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過去五六十年間,美國出現經濟學蓬勃發展的現象,隨即變成世界經濟學的重心。1932年我開始在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時,經濟學還只是文字的經濟學。僅有少數勇於創新者一如霍特林、弗裏希(RagnarFrisch)與亞倫(R.G.D.Allen)使用數學符號;不過如果他們和我早期的經驗相同,就難免遭遇著名期刊對運用到微積分的論文嚴格的設限的情況。矩陣是稀有動物,在社會科學的動物園中尚不見蹤跡,充其量只能看到一些簡單的行列式。
我的時代的經濟學
眼見今日各式符號不但充斥於《計量經濟期刊》的篇幅中,連《經濟期刊》(EconomicJournal)與《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EconomicReview)也無法幸免,許多對這種現象反感的人士,大概都會覺得我前面所描述的情景宛如伊甸園,而生出向往之心吧!
別想得太天真。在舊式的經濟學中,處處充斥因襲過往的陳腐謬論,茁壯的科學新株難以由這片土壤孕育出來,而時髦的教科書與論文,亦無法有效地反映真實世界的景況。
經濟學家在1932年真可謂生逢其時。經濟學像睡美人,它的蘇醒正有待新方法、新典範、新好手與新問題的一吻。科學一如寄生物,病人的數目愈多,生理學與病理學上的進步就愈大,由病理學可以發展出治療方法。1932年是大蕭條的谷底,由這片腐坯的土壤,遲遲長出了一株今天被稱為宏觀經濟學的新學科。
我講的是凱恩斯革命嗎?當然。這個名詞指的並不是50年前在凱恩斯、漢森、羅賓遜夫人、勒納(AbbaLerner)、卡萊奇(MlichaelKalecki)等人的著作中所找到的那些政策與觀念。透過盧卡斯(RobertLucas)、沙堅特(TomSargent)、巴羅(RobertBarro)等人的著作,新興古典學派(NewClassicalSchool)已將早先凱恩斯學派的原理作了一百八十度的翻轉。然而,今天無論是貨幣理論、折衷的主流凱恩斯學派或理性預期學派(rationalexpectationism)的方程式,如果和瓦爾拉斯與馬歇爾(AlfredMarshall)或是兩位我在芝加哥的新古典名師奈特(FrankKnight)與威納(JacobViner)的方程式相較,其相去真可謂天差地別。1936年由凱恩斯《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首創的宏觀方法學,固然是1985年揮向凱恩斯學派的利劍,但同時也成為捍衛主流總體經濟學的盾牌。
到目前為止,我所談的都是經濟學作為一種科學的內部邏輯及其發展,這些是課堂內所探討的經濟學。當然,對外在經濟世界的觀察,也被帶入了課堂之中。就外在環境的影響而言,1932年到1975年是有利於我這種經濟學者發展的時期,大學大幅擴充,工作機會比比皆是。如果借用經濟科幻小說的通俗術語,我們那個時代的經濟活動,乃是乘著康德拉捷夫擴充(Kondratieffexpansion)的巨浪昂然前行。
新政(NewDeal)與福利國家的政策,替經濟學者在政府機構中創造了龐大的新市場。然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參與戰爭的計有武器、炮灰和經濟學者:就算景氣循環因戰時管制經濟而進入冬眠,資源配置的數量問題也不再存在,經濟學者還是可以在作業研究這門新科學上有用武之地,而且即使是名不見經傳的經濟學者,在這類遊戲中能勝過他們的,也只有少數聰明絕頂的物理學家。
接下來適逢戰後教育的蓬勃發展。1935年時,傑出的經濟研究中心只有哈佛、芝加哥、哥倫比亞等寥寥幾所,現在則在各地都有優秀的經濟研究所出現。升任正教授毋須熬到45歲,拜一批行動積極的系主任之賜,為戰後經濟學的天地創建了香格裏拉樂土,他們在行政當局授權下,四處延聘薪資也許比他們高一倍的搶手明星教授。一如戰時空軍有嘴上無毛的上校,年方三十的正教授也榮登崇高的學術位子。
歐陸精英齊集美國
單以人數眾多而論,美國的經濟學者就比國外經濟學者占上風。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希特勒就為我們送來了一批歐洲大陸的精英。芝加哥是華沙之外波蘭人最多的城市,同樣的,就瑞典人聚居的城市而言,紐約僅次於斯德哥爾摩。奧地利學派的成員幾乎全數為美國羅致。除了愛因斯坦、馮紐曼與費米(Fermi)這些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我們還看到了經濟學者庫普曼、裏昂惕夫(WassilyLeontief)、熊彼特、馬爾夏克、哈伯勒(GottfriedHaberler)、顧誌耐等許多人。之後,由於美國的實力日益增強,又吸引了更多好手;移民美國的經濟學者名單上,相繼出現了赫維茲(Hurwicz)、戴布魯、泰爾(Theil)、巴格瓦地(Bhagwati)、科斯、費徹(Fischer)等多人的名字。
近數十年來,我不斷看到國外頂尖的博士後學者在美國訪問一年,由哈佛巡回到斯坦福,從中獲得莫大的激勵。他們回國之後,開始積極改革舊世界。五年之間,他們的著作一再被翻印。然後,好像是按照所謂熱力學第二定律(secondlawofthermodynamics)的作用,熊彼特學派倏然退潮。
科學本身顯然不適用規模報酬不變的法則。你說這不公平?那麽套句肯尼迪總統的話:誰說生命是公平的?
我目睹了經濟學者社會聲望提高,對金錢的需求也增加。調查顯示,收入最高的物理學者、生物學者乃至經濟學者,並非任職私人企業,而是在大學裏——也許說在各大學間進出較為適當。我並不認識有經紀人的經濟學者,不過有些人倒的確有代為安排演講的辦公室。至於在公司董事會擔任一席公共董事,則已成為一種時興的生活方式。
年休期間為華府要員提供建言,是項令人暈眩的經驗。出身學界的報紙專欄作家,無心插柳之間取得了這項工作所需的全知全能。
傳道授業原是課堂中或講桌旁的事,但現在也泛指在國會委員會中疾呼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或是告訴電視機前的觀眾要低買高賣。
樹木不會一直長上天。每道康德拉捷夫波浪,都有它的折退點。歷經1932到1965年這段經濟學者身份與自尊的擴張期之後,接下來是比較黯淡的歲月。我們變得比較謙虛,而且,一如邱吉爾所言,我們是有很多該感到謙虛之處。經濟學者對解決停滯性膨脹的良策一直莫衷一是,讓許多非經濟學者有幻滅之感,而且說實話,也打擊了我們的自滿之心。我們四處搜尋新的理論典範,仿佛煉金術士期盼能取得點石成金的新法寶。某篇國家經濟局的論文水準不佳,並不一定代表它就沒有趣;某篇論文內容艱深,也並不代表它就受人看重。
經濟學界最後一位通才
到目前為止,我所談的都是經濟學的事,不過既然這系列演講的主題是"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我好像該談談"我自己"。杜利(Dooley)說過,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Roosevelt)準備寫一本有關美國與西班牙戰爭的書,書名是《我與古巴》(MeandCuba)。書的開頭是一段獻辭:"我的黑人士官是我所認識最勇敢的人。他跟在我的後頭上了聖璜山。"
我可以自誇,在談論現代經濟學時,我所談論的正是"我自己"。我所研究的範疇,涵蓋了經濟學的各個領域。我有次自稱是經濟學界最後一位通才,著作與教授的科目廣泛,諸如國際貿易與計量經濟、經濟理論與景氣循環、人口學與勞動經濟學、財務金融與獨占性競爭、教條(doctrines)歷史與區位經濟學等等。基爾洛(Kilroy)既然也在那裏,就應該是共犯。(歌德曾寫道,他所聽過的罪惡,沒有一項是他覺得自己不可能犯下的。索洛對此的反應是,歌德在自擡身價。前句中的"罪惡"也許是我的誤譯,歌德說的可能只是"錯誤"。)
接下來要要談我最嚴重的錯誤。諸位是否記得,經濟學者曾預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會出現大量失業的情形?結果自然是錯得離譜。這份1945年官方的末日預測,是由跨單位的團隊共同執筆,我並不在其中。但是,如果諸位翻閱《新共和》(NewRepublic)泛黃的檔案,就會找到一篇在下精心撰寫的論文,其中在預測上也犯了嚴重低估的錯誤。我的良師兼益友漢森就相信,戰後會有一波復蘇的景氣,可惜在這點上他沒把我教好。其他像史利特(SunnerSlichter)以及一些凱恩斯學派與非凱恩斯學派的學者,也都比我高明。
永遠要回頭看
我為這個嚴重的錯誤而自責。不過如果發現錯誤後還死不承認,我的自責會更深。我沒理會派吉(SatchelPaige)"永不回頭看"的建議,在20世紀40年代站在多頭這方而獲利甚豐,我倒想鼓吹薩繆爾森法則:"永遠要回頭看。你可能會由過去的經驗學到東西。我們所作的預測,通常並不如自己記憶中的那樣正確,二者的差異值得探究。"格言有雲:"如果你必須預測,那麽就經常為之",這並非只是玩笑之辭或自認無能,而是體認到殘酷的事實比美麗的理論重要。未來有些部分不能由過往推知,這也正是科學無從措手之處。好在有待科學做的事還很多,而且許多科學任務尚未完成。
接下來,我要比較明確地談談自己在學術與研究上的發展歷程。我不喜歡套用虛驕的陳腔襤調,因此也無意重復一些前人自傳的寫法。四卷的《薩繆爾森科學論文選》(CollectedScientificPapersofPaulA.Samuelson)中,有種種我個人的回憶散布於學術篇章之間。不過這方面資料蘊藏最富者,首推我於1968年在國際經濟協會(InternationalEconomicAssociation)世界年會中的主席致辭。那篇講稿巧妙地以《一位經濟學者之路》(TheWayofanEconomist)為標題,雙關的用字表達出兩重意義,一是所經歷過的經濟學之路,一是行路者的個人風格。同樣地,我今天在前面談到"我的時代的經濟學"時,另一方面也是意指具備我特有節奏的與風格的經濟學。
第二項個人自傳資料來源,是我所寫的《黃金時代的經濟學:個人回憶錄》(EconomicsinaGoldenAge:APersonalMemoir),收錄於霍爾頓(GeraldHolton)所編《20世紀的科學:思想來龍去脈研究》(TheTwentiethCenturySciences:StudiesintheBiographyofideas)一書中。
第三項來源是《我的人生哲學》(MyLifetimePhilosophy),標題是別人訂好的,是《美國經濟學人》(TheAmericanEconomist27,1983)一系列的學者介紹,亦收錄於《薩繆爾森科學論文選》的第五卷之中。
以下容我以第三人稱的方式,客觀地簡述自己的研究生涯。
薩繆爾森老是受幸運之神眷顧,一輩子都是待遇偏高而工作量偏低。他自幼聰穎,深受父母寵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高中,學業卻一落千丈。他的出生日期按日歷記載是1915年5月15日,但事實上應該是1932年1月2日,地點是芝加哥大學。
他天生是從事學術研究的料,在芝加哥的平均成績是A,在哈佛是A+,但他進入經濟學的領域純屬偶然。結果證明,經濟學這一行如天造地設般地適合他,仿佛是歷代經商先祖的基因,找到了命定的歸宿。
早露頭角
他想爭取的榮耀無不手到擒來,而且來得很早。他在大學階段獲得大學部社會科學獎章,而就在畢業之前,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新設了一個試驗性經濟學獎學金計劃,他成為首位得主,而能從容地在哈佛就讀。他在芝加哥曾受業於奈特、威納、舒茲(HenrySchultz)、西蒙斯(HenrySimons)、道格拉斯(PaulDouglas)、內夫(f)與明茲(LloydMints)等大師,再到哈佛接受熊彼特、裏昂惕夫、威爾遜(EdwinBidwelWilson)、哈伯勒、錢伯霖(EdwardChamberlin)與漢森的教導。在獎學金用完之前,他克服了研究學會(SocietyofFellows)對經濟學的排斥,騎在柏萊圖(VifredoPareto)的肩上進入初級研究員的神聖圈子。他在學會的同僚有哲學家昆恩(WillardvanOrmanQuine)、數學家伯克霍夫(GarrettBirkhoff)、兩度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巴定(JohnBardeen)、化學家威爾遜(BrightWilson)與伍華德(RobertWoodward)以及博通諸家的列文(HarryT.Levine)等人。他在那裏邁開步伐,發表論文的速度極快,連期刊都來不及容納他那些半數學化的東西。
有人說薩繆爾森是由物理學家與數學家的身份出道,這並不正確。但他在大學時代就察覺到,數學會為現代經濟學帶來革命。他持續研究數學,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拉氏乘數(Lagrangemultipler)的情景,如果根據最大膽的推則,他據此獨立發現了埃奇沃斯——斯塔克爾伯格(Edgeworth-Stackelberg)雙頭壟斷的非對稱解——此項見解使他得以不受納什-庫爾諾(Nash-Cournot)錯誤之解的蒙蔽。
他的《經濟分析基礎》(FoundationsofEoconomicAnalysis)一書,大部分是擔任初級研究員時所寫,後來成為他的博士論文,並獲得哈佛的威爾斯獎(DavidA.WellsPrize),後來在1947年又獲美國經濟協會(AmericanEconomicAssociation)的克拉克獎章(JohnBatesClarkMedal),這項獎勵是以40歲以下具學術潛力的人士為對象。到1970年,《經濟分析基礎》的水準得到三度肯定,協助他贏得諾貝爾獎,這是經濟學獎項開始頒發的第二年,也是美國學者首次獲獎。
如果說薩繆爾森在芝加哥時期如嬰兒初生,那麽在1940年10月,他接受麻省理工學院邀請時,又以成人之身再生了一次。麻省理工學院的拉力在哈佛未受阻攔,因此可移動之物就移動了。對薩繆爾森而言,這是再好不過的事。男孩在父親的庇蔭之下永遠長不大,只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築起屬於自己的高樓。薩繆爾森與一些傑出同僚共同努力,終能在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學中心。海明威筆下的蕓蕓眾生常說,活得好就是最佳的報復;但在清醒的現實中,看到麻省理工學院的維納(NorbertWiener)在成名後,仍然為被逐出哈佛而悶悶不樂的例子,令薩繆爾森更加珍惜他與哈佛的聯系,也努力為母校爭光。
榮耀接踵而至
同行之間對他也很快就給予不斷的肯定,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國家學術院(NationalAcademy)、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PhilosophicalSociety)、英國學術院(BritishAcademy)等。正如賺第一個一百萬最困難,得到一項榮譽之後,另一項也會接踵而至。如果你已經累積了一打的榮譽學位,那麽隨著歲月的流逝,榮譽數目自然會加倍。薩繆爾森的第一個榮譽學位來自芝加哥大學——他的母校,也是他不再信奉的教會——最令他感動。當哈佛授予榮譽給他本國的先知時,他也感到欣然。
專業學會副主席與主席的頭銜也紛至沓來:計量經濟學會、美國經濟協會、國際經濟協會等。如果有銀河經濟俱樂部,大概也少不了他。
在麻省這種經濟學研究的新地方,會收到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邀約。但薩繆爾森傾向於不動如山。在1966年成為駐校教授之後,由於有極佳的研究機會,而且沒有固定的教學任務,他實際上又回到永久的初級研究員的階段。既已到達樂園,他就留著不動了。
但也會偶爾到外面逡巡一番。他曾為國會的委員會講課多次。當他受聘為聯邦機構的顧問時,經常會加速該機構的終結,幸好美國財政部與聯邦儲備理事會雖曾請他擔任學術顧問,倒是逃過了此劫。薩繆爾森認為美國太過珍貴,不能完全托付給那些只有大方向的思想家,如蓋伯瑞斯(KenheGalbraith)或羅斯托(WaltWhitmanRostow)等人,因此他對史蒂文森(AdlalStevenson)與哈裏曼(AveredHarriman)講授經濟學,並終能成為肯尼迪在參選總統階段的經濟顧問。他最後並未去華府那塊應許之地,但能支援肯尼迪經濟顧問委員會中核心的智囊,如海勒(WalterHeller)、托賓、戈登(KermitGordon)等人,他也頗覺有趣。
對於萬事不缺的人,神仙還能賜給他什麽呢?施蒂格勒在提到薩繆爾森1947年的《基礎》與當時剛出版不久的1948年暢銷教科書《經濟學》時,用了以下的文字介紹:"薩繆爾森功成名就,如今要追求財富了。"不久之後,麻州貝爾蒙(Belmont)即可聞到燃燒房地產抵押證明的煙味。不止於此,蓋伯瑞斯在《財星》(Fourtune)的一篇書評中曾預言,新生代的經濟學將是來自《經濟學》一書,結果此一預言也真的應驗了。曾有人聽到薩繆爾森誌得意滿地自語:"只要這個國家的教科書是由我寫的,就讓其他人去擬定法律條文吧!"這本教科書在耶魯遭到巴克利(WilliamBuckley)抨擊為詆毀上帝與人,結果反而為它營造了全新的聲勢,世界各地的銷售也直線上升。
四分之一世紀前,對某位寫了一本暢銷書的學者乍得的聲名,《經濟學》的作者曾懇切地作了一番評述:
"撰寫教科書是項困難的工作,但報酬十分可觀——我指的不單是金錢的報酬。與整個時代成千上萬的心靈接觸,是學者一生難逢的際遇。把我們經濟學者所知的經濟學化為文字,實在是令人興奮的事。我但願能與讀者分享這份興奮之情。"
著作之樂
住嘴!講得夠多了。對《名人錄》式的簡介,這樣已經過多了。上面所描述的內容,也適用於很多追求成功的人。厭惡軍旅生涯的西點畢業生,或許願意承諾一項浮士德式的交易,以虛擲一生來換取升遷與勛章。
在學術與科學的領域中,我所看重的報酬是能穿梭於神秘的森林中進行奇妙的探索。我21歲即開始撰文出版,此後不曾中止,希望往後也能一直繼續下去。約翰遜(HarryJobnson)去世時,有18篇文章正在校稿中,真可謂戰死沙場!(即使是像他這種做事絕不半吊子的人,18篇也是過量了。)
我的思緒裏永遠思索著各種經濟觀念與關系。大文豪據稱也會靈感不繼,文思永久或暫時枯竭,而我卻無此困擾。如同我在另文中所說,繁多的議題與疑問在我的腦海中縈繞,或許終我一生也寫不完。某種我曾註意到的統計方法,也許哪天能用來解決某項金融上的問題。
恰似孕婦分娩一般,我在著作出版時會有解脫之感。我是否已經出版太多?別人盡可有他們的評斷,而找自己,幾乎打從心底就不曾後悔自己寫過的任何篇章、論文、附註或註腳。反倒是某些編輯因耐性不足或受限於篇幅或編排的考慮,多次橫加刪除,令我耿耿於懷。
或許這意味著老餐的品味欠缺?希望不是。個人對古典詩人豪斯曼(A.E.Housman)在下列對話中的觀點深有同感。一位友人問他,為何在他的有關拉丁文的選集中未選入某篇文章,"難道你不認為這篇不錯嗎?""是不錯,"豪斯曼答道,"但對我來說還不夠好。"而我在拜讀某些學者的近作時,也不時會向索洛問起一句哈第(G.H.Hardy)曾問過利透伍德(J.E.LittleWood)的話:"為什麽一個能寫那樣文章的人要幹這種事?"
傑出的學者為其未來著作所設定的標準與時俱進。每天寫一封信不難,但如果五年都不寫,那就真的沒什麽可報告的了。
對於重視科學界大人物或大成就的觀念,我一直不敢茍同。涓滴之水都有助益,老農夫邊說邊朝池塘吐口水。我們應就自己所面對的最急迫問題盡力而為,之後就算落入報酬率遞減的情況,對應為之事盡力而為,仍是最佳的策略。況且,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讓你碰到了熊彼特學說中的創新或達爾文理論中的突破,使曲線又回到報酬率遞增的階段。
在莫紮特與布拉姆斯之間,我偏好莫紮特。我很感謝斯拉法遺留給我們貴重的金塊,但如果他也能同時惠賜一些珍珠寶石必然更好。每當憶及他動人但憂傷的眼神,不禁會想套句詹姆土(WilliamJames)的話——如果他出生時有一瓶香擯,應該會成為比較快樂的人。凱恩斯一生未曾遭遇寫作的困境。晚年時有人問他,如能重來一次,他會做一些什麽不同的事,他的答復是:"我會喝更多的香檳。"
不絕的靈思
稍早我曾招認,我這輩子都是待遇偏高而工作量偏低,即使是我的好友,也可能同意前者,但對後者有些朋友可能會抗議:"算了吧,你整天都工作,周末和假日也不例外。如果傳聞屬實,你連半夜做夢時也經常不忘工作呢!"的確如此,只是對我而言,從事經濟分析是遊戲而非工作。對自己討厭的工作避之惟恐不及,我在這點上可說是惡名昭彰。行政事務我是全力規避,而且因為表現不稱職,久之也就少接到這方面的任務分派。像羅伯遜(DennisRoberrson)一樣,我總是最後才洗叉子,因為萬一原子彈不久之後就爆炸,不是根本沒必要洗了嗎?
如果必須填一份復雜的問卷,我可能會因而提出一項交易理論或人口遺傳學的新模型,反正只要能盡量拖延那件討厭的事就好了。
描寫畫家、音樂家、詩人或科學家的小說,經常忽略了他們平日工作時間內在做些什麽。其實再想想,有關商業大亨的虛構小說,也同樣沒有精確描述這些企業家在做什麽。
因此,對聽眾談到經濟學家時,我應該具體地描繪他們在科學方面的醞釀工作。我是怎樣開始註意到問題的?突破點在什麽時候?發展的步驟為何?事後回顧,這項研究對知識的領域有何貢獻?
該從哪裏開始呢?我有一本用來記載研究思考的大記事本,以1983年的那本為例,1月1日的那一欄,我可能順手記下了如何設計一個線性規劃系統的數字實例,足以推翻經濟學的夏特裏耶原理(LeChatelierprinciple)的原型。這項研究一直尚未發表,其源頭可追溯到一項早在1949年的研究——或甚至早到1937年,當時我還是威爾森門下的學生。然後在1月2日和3日,還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記錄,可能還有對相關問題的演繹。
在1983年之中,類似這樣的記錄可能超過五十項。然而剛好記載於這本床頭筆記本中的事項,也並非我該年所有研究的完整描述,甚至連這些研究的抽樣代表也稱不上。因此,我要找一個較充裕的時間,才能詳細說明某些著名研究成果是如何醞釀成形的。等不及的讀者可參閱我1982年在JenGeltingFestschrift的文章,題目是《阮賽最適可行租稅與最適公共用事業價格之歷史》(AChapterintheHistoryofRamseysOptimalFeasibleTaxationandoptimalPublicUtilityPricess)。
追求成功的動力
在結束之前,我想提一下科學家的動機與報酬。科學家和亞當·斯密的生意人一樣貪得無厭與競爭激烈,然而他們所追逐的不是物質享受,甚至不是金錢本身,也不是一般人所指的權力。學者求的是名。他們所求的名,誠如我1961年在美國經濟學會會長致辭中所說,乃是在同行——他們敬重也希望贏得對方敬重的同行之間的名譽。社會學者默頓(ton)曾在《科學社會學》(TheSociologyofScience)一書中,探討我所稱的這個"齷齪的小秘密"。
我自己也不例外。林肯的律師合夥人及傳記作者亨敦(WilliamHerndon)曾經觀察到,誠實古怪的林肯在內心深處,一直有個小小的野心之鐘在滴答作響。在我自己的價值天秤上,無論是《新聞周刊》專欄作家的頭銜、因眼光獨到而投資獲利數百萬、乃至擔任權貴或總統顧問而掌握的權力,如果比之於對科學王國的貢獻所能贏得的認可,可說都是輕於鴻毛了。
有次我曾問友人統計學者弗利曼(HaroldFreeman):"如果魔鬼和你談一筆交易,以一項精彩的理論交換你的靈魂,你會怎麽辦?""我不會答應,"他說,"但如換到是不平等(inequality)理論,則另當別論。"我喜歡他的回答。我曾證明,再笨的人也不至於笨到平均值六萬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以下,這項薩繆爾森不平等理論使我名噪一時。不論後繼的學者就此再加發揮,還是在更早的文獻中可找到類似的先例,都不足以改變我從中獲得的樂趣。因為這就是科學研究,只要能夠對當時的科學界能有貢獻,就當時而言也就足夠了。
我因為早熟而早露頭角。在年輕時,我不知不覺地行事匆忙,實在是由於家族中多位男性長輩均未克享天年,使我自認壽數有限,加上家父於我23歲時英年早逝,大家認為我亦難逃此一命運,也帶給我極為沈重的陰影。因此當時我的想法是,該做的事就要趁早做。然而,現代科學卻帶來了改變,遺傳可以經由環境加以修正。無論如何,我一直身體健康。一般人在談到科學家的貢獻與他們的成就時,往往低估了健康這項因素的重要性。我有位值得尊敬的友人,終生為惱人的偏頭痛所苦,有人會不公平地把他歸類為低成就者。我則認為,他算得上是將自己資源明智運用的賢人。
關於早年成名,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可以使人放輕松。如果能一竿在手,靜待魚兒上鉤,為何還要汲汲於爭名奪利呢?
為自己工作
我很早就認定,學者是為自尊——也就是學者們自己所一致看重的事物而工作。然而,一旦期盼他人贊美之心稍歇,你就可以自在地為自我肯定而工作。能帶來真正滿足的工作,才是你會自認滿意的工作。也許要達到這種境界,多少要有個信念,那就是一位巧匠所喜愛者,也終會獲得其他人的認同。
無論何時,我都力求讓自己快樂。有人認為我在熱力學的領域裏攪和,是想要提升經濟學在科學上的正確性,或是要駁斥經濟學者不能了解物理學復雜理論的說法。事實上,這種方法學上的嘗試,與其說是增加名聲,倒不如說是在對名譽課稅。那又如何?稅是我們為文明所付的代價。這類工作很有趣,而且我認為對人類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均有禆益。
就更深的層面而言,一個人並非只為同僚間的美名與贊譽而工作,也不只為個人興趣或探索之樂而工作。就更深的層面而言,某位生理學家的對手,並非其他著名學府的同行,他的對頭是癌癥。經濟學家說到底也是如此。客觀的真理遠在彼方,縱然千辛萬苦,也要設法了解。如果厭倦學術圈的勾心鬥角,或是目睹民主與文明在身旁崩壞,你總是可以退隱下來,致力於追求這客觀的真理。復雜的數學不會虛驕掩飾,即使鬧牙疼,最佳的止痛劑莫過於把難解的景氣循環或復雜的控制理論演練上五回合。
我說這些並不是在開玩笑,有個實例可以為證。已故的內瑟(VossNeisser),是對社會研究新學派(NewschoolforSocialResearch)卓有貢獻的流亡經濟學家。他有次告訴我,在希特勒逐步掌權的黑暗時代,能鉆研於解決瓦爾拉競爭性均衡(Wlrasianpetitiveequilbrium)之解,實在是一種解脫。我十分理解也完全同意。
有人問我是否高興獲得諾貝爾獎,我思考一下才答道:"是的,生命中能帶來純粹樂趣的事少之又少,這件事倒真是如此。"這項榮譽是個驚喜,而且來得頗早,但也不致早到甚至連我也會擔心。我所尊敬的朋友都為我感到高興。如果有人有什麽相反的意見,恕我遲鈍不知。我的家人都喜歡斯德哥爾摩的相關慶祝活動。有些科學界同僚一想起那些把他們由實驗室中拉出來的訪問及種種惱人的差事,就覺得苦不堪言。我倒是能自得其樂,而且我還發現,只消過了幾天出門有司機的日子,很快就會上癮了。
社會學者研究諾貝爾獎對得獎人有何影響。例如,桂冠得主是否會進入生產低落的時期?他們與人合著的論文是減少還是增加?名字是領銜或殿後居多?別人引用其著述的情況是否增加?他們變更領域的傾向有多大——諸如物理學者搞起腦的問題,或是化學家變成和平問題或最低工資的專家?
對我而言,這是個容器——幾乎要——溢出的情況。我心中最後一絲罪惡感業已消失,當我選擇離開經濟學領域中的主要幹道,去探索費雪(R.A.Fisher)的生存價值(survivalvalue)或馬克斯韋爾(ClerkMaxwell)使熱力學第二定律失效的魔鬼形象。我仍如鷹隼般緊盯著企業趨勢與最新風潮,我仍撰寫經濟學中許多不同領域的文章,但經濟學界最後一位通才再也不覺得有必要站在——我是說設法站在——所有經濟學文獻的頂端。
行將邁入古稀之齡,我的感覺如何?和音樂家瓦格納(Wagner)與威爾第(Verdi)同登高壽的歌德曾說,年老與年輕之別,在於年輕人的體力總是呼之即來,隨時待命;反之,八旬老翁只有在巔峰狀態下,才能有最佳表現。以我個人而言,行年雖已六十九,狀況仍如二十五,日子似乎總還是一如既往般美好。然而一如詩句有雲與理之必然,9月已至,殘存的美好時光終將逐漸消逝。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