰居說話。

到後來,小青要走了,也用了借口,“借她自己媽媽的口”說她媽媽特別從美國打長途電話,要她送紅包給美美的小姑。

那小姑更妙,跟小青學,偷偷去裝了肚臍環,才裝幾個鐘頭,卻也“借別人的口”說:“大家都說好看噸!”

古人說得好……

“借口”,實在是說話最常用的技巧。

學生寫作文,動不動就說“古人說”;開頭不知道怎麽寫,就翻《智慧語錄》,照抄一段——

“孔子說、莊子說、凱撒大帝說、林肯說、國父說……”

好像古人、名人一說,自己跟下來說,就言之成理了。

一點也沒錯!

當你引用別人的話的時候,首先,它就使你不孤立,表示不但你說,別人也同意;或別人這麽說,你只是加以發揮。

拉攏人心

其次,你引用別人的話,有個好處,就是把那些人拉在你的同一陣線。

不信你看!電視座談節目,各派系都有代表,還有學者專家參加,你原來不知專家“往哪一邊站。”又不知黨派與黨派,就當天的議題,是否有共識。

但是你只要聽一陣,某人開口說“前面某某說得不錯”、“我認同前面某某的看法”,立刻形勢分明。

不是嗎?

更重要的發揮,是在一群人競選,誰也不讓誰的情況下,你可以用“同意別人說法”的方式來減少對手、拉攏人心。

我就親眼見到,在一個“大學社團負責人研習會”裏,選舉領導人的時候,每個人都代表他的學校,都希望能選上,都鼓如簧之舌,說自己有多能幹,當選之後會如何努力。只有其中一人,他最後發言,沒有多說他自己的想法,反而不斷提到前面別人的“政見”,說他很同意,如果自己當選,一定要照著去做。

最後要投票了,大多數人把票投給自己,但是也有些人看看情勢,心想自己表現不如別人,絕對當選不了,於是把票投給別人。

投給誰?

投給那政見與他相左的嗎?使他被壓在下面?

還是投給同意他政見,當選之後還可能向他請益、成為合作者的人?

當然是後者!

指桑罵槐

“借口”還有個好處,就是“詭文而譎諫”,明明是你說的,你卻說“有人這麽說”。你是把話當面說了,但是聽話的如果不同意,要發怒,也不會發到你頭上。你可以不認賬,說“別人這麽說”,你只是提出來供他參考。

話說回來,聽話的人也可能猜到“你只是借口,借別人之口,說你自己的話”,於是他也可以說:“是誰說的?你告訴他,叫他小心一點,我會修理他!”不是“指桑罵槐”,能當面不撕破臉,而表明他的立場嗎?

國王的新衣

“借口”更可以借“公正第三者”的口說話。

譬如你丈夫總出差,不在家,你自己不抱怨,只淡淡地說:

“今天孩子說了,爸爸好像家裏的客人,家好像成了旅館。”

又譬如你的同事,一喝酒,就亂說話,你想勸他,而不直說,借你太太的口:

“我太太說,小王好可愛喲,平常不茍言笑,三杯下肚,就變得好親切,什麽都說,好多她原來不知道的,一下子,她全知道了。”

他扮黑臉,你扮白臉

還有,最常見的——太太把菜端上桌,她還在廚房忙,你和孩子先吃了。

天哪!菜一入口,嚇一跳,怎麽這麽成?你和孩子都齜牙咧嘴,但是你不說,等著孩子說。

“好成喲!”孩子沒心沒肺,先喊了。

你卻嘗一嘗說:“還好嘛!可能對孩子鹹了點。”

這也是借口,你等著,等著必定會開口,卻又不會引她冒火的那個人說話,然後打個圓場。

相反地,如果你先開口:“成了!”然後孩子跟著喊成。

你想想,太太會怎麽反應?如果當天她情緒不好,只怕把筷子一摔:

“好哇!老的挑,小的也挑,成!你們做!明天老娘不做了!”

請問,那差異有多大,你該選擇哪種說法?

借刀殺人

最後,讓我舉兩個政壇的例子,的妙用——請大家去回味“借他人之口”

一九九六年二月二日,在“台灣立法院”。

被任命為“國民大會秘書長”的錢覆,被入指著鼻子問:“你是搞外交的,你懂法律嗎?不懂怎麽當‘國大’秘書長?”

錢覆沒生氣,只淡淡一笑:

“我在美國是學法律的,回來之後,就在政大教憲法,你說我不懂,我的學生和老師會很難過的。

千禧年,島內政壇爭執不下。

有記者問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對“開放三通”的看法。

宋楚瑜對著鏡頭,很嚴肅地說:

“有人說不必與大陸來往,只跟美國來往就夠了,這與大多數台灣民眾的想法是相違背的。”

錢覆和宋楚瑜多會說話啊!

他們沒有說半個字,表示自己被冤枉、不高興,也沒有講“這就是我的立場”。他們很婉轉地“借了口”,借老師、學生和大多數人民之口,表示了抗議。

以一人之力,借眾人之口。那抗議多有力量啊!這就是說話的技巧。

劉墉《說話》落井下石
想借錢嗎?先看看他老伴在不在;

想接吻嗎?先看看四周有沒有人。

雖然只是中度台風,卻帶來台灣四百年來最大的雨量,北部幾個城市全淹了。

憋了一整夜,聽樓下人家大呼小叫,原來的巷道成了小河,河上漂著桌子椅子、貓啊狗啊!還有橡皮救生艇隔一陣就砰砰砰地開過。

早上十點,水總算退得差不多了,小陳換上短褲,又穿上雨靴下樓,推了半天,推不開門,再使盡力氣撞,才把門撞出個小縫,原來外面積了一尺多的稀泥。

樓下的鄰居正清理呢,把屋裏的東西一樣樣往外扔,差點打到小陳。

“拜托!”小陳叫了一聲:“小心點!”

“噢!”鄰居瞪他一眼:“沒想到你在家,我還以為你一家都跑了呢!昨天我們淹到胸口,想把東西往你那兒搬,怎麼按你門鈴,你都不開門。”

“我沒聽到啊!”小陳攤攤手,突然想起:“對了!因為停電哪!你為什麼不喊、不敲門呢?”

“我喊了啊!也敲了啊!”鄰居彎著腰把個電視擡出來扔在泥漿裏,啪一聲,濺了小陳一腿,只當沒看到。

“我沒聽見弛!”小陳用手擦擦腿上的泥。他心裏知道,他根本就聽到了,而且聽了一夜。

往前走,沒幾步就走不動了,因為雨靴裏全灌了泥漿,幹脆把鞋脫了,提在手上,蹬著泥漿走。好不容易走到高處,遠遠看見自己的車,居然沒泡水,心中有幾分得意。

但是這得意沒多久,車子因為四周停滿別的車,開不出來;“地鐵”又成為“地下河”,廢了。小陳只好光著腳走,走了一個多鐘頭,才到自己的服裝店。

一夜豪雨;據說淹了一尺多,電全斷了,大樓地下室淹水,緊急發電機也泡湯了,鐵卷門都打不開。

一排店面,門口全擠滿了人,還有警察,先驗明正身,證明是哪家店的老板,再用電鋸、鐵鍬,幫著店家把鐵卷門撬開。

每撬開一扇門,就聽見一陣驚呼,跟著是男人的咒詛和女人的哭號。

小陳的兩個職員居然也到了,跟小陳三個人,借了把鐵鍬,自己撬開門。

嘩啦!居然還從裏頭流出一攤水。“這鐵卷門對外不能防水,卻能把水存在裏面不放出來。”小陳罵了幾句三字經,再推開玻璃門,往裏看,這一看,就差點暈了過去。

中午,居然有慈善團體沿街送便當,小陳和其他店家,一起站在人行道上吃,一邊吃一邊嘆氣:“最起碼半個月沒法做生意,房租可得照付。我們這生意還怎麼做啊!”

隔壁店小邱哭喪著臉,湊近小陳:“小陳啊!咱們是同一個房東,那老蕭好像人還不壞,咱們請他減點房租吧!”

“成嗎?老蕭那個臭脾氣。”小陳鼓著眼睛,看看小邱。

“你口才好,你去說,說不定成呢!”

“為什麼你不去說?”

“我不敢哪!”小邱雙手合十,拜了拜:“說成,我請你吃飯。”

“好!我去說。”小陳把便當一擱:“我正想說呢!”接著跑上樓去。

老蕭就住頂樓。上面蓋了違建,大概因為用輕建材,雨太大,四處漏水,老蕭正穿個內褲,跟他老婆往外倒水呢。

“還沒吃午飯呢?老蕭!”小陳打個招呼。

“去他奶奶的午飯,誰給?”老蕭沒好氣。

“剛才樓下就有人發便當啊!”

“我沒聽見。”老蕭擦擦汗,站直了:“你知道有便當,為什麼不給我要兩份啊?你是我的房客啊!”

“哎呀!對不起!對不起!我沒想到。”小陳笑笑:“不過提到我是房客,您有室下來看看,我店裏全淹了,損失慘重,所以我來跟您商量商量,是不是能減點房租?”

“什麼?”老蕭突然跳了起來,沖到小陳面前:

“誰沒損失啊?你知道我損失多少嗎?我最近股票已經損失一千多萬了,你給嗎?你給嗎?”老蕭把一雙臟手伸到小陳面前,又推了小陳一把:“你他媽的落井下石,房租一毛錢也不能減,要減,你就給我滾蛋!”

“都怪你,要我去說,挨頓臭罵,說要減房租,就滾蛋。”小陳下來對小邱抱怨。

小邱沒吭聲,搖搖頭進去了,一邊跟老婆丹丹收拾泡水的東西,一邊把小陳的事說給丹丹聽。

丹丹低頭聽了一陣,突然擡頭說:“我去!”也不管小邱攔阻,就沖了出去。

“你是誰?”老蕭大聲對著門外喊。

“我是您房客小邱的太太。”

“你也是來……”

“我是給您送便當來的,聽說您還沒吃東西,會傷身的。”

“這就是免費便當?”老蕭把便當一把接過去。

“不!是我特別為您二位去買的。”

“噢!謝了!”老蕭居然笑了笑,叫老婆拿椅子:“請邱太太坐。”

“謝謝您,我不坐了,店裏東西全淹了,我還得下去收拾。”丹丹鞠個躬,下樓了。

傍晚,騎樓外堆滿了泡水的東西,好像戰後。

小陳和小邱兩口子,坐在門口,揀還能洗能賣的衣服。

突然看見半截寶塔搖過來,是樓上的老蕭,正看地上那些扔出的東西呢!

“損失不小啊!”老蕭看看丹丹手上泡了水的裙子:“看來你們損失比小陳大,他還有兩個員工,你們只有兩口子。”說完,轉身走了,走幾步,突然回過頭來:“小邱的房租,從這個月開始,減收五千塊。”

{有話好說}

為什麼小陳專程去談,沒談成的事,由丹丹出馬,只字未提,事情卻成了呢?

將心比心,相信你一定知道答案——

因為小陳在房東最忙、最累、最狼狽,而且肚子最餓的時候去談。有誰在這時候脾氣會好呢?

不錯,丹丹去的時候,老蕭還在忙,也還在餓,但是丹丹不是去跟老蕭討價還價,而是為老蕭“雪中送炭”哪!

要雪中送炭

每個人都一樣,對“雪中送炭”,在失意時照顧自己的人加倍感激;又對趁火打劫,在自己最慌亂的時候,還想占便宜的人加倍痛恨。

當老蕭得到丹丹送去的便當,把肚子填飽了,又用幾個鐘頭時間,把屋子清理幹凈之後,心情平靜了,也就是他最能“心平氣和想事情”的時候。

他可能想:“小邱的太太真不錯,居然知道特別去買兩個便當來給我吃。”

他也可能接著想:“她怎麼會知道我沒東西吃?當然是那混蛋小陳下去說的。”

他又可能猜:“其實小陳小邱都想來要求我減房租,只是先由小陳代表。其實丹丹上來,也為這個目的,只是這女人懂事,送便當,沒提房租。”

由於此刻他已經靜下心來,可以想得更多,他或許想到:“本來景氣就不好,小陳小邱再一淹水,更完了,如果我不減房租,只怕他們不租了。那時候我又能立刻找到房客嗎?如果幾個月沒有新房客,我損失更大。”

老蕭忖度一下,心裏已經有個譜:

“減他們一點房租,把他們留下來,反而有利。”

可是當他再想到“小陳上來,非但袖手旁觀,不幫忙,沒為我拿便當,還開口就說要減房租。”老蕭的火就又上來了:“這簡直是落井下石嘛!是可忍孰不可忍,對這種薄情寡義的人,我絕不能便宜他。”

所以在老蕭下樓之前,早已有了定見,他是經過盤算之後,早決定主動為小邱夫婦減房租的。

說話挑“吉時"

中國人嫁娶開張喬遷,常要挑時辰,其實說話辦事更得挑時辰。

什麼是“挑時辰”?挑時辰就是找最恰當、對自己最有利的時間去“進一言”,當然也就是避開“兇時”。

如果你還是個孩子,想找老爸老媽談事,你會找老爸有“起床氣”、老媽急得發瘋的一大早去談嗎?

如果你是職員,就算你想了一夜,有一肚子氣、一肚子委屈,你能在主管才進辦公室,堆了一桌文件,急著處理,或急著要去開會的時候,去跟他爭嗎?

如果你要討價還價,跟人理論,你會在對方肚子正餓,急著要去吃飯的中午十二點打電話去嗎?

如果你想找人“調頭寸”,你會在他家裏正高朋滿座、大宴賓客,或居喪開吊、滿面戚容的時候去伸手嗎?

甚至,你想向女朋友求婚,你再急,又能急到沖進她辦公室,在她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下跪”嗎?

所以連你談情說愛,甚至接吻,都得“挑吉時”。

許多女生拒絕男生的“第一吻”,都不是因為不喜歡那男生,而是因為當時環境不宜啊!

說話挑地方

談到環境,懂得說話的人,不但要挑吉時,更要挑環境。

為什麼有許多人明明不愛運動,卻要去打高爾夫球?因為打球的時候,山清水綠,徜徉其間,是最好說話的時候。

為什麼有些人談事,要在對方出差時追到國外,因為他知道對方出國,總比在辦公室多些“自己的時間”。有些人甚至為此大破費,跟對方一起買頭等艙機票。為的是在這長程飛行中,“他”要躲也躲不掉,正可以借機會攀談哪!

我認識一個外交官,明明忙得要死,居然還接受邀請,要坐四個小時飛機,去參加一個民間社團的晚宴。只是臨上飛機,他又突然不去了,原因是另一位賓客不能到。

別人不到,幹他什麼事?

當然有關系!因為他接受晚宴的目的,只是想借機會跟那位平常見不到的官員同桌攀談攀談。那官員不去,他當然也不必去了。

但是你再想想,那官員為什麼不去?他會不會也因為知道“外交官”要同桌而回避呢?

碰上火爆脾氣的人

我還知道一位商界的大佬,能力雖強,但脾氣奇壞,許多摸不清他脾氣的人,只要跟他討價還價,一定搞砸。因為他是當面“一寸也不讓的人”。

但是摸到他脾氣的人,找他討價還價,另有一套辦法。他們不是先透過他的副手,探探他的口風;就是不打電話,只傳真。

據說每次他聽到副手傳話,或收到傳真時,都會咆哮:“門兒都沒有!”

但他的咆哮,只有他副手和他自己聽到。

隔一陣,他又會出來叫副手找資料,重新考慮,就像前面故事裏的老蕭,接著一百八十度轉變——“成了”!

由此可知,把話說到心窩裏,先得找對方把“心窩”敞開的時候說,你甚至得為此,先打探對方的習性,謀定而後說。

退一步說話的學問很大,請看下一個故事。


劉墉《說話》作奸細的老余

偶像明星最大的夢魘,就是在廁所裏有人要握手。

“吳老板是老朋友了,我想找他一定能打個折,就算沒八折,也有九折”,老於氣喘籲籲地對太太說:“我這就親自跑一趟,他一定會賣面子。”

還沒走到吳老板公司的門口,已經看見.—堆人鬧哄哄地往裏擠。

“慢慢來!慢慢來!”吳老板的副手小金在那兒推。

“不能慢哪!急死啦!已經泡一天一夜啦!”一堆人喊。

“又不是只有我們這一家:你們急,可以去別家買嘛!”平常脾氣很好的小金也急了:“你們一直擠,我怎麼拿貨嘛!”

“各位鄉親,別推!我們一定盡快。”吳老板也出來安撫:“我們庫裏還有不少,我們絕不藏貨,也絕不借機漲價。一家一台,保證各位買得到。”擡頭看見老於,打了個招呼,正要跟老於說話,被個客人,想必也是熟人抓住了。

擠了半天,老於總算擠進店門,伸手跟吳老板握了握,急急忙忙地說:“老吳啊!我也要一台。”

“好!”吳老板轉身就搬了一台,放在老於前面。

“多少錢?”

“一萬二。”吳老板匆匆應著,又轉頭招呼下一個客人。

“能不能打個折啊?”屋裏吵,老於對吳老板喊。

“不成!不成!”未料吳老板想都沒想就喊了回來:“一毛也不能少,已經比別家便宜很多了。”

“老朋友了嘛!”老於拉拉吳老板的袖子:“賞個面子,九折,便宜一點,成了吧!”

“不成!”吳老板轉過身來,瞪了老於一眼,指著箱子問:“你要不要?”

“唉?你是看大家淹水,神了是嗎?怎麼老朋友都不認了呢?”老於也有點不高興了;錢是小事,當著一堆鄉親的面,丟人是大事。誰不知道他跟吳老板總在一起釣魚,居然連那麼一點面子都不賣。

偏偏後面就有人促狹地喊:“老於啊!你別小氣好不好?”突然一伸手,把錢塞進吳老板手上,再一彎腰,把原來老於要的那台機器擡走了。

老於火了,鐵青著臉,一擰身,擠出人群,往另一家走去,—邊走一邊罵:“他媽的!有這麼不夠意思的嗎?我不跟你買了,原來要賞你生意,你不領情,算了!”

走到另一家,人也不少,老於把錢遞過去,搬起機器正要走,卻被喊住了:

“一萬六!你少給四千。”

“什麼?一萬六?”老於往外指:“人家吳老板才賣一萬二。”

話剛完,旁邊好幾個顧客都轉過臉來問:“真的嗎?”

“當然真的,而且是一樣的東西,我才從他那兒過來。”

“那你為什麼還來這兒買?”

“我……”老於怔住了,頓了一下:“我跟老吳鬧翻了。”

“那裏還有貨嗎?”

“有!”

轟隆一下子,四周的顧客全轉身跑了。連原來已經付了錢的,也伸手把錢抓回來,將貨一扔,跑了。

店裏只剩老於一個客人。

“算一萬二,好不好?”老於小聲問。

“一萬六就是一萬六,你一定是那家派來的奸細,你滾!就算一萬六我也不賣給你。”

老於居然被趕了出來。只好再去找別家,這下更糟了,別家已經賣光了。

低著頭回家,正不知怎麼交代。老遠卻見家裏伸出個長長的管子,正汩汩地流水。

“哈!你真有辦法,居然從哪兒借來一台?”老於高興地跑進家,對老婆喊。

“不是借的,是人家送的。”

“誰?”

“你的老釣友吳老板哪!他說謝謝你給他介紹不少生意,剛派人送來的。”老婆過來把老於緊緊一抱:“還是我老公神!”

{有話好說}

吳老板跟老於是好朋友,為什麼當著那麼多鄉親的面,不給老於面子?

才打九折啊!朋友的面子,連這麼一千兩百塊都不值嗎?

但是,當你從吳老板的角度想,就不一樣了——

老於當著眾鄉親的面,要吳老板打折,他又何曾考慮到吳老板的面子?

如果吳老板真給老於打了折,那些在場的其他後還怎麼做人?

所以,不是吳老板不盡人情,而是老於話說得不是地方、不是時候。

哪壺不開提哪壺

換個場景。

當老於到另一家店裏,抗議價錢貴了,說吳老板便宜四千。

這說話的時間、地點,又對了嗎?

他這一句話,把客人全引到吳老板那兒去,人家不揍他,已經不錯了。他確實看來像奸細,來煽動、為吳老板搶生意,怪不得吳老板要送一台,向他致謝了。

但是,再深一步,你怎麼不想老於就算不為吳老板介紹,吳老板也會偷偷送一台給他呢!

為什麼?

因為老於是老朋友,吳老板當時礙於四周人多,不得不說“一毛錢也不能少”,但是“私下”實在不願意這樣對待老於啊。

他很可能等人群散了,事情過了,見面重重地拍老於一巴掌:

“餵!老於啊!你幫幫忙好不好?你什麼時候不好還價?何必當著那麼多人說呢?以咱們的交情,一通電話,我立刻派人送到,而且免費,何必勞你大駕呢?”

“進言"與“退言"

我們常說“進言”,一其實很多時候要“退言”。“進言”是現在就說、主動去說,“退言”是退一步說話、改天再講。

“改天再講”,不是我們說話時常用的嗎?

聊天聊得差不多了,改天再聊,拜拜!

這事一言難盡,改開再說,拜拜!

這先不要算,改天再算,拜拜!

“改天再說”是“退言”,意思是現在不方便再說,改天時間對了、地方對了、情緒對了,再說。

改天再說的學問

每個人都要好好學習“改天再說”這句話。它可以幫你脫困、避免尷尬;當別人對你說“改天再說”的時候,你千萬要識趣地避開。

舉個例子——

你的朋友開藥店,你去,看有人買一種補品,朋友正介紹,你在旁邊聽,覺得不錯,也要一瓶,問多少錢,他笑笑:“改天再算!”

你能不識趣,而繼續追問,非要他算嗎?他如果算了,你又能得到比旁邊那個客人更好的價錢嗎?

再舉個例子——

你打電話問朋友事情,想請他幫你個忙,開開方便門。

朋友在那頭答“改天再說”,你就應當識趣,知道他旁邊可能有入,不便說。你能繼續追問嗎?

提到旁邊有人,一般人想的都是“外入”,其實“內人”在旁邊的學問更大,請看下一章。


劉墉《說話》是誰當家
愈是碰上小鬼當家,

愈得把他奉作閻王。

故事一:他為什麼不問我

“又缺錢了是嗎?”看老四走進來的樣子,老大就猜到了。

果然,老四點點頭,跟著一屁股坐在老大辦公桌對面,彎腰在箱子裏掏,掏出一份文件,遞給老大。

“什麼?借據?”老大眼睛瞄過文件。

“不是啦!大哥。”是買房子的資料:“最近利率低,我想買個房子……”

“買房子!”老大擡頭看看四弟,點點頭:“買房子是好事,總比你拿去賭,來得好。”

“是啊!”老四把話重覆了幾遍:“是啊!是啊!是啊……”

“別是啊、是啊的了,你缺多少?總不會全要我出錢吧?”

“不會啦!大哥!”老四看著桌面:“您不要把我想得那麼糟好不好?我現在只缺一百萬。”

“一百萬?也不少啦。”老大把權狀影本拿過去翻:“地點是不錯……”又把權狀遞回給四弟:“一百萬,我沒有,如果八十萬還行,最近你大嫂剛拿到一個末會。”

“八十萬也成了!剩下二十萬我再想辦法。”老四高興地把權狀塞回箱子,站起身。

“去找你大嫂拿。錢在她那兒,就說我同意了。”老大拍著老四的肩膀,送他出去。

“他同意了?”大嫂眼睛一瞪:“他先得問問我有沒有錢哪!一下子要八十萬,我哪兒拿出來啊!我下金蛋哪?”

老四嚇一跳,囁囁嚅嚅地說:“大哥說您剛收個末會,正好八十萬。”

“餵!我說四弟啊!八十萬,我家裏不吃飯哪?外面沒有等著還的錢哪?小寶在美國不繳學費啊?你告訴你大哥,我拿不出來!他要借你,他自己想辦法!”

故事二:諒他不敢作主

“對不起啊!你明天過生日,我卻不能陪你。”老龐拍拍兒子的肩膀,笑了:“挺結實的,真沒想到,一轉眼,你都二十三了,還覺得你十三呢!”想想,又大笑幾聲:“不過十三歲怎麼開車呢?”

今天老龐急著出國開會,由兒子開車送到機場,覺得挺得意。

“你過生日,要我送你什麼禮物啊?”老龐又拍拍兒子肩膀。

“什麼都不要。”

“什麼都不要?”老龐歪著臉,看看兒子:“什麼都不缺?”

“缺……缺一台筆記型電腦。”兒子微笑著,車子正好駛進機場。

“那好!就送你一台手提電腦吧!”老龐很幹脆:

“多少錢?”

“四萬塊。”

“四萬?”老龐沒想到那麼多:“要四萬?”

“新出的嘛,既然買就買好一點的,功能好。”

“四萬就四萬吧!”老龐把車門打開,接過兒子遞來的行李箱:“找你媽拿。”正要轉身走,突然想起:“對了!你可要記得,別直著跟你媽媽說。你要說‘媽!我過生日,爸爸要我問你能不能送我一台手提電腦,他說他沒意見,全聽您的。’這樣你媽才會爽快地掏錢。”

“有這麼嚴重嗎?媽不是都聽你的?”

“你照我教的去說就對了。”老龐撂下一句話,轉身走了。

“什麼?他要送你一台電腦?多少錢哪?”龐媽媽一驚。

“是啊!”兒子說:“是我跟他說我需要,一台新型的,四萬塊。”

龐媽媽又好像一驚:“四萬?可不少!他怎麼知道我有錢?”

“所以爸爸說要我問您,您說OK才OK。”

“這還差不多,這老家夥居然學會說話了。喏!拿去!這是四萬。”

小夥子一怔:“媽!您怎麼都準備好了?您怎麼知道……”

“你老子在機場已經打電話問過我啦!這麼大的事,你以為他真敢一個人作主啊?”

{有話好說}

這兩個故事的情況差不多,為什麼結果有那樣大的不同?

或許你已經知道答案了——

因為老四去借錢,卻不會說話,開口得罪了大嫂。

但與其說老四不會說話,何不講老大不懂得說話呢?比比看,另一個故事裏的老龐,也差點犯錯,表示他說了算,要兒子直接找媽媽拿錢。

但是老龐聰明,他突然想到即使是兒子,也要懂得跟媽媽講話的方法;即使自己是一家之主,也要考慮太太的感覺,於是他停下來,特別叮囑兒子怎麼回去說,又怕這樣不夠,自己再打個電話回家,向太太報備:

丈夫特別打電話回家,征求太太的同意,且不論“太太是不是真的實權在握”,還是“作個樣子”,那龐太太心裏能不舒坦嗎?

小鬼難纏

人都要被尊重。即使是個門房,今天你請他進去通報一聲,也得對他客客氣氣。

一個毫無權力的小職員,終日躲在辦公室的一角,當橡皮圖章,今天你要他蓋章,就算“上面交辦”,非蓋不可,你對他說話不客氣,他也可能找你麻煩,最起碼,他不痛快,他可以拖。

這就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不怕官,只怕管”的道理啊!

訓人的學問

無論位階的高低,或誰當家、誰作主,尊重對方,永遠是說話的第一原則。

就算你是頂頭上司,如果你能把“餵!某某,你幾點幾分,給我過來一下。”改成“是不是麻煩你,幾點幾分到我辦公室。”甚至更客氣地說:“幾點幾分,我在辦公室等您”,你的職員聽到,能不比較窩心嗎?

今天你要訓你的職員,你可以當著大家的面開罵,也可以客客氣氣地請他到你辦公室,然後關上門,小聲地訓他。

想想,如果你是那個職員,處在前者的情況,是不是就算長官當著大家只是”小罵”,你心裏也要大不痛快,長官一走,你非背後咒他幾句不可。

相反的,假使是後者的情況,你就算挨了大罵,是不是還會心存感激,心想”老板真不錯,他顧念我的面子,特別把我叫進來,還關上門、放小聲,可見老板是愛護我的。”

訓人,還能讓對方心存感激,這就是“把話說到心窩裏”啊!

內人不是外人

夫妻之間的尊重就更重要了。

你在家裏可以是大男人,你說了算,太太只有聽的權利,你確實可以不管她同意不同意,而徑自作主。

但是換個角度想——

她已經沒有“實權”了,你何不給她一點“虛榮”?

什麼叫“內人”?

“內人”就不是“外人”!內人是你枕邊入。你有事卻不讓她知道,她還叫內人嗎?

這世界上沒有比把“內人”看作“外入”更痛心的事了——

“家是一個‘共榮圈’。大家一起打拼,胼手胝足地奮鬥,槍口向外,胳膊肘朝內,有什麼事需要瞞著我呢?你把我看成了什麼人?”

私房錢事件

算算看,有多少夫妻反目,不是都因為太太資助了“娘家”,或丈夫偷偷給了“夫家”?

“錢”常是最大的原因——我們兩個人拼命省,只盼多存點,“你”為什麼把錢往外送?

但更大的原因,是許多丈夫或妻子,不讓另一半知道,而偷偷給啊!

你可以說這是你自己省下來的“私房錢”,但私房錢也是家裏的錢,“你的錢”在心理上,雖不在我手裏,也是我們兩個人的錢哪!

還有!你為什麼先不讓我知道?你把我當成了什麼人?是你內人,還是街上的陌生人?

被出賣的感覺

於是發現,那些夫妻為錢反目的,真正的原因可能不是“物質”,而是“精神”;真正的原因是“另一半沒有顧念他的感覺,讓他覺得被出賣了”。

想想,前面故事中的大哥,如果他能像老龐一樣,教自己的弟弟怎麼去說,又打個電話告訴太太。甚至先不答應弟弟,征求太太同意之後再說,不是好得多嗎?

這大哥何止犯了沒知會太太的錯,他更大的錯是告訴四弟“正好拿個末會,有八十萬”。

換作你是他太太,由小叔子嘴裏說出“您剛收個末會”,而且是在大嫂講家裏沒有錢之後,你能不火冒三丈嗎——

“好哇!你不但不先問問我,而且把家裏的私事,告訴你弟弟,要他來‘臭’我,我就是不拿出來!”

實權與虛榮

愈是沒“實權”的人,愈要“虛榮”。

當我寫完前面老龐的故事之後,曾經把故事拿給幾個熟識的朋友看,作個民意調查:“今天換作是你,你已經接到丈夫從機場打回來的電話,而且已經把四萬塊準備好了,你是在兒子一進門就說‘我已經知道了。

喏!錢拿去。’還是像老龐的太太一樣,把錢先收著,等兒子開口?”

我問了五個作媽媽的,五個居然都說她們會裝作不知道,要等兒子開口。

為什麼?

因為她們要聽兒子怎麼說,也可以說她們要一點作主的虛榮。

這時候如果兒子不會說話,居然講“爸爸說他要送我一台手提電腦,四萬塊,要我找你拿”。

我敢保證,絕對有好戲上演。最起碼,那作媽的會臉一拉:

“我不知道啊!叫你爸爸自己來跟我說(雖然已經說過了)。”

談到父子,這學問更大,請看下一章。


劉墉《說話》你敢來壓我
乾隆皇帝才死,

和珅就被賜了死、抄了家。

“小姜,你好!”

“噢!王叔叔。”小姜站起身:“您找我爸爸啊!他在家。”

“在家?”老王看看四周,擺設全換了,伸著脖子問小姜:“你……你爸爸……”

“他退休了!”.小姜一笑:“現在這是我的辦公室。”

“噢!你接手了。”老王嘴巴張得大大的,又哈哈一笑:“你接手,好!不過你爸爸可答應過我,有一批貨,我早說好我要,先存他這兒,現在我要提貨。”

“提貨?”小姜一怔:“什麼貨?訂單我看看。”

“沒有訂單。哎呀!”老王拍拍沙發:“小姜啊!我跟你老子還用訂單嗎?從你穿開襠褲,我們就在一塊兒,我們是說了算。”

“可是,可是王叔叔,他沒跟我說弛!”

“簡單嘛!”老王站起身,去拿電話:“我打電話給你老子,叫他跟你說。”

老王的手伸一半,小姜把電話先按住了:

“王叔叔,您別急嘛!我老爸現在一定在睡午覺,最近他身體不太好,我今兒回去問他,好不好?”

聽說老姜身體不好,老王還能堅持嗎?

老王才走,老姜在家裏就接到兒子的電話:

“爸爸,王叔叔剛才來,說您答應他一批貨……”

“是啊!去年了,他說他先不拿,留我這兒。”老姜幹笑兩聲:“唉!還不是因為知道要漲價,又不願意拿貨付錢,就說先存咱們這兒。”

“哪兒有這種事?”小姜叫了起來:“差了兩成弛!”

“唉!老朋友了嘛!老王啊,一向都這樣。”老姜嘆口氣:“就再讓他占一次便宜吧!”

“不行!”小姜居然斬釘截鐵:“我接手的時候都點過了,又算了成本會計,突然冒出這麼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我全亂了。”頓了兩秒鐘:“而且我才下令全公司,用電腦估價,絕不二價,我要是自己都不遵守,以後怎麼帶人嘛?”

正說呢!門鈴響,老王來了。

“聽說你老大不舒服,來看看你。”放下一大籃水果,老王過去跟老姜握握手,又拍著老姜的手:“怎麼了?退休啦?你還年輕嘛!”

“不行啦!”老姜也回拍拍老王:“這年頭,老的不吃香了,老辦法也行不通了,兒子有兒子的想法,年輕人,能改革,交給他了。”

“可是,老哥!”老王兩手端著老姜肩膀:“咱們還可有個買賣,去年初講定的……”

沒等老王說完,老姜已經直點頭了:

“知道知道!可是……”拍拍老王,要老王坐:“可是小子當家了。”又大大嘆口氣:“我管不住,

也管不了啦!”

{有話好說}

老王到最後討到好處了嗎?

當然沒有!

難道老姜就不能命令他兒子,賣老爸一個面子,再給老王一次折扣?

當然可以,但是只怕他不會這麼做。

為什麼?

因為這是人性。

不再是“老子為大"

父子是非常親密的關系,所以中國人有所謂“父債子還”。問題是時代不同了,以前“父債子還”是因為兒子繼承父親的一切,那時候平均壽命短,男人往往五十歲就死了,財產既然會移交給了兒子,當然生前欠的債也得由兒子負責。

但是今天不同了,人的壽命延長了幾十年,繼承財產的方式也改變了,遺產一部分去了國稅局,一部分給了女兒,一部分做了公益,兒子不見得拿到多少,你還能“父債子還”嗎?

中國傳統“老子為大”的觀念也改了。兒子有兒子的想法,只怕兩代還有“代溝”,你能用老子去壓兒子嗎?

弒父戀母情結

更重要的是人性。你知道心理學上的所謂“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complex)”嗎?

一個男孩子小時候處處向父親學習、向父親看齊;漸漸,他要跟父親比,甚至與父親為敵。父子二人下棋,兒子輸了,可能氣得翻棋盤;相反的,那父親雖然裝作生氣,把兒子大罵一頓,卻可能心中暗喜。

為什麼父子有這樣不同的表現?

因為人性——

兒子從小就希望超越父親,因為超越才能顯示他獨立。

而父親從孩子小時候,就希望兒子有一天能超越自己,只有一代比一代強,他的“種”才能更優越。

你算老幾?

當你了解這基本人性,就會知道,為什麼如果那公司的老板是你同學的老爸,你前去自我介紹,說:“我是您公子的同學”,你很可能被另眼相待。因為那老爸會想:“這小子將來能作我兒子的助力。”

但是當你跑到一個公司,對那老板說:“我是你老爸的同學,從小看你長大的,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你非但討不到好處,還可能被排斥。

想想,那有著“俄狄浦斯情結”,從小以父親為敵的兒子,好不容易脫離了老爸的管轄,今天你居然還用他老子來壓他,甚至倚老賣老,把他看成“後生小子”,他會高興嗎?

他就算表面對你禮貌,骨子裏也會討厭你啊!

小姜比老姜還辣

再讓我們回頭看前面的故事,為什麼我說,老姜不會盡力幫老王?這也因為人性,當老姜聽說兒子有他的主見、不賣老子面子,多半不會生氣,反而暗自高興——

“小子當家了!還真有魄力,敢給老王這老油條吃閉門羹,這小子還真有我年輕時的架勢,小姜不見得不比老姜辣啊!”

你說當老姜這麼想的時候,他可能“真”幫老王嗎?

可悲的是,許多人不了解這一點,以為透過父母的關系去說情,會特別有用,於是明明可以直接找“小子”的事,偏要去求“老子”,到最後一點好處也討不到。

你要帶槍投靠

碰到這種情況,老王該怎麼把話說到心窩裏?

不是說“克紹箕裘”,也不見得是“青出於藍”,因為那種奉承話還是脫不了“上一代”的影子。

他應該立刻見風轉舵:“你跟令尊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全新的想法、全新的作為,了不起!”

只怕老王如果先這麼說,然後加一句“看樣子,我也該退休了。”那小姜還可能過去安慰:“您還年輕嘛!比我爸爸有沖勁多了。”

於是老王再低姿態一點,攀攀小姜的交情,小姜還可能特別開恩,給老王一個“方便”。

要知道,兒子最高興的是什麼?是見到那些與老子同輩的人,有一天居然跟自己變成同輩。那是“帶槍投靠”,顯示兒子升級、贏了老子啊!

上下任之間的心病

何止父子之間有這種心理?

幾乎所有“上一任”與“下一任”都有這樣的“心病”。

不信,你看看!

無論主官、主管或政府、政黨的領導入,有幾個“上一任”與“下一任”能處得非常好?

除非那下一任全是由上一任提拔的,即使如此,幹一陣子之後,上下任的關系還是可能搞壞。

為什麼?

今天你上了台,立刻把辦公室重新布置了,甚至把同仁的辦公桌和位子重新安排了。

他是上一任的,走進去,心一驚:“怎麼全變了?”嘴上雖然讚美“新人新政”,心裏能是滋味嗎?

你做得對,只可能顯示他做得不好;你施行新政,就表示廢了他的舊政;你用了新人,就表示“他的人”被趕出了權力圈子。

他開始嫉妒你、排斥你。

了解這一點,第三者能托他找你說情嗎?

只怕不說還好,這一說就完蛋了。

“今天是我當家,你沒看到嗎?你為什麼不直接找我,你找我上一任幹什麼?”你能不這麼想嗎?

歷史的教訓、血淋淋的例子

把話說到心窩裏,你一定要弄清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的心理,千萬別弄巧成拙,以為自己會攀關系,或顯示自己老資格,放棄與“當權的小子”直接對話,反而去找他的“老爸”或“前任”。

你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拍晚輩的馬屁。

這有什麼辦法呢?

皇太子繼位了,你就算是前朝的重臣,也只能在下面高呼萬歲,聽那小子使喚。就算太上皇還有

權有勢,甚至垂簾聽政,你以為走那後門還管用呢?

可能管用,但是只要太上皇一死,你就保險完蛋。

看看歷史,有多少太上皇一死,下面“馬屁精”就被抄家甚至斬首啊?

有多少血淋淋的例子,擺在你的眼前。

(本書討論的是說話的方法,至於技術的運用,請參考《我不是教你詐》及《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劉墉《說話》老喬吃豆腐
你既然不想跟我上賓館,

又為什麽請我吃威而鋼?

三年沒來,進市區,老喬嚇一跳!天哪!高樓一棟又一棟,完全不一樣了。

遠遠看見“喜來登”的大字,這是老喬指定的旅館,上次他就住這家,覺得不錯。指一指,老喬笑道:

“到了!可真快。”

卻見尤總經理回頭一笑:“您不住這家。”

老喬一怔:“您不是說早訂好了嗎?”

“哎呀!”身邊的袁小姐插話進來:“我們找到更好的,也是五星級。”

“可是,”老喬有點不高興:“咱們不是說好住喜來登嗎?而且前天通過電話。”

“因為都客滿了,沒訂到。”尤總在前面解釋。

“沒訂到。”老喬臉色變了:“那為什麽跟我說訂到了?而且我一個多月前就叫你們訂。”

尤總臉紅了,半天沒說得出話,幸虧袁小姐開口:

“跟您說實話吧!我們是早訂好了,但是臨時來了國賓,為了安全,所有已經訂的都被取消。”

老喬搖搖頭,笑道:“會嗎?”但是沒再說話。

換了一家旅館,果然也是五星級,而且因為才開張,比那喜來登還漂亮。

但是老喬才進房間,就一個電話打去了喜來登:

“聽說你們來了貴賓,把我們這些早訂房的客人都取消了。”

“不可能!您的大名是……”

老喬報過名字,對方立刻笑了起來:

“我知道了!他們根本是昨天才來訂房,我們客滿了。”又笑了幾聲:“他們還求我呢!所以我記得很清楚。”拉長了聲音:“告訴您!他們是騙你的!”

晚上,尤總擺酒席為老喬接風。

“對不起!臨時出狀況,沒讓您住進喜來登。”尤總帶全公司的主管舉杯:“抱歉!抱歉!”

“是啊!”袁小姐也笑:“大概為了國賓的安全,把咱們的訂房取消了。”

“是哪位國賓啊?”老喬對袁小姐舉杯笑道:“這麽偉大?”

“是……是……”

旁邊一個姓錢的主任插上話:“好像是英國的什麽部長……”

“對!”袁小姐大叫一聲:“那個什麽部長。”看看尤總:“您記得是什麽部長嗎?”

尤總攤攤手:“我忘了!”

老喬突然大笑了起來:“算了!算了!別掰啦!我下午已經打電話問過了,不是來了什麽國賓,是因為你們拖到昨天才去訂房,已經客滿了!”

{有話好說}

故事說到這兒,下面我不講了,因為你想也知道,場面會有多尷尬。

我們常怨人“吃豆腐”,吃豆腐可以形容占異性的便宜,也可以指“存心讓人下不了台”。

老喬就是吃豆腐,他明明知道對方是因為拖,或因為忘了,前一天才去訂房,所以沒訂到。又怕他罵,所以撒個謊,說由於有國賓,訂房被取消。

那確實不是什麽高明的謊言,老喬可以一下子就拆穿。話說回來,老喬要是早拆穿倒好了,他卻憋著不說,繼續套對方的話,看對方繼續圓他們的謊,到最後幾個主管全加入了謊言,老喬再給他們一巴掌,他這樣做不是“吃豆腐”嗎?

而且老喬這豆腐吃得太過了,也吃得太毒了,那些當著部屬面,被臭得下不了台的主管,能不恨他嗎?

引君入彀的小姐

我曾經在《愛就注定一生的漂泊》裏說過一個故事——

有個色迷迷的主管,,對漂亮的小姐說,星期天是他的生日。

那小姐笑道:“太好了!讓我為你慶祝慶祝吧!我鄉下有個小木屋,星期天我請你在那裏吃晚飯。”

星期天,主管準時赴約,小姐出來開門,進客廳安安靜靜,只有他們兩個人。

小姐斟上酒,點上蠟燭,向這主管敬酒。半杯下肚,主管把手伸過去,摟住小姐的腰。

小姐嬌羞地一扭身,站起來。神秘兮兮地說:“您等我一下,我進臥室換件衣報。”

主管“性奮”極了,心想“多麽體貼的女人哪!她一定是去換件薄紗睡衣出來。把握時間,我也先把衣服脫了吧!”接著把衣服脫得精光。

砰一聲,臥室門打開了。

“生日快樂!”全公司的同事,一起走了出來。

提早避免尷尬

這故事比老喬的故事還殘酷。

它殘酷在太真實了,因為這正是西方人辦“驚訝派對(Sur-面sePan),)”的場面——一群人先躲起來,再突然出現。

殘酷的是那位小姐,她為什麽先斟酒讓那主管亂性?而且當她發現主管已經毛手毛腳,開始失態的時候,為什麽沒想到先防止接下來“可能的尷尬”?

但是,當我們怨老喬或這漂亮女職員的時候,也要想想,其實大家都可能犯同樣的錯。

舉個與老喬相似的例子——

你早早要旅行社的朋友幫你查票價,比較哪家航空公司劃算。

到你快要出發了,打電話過去,問“他”查得如何。

他怔了一下,支支吾吾地。

你問:“查了嗎?不是早叫你查嗎?”

他沈吟了一下,說“查了!一下子不知道放到哪兒去了,能不能等會兒回您電話?”

這時候,你有必要堅持立刻要答案嗎?

他忘了,他沒立刻查,他一定是放下你的電話,才趕緊去辦,你有必要拆穿嗎?

如果你真會做人,你應該在他才怔半秒鐘的時候,已經“反應”:

”我想您一定正忙,等您忙完,再打電話告訴我好了。”

且莫追根究底

又譬如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辦“中國銅器展”,你去看過了,跟朋友提到,朋友說他前天也去了,棒極了。

你算算,前天是星期一,大都會不開,於是再問一次“前天?”

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是啊!星期一。”

你好當面拆穿,告訴他星期一照例休館嗎?

你又好意思,繼續追問他對哪一項展品感興趣?

再舉個更常見的例子。

你前一陣子生病,大家都來問候,偏偏有個老朋友一點消息也沒有。

今天遇到了,他一見面就搶著說:“哎呀!知道你病了,打了好幾次電話給你,都沒人接。”還裝樣子:“我都急死了。”

你心想:“得了吧!我電話在生病前才換的號碼,只要撥原來的舊號碼,就有錄音,告訴新電話,你要是打了,最少會知道我換了電話,而且我都在家。”

請問你,你是當面拆穿,還是表面道謝,心裏記住?

不合意。請早說

如果你在政商界,就更要講究了。

別人找你談生意,你對他一點也沒興趣,偏偏還裝作熱情,要看他的樣品。還細心地記下他的單價。他一心認為你是真有意,好比前面故事裏的“色迷迷主管”一樣,把褲子都脫下來了。可是,他才出門就聽說,你早已經決定了合作的對象。這時候,他能不恨你嗎——

“既然你早有定見,既然你根本無意合作,你為什麽不早講?你不是吃我豆腐是什麽?”

何必吃人豆腐

又譬如你是政黨領袖,為了一個大的政策,兩黨有了爭執。你邀請對方來跟你討論解決之道,舉國都認為這是個重要的轉機。

對方滿懷希望地來了,你也熱情地接待、拍照、發新聞。

可是“他”前腳才走,“你的人”已經在另一個地方宣布“你原有的堅持”,你說,那剛才跟你談的政黨領袖能不覺得他被吃了豆腐,又能不造成關系的嚴重破裂嗎?

早斷早好

記得我有一次到個美國教授家。他是著名的演講家,一場演講最少五千美金。

單單我在他那兒幾個鐘頭,就有三通邀請他演講的電話。妙的是,對於第一通,他問得很詳細,包括人數、場地、交通,全問了,然後告訴對方他的“價碼”。

第二通電話,他先告訴對方“價碼”,再問有關的問題。

但是對第三通電話,他卻直截了當地說他早已經排滿,安排不出任何演講。

因為是熟朋友,我就問他為什麽答話有那麽大的不同。

他笑笑說:“第一個邀請我的團體,我不熟,所以是我挑他,看看聽眾、場地怎麽樣,覺得不錯,再告訴他收費的方法。

第二個團體,我知道他們的背景,所以直接告訴他要多少錢。”又神秘地笑笑:“至於第三個團體,我一聽就不打算去,既然不打算去,何必多問?你問,吊他胃口,最後拒絕他,不是雙方都不好嗎?所以不如一開始就婉轉地拒絕。

道不同不相為謀

說了這麽多,我要講的正是如此。

“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你認為“道不同”,就應該早避開,既省了雙方的時間,也免得結怨。

當你發現別人撒謊,你如果非拆穿不可,就早一點拆,甚至在他才說謊說到一半的時候,就把他的話打斷,說“我不想聽了”。免得他撒了一堆謊,才發現你早已知情,你是存心看他表演。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個異性對你作暗示,你對他沒意思,就要早早表示,別等他愈陷愈深,把他自己的尊嚴都“脫下來”的時候,才拒絕他。否則,他的醜態被你看到,他一定恨你一輩子。


劉墉《說話》看誰耐得住
要聽現場三萬人的演唱會嗎?

請先別喝水!

“我們要占百分之七十。”美國代表麥克才坐下來,就斬釘截鐵地說。

“那就沒什麽好談了嘛!”方副總扯了扯周總的袖子。

“不不不!可以談。”周總只當沒聽到,對麥克笑笑,打開手上的資料,推了過去:“您看看,將來的市場,單單在我這邊就有多少,而且還在成長。”指指資料上的一頁:“再說,運費貴,我們這邊人工又便宜得多,何必舍近求遠呢?”

那麥克,居然連資料都沒瞧一眼,就還是那句話:

“百分之七十,少一分都不成,這不是我的想法,是我公司的底線。”

“問題是……”方副總看看周總,對麥克說:“我們的底線也是百分之七十。”

麥克突然把手上的文件夾一合,又把椅子往後挪了挪:“那就沒什麽好談的了。”接著把脖子伸長,盯著周、方二人:“餵!你是用我的品牌弛!”

‘好!好!好!”周總把方副總一擋:“第一次合作,我讓!我占百分之六十,一下子減少一成。行了吧?”

“不行!”麥克哼了一聲,低頭翻他自己的文件,找出一頁,也推過桌子中間:“你們二位看看,這是上次你們來美國,大家開會的備忘錄。”

“不錯不錯!”周總笑道,一邊作樣子翻了兩頁:“可是您要知道,今天我們打開了東南亞的市場,此一時、彼一時嘛!”

麥克沈吟了一下:“東南亞,你保證銷多少?”

方副總立刻叫了起來:“奇怪了!你為什麽沒看我們傳給你的資料呢?”

“看了!”麥克重覆了一遍:“看了!”又低頭翻他手上的東西,突然擡起頭:“好吧!我讓,我們要百分之六十。”

周總沒吭氣,方副總把臉望向窗外,天已經暗了,看看表,快六點了。

“先吃飯吧!”周總說。

肚子填飽,兩邊的語氣好多了,不過那冷戰的氣氛還在,雙方的部屬,雖然在另一桌,也都安安靜靜。

“繼續談吧!”周總伸伸手:“已經很有進展了!”

麥克想了想,又去跟他的副手咬咬耳朵,回來說:“好吧!談不成也沒辦法,明天我們非走不可。”

挑燈夜戰,一個大長桌,雙方二十多人,只聽見文件翻動和咖啡杯碰到碟子的聲音,居然僵在那兒,連交談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總算雙方都有了妥協,降到各堅持百分之五十五。

“我已經讓步太多了,讓了百分之十五了。”麥克搓著手,又看看表:“看樣子,沒希望了。”

“有希望!有希望!”周總居然還是笑嘻嘻地說:“繼續討論嘛!”話沒說完,方副總插話進來:

“周總,您是怎麽啦?已經讓到五十五了噸!”

夜深了,可以感覺外面街上變得安安靜靜,偶爾有救護車開過的聲音。

兩邊人都在打呵欠,卻又都捂著嘴,不讓人看見。

上廁所的人也多了,還有人出去抽煙。只有周總和麥克,還各自一頁一頁地翻資料。

那些文件他們早看過幾百次了,這看,是真看?還是裝樣子?沒人知道。

麥克終於忍不住了,站起身,用眼神示意一下隨員,一起站起來。再跟周總、方副總握了握手,聳聳肩:“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兩批人往門外走,周總突然拍拍麥克,小聲說:“糟糕,我忘了講,最近澳洲有人來過,他們也打算下單。”

“噢?”麥克苦笑一下:“那又能下多少?”

“未來難說喲!”周總拍拍麥克:“再談談吧!”

麥克遲疑了,僵在大門口。

往外一步,兩邊就吹了;往裏一步,難道十一點半,還要繼續?

方副總也過來鞠個躬,伸長了胳膊,請麥克留步。

麥克深深吸了口氣,隔了半分鐘:“好吧!就百分之五十吧!希望我們作最大的讓步,能換來以後更大的成功。”

真是“柳暗花明”,事情突然變得出奇順利,深夜十二點半,周總已經把麥克送回旅館,才回到車上,就一個電話打去董事長家:

“對不起!讓您久等了,居然談成了咄,各占百分之五十。”

就聽那邊一片歡呼聲,原來董事會幾個“大頭”都在那兒。

這邊麥克才進房間,也撥了越洋電話:

“太成功了!太成功了!硬是沒被他們吃定,硬是談成了——百分之五十!”

{有話好說}

如果你初入社會,一定會覺得匪夷所思:“怎麽可能?兩邊原來都堅持百分之七十,最後居然會雙雙讓步,談成百分之五十。要讓也不可能這麽讓嘛!”

但是如果你在商場和外交圈久了,一定就能了解,什麽叫做“談判”,什麽又叫“折沖尊俎。”談判就是把原來不可能談成的事談成。“折沖尊俎”就是把幾乎已經撕破的臉,變成笑臉。當然這“談判”與“折沖”,也就是說話的最高藝術了。

先進兩步。再退一步

看政治和外交的新聞,你一定常會罵:“奇怪了!為什麽雙方都要那麽堅持?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等到峰回路轉,雙雙作了讓步,你又可能罵:

“早知道後來會讓,何不一開始就別堅持?”如果你這麽說,就是太外行了。要知道,談判好比兩國爭疆界,雙方一定都往對方那裏劃線,然後一點一點退、一點一點讓,最後終於達成共識。要是你一開始,就很“禮讓”,就很“君子”,把線畫在中間。對不起!對方一定得寸進尺,最後把那條線畫到你的國土上。

現在你就可以了解,前面故事裏,其實雙方都在演、都在熬、都在耗,耗到最後的底線。在那耗的過程中,任何一邊松口,對方就占了便宜。

耗到你不行

“耗”是門很大的學問。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麽個笑話——

有個書商找推銷員,挨家挨戶去銷他們的新書。

每個來應征的都能說會道,只有一個,居然是嚴重的結巴。

“你行嗎?”書商問。

“x……i……ng……行……”那結巴花了五秒鐘才答一個字。

“好好好!”書商笑起來:“你就試一天吧!”

一天過去,大家都回來交成績。

居然結巴賣得比誰都多。

“為什麽?”大家不信。

“因……因……因……為……我……每到……一……家……,就……就……打……開……開…….書書書書……說……我……我……念……念……”

笑話說到這兒,你看懂了嗎?

結巴成功,因為他會“耗”!當初那書商用他,不也是受不了他說話的速度嗎?只怕他的同事也受不了他的答案,他才講一半,大家就說聽懂了。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是也呈現一個事實——

慢慢熬、’慢慢耗、慢慢談,許多原本談不成的事,都能談成。

疲勞轟炸的戰術

人有個毛病,就是禁不住疲勞轟炸。

譬如一個人去選家具,他看了這樣看那樣,逛完這家逛那家,比比這比比那,最後聽累了、走累了,很可能莫名其妙地選了他最後看到的那一樣。

那一樣真是最好的嗎?只怕不是!

但是他已經倦了,早完早好,他只想把事情辦完,於是作了決定。

仔細想想,公司裏許多會議、立法院許多議案,不是都拖來拖去,拖到最後一分鐘,“散會”和“休會”之前,“挑燈夜戰”才通過嗎?

那些決定,都是最深思熟慮的結果嗎?抑或只因為大家都太累了?

設下談判的陷阱

再讓我們回到故事裏的百分之七十這件事。

要知道,會推銷的人,除了會先占地盤,再一點一點退的技術,還會使用“陷阱”。

舉個例子,一個房地產掮客,他可能帶你看幾十戶房子。那些房子不是太舊就是太貴。當你發現原來房子這麽難找,正想打退堂鼓的時候,他突然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有個才推出的房子,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你碰上了。”

他帶你去,果然!樣樣都合,你立刻買了,心想:“唉!早知道看這一戶就成了,前面何必浪費那麽多時間。”

你豈知道,他帶你看那幾十戶,就是為了要你買這一戶啊!他先把你的銳氣挫到最低,再給你豁然開朗。這就好比前一個禮拜醫生說你恐怕有“大毛病”,這個禮拜檢查報告出來,又告訴你“沒問題”一樣,使你在大失之後有了大得的喜悅。

請你隨我來

那掮客的技巧,處處可用——

譬如你要請女朋友看電影,你知道她想看《綠女郎》,可是你實在受不了那種愛情文藝,你想看的是《綠俠客》。你能問女孩子:“要看《綠女郎》還是《綠俠客》嗎?”

當然不會!於是你可以問她“有好幾部電影給你挑,有《黑武士》,很殘酷,有砍頭的鏡頭。”

“惡心!不要!”她喊。

“還有《黑蜘蛛》,是恐怖片,保險你尖叫。”

“我才不要呢!”她又喊。

“對了!還有一部《綠俠客》,動作加愛情……”

“就看這部吧!”

於是你成功了,因為你設了陷阱,讓她比較,然後作了“你滿意”的選擇。

對比的藝術

說話講究氣氛、講求環境。而那氣氛與環境則

包括了最重要的“對比”。

如同你結婚請伴娘,不會請一堆比你艷麗高挑的,最起碼你會找與你差不多的(甚至比你醜多了的)。這樣對比之下,才不使你失色。

談判也一樣,那是一連串的“暗地較勁”,你必須把自己的陣勢布好。隨時暗示你的底線,隨時讓他比較各種條件,認識“你”,也認識“他自己”,你更可以把他有的選擇攤在他面前,用對比的方式,把他帶到你要的方向。

最後,我要引用一句外交界常說的話:

“如果有絕對談不成的事,就不叫外交了。”

面對那麽大的沖突,你都要學前面故事中的那位周總,笑笑:“可以談,有希望!”

然後,把事情談成。


劉墉《說話》受氣包的報復
不挨揍的方法就是把他拉起來。

“怎麽樣?旅途愉快嗎?”琳琳幫小秦把行李擡上車。

“你不要臭我了好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小秦悶悶地說:“我快氣炸了!”

“氣炸了!真的嗎?”琳琳笑笑:“我聽的怎麽不是那麽回事呢?李副總,還有要走的劉經理都講,你打電話回公司說好極了,還說小牛好極了,你們處得很好。”

小秦臉色突然變了:“你是信我還是信人家?我說快被氣死,就是快被氣死了。”

“可是,可是你為什麽打電話回公司的時候,不告小牛一狀,還說他表現很好呢?”琳琳把語氣緩下來,“要不是你叮囑我,我都想去參小牛一本了。”拍拍老公:“我老公太受委屈了嘛!”

“不吃著,有什麽辦法?”小秦一邊開車,一邊嘆氣:“誰讓我外文不好呢?碰到洋人都由他開口,我本來就處於劣勢,我能跟他翻嗎?翻了又能完成任務嗎?不管怎麽樣,幾筆生意全談成了,氣就忍下來吧!”

“可是……”琳琳可是了老半天,才小聲說:“你知不知道,那姓牛的倒告了你不少狀?”

“我當然知道。”

“那你為什麽不告回去?”

“他愈告,我愈不能告,兩個人都告,讓老板怎麽想?”

“問題是,老板會不會就認為你是飯桶、窩囊廢呢?”

“你說什麽?”小秦吼了起來:“連你都這麽說。”

“你別急嘛!餵!我是你老婆,我只是為你不平。”

當天晚上,公司就舉行了慶功酒會,為這次談成幾筆大買賣慶祝。

小秦和小牛當然是主角。

廖董事長和方總經理也都到了,廖董一見小秦面,就握著小秦的手問:“怎麽樣?還好吧?”

“好極了!好極了!”小秦笑著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廖董又拍拍小秦的手。

方總也過來拍拍小秦:“一路上辛苦啦!你們兩個主任,都是天才,能合作,不容易。”又歪著頭,盯著小秦:

“還勝任愉快嗎?”

“愉快!愉快!”小秦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他不知道那“勝任”兩個字,有沒有弦外之音。

擡頭看,小牛那邊可熱鬧了,除了跟幾個女同事,好像八百年不見,又摟又抱,還大聲賣他的洋文。

“不錯嘛!出國一個月,英文更棒了,簡直就像美國人說的。”“看樣子,洋人都被你唬住了。”“哎呀!你忘啦!小牛是留美碩士,本來英文就棒。”“會不會交上什麽洋妞啊!”“不會改天一下子成為洋女婿,飛到美國去了吧?”

幾個三八女生,你一言我一語地逗小牛,還放肆地尖笑,愈顯得小秦這邊冷清。尤其當他隱隱約約聽到李副總對小牛說這次出國的表現,對他升官大有幫助,小秦的心更是一下子跌到谷底。

“我說嘛!你不告他狀,讓他吃得死死的,到最後,他一定爬到你頭上。”才進門,琳琳就把皮包一摔:“一晚上,我覺得嘔死了!”擡起淚眼:“你知道嗎?你那幾個女同事,已經叫小牛‘牛經理’了。你說他好,根本就是保送他上壘嘛!”

小秦沒吭氣,一晚上兩口子沒說話,也都沒睡好。

翌日,天才亮,小秦就起來了,坐在床沿上說:“聽你的,我今天就去跟李副總報告,我實在忍無可忍了。”

小秦早早就進了辦公室,注意著門外,李副總來了沒有。

九點二十,才見電梯裏走出方總和李副總,算著他們進了辦公室,小秦趕緊撥電話過去。

王秘書接的,一接就先說:“好極了!好極了!老板正要找你呢!快過來吧!”

小秦的心一下子寒了,臉色變得蒼白。“完了!已經遲了!”他心想:

”不知小牛又說了什麽,只怕得卷鋪蓋了。”

小心翼翼地推開李副總的門,嚇一跳,居然廖董和方總都在裏面,正談笑呢!看見小秦,立刻靜下來。

“坐!坐!”廖董叫小秦坐下來。摸著山羊胡子,盯著小秦看,看一陣,笑了:“看不出來,你這麽年輕,能有這分城府,不!不叫城府,叫容人之量。你知不知道小牛一路告你的狀?”

小秦點點頭。

“你既然知道,每次我問你,你為什麽還誇小牛表現好?”方總在旁邊問。

“這是teamwork,我得跟他配合,他外文比我強。”

廖董突然大笑了起來,指著小秦:“這話有語病喲,我半旬洋文都不通,怎麽樣?我該走路?”

小秦臉一下子紅了,一屋子人卻笑了。

“作領導人不是只靠學問,更要有雅量,我過去沒看出來你這麽能忍,是大才。”廖董擡頭看看方總:“怎麽樣?你們可都同意了啊!”再拍拍小秦:“下個月劉經理離職,由小秦接!”

{有話好說}

廖董講得一點沒錯——

要一個公司好,主管必須有容入的雅量。學問再好,如果容不得人,只會打小報告、搞小圈圈,只可能把公司弄得雞犬不寧。

所以小秦的成功,在於他能忍,他不要在外國客戶面前丟人,也不想讓國內的長官不安,即使知道小牛不斷告他狀,他非但不辯,還反過來讚美小牛。

讚美你的敵人

“讚美你的敵人”正是說話的重要技巧啊!

你今天不小心,犯了錯,一個個跟你有宿怨的人,都出來責怪你。

這時候你能辯嗎?

你只要一辯,大家的炮火就對準了你的錯。既然有錯,無論大錯還是小錯,你就不可能推得一幹二凈,反而因為炮火集中,愈使人覺得你“強辯”、“死不認錯”,愈使你的小錯成為大錯。

相反地,你乖乖認錯,反過來讚美那些罵你的人,說:“他是長輩,我一定尊重他的教誨,好好反省、改正。”“他是先進,我以後要多向他請教。”

“伸手不打笑臉人”,他還好再罵嗎?

你讚美他,他還對你窮追猛打,別人會怎麽說?只會說他不厚道吧!

以怨報德、以德報怨

很多情勢就是這樣逆轉的——

你一定常碰到,甲跟你讚美乙,改天你遇到乙,他卻狠狠地罵甲。

這時候你會不會說:“餵!我跟你說,甲可是才跟我說你好呢!”

當你這麽講時,乙一定一怔,他能怎麽答?

這一刻,他已經輸了。

結果乙罵甲的事實被忽略了,那以怨報德的不合人情的作法,反而成為了焦點。

許多人就因為懂得這一點。譬如你明明知道某人會參你一本,你反而搶先一步,出來公開讚美某人。

某人聽說,原來要罵你,不是也罵不出來了嗎?就算原來要大罵,不是也得改為小罵了嗎?

給他面子,給你裏子

讚美對手還有個好處,就是給自己挽回一點面子。

你一定常看見拳王爭霸戰,拳擊手在比賽前對罵的場面,好像是不共戴天之仇,非第一回合就把對方撂倒的樣子。他們甚至在記者會上就能大打出手。

比賽日子到了,兩個人殺氣騰騰地上台,一開始就出重拳,打得雙方都血流滿面,眼睛腫得像胡桃似的,不得不切開放血。

然後,強弱漸漸分明,終於甲拳手一記重拳,把乙拳手打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

接下來,記者訪問,那戰敗的乙選手還講狠話嗎?如果是積分落敗,還有話講;而今被擊倒在地,還有什麽話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啊!

於是他可能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居然說:“甲打得太好了,我雖然打得不差,但是他更棒,他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拳王,我還要再努力,再找他挑戰。”

你老大。我老二

想想,乙為什麽.不再說大話?為什麽反而讚美甲是最偉大的?

再想想二00一年九月六號,美國網球公開賽,桑普拉斯在阿加西老婆面前,場場“搶七”,硬是把阿加西淘汰出局之後,阿加西為什麽沒有嘆自己球運不好,場場都只輸那麽一點點,反而握著桑普拉斯的手說:“這比賽真令我高興。”然後拍拍桑普拉斯:“在下一場決賽,把冠軍贏過來。”

他們這樣說,是在給自己“作面子”啊!

你是世界第一的拳王,我只比你差一點點,是第二。

你拿冠軍,表示我只差冠軍那麽一點點。

相反的,如果我罵你是最爛的,或咒詛你下一場輸掉。不是相對地,我輸給你,就比最爛還爛了嗎?你再輸一場,就表示我是別人“手下敗將”的“手下敗將”了嗎?

不否定別人

讚美你的敵人,是一種很高的說話藝術,最起碼,你說得出口,就表示了修養。

讚美別人,也包括“不否定與你不同的人”。

舉個例子,你今天去看畫展,心裏想“那根本是亂抹,爛透了”!但是你不能直說,直說只能顯示你的自大和自以為是。

於是你可以說:“我不懂他的畫,但是我相信他這麽表現,一定有他的道理。”

尊重你的對手、放寬你的心胸

更高境界的讚美,是對那些輸給你的人,表示尊敬——比賽完畢,你是勝方,你先伸出手去。

殊死之戰,你把頑敵擊潰了,你厚待他的戰俘,安葬他的士兵,甚至帶領同胞,向死者行禮,表示你尊重他這個“誓死不屈的敵人”。

你顯示了泱泱風範,也用敵人誓死不屈的“軍魂”鼓勵你的戰士,這不更顯示了你的偉大嗎?

有容乃大!

一個會說話的人,總是心胸和視野最寬闊的人。只有心胸寬的入,他的話語才能厚道;只有視野寬的人,他的話語才能公正。只有這二者都寬的人,才能不卑不亢,用真情“把話說到心窩裏”!


劉墉《說話》你說話,他稱心

我太太總是我的第一個讀者。

記得我剛寫完《把話說到心窩裏①》的時候,她說:“太好了,應該叫爸爸看(意思是要我岳父看)。”

可是當她看完這第二本,卻說:“太好了!應該叫兒子看。”

我問她為什麽這次是“兒子”,不是“爸爸”?

她笑笑:“這裏面講的不是小兩口吵架、夫妻相唱和、年輕人相親,就是辦公室的鬥爭和商場上討價還價,當然應該給年輕人看。至於上一本嘛……有很多教人別心直口快的東西,是爸爸的問題,所以爸爸應該看。”

細想,她說得還真有些道理。在第一本裏,我講了許多說話的方法,甚至包括了重音、頓挫和三聲,強調的是說話本身。在這本書裏則討論了許多聽話者的感覺,譬如做一點事就邀功造成的反感,當著大家面跟老朋友問價錢造成的困擾,碰上少東接掌公司談上一代關系造成的反效果,白天貶抑丈夫在晚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遇上難應付的場面怎樣轉移話題,甚至在台風淹水之後,如何揣摩房東的心理去要求減租。

也可以說,在這本書裏,更深入地討論了聽眾心理。

“把話說到心窩裏”,一邊是“說話”,是自己說話,一邊是“心窩”,是別人的心窩,本來就是互動的。正因此,我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兩本書一起看。

這本書推出,距離第一本巳經足足十八個月,我很驚訝在這段時間接到許多讀者的催促,要我早早出版下一本。也很欣喜第一本能登上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達十五個月之久,且被許多公司選為員工必讀。

我確實早就想把這第二本推出,只是寫精彩的故亊不難,難在“思想的整合”,也可以說難在把覆雜的說話技巧化做系統的理論。

相信也會有不少讀者,在這本書出版之後,問我第三本何時推出。那麽不如讓我先告訴大家:其實第三本“幽默篇"早已收齊了資料,裏面有各種形式的幽默,也有帶“葷味”的笑話,但它同樣給我很大的挑戰——我不希望那是一本笑話集錦,而希望從“邏輯”、"語言”、“對比”、“驚異”、“聯想”等不同角度,探索幽默的技巧。使幽默不僅僅是聰明人的專利,而且是大家都能靈活運用的社交方法。

寫到這兒,看見報上刊登了阿富汗駐巴基斯坦大使紮耶夫,在被問到“神學士政杈會不會從本·拉登集團弄到核子武器”時,紮耶夫一笑,指著發問的法國記者說:“阿富汗連玻璃杯都做不成,哪有可能搞核武?”

多妙啊!即使在戰爭中,面對那麽尖銳的問題,都能用“四兩拔千斤”,不正面作答的方式化解。

說話的技巧真是太重要了啊!

尷尬的場面需要幽默,死板的場面需要笑話,僵持的場面需要轉進,仇恨的化解需要寬恕,戰亂的時代需要愛。

Views: 3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