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雄渾的長江水擁著綠柔的嘉陵江水奔騰遠去,江面船兒如梭,江岸遊人如織。長江南岸昔日寂靜的山丘已變成高樓鱗次櫛比的新城,嘉陵江北面蔽舊的江北嘴正以驚人的速度“變臉”,打造著重慶的“浦東”。一座城市在歷史與夢想的變幻中,一次次讓人們驚嘆!

透過巨大彩虹般的朝天門大橋眺望,水逐風雲,山浮日月,思緒順著奔騰的江水飄向夢幻般的三峽,那是巴渝的發祥之地。自然、文化、歷史在這裏交融,思想、哲理、人生在這裏閃光,人類與壯麗的大自然在這裏和諧一體。自屈原發端,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追逐著三峽之夢。“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打開三峽這美不勝收的歷史文化藝術長廊,分明看見一個個文章巨子乘舟觀峽,或寫景,或抒情,或妙悟,於是一篇篇奇麗的詩篇便永遠回響在朝雲謩雨的三峽絕壁之上。君不見“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淒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壯觀,“可令十二奇峰外,更有零星百萬峰”的奇嘆,“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讚頌。但三峽自古天下知險之地,江濤洶湧,奔騰萬狀,稍有不慎,便會船毀人亡。有川江號子長吟:“川江水,浪滾來,船工拉灘又跑巖。挖煤匠埋了沒有死,船拉兒死了沒有埋”,不就是古之船工不顧生死與險灘惡水搏鬥的真實寫照嗎?恰逢新時代,萬丈潮頭,百萬移民,終造就了“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的永世宏圖。

若將目光朔嘉陵江水而上,穿越歷史的硝煙,一座宋蒙鏖戰,“獨釣中原”的釣魚城就屹立在蕭蕭江岸之上。750多年前,席卷半個歐亞大陸的蒙古10萬鐵騎兵壓這重慶抗蒙前線的小城,勝負似乎立馬可判,但誰也未曾料到,一個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竟在這裏誕生了。一個軍民不足萬人的彈丸之地,竟面對強敵經歷200余戰,堅持抵抗蒙元36年,就在南宋滅亡8年後還孤城不倒,號稱“上帝之鞭”的成吉思汗之孫蒙哥大汗也駭然在此陣亡。或許,正是因為有了“上帝折鞭處”的釣魚城,世界才擁有今天的歷史。如今,硝煙散盡,殺聲寂,血無痕,沿著當年校場的石板路,炮台的斷壁殘垣尋覓,依稀嘉陵江畔,只一股英雄氣在上空飄蕩。

就在南宋王朝戰亂之時,與釣魚城相鄰的大足縣卻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冉冉升起,那就是當今被世界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的大足石刻。遙記當年,寶頂山寺廟主持,以一人之軀,發弘誓願,集民間之智慧,匯世俗之生活,精心設計,嘔心瀝血,歷時70余載,率數代工匠於唐人鑿北山石像後,終在寶頂山上鑿成佛像上萬尊,無一雷同。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藝術造像,組成了一幅幅鮮活的歷史生活畫卷,在世界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人們沈湎於石像的藝術氛圍,心底湧現的卻是弘法驅災,行善積德的世俗信仰,更有遠離戰亂,祈求和平的美好願景。

當強盜闖進家園,把戰爭強加在人們頭上,對這片熱土進行兩千多個日日夜夜血腥恐怖的狂轟濫炸時,善良的人們毅然挺起了不屈不饒的脊梁,竟用血肉之軀抵擋了從天而降的千萬噸炸彈,使抗戰陪都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名城。黨派棄嫌團結,賢達匯集呼號,民眾悲壯憤發,堅韌8年抗爭,終改寫了近代百年外敵入侵屈辱的歷史,譜寫了一曲永載史冊的抗戰勝利頌歌。如今兩江濤聲依舊,街市人聲鼎沸,皆已遠離了血與火,只有長江對岸黃山的抗戰遺址,嘉陵江畔的紅巖村在江霧中時隱時現,昭示著光照千秋的抗戰精神。

當歷史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這座城市時,站在象征一艘巨輪起航的朝天門,怎不感到正站在一個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上呢!我想,造就一個城市的經濟奇跡,只需要幾十年,但一個城市的魂魄卻要在歷史的沈澱中經歷血與火的千錘百煉。不就是這城市之魂推動著我們不斷創造著新的奇跡麽?

Views: 10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