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強·記憶「斷裂」的社會學分析(4)

在這里,我們不是指責只有現代技術才導致了當代人記憶的喪失,而是指出如今人生命的諸多領域普遍被卷入「技術化」潮流之後,要警惕現代技術對人記憶力削弱的「催化」作用。記憶喪失,精神萎縮,信念缺失,當下的我們不能不思考現代科技的負面性,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信念的普遍喪失,可以說是技術機器世界的控訴」。但在消費主義文化盛行的當下,人們更善於遺忘了,探究其中內在邏輯———消費意識形態是如何讓人變得遺忘,以及現實中人又是如何「對抗」這種遺忘的等諸多問題,就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了。

④〔德〕卡爾·雅思貝爾斯:《時代的精神狀況》,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第130頁


二、消費文化:有組織忘卻的內在操縱力量

當我們厘清了現代技術對人之時間意識尤其是對記憶產生異化作用的思路之後,我們就回到消費時代的重要特征———「消費文化」這個重要問題上。 當我們說「消費文化」演化成為一種社會思潮時,實質上是在說它以一種隱性的意識形態在蔓延並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如果說意識形態「是指在人們的生活過程中,為他們提供據以理解自身活動的意義以及他們與現實的關係的觀念系統」的話,那麼消費文化的內在邏輯就是一種典型的消費意識形態。

具體說來就是,消費文化以一種隱性的思想、觀念在操縱
和控制著消費者的活動,從而讓消費者對物(符號)及作為物的其他所有東西(觀點、娛樂、知識、文化)進行盲目的崇拜,這種盲目拜物的邏輯就是消費意識形態。所以從根本上說,「斷裂性」記憶正是基於這種「消費意識形態」而產生的一種精神現象。那麼,由現代技術支撐的「豐裕」的消費社會,其中的人之記憶呈現何種特征?亦即,消費時代為什麼人更容易遺忘?消費文化促使人趨向不善於記憶的內在理論是什麼?人們顯然不會無動於衷,那麼他們又采取何種行為來對抗?這種對抗就能有效阻止遺忘嗎?

(一)大眾傳媒:記憶媒介的圖像化

記憶是需要一定媒介的,以某種媒介為中間關聯物,人的記憶方能完整而順利地呈現。在人類文明史中,記憶途徑演進的方式,從媒介的角度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口語和自然物媒介、文字媒介、大眾傳播媒介。

其中大眾傳播媒介的形式主要有印刷媒介和電子媒介兩種,本文重點講的是電子媒介。電子媒介主要包括廣播、電影、電視、互聯網和現代數碼技術等,電子媒介具有自己的特點:符號化、虛假性、商業性。這種具有視覺化、近距離真實性特征的電子媒介給我們提供的是豐富的圖像世界,而其消費性特征又把人卷入了欲望釋放的海洋。於是,圖像文化在20世紀以來逐漸排擠文字文化,成為人類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態。

① 綜合中西有關學者論述,筆者認為,「消費文化」內涵應具備以下幾個要素:一是「消費」成為表達某種意義的符號系統,消費活動本身以符號為中介方能算作完成,即進行的是符號消費;二是消費文化強調對欲望的追求,並且在大眾傳媒推介的作用下,讓消費者提前預訂這種以某種符號形式存在的欲望,使人常常處於「匱乏」的不滿足狀態;三是消費文化成為人重要的生活方式,讓消費者覺得只有進行消費,生活才能有真實的意義,這樣的價值觀長此以往會逐步沈澱為一個人穩固的生存哲學,即享受當下,透支未來,這顯現出特有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

② 陳昕:《救贖與消費———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消費主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第10頁。

③ 當然,自然物媒介在整個人類文明史都存在,在這里筆者強調以文字媒介為參照,在文字發明之前,自然物相對而言,在人記憶的呈現上顯得更為突出,中國古代的「感物說」就是其中的明證。

Views: 2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