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1. 何謂文化地景
自從1992年的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中正試認定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是屬於文化資產的一類,並列為保護的對象後,文化地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成為都市規劃、建築、景觀建築及人文地理學等空間學門所關注的研究主題。
然而不同學術領域甚或同領中不同的學者在使用這個措詞時往往指稱的是不同的內涵。換句話說,儘管文化地景在學術論述中常可見到,但是文化地景的涵義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這個情況其實不是台灣學界獨有的,而是國際學術界共同的現象。由於文化地景的定義如此分歧,因此也造成了研究者之間溝通對話的困擾。
(MELISSANI CAVE, KEFALONIA GREECE)
然而,儘管文化地景的語意沒有獲得一定的共識,我們仍可將之大致分為相關但又不同的兩大類,也就是「歷史保存論述中的文化地景」與「文化地理學論述中的文化地景」。以下將分別說明之:
(1)歷史保存論述中的文化地景
在歷史保存論述脈絡下的文化地景通常指是有獨特性、可識別的地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以下稱UNESCO)的定義中,文化地景是「一種文化資產,它們呈現了自然與人類結合的成果…它們闡明了人類社會與居地如何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與/或機會以及社會、經濟與文化力量相繼而來之影響,無論這些影響外在或內在的(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在這個定義之下,UNESCO進一步文化地景區分為三種類型:
(a) 人類刻意設計創造的地(landscape designed and created intentionally by man),包括了各種為了美學或宗教理由而營建的庭園與公園。
(b) 有機演變的地景(organically evolved landscape),這是由於社會、經濟、行政或宗教因素所造成的地景,而其形貌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相呼應。
(c) 關連性地景(associative cultural landscape),與宗教、藝術或文化有重要關連的自然元素。
在台灣通常在都市規劃、建築、景觀建築等領域或者政府政策中論及文化地景是在保存論述脈絡的意義,換句話說,文化地景被視為一種反映了地方文化的景觀,由於其文化上的意義而值得被保存。也因此新版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中也列入了文化景觀這項,將文化景觀定義為:「神話、傳說、事蹟、歷史事件、社群生活或儀式行為所定著之空間及相關連之環境。」
(2) 文化地理學論述中的文化地景
在文化地理學中,文化地景一詞被視一種為分析與了解地景的角度,其目的在於探究地景背後所形成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因素,同時要指出地景在社會中的象徵意義。文化地景研究的學術傳統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期,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地景研究所關注的對象與論辯主題也因社會脈絡的不同而不斷地進展。由於本研究在採用文化地景一詞時是將之視為一種分析地景的方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文化地景研究領域的發展作一個簡要的回顧。
2. 文化地景研究理論的系譜
文化地景理論的改變,和時代的背景相關,而不同學派對於何謂「文化」、何謂「地景」也有不同的理解。
(1)1920年文化地理學
「文化地景」這個概念最早是美國文化地理學家Carl Sauer在1925所提出的,用以強調地景形式在人類文化創造上的重要性。在Sauer的年代,西方地理學界最盛行的學說乃是「環境決定論」,這個學說認為自然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文化的發展。各地之間文化的差異乃是由於自然環境條件不同的緣故,社會習俗在這些特定的環境中形成,並代代相傳,成為地方性文化。「環境決定論」看似合理,然而實際上它卻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一種變體,用自然主義來合理化歐洲文化的優越性,提供了帝國主義在世界擴張的藉口。而Sauer的工作正是在學術理論的領域中對抗這種霸權。
相對於「環境決定論」的提法,在《地景形態學》(1925)這篇經典論文中,Sauer主張文化不是自然所造成的,反之是文化和自然的共同運作創造了社會生活的脈絡,而地景正是文化最清楚的表達。在他稍後的文章中,Sauer進一步解釋:「文化地景是文化團體對自然地景作用而形成的。文化是作用力,自然區域是媒介,文化地景是結果。在一種隨著時間改變的文化影響之下,地景經歷了發展,穿越了許多階段,或許最終會抵達其自身發展循環的終點。當另一種不同文化,亦即,外來文化介入後,文化地景將再度獲得新活力,或者,一個新的地景將堆疊到舊有地景的殘骸上。」換句話說,Sauer倒置了「環境決定論」,讓人不再是環境的產物,環境才是人類心智的產物。對照馬克斯所說的名言,「人創造歷史,雖然是在既定的歷史條件中創造之」,Sauer似乎是說「人創造地理,雖然是在既定的地理條件中創造之」。因此從文化地景的形式中可以讀到當地文化習俗與社會制度的運作。
Sauer的文化地景觀點除了作為一種對環境決定論挑戰之外,它也標誌了另一種理解地景的方式。傳統上landscape這個字指的或是繪畫、或是庭園、或是如畫般的美景,總之是視覺的意象。然而文化地景所意謂的卻不只是視覺意象,而一個文化群體在某種自然條件限制中所改造的地形與地貌。相較於藝術史觀點將地景視為個人心智的創作品,文化地理學毋寧更關心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時,人類集體生產的營造環境。相較於意象的觀點,文化地理學把焦點拉到了場所的本身。這也開啟了日後研究常民生活、風土建築的道路。
由於Sauer和他的門徒把地景等同於連貫而穏定的文化,因而缺乏對於現代化、工業化城市的研究。然而,從1930年代卻正是美國都開始急劇工業化與擴張的時代,因此Sauer學派的文化地景研究反而和現實的關係越來越遠。另一方面,從50年代開始,實證科學的模型支配了地理學,地理現象被化約為客觀的統計數字與計量模型。在這個情況下,文化地景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邊緣學門。
(2)1950年文化地景研究
然而到了1950年代,文化地景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科學領域中的重要學科,這主要得歸功於J. B. Jackson。Jackson在1951年發行了一本叫做landscape的期刊,這個期刊的發行量雖然不大,但是對文化地景的研究卻有很深的影響。在這個期刊中Jackson試圖扭轉美國人在視覺上的識讀能力,他將這個計劃稱為文化地景研究。更具體地說,文化地景研究所關心的是當代日常生活地景,像是街道、高速公路、商業帶、住宅、庭院…等等。他認為藉由閱讀這些地景,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過去的歷史以及當今的社會。Jackson和Sauer同樣將注意力放在普通的、日常的地景,但是和後者相較,前者更關心的是當下的都市環境,也因此和現實有更密切的關係。
放在他的年代,Jackson的文化地景研究可以說是一種對現代主義建築與規劃的一種批判。1950年是現代主義建築與規劃發展的高峰,在福利國家體制與現代主義建築理念的結合下,大量抽象形式的公共建築與集合住宅被營造出來。儘管這些建築經常和它們所處的環境脈絡格格不入,但卻是建築專業者與一般大眾注意的焦點。Jackson反其道而行,不去理會那些紀念式的建築,而把鏡頭拉得更遠,關心日常生活中人們隨處可見卻又視而不見的地景,並且教導人們去理解與欣賞這種日常生活地景。
Jackson的作法,帶動了建築設計界的風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運動。由於關心一般人民的營造環境,這個運動也啟發了後來的社區參與式營建活動。
(3)當前文化地景研究趨勢
自Jackson開文化地景研究之先河之後,包括地理學、建築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學等各個學門都有學者加入研究行列,由於各學門有其固有的研究傳統,故其研究方法也多有不同。但是大體上來說,可以分為下列三個取向:
(a)現象學取向
現象學取向最具代表人物是Yu-Fu Tuan,他運用了現象學的方法,強調個人與心理的的重要性,探討場所對人的意義,並對「場所感」作了深入的分析。
(b)政治經濟學取向
如果說現象學取向是延伸了Jackson的理論傳統,政治經濟學取向則是對它的一種批判。例如Richard Walker認為不管是Sauer或Jackson對文化地景的概念都不願意面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政治經濟系統的力量,因而無法回答是誰或是什麼創造了都市與鄉村環境。因此,要了解地文化地景,研究者必須探究這些地景背後所形成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的因素。有些學者像是Dolores Hayden已朝這個方向努力,將政治經濟學的架構和工作地景、族群歷史與建築型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
(c)文化研究取向
文化研究取向的學者質疑文化地景「文化」這個概念本身,認為傳統文化地景研究把文化具體化為一個事物而非過程,結果使得文化中的社會與心理成份變得無法理解。事實上,文化作為一個事物雖然界定了我們的生活,但文化同時也是一個過程,因為我們參與在文化的締造過程之中。這種文化的概念應用在地景的向度上,文化地景不是靜態的,而是持續變動的人地關係。地景在社會生活中同時存在著兩種功能:它一方面是人類共同營造的場所、共同勞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它又架構了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在意識形態的層面上運作。
綜合上述:當今的文化地景研究學者共同關心的對象可以歸結為:人們如何運用日常生活空間來建立他們的身份認同、連接社會關係、取得文化意義。而就研究涵蓋的對象,則包含了都市與鄉村地景、工業生產與消費地景、真實的地景與地景的意象。
3. 文化地景研究的架構
Paul Groth and Todd W. Bressi 在1997年時歸納了一個文化地景研究的架構,我在此把它們條列出來:
1. 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地景是相當重要的研究對象,因為一般人民是藉由用這個環境來獲得生活的義意。
2. 地景研究的主題同時包涵了都市與鄉村,以及生產性與消費性空間。
3. 在文化地景的詮譯中,要對照出各地之間的多元性,或是找出一種共通的本質性,始終是一個被爭論的議題。
4. 地景研究需要人人能懂的寫作文體、也需要學術性的文體,以儘可能影響最多的人。
5. 跨領域是地景研究的本質,因此有許不同的理論與方法可選擇,
6. 各種文化地景研究方法仍有一個共同點:視覺與空間的資訊是最重要的資料來源。
若我們將之與近年來談全球化重要理家Arjun Appadurai所提出的文化經濟流動概念相比較,可能會得出有趣的洞見。Appadurai認為文化的全球化有五個重要面向:
1. 族群景觀(ethnoscape):人口流動
2. 科技景觀(technoscape):生產技術的流動
3. 金融景觀(finanscape):錢的流動
4. 媒體景觀(mediascape):影像的流動
5. 觀念景觀(iedoscape):意識形態的流動
他用了景觀(-scape)這個後綴詞自創了上述的概念來描述全球化的現象,這一方面指出景觀不規則的形貌,另一方面則指出「它們並非客觀的、從任何角度看都一樣的既定關係,而是深受觀點而異的建構物,因不同行動者的歴史、語言與政治處境而異,這些行動者包括:民族 國家、多國組織、離散社群、次民族團體與運動,甚至面對面的親密團體,像是村落、鄰里、與家庭。」
我在這裡加上一個不會流動景觀:土地景觀(landscape),也就是我們關心的文化地景。我認為我們若要研究當代民眾如何藉由日常生活地景使用來形成其身份認同,我們恐怕要將Appadurai的文化流動考慮進來。人口、科技、金融、影像、意識形態都是可以流動的,唯獨土地是不可能流動的。但是土地將會是諸般流動項目在某個時刻交會的地點,這個交會形成了地景文化意義的來源。換句話說,在當今的時勢之下,地景如何被再現、解讀與使用,可能都和社會行動者的設身處地有關。這也是研究地景與認同建構之間的關係時,必須留意的地方。
顏亮一的部落格·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