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藥跟著第一代的華族移民到新加坡至少也有近200年了,它在本地也曾有過蓬勃發展的時期。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中藥在新加坡有漸漸式微而被“邊緣化”的趨向;反之,中藥在世界各地開始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承認了中藥中醫,也接受了中國在中醫中藥與西藥的綜合療法(參考註一)。所以,在長遠來看,這有數千年悠久傳統歷史的醫學,實在是有其繼續發揚的價值。
2003年夏季,範瑞平博士在美國南卡羅來大學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學者把新加坡的中醫在醫藥保健的地位與香港等同歸於“被歧視與排斥”類(參考註二),這語氣或許是重了點,但根據筆者的經驗,政府過去一向來采取的是“不鼓勵也不排斥”的態度,到近幾年來才開始正視這問題。究竟中藥在新加坡的現代化面對了些什麽樣的挑戰?筆者在這裏以有限的研究時間,發表一些不成熟的個人看法。
本地衛生局向來對中藥有規範,但主要局限在對行銷作業的正常性及藥品的毒性管理為主。近年來則開始了對“質”的重視,並在今年一月讓中醫師的註冊工作生效,他們必須具備專業資格才能行醫,這可說是正面發展的第一步,也無疑為中藥的規範化起了催化作用,因此中藥從業同人應順水推舟,開始配合衛生局的步伐,打鐵趁熱,推動中藥的管理、管制及規範,並追上世界其他國家(如韓國、日本)的發展。
中藥的療理是根據中醫理論,而中醫理論則建立在陰陽五行的哲學理論上,所以它與西藥的微觀及病理比較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據了解,中國早已開始正視這方面,並展開了許多方面的研究,分別對藏象與證,七情病機,診法(望聞問切),從細胞學探討陰陽過程轉變,經絡針灸的科學性以及其他有關領域的全面研究(參考註三),以中國現有的資源、人才與智慧來看,假以時日,一定會有輝煌的成績。由於新加坡受環境及資源的限制,就不必重覆這方面的工作,但是新加坡的中藥中醫界可以提供臨床資料,間接協助其發展。
中藥的療效雖有例可尋,但由於本地藥界的華文水準參差不齊,而本地社會一向以英文為溝通媒介,所以要讓一般大眾接受,筆者認為還得下一番工夫。首先,中醫專用詞不易了解,如癥與證,脈沈、澀,塞因塞用等;中醫理論又有點玄,一些用字用詞又有點駭人,如:毒、邪、淫、濁、戾氣等;有些用詞又難記,如天癸、檀中、如漚如瀆等;有些病名也很難記,如瘰、癧、疔、梅核、佝僂等。如果能用較淺易的方法介紹開來,相信現代人會更易於接受。比如用系統動態平衡取代 “陰陽”,用免疫力、病毒、細菌解釋 “正邪”,用較現代的名詞荷爾蒙取代 “天癸”……等等。
一代宗師朱震亨就曾說過:“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參考註四)由此可見,中藥的發展自古以來就是積極的,向前推進的。新加坡就和許多現代化社會一樣,有其特殊的致病原因、環境因素,因而產生了現代病,中藥應該利用其特點,專門重點發揮其臨床表現,以建立名聲。據觀察,其實現代都市病皆多為七情失調產生的壓力造成,還有的就是飲食失調失控所引起,本地中醫中藥可發揮“治未病”的效果。
中醫中藥不能入主流的另一原因是所謂的“病假單”效應。在新加坡,中醫師開出的病假單不被政府和公司接受,所以許多即使相信中醫的雇員也不得不去看西醫。這主要是因為西醫早已有一套規範及標準,並受到政府例常審查以防濫用,例如一般上如果病人沒有發燒,是不會得到病假單的,所以中醫中藥業應該在監管上下點工夫,才可能爭取到發病假單的特權。
由於中醫是在整體及宏觀上看病,所以同樣的病在不同的診所可能被診為不同的病,所以病人可能因混淆而產生疑問,進而失去信心。在處方方面,由於中藥種類繁多又覆雜,近似功能的藥又多,再加上不同的配伍,所以往往得到內容不同的藥方,這無形中增加了病人的疑慮,如何在這一方面改進,的確是一個需要深思的問題。
新加坡的中藥從業員的經驗大多是家傳的,大家來自不同的背景,他們對許多藥物的藥性藥理知識很難統一,這會影響這行業的專業形象。在這方面,筆者認為中藥學院可作為領導地位,多提供各階層人士一些短期、長期或某些專題的訓練課程,從而提高從業員的素質。
中成藥多是根據驗方調制,對某一種癥有一定療效,在用藥時是否能中成藥與草藥共用,以增強或專治某疾病?這是因為中藥在煎煮上比較麻煩費時,難被大多數生活忙碌的年輕一輩所接受,如果不正視這問題,則新一代人會轉向較方便服用的西藥,圖個快捷方便。
新加坡目前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它與中西方的著名醫院皆有聯系,也開始發展及研究中藥藥理及其他與生命科學有關的項目,筆者認為中藥界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資助一些項目,由中藥學院為媒介,積極參於這方面的工作,雖然這是一項風險高的投資,我想以整體來看,將來的回報肯定也不小。
為了提高中藥在新加坡的知名度,中藥界也應提供一些較工藝性的項目,如制藥、包裝,甚至產品設計、廣告等,讓本地的大學或工藝學院生參與,把中藥的發展年輕化、工藝化,吸收生力軍進入這行業,從形象到質量,徹底地現代化。
總的來說,如果中醫中藥不加速現代化,它目前在新加坡的地位一定會慢慢地失去優勢。如果能吸引新一代人進入這行業,又能讓新一代人及廣大民眾接受它為主流醫療服務之一,那麽中藥在整個東南亞一定能繼續蓬勃發展,不論從商業或從醫道的觀點來看皆有利而無弊;加上有關當局已開始正視這問題並開始參與(參考註五),現在就是重要的轉捩點,中藥事業能否向前推進的成與敗,就在今朝!
註一: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03-2005 (Geneva: WHO 2002)
註二:Modern Western Science as a Standard for TCM,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 Summer- 2003, by Dr. Ruiping Fan
註三:面向21實際: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現狀和未來(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註四:《丹溪翁傳》,《醫古文》(上海科技出版社)
註五:“新加坡貿易發展局將在衛生部的配合下,探討如何將新加坡 發展成一個主要的傳統中藥 中心。。。”- 新加坡《聯合早報》(27/5/99) ;“新加坡旅遊局聯合旅行社, 推出介紹中醫藥的旅遊配套。 這是當局計劃把牛車水發展為中藥零售中心的部分計劃之一。。。” -新加坡《聯合早報》(9/2/00)(早報《言論版》 28 Aug 201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