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洲·漢武盛世的歷史透視 下

漢武帝為此大怒,他說,身為在官位上的官員,你如果不舉薦賢人,不舉薦孝廉,就是失職,就應該被罷免,所以說不舉孝的,他說應該按照“大不敬”的罪名來論處;那個不舉廉的呢,按照武帝的詔書中的規定,就應該按照“不勝任”來論處。大不敬和不勝任,至少要給予免官的處分,也就是他用這種以免官相威脅的方式要求他的地方大員們一定要力行推薦人才,給中央朝廷提供人才,履行他們應有的職責。這是制度建設的這個層面。從此之後察舉制就成為漢代取官的一個主流途徑,它保證了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一批優秀人才,通過合法的穩定的渠道,源源不斷地進入官場,提高了漢代官場的官吏的素質。並且察舉制對後來中國的影響意義也是非常重大。

第五個他的改革就是涉及到開疆拓土。西漢前期在對外發展方面明顯地是一種守勢,這裏面有他不得已的一面。就是漢家立國之初經濟非常困難,要想搞大規模的軍事征伐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漢武帝這個時代情況不一樣了。所以,漢武帝在他在位53年間,其中有戰爭的年頭算起來大概有三十多年。那麽,這些戰爭呢,是拓地於四方。我簡單說來,北征匈奴,西通西域,東定朝鮮,南平兩越,把中國的版圖向四周擴充了相當大的一部分。那麽,我們不僅要註意他拓地這一方面,我想呢,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看到他這個拓地,他是有個中心的,他是以反擊匈奴為他的中心所在,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戰略部署,東定朝鮮和西通西域,都是他反擊匈奴戰略上的一盤棋中的一個棋子,分別被稱作為“斷匈奴左臂”、“斷匈奴右臂”。征發匈奴開通西域的過程之中,他有了一個意外的收獲,就是把漢家和亞洲以外的地區連接起來,就是這是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大家知道,張騫通西域是絲綢之路開通的一個歷史前提,但是張騫通西域的目的、本來的動機何在呢,他是受漢武帝的指派,要去西域尋求與匈奴有夙仇的大月氏國,和漢家夾擊匈奴,由此才導致了絲綢之路的開通。那麽絲綢之路開通以後,它的影響所及就遠遠不是限於漢代的境土之內了。東西方文化第一次通過絲綢之路給予溝通與聯絡,這是影響世界史發展的一個大事。

第六個方面的改革呢,就應該講到漢武帝這個時期的經濟領域的改革。這個經濟領域的改革,同樣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因為這個改革的核心或者主要的趨向,就是要搞經濟上的中央集權,要把一切天下的財力集中到中央。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局面呢,有兩個因素可供我們考慮,一個因素就是漢武帝時期長年累月的這種邊境戰爭,耗費了大量的國家府庫,文景之治時期積累下來的那麽多的錢財,都已經被浩大的軍費開支所沖擊,已經沒有錢了,所以他急需開辟財源。於是漢武帝時期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系列國營壟斷經濟的政策和法規。其中,以鹽鐵官營為核心。當然,還推行了一些別的制度。鹽鐵在當時是百姓生產和生活所必需,但是個體小農以自己一家的人力、物力又無法單獨地生產,所以他必須仰賴於社會的供給,他需要購買,那麽這樣一來,鹽鐵業就是當時最主要的獲利豐厚的產業。漢武帝把它由原來的允許民間私營的這種政策調整為由官府壟斷,在出產鹽鐵的地區,分設鹽官與鐵官,把生產和經營納入了官方壟斷的體系之內,收入歸國庫所有,用於軍費的支出。

下面呢我講第三個問題,就是武帝盛世所潛伏的社會危機。中國古代被稱為盛世的有那麽幾個時代,那麽通常作為一般規律,盛世往往有被過分誇耀的一面。美國著名漢學家孔飛力,他說什麽是盛世呢,盛世是人們的一種慣用的稱謂,是對德政的一種護符,是對官方文書的一種裝飾。他還講到一個觀點,說對於百姓而言,盛世帶給他們的真實的感受究竟如何呢,是我們現在的人最難斷言的。由此我想,對漢武盛世的歷史故實,我們也應該註意這個角度,什麽角度呢,一個是不要被官方文書所蒙蔽,也就是我們要超出於這個之上;再一個我們要看待盛世的問題,要關註從社會底層、從百姓的自身感受來看盛世。那麽在這個視野之下,我想漢武帝時期的盛世,是在盛世的光環之下掩蓋著許多社會問題,甚至有的是社會危機。哪幾個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表現在兵連禍結,百姓因此受盡困苦。漢武帝的軍事征發,在前面我曾經講到,這是他建立強國優勢的必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同時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極為明顯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最終都要轉嫁到百姓的頭上,那麽為此生活在漢武帝統治下的臣民,他們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過於殘酷。賈捐之的一番話“寇賊並起,軍旅數發,父戰死於前,子鬥傷於後,女子乘亭鄣,孤兒號於道,老母寡婦飲泣巷哭,遙設虛祭,想魂乎萬裏之外”,父子都上陣,或死或傷,女的被動員起來去守邊防,孤兒寡母在家裏,無人,就是說苦告無門,他們要給自己的陣亡的親人祭祀都找不著親人的屍首,只好遙拜,這是一種何等殘酷的局面。所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我們要看到。

第二個方面就是漢武帝的窮奢極欲的生活,加大了政府的經濟開支,導致了民眾生活的困苦。在這一方面我們舉幾個例子:一個是漢武帝是非常喜歡搞大型的土木建設工程的。漢初建的宮殿很少,因為蕭何建了個未央宮太過壯麗還受到漢高祖劉邦的批評,此後文景時期基本沒有宮殿建築的出現。但是到了武帝這個時期,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大興土木,興建了若幹宮殿群,他把原有的甘泉宮加以擴大,他又興建了建章宮、明光宮,都是非常大的,規模非常宏大。甚至呢,把他興建的建章宮、明光宮還有未央宮三個宮殿在空中建成了相連的閣道。漢武帝率領著他的一批後宮佳麗遊走其間,可以不經過地面的道路,這是何等大的工程,要費多少人力物力。所以武帝時期的社會危機有的是屬於與國家有關的舉措,有的呢是純粹是漢武帝自己的出於專制君主一人的私欲。除了我剛才講到的之外,還有求仙,為了求仙他被多少方士騙過呢?但是樂此不疲,國家再窮,想辦法搜刮民脂民膏,也得供養這批方士。其中的那個欒大,漢武帝封他做什麽五利將軍,天道將軍,地道將軍,還封了侯,還把自己的女兒衛長公主下嫁給這位,到了這種程度,花錢花得是太多了。所以,漢武帝時期經濟的困境與長期的戰爭有關,也與這種專制君主個人奢侈腐化的生活直接相關。

第三個危機是爆發在統治集團上層,表現的形式是戾太子兵變。其實這也是漢武帝晚年一個最大的政治慘案。戾太子劉據因為被人所排斥,這種排斥的產生,與漢武帝不願意交出自己的權力也直接相關,漢武帝做了那麽長時間的皇帝,他的太子做繼承人,時間也很長。到後來以至於被人誣陷,說是他要用巫蠱之術來陷害皇帝,結果皇帝對他就產生了懷疑。太子要面見皇帝給予解釋,皇帝根本不給他這樣的機會。太子在情急之下起兵來捍衛自己的生命,結果漢武帝下令征討平叛,一場長安城之內的上層軍事濫殺就由此產生。一場戰亂下來,當時幾千人被殺,朝廷百官牽扯其中的有很多人,事後朝廷位置半空。在事後的追查處理案件的過程中,各地又有上萬人被株連,這是當時的一大慘案。它直接動搖了武帝後期的統治,這是政治上的危機。

第四個我想說的就是秦始皇和漢武帝,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秦始皇最後導致了亡國,而漢武帝盡管他的晚年出現了這樣的社會矛盾、政治問題,但是呢漢武帝卻把他的政權平穩地過渡給他的後繼者,靠的什麽呢,應該強調的就是漢武帝到了晚年依然不糊塗,靠的一個“輪台之詔”,就是由大臣主要是桑弘羊等人奏請在西域的輪台這個地方繼續屯田,並且為此要向百姓多征收每人多征收三十錢的賦稅,用於支持這項曠日持久的邊疆屯戍。漢武帝下這個詔書,針對著這個奏請下的詔書,歷史上稱之為“輪台之詔”。輪台之詔的要害是說他自己對以往多年的征伐很有悔恨之心,一方面是不得不打仗,但是戰爭帶來的社會的危機,他意識到了,所以他說現在不是再進行戰爭的時候了,應該是恢覆重視農業生產的傳統,鼓勵農民重新從事休養生息。這標志著國家的發展重點,從原來的擴疆拓土回歸到正常的經濟建設。盡管這個詔書公布之後不多久,漢武帝本人就去世了,在他有生之年沒有看到這個詔書直接產生的作用,但是他的後繼者卻因為有了這個詔書的存在,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國家的施政方針大綱向和平建設這方面轉軌。所以,後來出現了一個恢覆發展時期,此後才會出現了漢代的第二個盛世,漢宣帝時期的盛世。所以漢武帝有秦始皇之失、而沒有秦始皇之敗,關鍵就在於他還能夠審時度勢,及時地調整統治政策,向著一個正確的方向轉軌。在這我們再次看到一個盡管是垂暮的,但卻是對時局了然於胸的有為之主的形象。好,今天的報告到此結束。(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Views: 4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