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語中評:東盟共同體是中國外交挑戰

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辦的一帶一路投資挑戰與機遇系列研討會之東南亞23日在京舉行。會中由中評社記者提議,現場學者對計劃於年底建成的東盟共同體及其對“一帶一路”的影響展開討論,並表示東盟共同體的成立對中國外交是一個巨大的變量,中國可借助互聯互通增加與東盟國家合作。

張潔認為,東盟共同體的建成未來對中國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張潔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她說,東盟國家會借助共同體共同發聲,目的是要爭取更多的利益。東盟共同體建成後,東南亞在立場調整,組織結構建設和同中國的相處方式上都會發生變化,所以中國方面挑戰會增多。但這並非絕對,一方面可以考慮中國未來在南海的戰略部署,是以推動區域合作為主,還是維權為主,如果主要是維權則挑戰會多,區域合作為主也許會帶來更多機遇。另外,還要具體分析東盟各國在經濟一體化以後,是擁有協調性立場,還是各國的市場仍然分散。她最後強調,中國“一帶一路”有很大的優勢,就是“互聯互通”。東盟積極推進“互聯互通”,中國可借助互聯互通,讓“一帶一路”與當地形成更多對接。

任晶晶表示,東盟共同體的成立對中國通過外交渠道解決東盟問題或南海問題平添了新的變量。任晶晶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他說,東盟共同體是一個集經濟、政治、安全三位於一體的複合型概念。東盟共同體成立後,在內部剛性機制的約束下,相關成員國會用一個聲音對外說話,這勢必會增加中國與整個東盟共同體談判的難度,進而解決問題的難度也會相應增加。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龔婷對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做了補充。她提到,中國與在美國支持下的日本在中南半島上鐵路的修建競爭非常激烈。她還指出,中國與東盟在能源合作上非常突出。2013年雙方簽署了可再生和新能源合作的規劃,並開展了實際合作。中國通過技術交流中心將關於可再生能源先進的新能源技術水轉移到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家。此外,雙方在核電項目上的合作也有新進展。東南亞國家在能源上都是較為強力的需求方,同時這個地區在能源安全通道、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的建設,以及地區能源交易機制,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的交易上都有共同利益。因此,能源和新能源的合作也是中國和東盟合作關係中的一個增量。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董春嶺最後補充,中國現在東盟國家的投資和合作多且順暢,一旦某個國家出現問題,會直接損傷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現在欠缺應對東盟國家亂象的能力。所以,東盟國家的穩定是中國所樂見的。(中評社北京2015年6月24日電,記者徐夢溪 王秀中)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