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遜·“韓流”與“漢流”的內涵解讀

時下上海和中國各地,到處都勁吹著滾滾“韓流”,加上媒體的宣傳,這股與“寒流”諧音而其實是一股“暖流”的文化現象正引起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關註。

其實,任何文化交流都是雙向的,“韓流”在中國的勁吹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在今天的韓國也到處湧動著滔滔“漢流”,韓國學者或稱之為“漢風”、“華流”、“中國熱”。不久前在上海師範大學召開的上海-漢城都市文化比較國際學術討論會上,韓國外國語大學樸宰雨教授介紹,在韓國,2005年的大專中文專業有56個,本科中文專業有123個,加上放送通信大學1個,總共有180個本專科中文專業,比起上世紀五十年代的3個,七十年代的20個,真可謂是天壤之別。不僅大學,中小學也一樣,韓國現有260多所高中開設了中文課程,有不少小學也開設了“中文特別班”,可見漢語熱的程度。此外,由中國政府主辦的“漢語水平考試”(HSK),2004年韓國應試者達到2萬2千余人,占海外考生的百分之六十九,可見海外的“漢語熱”中,韓國是主要的推動者。

仔細分析一下“韓流”和“漢流”的不同內涵,也許頗有意思。按照中韓學者的說法,“韓流”一般分為“韓國電視劇”、“韓國音樂”、“韓國電影”、“韓國遊戲及其他”四類,“其他”中則又包括美容、足球、手機、現代汽車等;也有分為五類,把“遊戲”換成“文學”,另單列“其他”一類,“遊戲”也包括在“其他”類裏。其實不管是分幾類,核心的部分是電視劇,它是在中國受眾面最廣,也是影響面最大的。而“漢流”的主要組成部分,雖沒有人做過具體分類,但其核心部分無疑首推漢語。

內涵的不同,反映了中韓兩國人民時下關註的熱點不同。韓國人學習漢語熱,是因為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使韓國企業家和一般國民對中國的期待和關註大為提高。據樸宰雨教授介紹,韓國有這樣的俗話:“中國有十三億人口,賣牙簽也可以賣到十三億個,可以賺大錢。”所以父母和孩子本人都願意學漢語。某雜誌2002年曾對韓國“漢語熱”作過調查,稱韓國人學漢語是為了“過上好日子”,甚至說是為了“望子成龍”和“盼女成鳳”。以致在漢城的書店上,很容易看到取名為《賢惠的父母早點把孩子送到中國去》這類的書。可見韓國人學習漢語熱,主要是考慮將來的前途,是一種基於實際利益的考量。

中國人愛看韓劇,則似乎沒有韓國人“漢流”的功利性目的,而主要是一種審美的接受和欣賞。《大長今》和《加油,金順》為什麼吸引國人的眼球?恐怕沒有一個人會想到看了它可以有什麼實際利益,而主要是欣賞影片的人物和故事,為主人公的高尚品德和坎坷命運所打動,為家庭的親情和平凡人的愛情所感染;其間沒有實際利益的考量,而只有審美層面的愉悅、情感層面的共鳴。而兩國間的這種不同,都是符合各自的國情的,它們具有一種互補性和相容性。

再進而深究,中國“韓流”勁吹的深層原因,又和“漢流”即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內的暫時缺失有關。中國人愛看韓劇,除了韓劇的人物和故事能夠打動人心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觀眾從中看到了我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周邊國家的良好傳承,並由此感嘆本國傳統文化的斷裂和流失。正如韓國學者所指出的,“韓國是一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中韓兩國人民在感情表達、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自然韓國的文化產品也就很容易打動中國人的心。”看來,“韓流”之所以會在中國勁吹,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漢流”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大驚小怪“韓流”的來勢兇猛,或憤憤不平於“韓流”搶走觀眾,因為這股“韓流”所代表的,恰恰是“漢流”的回歸。從歷史上“漢流”(儒家文化)對“韓流”(韓國文化)的影響,到今天“韓流”(韓國電視劇)向“漢流”(儒家文化)的回歸,我們可以看到中韓兩國人民共同的文化傳承,以及彼此的互動與交流。

不過,“韓流”給我們的啟示還遠不至於此。誠然,韓國文化中確實有著傳統儒家文化的因子,但這些傳統因子已和韓國人的現代生活,以及他們從西方吸收來的現代思想觀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僅這些傳統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例如電視劇《大長今》,它雖是一部宮廷劇,但其視點卻落在一位宮女和醫女身上,和我國的宮廷劇專講宮闈秘事、上層鬥爭、朝政得失完全不同,體現了可貴的平民思想和關註普通人命運的現代觀念;《加油,金順》更是以幾個平凡家庭中的平凡成員的日常生活遭際為主要表現對象,把今天韓國百姓之間的親情、友情與愛情演繹得可圈可點、可歌可泣。上述韓劇中雖有著傳統儒家的美德,但更重要的是現代人的思想觀念,而這些現代觀念又是和西方文化相關聯的。眾所周知,由於歷史的原因,韓國既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又接受過美國文化的洗禮,因而韓劇能融合東西方文化,保持高度的競爭力。由此看來,“韓流”給我們的啟示還在於它所體現的文化的多元性,正如韓國學者所指出的:執著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不能克服本民族中心主義,是不可能創造出走向東亞和世界的“韓流”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漢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須走融合東西方文化、融合現當代生活的路。

我們期待著“韓流”和“漢流”更多的對流,期待著中韓和東亞地區文化、東亞和世界各國文化有更加廣泛和深入的交流。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的興盛,都是和這種交流分不開的。論文網 2008-02-28)

Views: 10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