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故事的敘事頻率。故事的敘事頻率主要表現為事件頻率和敘事頻率。事件頻率是事件發生的次數,也就是指事件本身是在生活中經常發生的還是偶然發生的。敘事頻率是敘述者講述事件的次數,它有一次性敘事、重覆性敘事、分頭敘事、 不完全敘事之分。新聞文本中的敘事頻率主要是一次性敘述,或者說是一種低頻的敘事頻率。為了實現低頻的效果,可以用陌生化的手法敘述高事件頻率的行為。陌生化的敘述能給敘述者和受者造成重新審視和認知的行為。因此,新聞敘述者要追求低頻的事件頻率,並在“敘述”層面上不斷推陳出新。
內容的建構。新聞的各材料、各範疇,在文中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像搭積木一樣 進行不同組合,不必“起承轉合”,但不管怎樣,“故事”的建構總是圍繞核心事件進行組裝建構的。
評論。評論可以分為直接評論和間接評論。直接評論是新聞工作者對新聞事件所發表的看法和意見;間接評論則是借助於新聞人物或者相關人物針對事件發表的談話、看法和意見。由於受客觀報道原則的限制,直接評論經常處於 “缺席”狀態,而間接評論則時常“出場”,這是因為直接敘述事件所引起的結果和新聞人物的評論,既可以避開主觀評價的弊端,給受眾以客觀公正的印象,又可以通過選擇新聞人物或有關人物的言語而達到評論的目的。
總之,新聞敘事學裏的“故事”,就是充分運用事件、行為者、場景等基本要素,確立合適的事件順序,把握敘事的節奏和敘事的頻率,對有新聞價值的事件聚焦,並進行合理的事件編排而形成的結果。
對新聞敘事學“話語”的研究
“新聞即是一種再現的話語。”
“話語”,主要指的是敘述故事的口頭或者筆頭的語言本身,即能指,是說話者或作者在某個語境中運用語言系統表達個人思想情感或者實現個人意圖的口語或者文本。新聞話語是對新近或正在發生事實的再現過程,但這種再現並非是純凈、透明的,而是一種典型的編碼建構,是在特定的理念、立場下塑造出來的、經過選擇的話語。因此,新聞話語具有與語句相似的範疇和結構。根據語言學的相關理論,我們知道,一連串的語句可以用一個單句釋義,或者說,一連串的語句(一個完整的文本)具有與一個單句相同的語義結構,而單句則由字、詞構成。
因此,在新聞話語的研究上,我們可以從字詞以及句子的分析上展開,並在此基礎上解構貌似客觀公正的新聞話語背後隱匿的意識形態。
新聞話語建構的字詞選擇
客觀是新聞報道的專業貞操,可讀性是新聞話語的專業要求。因此,新聞話語的事實建構,要選用準確、具體、可感的常用字詞。現代心理學發現,符號能否被主體轉化為表象(心理學術語,是人腦對當前沒有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以前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主體對信息的接受,而準確的常用字詞能夠喚起讀者表象的功能。比如看到“老虎”這個詞,我們頭腦中就會浮現出“老虎”的形象,這個形象不是詞語帶來的,而是詞語喚起了我們曾經知覺過的“老虎”形象。如果有的讀者沒有見過“老虎”,就不會在頭腦中呈現出“老虎”的形象。因此,新聞話語應該減少生僻概念、專業詞匯的使用,盡量使用讀者熟悉的語言文字,利用表象在讀者與陌生的抽象概念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比如,我們經常說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很大,大約相當於多少噸的炸藥,這樣說,很多讀者對原子彈的威力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也很難想象到原子彈爆炸的情景。如果我們這樣描述:原子彈爆炸產生比狂風掃落葉更強勁的沖擊波,放出直沖雲霄狀如蘑菇的煙霧,“用以放置原子彈的鋼塔完全被融化了”,“強光把整個實驗基地照的比最明亮的白天還要亮”,爆炸氣浪把十公裏之外的人“猛地推倒在地上”等,讀者就會產生具體可感的理解。實際上,國外很早就註意對新聞話語可讀性的研究,比如,萊夫利和普雷西在 ! 年就根據人們對每個單詞的熟悉程度機使用程度的不同分別表明常用指數,指數越高越常用。
羅伯特・ 崗寧在年也提出迷霧指數的概念,要求敘述話語要具體形象,通俗易懂,不要抽象晦澀,不要以賣弄知識為榮。美聯社也對新聞記者要求:“盡量使用常用詞匯。記住,美聯社的工作並非在於擴大讀者的詞匯量。如果你不得不使用讀者可能不熟悉的詞,那麽必須對該詞做出解釋。”
但是不同的詞語喚起表象功能的強弱也不同。那些與有關表象緊密聯系,且本身清晰穩定的表象,比較容易引起相關的想象。這類詞首先要從詞語類別上進行辨析。一般來說,屬概念在詞語的清晰度上,在喚起讀者的表象功能上要超過種概念。比如,“葡萄”、“蘋果”等屬概念比“水果”這個種概念更能喚起讀者的表象意識。其次,從詞性上看,動詞比形容詞、副詞更容易喚起讀者的表象意識,增強畫面意識,給人以動感,並產生巨大的感染力。比如,說某個人“很熱情”,但“熱情”到什麽程度,我們無從感知。如果我們運用動詞來闡釋“熱情”,取得的效果會大不相同:“我一進門,他就立馬放下手中的活,把你拉到座位上,轉身給你倒來一杯熱騰騰的茶水。”用“放下”、“拉”、“倒”等一系列動詞來表現“熱情”氛圍,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經久難忘,而這些效果絕對不是“熱情”這個形容詞所能表現出來的。
新聞話語事實建構的句式選擇
新聞話語事實建構的句式選擇,主要表現在語法結構和信息結構兩個方面。首先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句子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六種成分。新聞句式的結構特點要求簡潔,其常用句式多為主語、謂語和賓語構成,主要依靠語序自然連接,較少使用關聯詞和插說成分,常用直接或者間接引語。弗勒施等許多學者認為,信息中的短詞、短句越多,則易讀性越高。研究表明,長句、覆合句中的從句和修飾成分往往使得閱讀不暢,理解困難;而被動句則往往使語言軟弱無力,累贅羅嗦。因此,新聞“話語”的句子應該多選用短句、簡單句、主動句,少用覆合句、長句、被動句。當然,新聞的語言並不是一味地追求短句,最好的句子形式是長短句搭配,短句為主,這樣,節奏感強,容易產生較佳效果。比如徐遲的新聞作品就很注重長短句的配合,主動句為主,讀起來富有節奏感,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其次分析句子的信息結構。句子由兩個部分組成:話題和說明。話題是句子中的已知信息,而說明則是新知信息。由於句子的信息結構的編排原則為話題(已知信息)—— —述題(新知信息),所以,越靠近句末,信息內容就越新。由此,句子有兩個重要的、引人註目的位置:句子開頭的成分和句子末尾的成分,其中,句末成分是最新信息,是對話題進行說明和陳述的焦點,因此,又被稱為“句末焦點”。在這裏,話題位置和焦點位置的功效是新聞工作者用來隱含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的重要手段。新聞工作者可以憑借種種的語言技巧,既使自己的新聞話語堅持了客觀報道的原則,又巧妙地隱含了自己的主觀傾向和意識形態。
新聞話語事實建構背後的意識形態
新聞話語是一種典型的編碼過程,是敘述者在一定的社會政治、文化等語境中運用語言系統敘述與建構新聞事實的產物。不管新聞工作者如何使新聞報道客觀、公正、真實,新聞話語的編碼總是通過一種政治化的 “此時—此地”的結構方式,想法設法地將受眾置於一個特定的社會情景中,使受眾在把握新聞價值的同時,無意識地成為新聞事件的旁觀者和參與者,進而不假思索地接受新聞報道的觀點與看法,喪失或者削弱自身的認知與判斷能力。因此,新聞報道的話語總是受某種霸權意識形態的支配,報道策略總是在制約“事新聞敘事學研究框架的構想實”的真實面貌的再現。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的新聞大都是斷言性的言語行為,而告知與勸服則是新聞話語傳播的兩個層次。前者是要人們理解傳播者對某個事件或情景的敘述,在語義學的角度上,就是期待受者建立與敘述者所預期的一模一樣的文本再現情景模式;後者則是傳播者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期望將隱匿的言語行為獲得受者的接受,從而實現報道的價值和意義。
新聞話語在建構新聞事實的時候,往往通過選擇不同的詞語和句式,或明或暗地顯示出自己的立場。事實上,“敘事不僅僅是故事,而且也是行動,某人在某個場合出於某種目的對某人講一個故事。”
話語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棲身和抗爭的場所,決定了話語產物和話語形式的文化在維系霸權方面的重要作用。
對新聞敘事學“敘述”的研究新聞敘事學中的“敘述”,是指產生話語的行為或者過程,是隱藏在敘述話語中的獨特的敘述者、敘述角度、敘述方式等創造性動作。
敘述者
敘述者,是敘事文內的故事的講述者。眾所周知,記者與新聞事實經常處於“異時異地”狀態,對新聞事實的采訪大多為“事後采訪”,需要借助與新聞事實相關的人完成敘事。另外,我們最終看到的新聞文本是編輯對記者采寫的新聞或多或少改動的結果。因此,新聞的敘述者應包含記者、采訪對象和編輯。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