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世貿大廈頂樓的彈簧

1993 年2 月20 日,美國紐約曼哈頓島端的世界貿易大廈地下車庫被炸,除死傷多人外,還被迫關閉使用一段時間,損失極巨。

世界貿易大廈的主體是兩座方塔形的等高摩天樓,在紐約是最高建築物,但芝加哥的西爾斯大廈比它更高,因而在全美還數不上老大。

五年多以前,我訪美時曾到世貿大廈參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頂樓觀覽廳內的大彈簧。

說是頂樓,其實還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頂層,但作為一般旅遊者,所允許到達的,也就是那地方了。建造時就把它設計成供旅遊者鳥瞰紐約市容的場所,因而那層樓的外墻體幾乎全由落地大玻窗組成,玻窗前面,還有供旅遊者朝外坐觀的長凳,並有投幣即可使用的長筒旋轉望遠鏡。

在那觀覽廳裏,極目四望,景象極為壯觀。回望曼哈頓島,是摩天樓的森林,而穿插其間的馬路和立體交叉橋,上面車方形八仙桌流行的時代,大體上已經過去了,現在家具市場上數量最大的,還是鍍鉻折疊腿、紫紅木紋塑料貼面的大圓桌。不過已經有不少年輕人開始追求西洋式的配六把高背椅的長餐桌。究竟中國人的餐桌會怎樣變化下去,實在值得潛心觀察。1988 年夏水馬龍不間歇,恰似峻峰下的河流;曼哈頓島與皇後區、新澤西州相聯的大橋偉若黑虹,特別是著名的布魯克林大橋,造型瀟灑飛逸;朝島外望去,則大海無垠,屹立著自由女神像的小島,與那些航行在海上的巨輪小艇,互成一種離合的動態……

  請我登樓觀覽的美國友人,邀我同坐到那落地大玻窗前的沙發凳上,我卻堅辭,因為我從小就怕登高。從高處下望,即使立處非常之安全,心中也仍會怦怦然而雙腿發軟。經我說明後,美國友人亦不勉強,便陪我以離玻窗大體保持五米的半徑緩緩旋觀了一圈,然後引我到樓層中心的售品部閑逛,沒想到在那裏我亦產生了一種惶恐感——可能是設計者刻意追求的一種趣味吧,若幹水桶般粗的大彈簧,竟裸露在天花板下,那些大彈簧,是用來控制調節摩天樓在高處氣流下的擺幅的,那些大彈簧無時無刻不嗡嗡顫動著,對於美國友人和別的許多遊客,也許恰是一種難得的怪異感受,於我,卻使雙腿發軟而外,又增加了心緊氣促。

  本來美國友人還想請我在那些大彈簧下面的咖啡座喝杯咖啡,見我面有難色,便匆匆陪我再乘快速電梯下樓。後來我方知那登樓費頗昂,一般的紐約人和外國遊客付款上去,不眺望盡興是絕舍不得稍停即下的。

  出了世貿大廈,美國友人請我到街上一間咖啡廳小憩,跟他聊了一陣,方知我的這種“高樓反應”,是一種中等程度的“恐高癥”,他建議我找有關的專科醫生去治療一下。

  以往我對自己的“恐高”,在人前總是竭力掩飾,獨處時又總是自卑自責,這幾年又增加了些有關的知識,總算能夠坦然承認並卸除心理上的負擔了。

  美國好萊塢已故導演、號稱“懸念大師”的希區柯克,曾拍過一部就叫作《暈眩》的影片,片子裏的主人公不但在高處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惶恐感,甚而還有一種身不由己要投入一個下旋的漏鬥狀渦流的欲望,那當然是高程度的病態了。

  以往我們對個體生命中的這一類表現,總簡單地劃歸為“思想問題”,我當年的自責,也陷於“我怎麼就不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模式;其實除了恐高,例如還有人對小球狀的東西的彈跳感到恐懼,有人對“鋼蹦兒”( 硬幣)的撒落感到心悸,有人對超長的黑色膠皮水管產生恐懼感,有人對某種強烈的大塊顏色不寒而栗……都是一種不僅不能生硬地歸入“思想感情問題”,甚而也不能簡單地納入純心理學的範疇,而是個體生命的物質結構與精神結構交相作用的極復雜的生命科學中的問題,無論自己還是他人,都必須極慎重地對待。

  1993.4.5

Views: 10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