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間是人類生存活動的場所,“文學地理學”就是探討文學和人文地理空間的關系,關注人在地理空間中是如何以審美想象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生命表達。文學進入地理,實際上是文學進入到它生命的現場,進入了它意義的源泉。

中國早期的文獻是史地縱橫,文學蘊含於其間,地理學是屬於史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分支。中國的文學的起源中國詩歌的源頭叫《詩經》《楚辭》。《詩經》是如何結構,如何編撰的呢?它分為十五國風,大小雅還有頌。就是由地方的地理的民俗通向士人階層,通向朝廷的政教,一直通向宗廟的祭祀,就由原野通到朝政然後通到天國,它是以地理作為基礎的。作為另外一個源頭的《楚辭》,崛起在長江流域,成為相對獨立的語言表達系統。所以中國文學一開始就和地理空間結下不解之緣,出現了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兩個不同的詩性智慧的系統。

在展開中國文學和人文地理的內在聯系的時候,我們發現文學地理學在內涵和原理中存在著四大領域和三條思路。地區、文化、族群和空間的流動是研究的四個重大領域,即“區”、“文”、“群”、“動”四個字。三條思路一條是整體性的思路,一條是互動性的思路,一條是交融性的思路。四大領域所要回答的,是文學地理學要研究哪些問題,它的內涵是什麽。

首先是個“區”字。中國早期的區域文化是怎麽形成的呢?是由於部落間的兼並、聯合和凝聚。西周初期,分封了很多同姓國和異姓的諸侯國,周朝初期就是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10世紀的時候,周朝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除了十幾個是異姓諸侯國之外,其他的都是同姓諸侯國。這些諸侯國經過春秋戰國時候的擴張兼並,留下了屈指可數的一些邦國,這就沈積下文學的區域類型。區域類型重要的有秦、楚、齊、魯、燕、三晉(即韓、魏、趙)、吳越這些區域類型。其後我們又開發了嶺南、塞北、西域、關東、西藏、大理和閩臺這麽一些區域類型。區域類型的豐富性,使中國思想文化的底蘊非常深厚、多姿多彩。

其次是個“文”字,即文化層面的分析。文化是什麽?文化是以特定的思想價值觀念滲透到人間的各種現象和生活方式裏面,賦予人間現象和生活方式以意義、特色、思維的那個東西。就像鹽溶在水裏,看不到那個是鹽,但是喝的水就是鹹的,這便是滋味。很多亞文化的構成,比如說有官方文化、民間文化、日常生活的文化、山林隱士的文化,這些都是文化的不同層面。雅的層面,俗的層面。從地理上看,有邊緣的文化,有中心的文化,有主流的文化,有非主流的文化等等。我們對民間的文化、口傳的文化還沒有給予必要的位置。如果我們光研究文字,我們就研究的是水果攤上的水果,如果我們加上民間口傳的傳統,我們就研究了這棵果樹是怎麽生根發芽枝繁葉茂之後結出果子,研究它的生命的過程。如果我們把民間的口傳的傳統也記入文學史的話,我們的文學史就會比一些文人酸溜溜的或者很窄的範圍內做那短小詩詞就很不一樣,我們的文學史可能能夠動員的資源就非常之豐富。

第三是個“群”字,族群的分合,族群的劃分。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居住區域、生產生活方式、信仰習慣、行為方式和語言系統。這些東西相互對峙又相互吸引、相互融合,在長期的發展中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講中國文學不講少數民族就講不清楚漢族,不講漢族也講不清楚少數民族,因為我們DNA都混在一起。北方的漢族和北方的少數民族DNA的接近程度超過了北方的漢族和南方的漢族,南方的漢族和南方的少數民族DNA的接近程度,超過了南方的漢族和北方的漢族。民族問題是文學地理學必須認真研究的一個問題。再一個是家族問題。古代的家族不單是一個血緣的單位,而且有著經濟、政治的功能。研究中國文化不研究家族、民族問題,很難把握深層的奧妙。比如王安石變法遭到司馬光反對,其中的南北家族問題就不能忽視。司馬光等人多來自北方家族、中原家族,在山西、河南這一帶;而王安石等人都來自南方家族,在江西、福建這一帶。中原家族安土重遷,根底非常深厚,素以文化上穩重見稱。南方的家族是從北方遷徙過去的,帶有更多的開拓性、冒險性,同時也有投機性。這些問題不深入到家族的脈絡中去,很多問題是看不清楚的。

第四是個“動”字,空間流動。無論是區域的類型,文化的層分,民族的組合,族群的組合,只要它一流動,就產生新的生命形態,就產生文化之間、文學之間的新的選擇、新的換位、新的組接和新的融合,就可以在一種變動的情景中來錘煉文學的品質和性格。比如在廣東、江西、福建、臺灣這些地方有一個民系叫客家。梅縣有個客家詩人叫黃遵憲,他在《己亥雜詩》中說“篳路桃弧輾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就是說他們像楚國人一樣,篳路藍縷的輾轉遷移到南方,他的方言能夠證明中原的音韻,保留了入聲字,說明他來自中原。中原人士一旦進入了贛南、粵北、閩西的山區,變成了山裏人,形成了一種剛直刻苦的性格。空間的流動往往可以使流動的主體眼前展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文化區域和文化視野,這種“雙世界的視景”是很重要的。有了兩個世界的對比,可以接納、選擇、批判的東西就多了。開拓出一種新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深度,就空間流動的一加一是大於二的,是超越二的,進入一種新的思想層面的。

文學地理學的三條思路,就是整體性、互動性和交融性。地理學給我們展開一個很大的空間,材料是分散的,零碎的,紛繁復雜的,我們要從橫向上給它整理出它的類型,又要從縱向上去發掘它的深層的意義,那麽我們就要有一種非常有透視性的文化思維方式。第一個是整體性的思想。因為就是從中華民族這個文化共同體的整體性來考察一些具體的專業性的問題,把博通的東西和專精的東西統一起來。第二個是互動性的思維。就是說我們分出一些區域文化層面和族群,不是要把它割裂開來,孤立起來,而是為了更好地看它的特征,它在互動的過程中的功能,看它的轉化,看它輕重、濃淡、正反、離合間的那種文化網絡。第三個是交融性的思路。講整體性、互動性,更高的追求還是要融會貫通,然後在貫通中進到一種化境,在交融中創造新的學理。

地理是文學的土壤,是文學的生命依托,文學地理學就是尋找文學的土壤和生命的依托,這樣才使我們的研究對象變得開闊,研究方法變得深入。如果文學地理學是個大房子的話,以上談到的四大領域、三個思路,就構成了文學地理學四大開間、三級臺階的學理體制。(愛思想網站 2010-04-02)

Views: 8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