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哈特 | 情動何益:《情動轉向》前言 中

(註:巴魯赫·德·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荷蘭人,近代西方哲學的三大理性主義者之一,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爾哲學原理》《神學政治論》《倫理學》《知性改進論》等。)

斯賓諾莎其次也提出在行動的力量和被感染/影響的力量之間的一種對應關係。這同樣適用於心靈和身體:心靈之思考的力量對應於其對外在理念的接受性(receptivity);身體之行動的力量對應於其對其他身體的感受性(sensitivity)

斯賓諾莎假定,我們被感染/影響的力量越大,我們去行動的力量就越大。再一次地,斯賓諾莎提出了一種對應,但是並不確定它將采取什麼樣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情動的觀念也跨越了這一分野。以斯賓諾莎的術語,情動可以是行動,也就是說,為內在的原因所決定;情動或者可以是激情,為外在的原因所決定。

一方面,我們有理性、心靈的行動,加上身體的行動也許人們可以挑釁性地稱之為肉體理性(corporeal reason);另一方面是心靈和身體的激情。情動的視角並不假定理性和激情是同一回事,而是同時將它們置於同一個連續體上。對斯賓諾莎而言,倫理的和政治的方案牽涉到一種持續不斷的努力,這就是將激情轉化為行動,用為內因所決定的、必然令人喜悅的際遇(encounters)來代替源於外因的、或喜或悲的際遇。

我們仍然需要記住,斯賓諾莎對內因的偏愛,並不導致任何種類的隔絕,因為行動和思考力量的每一次增進,都對應於被感染/影響的力量的增進——換言之,主體之增益的自律性,總是對應於其增益的接受性。那麼,對這套復雜命題的一種理解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情動視角要求我們將行動和激情之間、理性和感情之間的關係不斷地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我們並不預先知道一個身體可以做什麼,一個心靈可以思考什麼——我們並不預先知道它們可以負載什麼樣的情動。情動視角要求我們將這些東西視為迄今未知的力量來加以探討。斯賓諾莎由此給予了我們一種新的人類本體論,或者說一種持續不斷地開放和更新的人類本體論。

這樣,這種斯賓諾莎式的情動視角對研究提出的中心挑戰之一,存在於這一事實之中:情動跨越於心靈和身體、行動和激情這些兩分之間。情動提出了在心靈之思考的力量和身體之行動的力量之間,在行動的力量和受感染/影響的力量這些兩分之間的一種問題式的對應關係。這是一些主要的理論挑戰,凡此種種,也確實建構了情動轉向,這都是本書中的文章所必須處理的東西。

為著舉例說明情動的視角——到現在為止,我對此只是以哲學術語來加以闡述的——是如何有益於社會科學研究的,請允許我簡要說明,我自己是如何運用這一視角來理解在勞動和生產的主導形式中的新近變化的。作為擴展兩種相當不同的研究潮流的一種方式,我使用「情動勞動」(affective labor)這一術語。第一種研究潮流,是由美國的女性主義者所發展出來的研究組成的,這關乎社會性別化的勞動形式,這些勞動形式以一種核心性的方式涉及情動——比如感情勞動(emotional labor)、關愛、親屬工作(kin work),或者母性工作(maternal work);這些研究同時考量在薪資經濟和非薪資經濟中此種活動的性質和價值。

第二個潮流主要涉及法國和意大利經濟學家和勞工社會學家的寫作,他們運用認知勞動(cognitive labor)和新的知識無產階級(new cognitariat)這樣的概念,試圖去理解生產實踐和勞動市場整體所不斷增強的知識特質。「情動勞動」這一術語旨在將源於這兩種不同的潮流的元素結合起來,同時去理解新的生產形式的物質性和知識性的方面,認識到此類勞動同時涉及理性智能和激情或感覺。

Views: 1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