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死」,是 20 世紀中期提出的一種說法,以後便不斷得到論證與確認,代表性的專著有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女記者瑞秋·卡森(R.L.Carson)《寂靜的春天》,70 年代末美國生態哲學教授卡洛琳·麥茜特(C.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80 年代末環境保護主義理論家比爾· 麥克基本( B. Mckibben)的《自然的終結》。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人們突然發現,原先的自然已不存在,天也不是原來的天,地也不是原來的地,風雨也不再是原來的風雨,江河也不再是原來的江河,雞鴨牛馬也不再是原來的雞鴨牛馬,甚至一年之中的四季、一日之中的晝夜也開始發生顛倒、紊亂。

正如麥克基本所指出的:「風的意義、太陽的意義、雨的意義,以至於自然的意義都已經與以往不同」, 「我們已經改變了大氣,於是我們正在使天氣發生著改變,由於天氣的改變,我們已經使地球上的每一個景點都變為人工的和虛偽的。我們使自然喪失了它固有的獨立性,這使自然在根本上失去了它的意義。」1

接著人們很快就發現,失去的不僅僅是外部世界的自然,還有人自身的自然,尤其是人性中的自然。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隨著電子工程、基因工程的迅猛推進,電腦、手機、互聯網、器官移植、基因再造、生物克隆等電子產品、生化產品滾滾湧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天都在侵蝕、剝離、改變著人的自然天性,以及人在百萬年來進化獲取的種族屬性包括人的感知路徑、思維習慣、情感表達方式、話語活動方式、人際交往模式、人生價值理念等等。

「自然的終結」同時意味著人類自然生成的天性的泯滅,「自然之死」也將化解掉人生固有的一切價值和意義。德國哲學家馬克斯·舍勒(M. Scheler)20 世紀初就已經揭示:

「作為生物,人毫無疑問是自然的死胡同」2 已經擁有數百萬年發展進步歷史的人類,說起來仍然顯得幼稚可笑:費盡勞苦、費盡心機、突飛猛進的結果,在貌似空前鼎盛的這個現代社會中,不但把「自然」送進了「死胡同」,也把自己關閉到了這個「死胡同」中。

 

1 【美】麥克基本:《自然的終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版,第 44 頁、第 55 頁。

2 【德】《舍勒選集》(下).上海三聯書店 1999 版,第 1376 頁

(原題:詩人與自然之死;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然在中國文學中的地位及其演替」(03bzw007)的中期成果。見《跨文化對話》26輯;生態文明專號;頁1至10;樂黛雲,(法)李比雄主編;ISBN/ISSN :978-7-108-03429-8; 北京 三聯書店,2010)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