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古來巴剎街 遠遠來點心/雲吞麵店

古來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Kulai

謝謝古來老鄉 Low Chee Kiat 分享的照片
讓我想起曾在這馬來亞半島的南方市鎮
生活過的十多年時光

我三歲到古來,十八歲到吉隆坡讀書
後來就在都門住了下來
四十年來,在外的時間多
雖不時回家,但每次都是匆匆來去
鎮上情景已經變化了許多
但在我心裡的圖畫,都還是數十年前的舊憶
老街早已在1980年代初的兩次大火災中燒光
我依稀還記得很多商店的模樣
這家鋪過了,是哪一家鋪

這家“遠遠來”在巴剎街
在我小時候,是一家包點店
那一天能上這兒來喝茶吃東西
是一件大事
後來加了雲吞面
現在很多人提起古來的雲吞面
都懷念這一家

“遠遠來”隔鄰有一家理髮院
老闆的孩子徐德華
是我在古來華小一校同班六年的同學

“遠遠來”另一邊的隔鄰
是一家唱片行
我在這店裡買過很多唱片

後來流行盒式錄音帶(Cartrige)
我也在這裡錄了不少歌曲

從遠遠來往新都戲院的方向走
同一排店有一家“李合發洋貨”
老闆的女兒也是我小學的同班同學

往淵泉牙科的方向走
同一排店有一家雜貨鋪
老闆的孩子巫子揚也和我小學同班六年

他們的店旁是一家陳姓電髮院
院長的一位女兒是我小學一二年級的級任老師

Views: 117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January 29, 2024 at 3:11pm


陈明发〈古来:青春这事真邪〉

再见志源和汉生,提起华文学会的共同时光,很多年轻的笑脸遂浮现眼前。

青春这事真邪,它就是不认老,不死。

从二十一里学校到苏丹依布拉欣中学,我因为喜欢文字,读过一些书,涂写多了,尝试拿几篇去报刊发表,赚点稿费。

有些文章却无法换到钱,例如,帮男同学写情书。

说是写给校外的女生,校内大概没人收过。

妻子认识我不久就批评我说:“你是无可救药的自恋狂。”

我说這事我很早就知道了。以前编学会壁报,我就常用不同的笔名多放一两篇自己的东西。

老以为自己的文章比人好。

我的很多书是从新加坡女皇鎭图书馆,用大姑几个孩子的借书卡去借回来看的。

少年十五二十时,校内校外,古来新加坡,和一些人谈得来、相处久些,便借那感觉发挥一下。不骚扰谁。

飘飘渺渺的,今天回头看,也算没亏待那些好时光。

上拉曼念书,发现在写作圈里,还有几个人看过我的东西。

沾沾自喜之余,更是无日无夜地写。

有的作品后来进入了选集/大系,HSC却考得不理想,进不了本地大学,又没钱出国。

只好去工作。

年纪一大把了,才设法半工读完成学业。

有时候,一手给孩子喂奶,一手捧课本,怕自己睡着,便大声把课文读出来。

妻子说,别吓着孩子吧。

我说,我在进行“零岁教育”。

却发现孩子咬着奶嘴不喝,盯着我看。(11.3.2023)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August 29, 2021 at 4:47pm


古来華小

Kulai Market, Johore 柔佛古來菜市場 1950s


二戰後的古來子弟上完華小,

要繼續唸中文中學唯有去新山寬柔。

寬柔後來成為獨中,生存只好靠民間支持。

照片中的“中華”指的是“中華公學”,

就是今天的古來華小~~我的母校。

1970年畢業。

(2015年7月19日 臉書)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July 20, 2018 at 10:35am


古來老巴剎街

翻開老照片,那黑白像素與彷彿恍惚的景觀

總是煽亮我們的唏噓感慨:一切仿似昨天啊

很多的熟悉混雜著不斷侵入的陌生

要是回到今天的現場

一直在哪兒的道路與建築

許多曾經發生在那裡的事情早已煙消雲散

事件中的人們也已不知去處

別說尋常人家瑣瑣碎碎的平常生活

就算是意義重大的事件與人物

許多時候也逃不過這個命運

甚至被有心人掉亂了秩序,偷換了敘事與重點

我們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根,或找錯根的現象?

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工藝,能幫上什麼忙?

圖片說明:柔佛古來菜市街(巴剎街),留給我最大的兒時記憶,就是菜市場入口處的雲吞面,三角錢一碗。

我家左鄰楊家夫婦,他們家再過去的一家寡婦,都在這菜市賣菜。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July 20, 2018 at 10:32am


李大傻


小時候,在柔佛古來菜市場旁的酬神戲

遠遠看過李大傻站在台上講過一回故事
我記得他的開場很特別
他說,他很興奮有機會到古來演出
害怕錯過了乘車的時間
戴手錶還不夠
還要準備一個特大的鬧鐘才行
說著,拉起他右腳寬大的功夫褲管
大家看見他在大腿上綁了一個大鬧鐘
全場哄笑

快半個世紀了吧
我還記得
故事的力量真迷人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July 20, 2018 at 10:27am


柔佛古來老街 Kulai Old Street

我出世在巴生,三歲回到爸爸的家鄉古來。
為何出世在巴生?事因母親懷我的時候,
適逢緊急狀態。巴生外婆家相對安定。

我是在馬來亞緊急狀態結束後一年來到古來,
離開講福建話的地方,首次接觸客家話,
親戚中較大的孩子欺負我不懂客家話,
教我講粗口,母親氣得恐嚇拿針縫我的嘴。

我和這些堂兄弟姐妹因此從小到大沒親近過。
沒事幹就跟着母親讀書寫字,
拿起粉筆在小黑板上塗塗寫寫。
我常跟人說,我三歲開始和漢字打交道,
算來它們是我認識最久的朋友。

在外地工作的父親每個月發糧,
母親去他在古來的公司領出來,
便帶我到大街邱家的崑崙書店買些
“世界兒童畫報”、“南洋兒童”之類的兒童書,
培養了我對文字的興趣。
母親自己也訂了《家庭生活》雜誌
定時在書店拿最新的一期。

上了高小,我常在香港的兒童雜誌
發表文字、繪畫和小笑話。
數量多得我上了初中他們還在發表。

雜誌社發來書卷當稿費
可向新加坡的世界書局換書
我最初的藏書
很多都是書卷換回來的
包括連士升和五四時期一些作家的著作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July 9, 2018 at 4:31pm


新加坡巴士車票


1950年代生活在古來的人
依稀還記得有一個時期
我們到新加坡去
用不著護照
小孩子在新加坡坐巴士
不管多遠的路途,多少站
一律只需要一角錢車票
新馬錢幣通用,幣值一樣
1965年8月9日以後
因為新加坡脫離了馬來西亞
很多古來人和住在新加坡的親戚
哪怕是兄弟姐妹、叔叔伯伯嬸嬸伯母
都成了兩個國家的人
進出往來都需要護照了
有許多不習慣這樣子安排的老人家
坐車到關卡又回來了
第二天去新山申請
5令吉一本的護照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