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我心中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澳門文化命運 4

歷史早已證明,珠江口岸歷來也是商家必爭之地。 例如,有地理研究者和歷史研究者對中國歷史發展與地理的關係研究後,發現唐宋之後中國歷史地理的大門就在珠江口,而且千年不倒。

歷史上,唐宋之後的國家強盛,導致的中國歷史地理發展的基本路線,就是順東轉南並一路朝南走。 可是,中國人在東邊的艱苦努力卻一直沒有奏效,倒是在國家危亡的時候,外來勢力進入中國,卻往往從東邊破局,顯然,這就是上海之所以問世的原因。 同樣,過去的很多年里,中國也曾經在東北、在華東華北沿海、甚至在三線謀求發展,但是,卻都失敗了,為什麼會如此? 豈不是從反面證明只有珠江口才是中國的發展方向?

那麼,中國為什麼會一路向南? 為什麼會在珠江口打開國門? 原因當然是在於中國的海外市場在南邊,而不是在東邊,這樣,珠江口就是最為適宜、便捷的。 鄭和下西洋,固然沒有選擇珠江口而是選擇了長江口,但是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選擇的,卻是珠江口,鴉片戰爭中,英國人選擇在長江口登陸,可是,他們最終卻滯留在珠江口。 還有最早入華的葡萄牙人,眾所周知,他們選擇的正是身處珠江口的澳門。 香港更有典型意義,這樣一個當時的小漁村、小碼頭,竟然入了英國人的法眼,這說明了什麼? 還不是因為英國人要進軍珠江口?!

歷史的這一選擇,顯然絕不是偶然的。

新時代,誰能夠在這個珠江口產業新平臺的整合方面做出有富創意的策劃,誰就能夠在未來的命運博弈中抓住先機,抓住勝負手。 這是一個四大特區、七大城市之間"煮酒論英雄"的歷史契機。

在這方面,美國軍團的對於迪士尼公園,香港大嶼山的關注,美國軍團的對於澳門路氹與橫琴開發的關注,都意味著他們的對於區域整合的清醒意識,理應引起我們的警覺。

而且,港珠澳大橋這個新平臺將使得我們第一次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行政區化概念,走向區域經濟,從而也就有了一個從全新的整體角度思考澳門未來的可能。 要知道,在這里存在著四大特區、七大城市,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未來的產業的新高地。 由此帶來的產業帶,要求澳門必須從區域整合中去尋求"適度多元化",而不是自我欣賞式地去追求虛幻的多元化、虛幻的小而全。

我們知道,港珠澳大橋連接起來的三城坐擁三"中心",也在謀建港深、廣佛、澳珠3個產業發展極,當下,亟待港珠澳三地去共同努力,優勢互補,以謀求更大的協同效應。 為此,三城之間務必要避免同構,避免產業重疊,避免過度競爭、互相拆臺。

就澳門而言,則務必不能單打獨鬥地脫離珠江口岸發展自己的文化產業。 畢竟,一個城市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積極尋找區域合作的夥伴將是每個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為一個高度國際化、經濟高度發達、經濟結構單一而又資源匱乏的微型經濟體,澳門要突破澳門自身,在廣泛、深度的區域發展中尋找機遇和未來,在東亞和珠三角尋找自己的專業分工,通過區域合作發揮後發優勢,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

尤其是在港珠澳大橋把四大特區、七大城市之間的距離空前拉近之後,澳門的文化產業的戰略選擇,更是必須要在四大特區、七大城市之間進行相關的特色發展、錯位發展、梯度發展的差別化戰略選擇。

這意味著;要從"小珠三角"的概念(廣東省內珠三角東西兩岸九個地市)發展成為"大珠三角"(小珠三角再加上港澳),乃至於近年的泛珠三角(即9+2省區合作)。

那麽,在從小珠三角向泛珠三角的轉變過程中,澳門究竟在其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澳門的乳酪又在哪里呢?

須知,從澳門的地理位置上看,雖然處於大珠三角的核心地區,但並不是經濟的核心,與珠三角、香港之間的投資互動中,資本的流入多於流出,與香港與珠三角的關係資本流出多於流入相反。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外來直接投資在澳門的投資累積額為229.5億澳門元,而澳門在境外直接投資累積總額為11.0億元。 前者是後者的20倍。 投資數額最大的地區分別是香港、中國內地與葡萄牙。 而投資的行業則主要有文娛博彩及其它服務業,尤其是批發零售業、其次是金融業與工業。 這反映了澳門對外來資本的吸引力所在。 顯然,這與一般的規律不同,按照一般規律,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人均收入4000美元以上時,就成為直接投資的凈流出地區,澳門人均GDP遠遠高於 4000美元,這,也是令澳門發展困惑的問題。


(本文作者:潘知常;原題:我心中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中的文化命運;原載:2019-12-18 爱思想平台)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