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雨:故事·遊戲·動物·朋友 1

[內容提要]孩子們為什麼喜歡聽故事、做遊戲、愛動物,這里面體現了怎樣的兒童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本文試圖從孩子對生存意義的追尋中回答上述問題,以此建構兒童影視理論,來解釋想像力和參與對於孩子的意義,並探索讀解兒童影視作品的規律。

一.故事的意義

所有秉性各異的孩子都有一共同特點,就是喜歡聽故事。兒童作品的創作者總是困惑於如何講故事給孩子愛聽,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兒童作品不好看,是因為道德教化的重負壓制了想象力,所以頗有呼聲,要求從教化的牢籠中解放想象力。那麼是不是想象力天馬行空,故事稀奇古怪,孩子就愛看呢?我們的確看到很多胡編亂造的故事,但孩子並不喜歡,兒童題材的創作也並沒有因此繁榮昌盛。這其實是兩個誤區。

想像力對於孩子有什麼意義?孩子的想像力到底指向哪里?兒童故事有沒有規律可循?什麼樣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首先得問,孩子們為什麼要聽故事?答曰,孩子的好奇心強;但孩子們究竟對什麼有好奇心?

(一)剛剛誕生的孩子,其實只是小動物,還不是“人”,或者說還不是文化意義上的人。和狼在一起就成狼孩,和豬在一起就成豬孩,我們有很多的報道,這些孩子很難再進入正常的人類社會中,雖然從生物學的角度說,他和文明社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並沒有區別,區別只在於,他缺乏文明社會的教化。

孩子從在媽媽肚子里,就開始吸收一切所能吸收的信息,這就是胎教;一旦呱呱墜地,對信息的需求便成為他精神成長的動力,所有的母親都會對孩子與故事的癡迷關係有深刻體驗,孩子在故事中追問無窮無盡的“為什麼”,正是對答案的追問使他成長為一個特定文化環境中的人,這個過程就是教化。

所謂教化就是使一個孩子能夠得到他所生長於其中的文化的庇護和塑造。文化幫助他生存,在面臨困境的時候,使他能夠知道該如何應對,同時又能以自己的實踐完成對特定文化的傳遞和豐富。

魯賓遜之所以能夠在荒島上活下來,其實是靠了文明社會中習得的生存技能,沒有這一點,也就沒有魯賓遜的故事可言。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時刻都離不開文化的幫助,文化是精神的空氣,它以一種習焉不察的方式,幫助文化群體中的每一個人。不接受教化是不可想像的,不接受教化的孩子不可能成長為一個社會中的“正常”人。孩子接受教化是必然,也是自然的,否則,他就是孤獨症患者。

所以,講給孩子聽的故事,不可能不是教化的。孩子需要教化,他們總是對成人世界充滿了渴望。問題只在於,他們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教化。文化背景不同,會使孩子建立不同的價值觀念。從言談舉止中,我們很容易判斷出西方孩子和中國的孩子。我們在反省自己文化的時候,會說到西方孩子對冒險和勇敢的推崇,而我們對好孩子的要求則是乖、聽話、少年老成等。

聽故事是對教化的完成,我們無法逃避在教化中的責任,這正是牽引想象力的風箏之線,不管風箏飛得有多高,沒有線就失去了意義。

兒童世界絕不是封閉的、與現實世界無涉的自足的想像世界,而是相反。兒童世界的想像是以現實世界為源泉的,沒有這個源泉,兒童想像世界就會枯竭。兒童世界之所以是想像的,是緣於這樣一個簡單道理:即孩子在肉體上很弱小,在現實世界中沒有行動能力,所以只能靠想像來實現自己的意願。

所謂想像力,就是不受現實原則制約而隨心所欲。孩子的意願和成人的意願從本質上說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成人用現實原則來滿足,而孩子用虛幻原則來滿足。兒童是有待長大的成人,成人是長大的兒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於不斷在現實原則的墻壁上碰撞,便逐漸放棄了與現實原則相抵觸的意願,在“成長的痛苦”中長大成人,成為遠離幻想的人。

他們不斷地測量願望與現實之間的距離,然後計算實現的成本,拋棄幻想。兒童的想像世界是最具有烏托邦色彩的烏托邦,在這里,他們自由地實現自己的一切願望,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世界必然是美好的。
(呂新雨:故事遊戲動物朋友——對兒童影視節目理論建構的探討;2009-06-14  愛墾網)

Views: 1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