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小時候家住西西河沿,1949年搬家至菜市口以南的米市胡同南口。從和平門一帶搬到這里居住仿佛下鄉一樣。學校也轉到城隍廟街小學,從城隍廟街再往東走就是“四面鐘”(現已經拆掉,其位置就在友誼醫院南面),過了四面鐘就進入了天橋的範圍了。自五十年代以來天橋市場核心只是東、西兩個市場了(五十年代以前其範圍要大得多)。西面是“三角市場”,東面就是四九年以前所說的“公平市場”。現在天樂劇場的北面一帶。四面鐘距離在它西南面的三角市場還有一里左右,過了四面鐘就有零零星星的卦攤和其它小攤了,稀稀落落的生意人和偶而駐足的行人使得這塊本來荒野的地方有了些市場的氛圍。
一、便宜
如果從雅的視角來說,按照歷代的慣例,天橋應該稱作朱雀橋。自南朝以來京師南北中軸大街都叫朱雀大街,這條南北大街由京師的南大門到皇城的北大門之間都有座橋,稱為朱雀橋。劉禹錫的《烏衣巷》中的“朱雀橋邊野草花”就是指這座橋。這條的筆直的大街,按那個時代的人們來看就應叫“天街”,因為它能直達天子腳下。
如果從俗的方面講,它是下層社會民眾消費和娛樂的地方。自從清中葉以來,由於地近南郊,進城的人們大多由此經過、也因為在天橋附近有些廟會,於是天橋的兩側市場交易逐漸繁榮起來,當時這里又有空地(五十年代以前北京城內人口稀少,城中還有不少地塊是種莊稼的,特別是外城的南端與東西兩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市場。由於光顧這里的大多是窮人,所以賣的東西多是低檔的,或是二手貨,所以這里的買賣和消費都是便宜的。天橋由形成到1957年關閉大約有近二百年的歷史。
在老北京看來天橋是藏汙納垢之地、婦女兒童不宜,稍正經的一些人也不往這里跑。但自解放以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變,天橋鎮壓了一些地痞流氓和惡霸、淘汰了一些汙穢,小孩和婦女也能到這里來走走了。對於十來歲的孩子來說,天橋是我們看熱鬧、玩耍和開心智的地方。小孩到了天橋主要是吃、玩二字。這里的“吃”和“玩”都比其他地方便宜的多。比如天橋最高檔的食品是炸黃花魚,賣這道食品的大多是小飯館,半斤多的黃花魚,裹上面糊,炸得焦黃,剛出鍋的,你要買的話,再從鋥光瓦亮的大銅鍋中擓一勺鹵給你澆在剛出鍋的魚上,發出滋滋的響聲和香氣,只要一千元(幣制改革後的一毛錢),其它的葷腥如爆肚雜碎之類只幾百元而已。至於窮人和小孩子愛吃而又易於填飽肚子的炸油箅子(類似油餅,但它是有香油炸的,比油餅大而且厚,賣的時候,用刀切開按份量賣),一斤兩千四百元,一個人絕對吃不了一斤。小孩愛吃的粽子糖,小販是一邊做、一邊唱、一邊賣。唱的內容就是他的糖在熬制過程中羼了多少味藥,他的如何能消食化水,止咳平喘等等。可是價格也是一百元數塊。一鍋糖下來也就賣個五六千元。他們自我解嘲說這是賠本賺吆喝。
聽玩藝兒也便宜(老北京把一切演出都稱之為“玩藝兒”),露天演出可以不給錢,特別是小孩,即使給錢一場下來,不過給一二百元(一二分錢)而已。如果要給五百元或一千元,藝人就要向你特別致謝。像我這樣小孩往往是在場子外一站,看藝人演出,一分不花。有一次,在一個場子聽相聲,聽完一場,給錢的不多,恰巧我衣兜有二百元,就扔到藝人打錢的小笸籮里。藝人很高興,非要把我讓進場子里,坐在板凳上。我很尷尬,因為從來我都是站在場子外看的。就是到天樂戲院正經的大戲(京劇),開了場以後進去才五百元一個人。那里掛頭牌的老生是被戲稱為“天橋馬連良”的梁益鳴(後來梁益鳴真的在政府安排下拜馬連良為師了)。天橋有三家電影院,五百元一張票,還是“循環開演”(有精力的可以在里面座上一天)。白楊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在這里的中華影院看的。
這兒也有賣書的,主要是流行於下層社會的小說唱本之類。三角市場一進門的右側就是賣書的,以唱本為多,這類書的封面大多印得花花綠綠,像年畫那樣的色彩與圖畫印在書的封面上。這些書的紙大多很次,質量類似豆紙(一種土衛生紙),只是較豆紙稍白一些,這些唱本名目為《鬧花燈》《薛仁貴征東》《薛剛反唐》《秦英征西》《十二寡婦征西》《陸文龍掃北》等等。這些唱本多是把一些大書,如《說唐》《楊家將》《精忠說岳》等分割成為小的段落,以說唱形式表現出來,印成書供說唱藝人參考,其讀者對象也多為認識幾個字的學徒工、小市民等,價格也很便宜,每本在五百元到一千元之間。
不僅吃玩便宜,就連算卦都便宜。1957年我初中畢業,那年高中緊縮,錄取率很低,有些地方還出現學生鬧事(如漢陽中學事件)。有個一同住校的同學耽心考不上,讓我陪他去算卦。一個星期天,我就把帶到了天橋。在一個卦攤前,那位“小神仙”,翻著白眼看了我們半天,然後從嘴里蹦出兩個字“一毛”(當時已經幣制改革了,一毛錢相當以前的一千元)。當他收了一毛之後,嘴里咕嚕了半天,這
二、成功與不成功的藝人
天橋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拉洋片的筱金牙,唱西河大鼓劉田利、說評書的趙某、砸石頭的老者和東西兩個市場中的相聲場子。他們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都使我難忘。“洋片”又稱“西洋鏡”,人們坐在鏡箱的凸透鏡前看被放大的圖片;藝人站在鏡箱的左上方演唱,介紹畫片的內容。樂器只有一個扁鼓、一個小鑼,一副鑔,這三樣打擊樂器被固定在一個架子上,用一根細繩操縱,藝人拉動這根細繩,三件樂器皆響。我沒有看過筱金牙的“洋片”,但常聽他的唱,他演唱時面部的滑稽表情使我歷五十年而不忘。筱金牙當時四五十歲,光頭,面部團團,一幅無錫大阿福的長相。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