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內容提要】希臘、印度等國小說與中國古典小說在敘事人稱和敘事結構上的差異,可以追溯到早期說書藝人的表演方式。在重視流動的文化環境中,說書藝人采取流動的表演方式,面對的是陌生的觀眾,這就有可能使用第一人稱來敘述虛構故事;而在重視定居的文化環境中,說書藝人是在固定場所作重復性表演,他所面對的觀眾是熟悉或者可能熟悉的,這就限制了藝人以第一人稱作虛構敘事。印度、希臘等地家族式的表演團體,可以用不同藝人輪流講述故事,由此形成了敘述人不斷轉移的框架式結構;而中國采用的單人多日的演出形式,決定了由統一敘述者以單線演進並不斷設置懸念來串聯情節這樣一種結構方式。
眾所周知,在中西小說的敘事方式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差異,那就是,在中土古典小說中,無論是文言還是白話小說,幾乎沒有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情況,但無論在印度、埃及還是希臘、羅馬,用第一人稱敘述都是相當常見的類型。如世界上最早的小說之一、屬於埃及十二王朝早期的《遇難水手的故事》的主體部分就是一位水手講述其早年在海上遇險的經歷,采用的是第一人稱敘事;十二王朝時期的另一部作品《撒奈哈特歷險記》同樣是第一人稱敘事。在印度,《五卷書》中充斥著以框架式結構(Frame)串聯、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故事。在希臘、羅馬,色諾芬(Xenoephon)的《遠征記》,即是以自己為主人公創作的傳奇體,阿普列尤斯(LuciusApuleius)的《金驢記》,則是典型的以第一人稱並以框架式結構串聯的長篇小說。中西小說之間的這種差異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一個常識。至於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過探討。如陳才訓認為:中國小說來源於史傳,而歷史敘述需要幹預的絕對自由,並忠實於實錄的原則,因此只能采用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而儒家文化對個性的約束,小說地位的卑微與文人懼禍的心理,都使得小說家對第一人稱敘事心懷顧慮①。這種解釋對於文言小說來講是部分成立的,因為文言小說確實屬於歷史性書面敘事,與史傳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但這種解釋對於白話小說來說則遠遠不夠,因為中土白話小說的淵源與文言小說完全不同,它們脫胎於中古時期從西域傳入的講唱表演,原本屬於表演性口頭敘事。為什麽它們同樣缺少第一人稱的敘述?我的意見是必須從早期中西方職業說書藝人不同的表演方式中尋找原因。
一
在西方,很早就存在著以吟唱史詩為職業的所謂遊吟詩人,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常識。在希臘的史詩吟唱傳統中,誕生了像荷馬這樣偉大的遊吟詩人。而在印度,同樣存在著職業的史詩吟唱者,正是這些史詩吟唱者的長期積累,才產生了《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這樣的長篇史詩。在梵語用作“說唱藝人”、“樂師”和“演員”的詞匯中,有一個是kuīlava,來源於羅摩的孿生子Kua(俱舍)和Lava(羅婆)。這表明說唱藝人與史詩吟誦之間那種密切的關系②。
除了史詩吟唱者之外,在印度、希臘同樣存在著以講述(而非吟唱)故事為主的職業表演者,雖然他們在講述的過程中會插入韻文形式的吟唱,但故事的主要情節是以散文形式來傳述的。這些表演藝人所講述的故事與小說的關系更為直接。可能成書於一、二世紀的早期大乘佛經《神通遊戲》(Lalitavistara)第十二品(“現藝品”)提及少年釋迦牟尼精通的各種技藝,其中包括“琵琶、樂器、舞蹈、歌唱、吟誦、故事、俳謔(或戲笑)、軟舞、戲劇(nātya)、摹擬”③。而在巴利文經典《梵網經》的“小戒”一節中,有一段提到印度早期的各種娛樂,其中包含:(1)舞蹈(nakkam)、(2)歌唱(gītam)、(3)器樂(vāditam)、(4)集市上的表演(pekham)、(5)吟唱(akkhānam)、(6)手奏的音樂(pānissaram)、(7)吟唱史詩(vetālam)、(8)長筒鼓(kumbhathuūnam)、(9)神奇的場景,即講故事(sobhanagarakam)、(10)由kandāla表演的雜技(kandāla-vamsadhopanam)、(11)鬥象、鬥馬、鬥水牛、鬥山羊、鬥公羊、鬥雞、鬥鵪鶉等等④。從這份單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歌唱(gītam)、吟唱(akkhānam)、吟唱史詩(vetālam)、講故事(sobhanagarakam)是屬於不同類型的表演。可見,職業講故事者在印度很早就已經存在。
與遊吟詩人一樣,這些職業的故事講述者表演同樣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大致成書於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後5世紀末期的《薄伽梵經》(Bhagavatī-sūtra)記載了一個職業說書人艱辛的日常生活,其雲:
末伽利-末伽與他的妻子一起,從一個村莊旅行到另一個村莊,他們到處流浪。妻子懷了孕。他穿著一件末伽的裝束,手里拿著一塊畫著圖畫的板子。他來到一處地方,這是婆羅門牛豐(Gobahula)的牛圈。他到這兒以後,在這牛圈里歇息,他放下行李,把行李安置在一個角落⑤。
在希臘,據希臘作家科•阿西馬科普洛斯(K. Assimacopoulos)說:
古希臘社會中有一種職業說書人,他們走村串鄉,在集市上講述種種娓娓動聽的故事以換取微薄的報酬。他們被稱為“阿雷托勞戈斯”,意為頌美者,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頌揚某種美德的主題;或者被叫做“伊昔科勞戈斯”,意為表演者,因為他們講述得生動傳神,並不時伴以各種姿式,表現出一定的表演技能。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不致遺忘故事的細節或者為了傳授給他們的子女,常常把所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於是便形成了希臘小說的最初的書面形式。⑥
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就曾經是一個職業的講故事者。他在亡國以後,家產蕩然無存。在某些傳說中提到他在雅典、科林斯和奧林比亞等地公開誦讀他的著作,如同行吟詩人、詭辯家、遊吟詩人、品達、海倫尼枯斯和高吉阿斯等人一樣,到處漫遊,聽眾則會給他一定的報酬,他據此支付漫遊各地的旅費⑦。
在中國同樣存在著一批以表演為生的職業藝人,這其中包括了主要以講故事謀生的說話者。但與印度、希臘等地流動性極強的表演方式不同,中土職業表演者的演出往往是具有固定地點的。從早期資料來看,這些固定地點首先是宮廷與達官貴人的堂會。早期職業俳優大部分集中於宮廷,如春秋時的優孟、秦始皇時期的優旃、漢武帝時期的郭舍人等等,都是職業的宮廷表演者。其次是達官貴人的堂會,據《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裴註引《吳質別傳》載:
質黃初五年(224)朝京師,詔上將軍及特進以下皆會質所,大官給供具。酒酣,質欲盡歡,時上將軍曹真性肥,中領軍朱礫性瘦,質召優使說肥瘦。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