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海洋夢:科技是關鍵 人才是基礎

“海洋夢”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海洋強國之夢。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它自然地統一於以國家富強、民族覆興、人民幸福為指向的“中國夢”。關於“海洋夢”的內涵,筆者認為有3個方面:一是在維護海洋是人類共享資源上有重要的話語權,並通過維護海洋權益、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資源與有效實施海洋綜合管理,達到建設海洋強國之目的;二是追求並確立我國在海洋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三是把海洋強國建立於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的基礎之上。


第一和第二個層面顯而易見,海洋是人類得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戰略依托,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後的開辟疆域”。在此背景之下,要實現“海洋夢”這一戰略任務,我國必須具備沖破“第一、二島鏈”封鎖,在“第三島鏈”內具備強大的海上防衛能力;必須具備探測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各類海洋資源的能力;必須具備將海洋變為透明海洋和深度認識海洋地球系統的能力。要具備以上3種能力,科技是關鍵,人才是基礎。

就“海洋夢”的第三個層面而言,科學精神追求認知的真理性,人文精神追求人類生存的意義和價值關懷,它們是一種互補。傳統的利用和控制海洋的海權觀念,蘊含更多的則是對於海洋霸權的維護,漠視了對海洋應有的價值關懷,這造就了人類對海洋的無序開發乃至紛爭。所以,我們有必要站在人文理性的高度,使海洋科學技術和海洋開發利用始終服務於國家和人民,服務於和平、發展和進步,服務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覆興的“中國夢”。

與“中國夢”一樣,“海洋夢”既體現了今日國人之理想,也反映了先輩們追求和諧與進步的傳統。在我國古代的海洋意象中,人與海的關系就其本源來講具有一體性。另外,從煮海為鹽、剖蚌取珠到海洋捕撈,再到海上絲綢之路,先輩們開發海洋的努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開拓進取精神也是一以貫之。

時至近代,國人的海洋意識逐步提升。王蒙先生曾說:“也許我們會痛心中國久遠的歷史缺乏對海的了解和開拓,但也許我們會從中國的文化裏看到另一面,就是說我們不是無條件地提倡競爭,提倡優勝劣汰,提倡適者生存。”現在我們海洋意識不僅有包容的意識,也有開拓的意識甚至冒險的意識。但強化自己的同時,又要有一種和平共贏的精神。

“中國夢”與“海洋夢”更深程度的契合,體現於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肩負“謀海濟國”之責任的中國海洋大學為例,學校按照“2011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要求,強力推進海洋領域的協同創新中心的培育,以著力解決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問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和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為重要使命,為覆合型海洋創新人才的成長和科技創新提供了自由、開放、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

中國海洋大學自當奮力承擔起並緊緊把握住建設海洋強國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和機遇,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在實現國人海洋夢的征程中,向著建設國際知名、特色顯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


作者簡介:吳德星,男,漢族,1952年5月出生,山東無棣人,1974年8月入黨,1968年12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現任中國海洋大學校長。


信息來源:中國海洋報

Views: 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