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強·記憶「斷裂」的社會學分析(5)

對於人的記憶而言,這些圖像無疑方便於人進行記憶,並可讓人從中獲得更多更廣的信息。但問題也正在於此,大眾傳媒所帶來的快餐化消費,雖然讓人瀏覽到了更多的信息,但往往是「轉瞬即逝」的。更重要的是,圖像化的媒介往往使人丟失了基於文字而生發的想象力,記憶雖然方便了,人卻變得更具惰性了,人不再願意花費時間去記憶,一切皆是觸手可及可看的,何必再特意記住它?這就是前文所論述的現代技術加速了記憶喪失的原因所在,不過在這個角度上,大眾傳媒技術無疑比其他技術讓記憶力衰退得更強。再加上消費文化的浸入,記憶存在價值的意義就很小,甚至記憶本身也可能變成一次性消費了。所以,在大眾傳媒時代,記憶媒介的圖像化特征最終會導致人記憶力的衰退,而消費文化的內在消極功能之一也正是體現在這種記憶力衰退後的遺忘癥候上。


(二)遺忘:消費文化的內在消極功能

綜上可見,大眾傳媒與消費文化存在著天然的內在聯系。大眾傳媒是消費文化生成和傳播的重要途徑,消費文化是大眾傳媒生存發展的土壤。消費文化借大眾傳媒向消費者宣傳和推介消費產品及消費觀念,同時更傳播了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生活方式。為了能過上大眾傳媒所推介的天堂般的生活,一個人就必須學會思考要拋棄什麼,要追求什麼,要記住什麼,更要忘卻什麼。所以大眾傳媒始終以其負載的信息在潛移默化地改塑著人們的生存樣式,最終一個人也就會形成新的生存哲學,這種「生存哲學」可以說就是人「忘卻」後付出的代價。一句話,遺忘實質上是消費文化的一個內在消極功能,遺忘本身又賦予了消費文化特殊的活力。

20世紀60年代,馬歇爾·麥克盧漢在其標新立異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信息」這樣一個著名的命題,並用「地球村」這個概念來解釋由大眾傳播的發展造成的當代世界文化特點,這成了不刊之論。其中重要一層意義在於,對信息傳播、交流飛速發展的文化意義形象化概括:太快、太多的信息交流使得全世界各個地區的人群之間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如同都擠住在一個小村莊里一樣;換一個角度講,作為大眾傳播的接受者,當代人所面臨的是數量不斷膨脹著的信息的湧入,因而有人又用「信息爆炸」這個說法來形容當代「地球村」村民們所處的文化環境。

實際上,如今在這種信息膨脹著的「地球村」里,人們已經牢牢地被大眾傳媒主導下的消費文化所操縱和控制,幾乎過著一種同質化或單一化的生活,而那些曾經充滿著豐富生命力的傳統可能就被忘卻了。可悲的是,人們由於過分陶醉於那種消費文化下的狂歡生活,對其中「忘卻」所帶來的可能性危機並沒有敏銳的感覺。這樣,傳媒的遺忘功能通過其信息的反復刷新和信息的垃圾化方式實現了,日新月異的價值選擇表明:人們記憶功能逐漸衰弱,也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感覺到的只能是由媒體帶來的一個個新聞事件的交替出現。這正如一位思想家所說:「被新聞控制,便是被遺忘控制。這就制造一個『遺忘的系統』,在這系統中,文化的連續性轉變成一系列瞬息即逝、各自分裂的事件……」

① 喬·艾略特:《小說的藝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第83頁。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