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提要:希特勒怎麽不是德國人呢?他當上德國元首還不是德國人?然而追根究底希特勒還真的不是德國人。他是地道的奧地利人,為什麽來到德國求“發展”?為什麽在德國造黨建納粹?為什麽率軍吞並奧地利?本文為作者的一篇遊學筆記,有暇垂覽。
這是奧地利邊境小鎮布勞瑙。踏上由無數花崗巖石塊鋪就的街道,希特勒的故居還真不好找,問到多少行人,回答你的竟是一色的呆滯與迷茫。這也難怪,這裏的居民心中盤踞著一個怪影,一個頑固的潛意識,拒絕聯想曾有一個猙獰的魔王在此降生。幾經周折找到這個地方。一棟普通的樓房,未存任何特殊的銘牌和標記,不加留意,還真不知道這就是當年鬼魅出世的“洞穴”。
大門緊閉,樹木森森,不遠處一塊巨大的頑石,像垂死的猛獸匍匐地面,據說是希特勒誕生一百周年時特地從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的毛特豪森集中營搬運過來。這給本來不尋常的居所,增添了濃郁的悚然肅殺的氣氛。走近去看,石頭正中鐫有話語:“為了和平、民主和自由,不再出現法西斯主義!數百萬死難者的提示”。具有反諷意味的是此所住宅現在成為一個社會組織經營的福利場所,40位智障殘疾人在此從事一些簡單的工藝制作。要知道,在納粹肆虐的年代,等待殘疾人的不是做工的作坊,而是被虐死後草草掩埋的墳場。作坊的負責人霍曼告訴來訪者,你們是首批走進希特勒故居的東方人!劉定國在《布勞瑙:一個特別的奧地利邊境小鎮》一文中這樣回憶。
來過奧地利與德國的遊人,都會被這裏一條條美麗的大河所吸引。群山黛紫,峽谷蒼萃,綠波萬頃一線,遠從天際而來。中歐有山,第一名山阿爾卑士山。中歐有海,浩渺北海人所皆知。萊茵河發源於阿爾卑士山,北流入北海,全長1232公裏。另一條大河多瑙河。提起它,耳畔會回響起伊凡諾維奇創作的圓舞曲“多瑙河之波”。優美舒展的旋律如同流水,淡淡的哀愁是水上的漣漪。多瑙河的源頭在德國西南部黑林山的東坡。從西向東流經奧地利、匈牙利等九個國家,最後於烏克蘭境內直瀉黑海。多瑙河全長2850公裏,比萊茵河更寬更長,說它是中歐第一大河並不為過。據說河水一年中變換8種顏色,充滿了神奇夢幻的色彩。
多瑙河東岸有一條大支流,名叫因河。因為發音近似,人們常常把因河與萊茵河混淆起來。其實它屬於多瑙河水系,與萊茵河沒有幹系。因河全長510公裏。發源於瑞士格勞賓登州呂吉諾湖,穿越奧地利境內上德國的巴伐利亞,成為奧地利與西德的一段自然邊界。因河有名,因為綠波之畔奧地利一方座落著一個小城叫布勞瑙。它是希特勒的故鄉。布勞瑙地理位置十分獨特。如果說地圖上奧地利像一把小提琴,那麽布勞瑙鎮就是“小提琴”的指板。它恰好處於歐洲的中心位置,人稱“歐陸心臟”與連通歐洲各地的“十字路口”。
布勞瑙早在810年已經顯現市鎮的規模,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是因河邊上的一個繁忙的碼頭,大宗的食鹽交易使它成為貿易樞紐,同時也變身為軍事要塞。歷史上的布勞瑙,其身份定位遊移不定,像自鳴鐘的鐘擺在德奧之間來回搖擺。最早屬於德國巴伐利亞州,1779年劃入奧地利版圖。1809年重返巴伐利亞。1816年再次回到奧地利。雖說是希特勒的出生地,但宛如世外桃園的美景依然醉人。夜間散步在沿河的小街上,水聲潺潺,河橋美觀,綠蔭花叢裏蟲兒吟唱。擡頭則可望星空疏朗,天街依稀。白天站在高地,小城輪廓盡收眼底。綠色的樹林鋪向遠方,赭色的屋宇點綴其間。空氣裏彌漫著橄欖油特有的酸甜味道,與因河漲潮時飄逸的水腥味混雜起來比較好聞,營造出一種憂傷的氛圍。
1889年4月20日一個霧朦朦的夜晚,因河嗚咽,推著細浪。布勞瑙鎮的一個客棧裏,傳來陣陣嬰兒的哭聲。一位名叫克拉拉的年輕婦女誕下一名男嬰。這就是後來的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希特勒出生地的那個客棧叫達夫勒旅館,座落在sVorstadt街219號。希特勒父母租用了第三層。從左向右數第3個房間,希特勒誕生在此。
克拉拉和希特勒的父親生過6個孩子。他們是古斯塔夫、伊達、奧托、阿道夫、埃德蒙與葆拉。其中只有阿道夫和葆拉長大成人,其余有的死於產褥期有的因白喉喪命。希特勒的父親叫阿洛伊斯,他是布勞瑙邊境小鎮的海關官員。一名42歲的農婦與流浪磨工生下的私生子。阿洛伊斯結婚時,已經48歲,新娘才25歲。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結婚,此前的兩次婚姻都很不幸。他經常酗酒,有嚴重的家暴傾向。史學家蒂莫西·裏巴克和弗洛裏安·拜爾在檔案館中發現有關希特勒親屬信息的塵封的文件。這些文件說明,希特勒家族近親結婚的例子十分頻繁。希特勒的祖父名為內波穆克·許特勒,祖母名為約翰娜·許特勒,他們分別是馬丁·希德勒的兒子和孫女,而希特勒的母親竟然是他父親的外甥女。無獨有偶,希特勒成人之後,也與自己的外甥女熱戀。格莉·勞巴爾是希特勒同父異母的姐姐安格拉的女兒,後來成了希特勒的情人。她的結果很淒慘,於希特勒慕尼黑的寓所用槍支自殺。輕生動機很可能是失戀。
希特勒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阿洛伊斯,與父親同名。做過酒店招待,後來在柏林開了一家酒館。阿洛伊斯回憶小時候的家庭生活,這樣說:“父親的高聲咒罵伴隨著阿道夫的吼叫聲。阿道夫每挨一下打母親就隨之顫抖,然後用身體保護被打倒在地的兒子。”保羅·C·馬丁在《希特勒家族的秘密》一文中披露了這些情況。父親阿洛伊斯死後,阿道夫·希特勒繼父親之後,成為新一代的家中暴君。葆拉在回憶錄中寫道,她與同父異母的哥哥阿洛伊斯和母親,常常不得不忍受阿道夫長達幾個小時的訓斥。希特勒還命令葆拉改姓沃爾夫,以免暴露身份,並阻止妹妹的愛情,不希望妹妹結婚。從遺傳學的角度看,希特勒與眾不同的秉性氣質,其殘忍與暴戾,與他出生於近親家庭及其上代不平常的經歷有關。他和愛娃一輩子為情人關系,當愛娃提出結婚和想要孩子,希特勒堅決地拒絕,理由是天才的後代不適合生孩子。他是不是已經發覺,自己怪異超常的體質,會把不良基因傳給後代。
希特勒6歲上小學,11歲上中學,萌發藝術家之夢。13歲時父親病逝,和母親一起住在市郊;17歲時來到維也納,邁開走向江湖,準備去翻江倒海的第一步。夏伊勒在《希特勒的崛起》一書中這樣寫道:誕生地點在德奧邊境,後來證照有重大意義。希特勒早在青年時代就有這樣的思想:德國和奧地利,這兩個德語民族不應當有邊界隔開,應該屬於一個國家。這種想法日益強烈不可遏止。他35歲蹲在德國一所監牢裏,口授堪稱第三帝國藍圖的名著《我的奮鬥》,頭幾句話就念叨他的出生地。“今天在我看來,命運竟然選擇因河畔的布勞瑙作為我的出生地,似乎是一種天意。因為這個小小的城鎮坐落在兩個日耳曼國家的邊境上,而我們年輕一代的人至少已把竭盡全力統一兩國作為我們畢生的工作”。希特勒看自己為朝聖的使徒,他要傾己畢生實現使命,而這個邊界小城“成了一項偉大使命的象征”。(夏伊勒:《希特勒的崛起》。)
在希特勒的思路上不存在一個單獨的德國概念,也不承認他的母國奧地利是一個真實的存在。希特勒只承認“德意志”,只認可“日耳曼”。他的夢想是要建立“德意志和日爾曼的帝國”。歷史上的“德意志”原本是一個大地域,包括西裏西亞、但澤(現歸波蘭)、哥尼斯堡(現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德國、奧地利。德意志說的是地域與種族,主要指地域,德、奧都在這個地域。日耳曼說的也是地域與種族,主要說的是種族,德、奧都在這個種族。德國與奧地利的關系就是這樣,譬如戰國時代的吳、越,都在中國地域,都屬於漢民族。奧地利人很多是日耳曼人(德意志人)。
遠在一千多年前就曾出現的神聖羅馬帝國(962年至1806年),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也叫“第一帝國”。這是由日耳曼(德意志)人建立起來的帝國,由普魯士與奧地利為主體的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前綴詞有兩個,一個是德意志,一個是日耳曼。希特勒一輩子強調這兩個詞。19世紀末,普魯士王國強大起來,擊敗奧地利,又戰勝丹麥與法國,最終建立德意志帝國。這是所謂“第二帝國”。由於這個帝國沒有把奧地利包括進來,希特勒認為是殘缺與非正式的,他的“第三帝國”一定要做完整性修正。“第三帝國”志在吞並法、英,占領東歐與俄,“統一”歐洲,有點像“神聖羅馬帝國”。與前二個帝國不同的是,野心更打,志在囊括世界,實現“宇內統一”。名字也給他想好了,就叫“日耳曼世界帝國”或“德意志世界帝國”。只不過暫時叫它“第三帝國”。
在希特勒看來自己是奧地利人還是德國人都無所謂,橫豎是德意志人或日耳曼人。
一戰後,德國戰敗,凡爾賽合約規定德、奧永遠不可合並。對於凡爾賽合約,希特勒恨之入骨。希特勒在德國建納粹黨,黨徒散在於德、奧兩地。希特勒在多個場合,聲言他的祖國是“大日耳曼帝國”,奧地利僅僅是“日耳曼民族的支派” ,早就應該回歸到大日耳曼的圖版上。
他指責奧地利對於日耳曼缺乏應有的忠誠愛護之心,而哈布斯堡皇室的存在則是“日耳曼人民的一個障礙”。希特勒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內外政策,尤其是它的民族政策。希特勒的種族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對於奧地利日益顯著的“民族雜居”的情況深惡痛絕,異常敏感地覺察到“寄居”在奧地利的其它民族將嚴重侵害日爾曼人的生存利益。他直言:“因為我對於這些的認識太清楚,使我非常痛恨著奧地利!”
希特勒上台後首著先鞭的大事就是將德國與奧地利合並,形成“真正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日耳曼帝國”)。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威逼奧總理 K.舒施尼格(1897~1977)應諾德國特赦被囚禁的全部納粹黨員,把奧地利納粹分子 A.賽斯-英誇特推上內務部長兼保安部長的寶座。此後“奧政府被共產黨暴徒包圍”的消息散布開來,奧政府請德出兵的假文件緊急出籠,以此為借口德國軍隊踢著正步開進奧地利。希特勒隨即到達維也納宣布德奧合並,奧地利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東方省”。據說,德軍進駐,奧地利舉國歡騰。戰後,奧地利不被列入受害國,而與德國一起被劃為侵略者與此有關。
希特勒在德、奧合並後的1938年回過一次布勞瑙,還出資為家鄉修建了一座小橋。為了迎接遊子的“衣錦還鄉”,整個布勞淄淹沒在印有納粹標志的旗海之中。每條街道都掛上“元首”的巨像。希特勒的出生地達夫勒旅館成為奧地利納粹辦公室。時過多年,無論德、奧,都十分警惕“新納粹”的擡頭。每逢希特勒生日,“故居”燭光閃閃,前來招魂者絡繹不絕。新納粹分子還想把故居買下來,作為“朝聖地”。對此當地居民堅決反對,他們做出決定自己出資,收購了這棟樓房捐給國家。
盛邦和: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系論研究室外國人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第一個文科博士,獲日本愛知大學博士後研究證書。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津貼專家。(收藏自愛思想網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