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大地的階梯》土司傳奇 1

清代的贊拉土司,卻是被稱為“嘉絨甲卡確基”的嘉絨十八土司之一。

前文說到過,嘉絨的貴族多數在吐蕃統治時期從西藏本土東遷而來。在嘉絨當地的口頭傳說和土司家族誌中,不約而同地都提到祖先來自西藏本部距拉薩18個馬程地西北瓊部傳說古代西藏的瓊部地方人口眾多,共衍生為39族,因其地日漸貧瘠而東遷至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地帶的大渡河流域和岷江流域的嘉絨地方。

西藏的吐蕃政權分崩離析後,這些貴胄家族各自擁兵自重,憑借深谷高山的自然屏障,自成一方小國。貴族們都自稱“嘉爾波”,也就是國王的意思。但是小國寡民的日子並不能歷之久遠。

元代以後,蒙古統治者的勢力席卷青藏高原。

元代是在整個藏區施行不同統治方式的開始。在西藏本土,利用新崛起的薩迦教派勢力,分封若干萬戶,而在青藏高原東部開始實行土司制度。明王朝在少數民族問題上可能是最無建樹的一個王朝,基本沿用了元代在藏區的統治方式。

滿清一代,滿族人入關抵達中原後,正式在整個嘉絨地區分封了土司。土司制度最為繁榮的時期,嘉絨全境共有滿清政府所冊封的十八個土司,俗稱嘉絨十八土。大渡河上遊以莫爾多神山為中心的大小金川流域正是十八土司轄地上嘉絨宗教文化的中心地帶。

其中,小金川流域內,即今天的小金縣境內,是贊拉與沃日兩個土司。

“贊拉”一詞,在藏族中有兇神的意思。當地人相信,所以有此一詞一是因為當地藏兵能征慣戰,加之境內多高山深谷,這些高山又大多是莫爾多神山屬下的配臣與武將,是嘉木莫爾多的護衛之神,所以得此地名。

後來,地名又演化為土司之名。

小金川的贊拉土司,與大金川的促浸土司,本是同根所生。藏語中的說法是,出自同一種骨頭。同一種骨頭,就是同一個根子。根子在藏語中是一個很短促,也很神聖的詞,叫“尼”。意譯成漢語是血緣的意思。

這個來自西藏瓊部的家族在嘉絨地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明代,一個族長叫做哈依木拉的,其名聲巳經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問過給我講述這個傳說的老僧人,這個很遠到底有多遠,傳過了幾條河,幾座山?在民間傳說中,常常說,九十九條河,九十九座山,但那隻是一種形容,在實際的地理範圍內,是不可以想像的,要真是出現這種情況的話,早就抵達大洋之岸,叫人望洋興嘆了。

遠和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我坐在一個小廟里,很唐突地問那個老喇嘛,很遠到底是多遠。

老喇嘛不解地看著我,然後猛烈地咳嗽起來。

他沒有回答,我想也用不著回答。再說,我也不該拿這種玄妙的問題去為難這位具有幹部身份卻總是十分謙卑的喇嘛。畢竟,他還告訴了我很多有用的東西。

有了這次訪問,我便知道,這位哈依木拉是位法力高強的苯教法師,所以被明代某皇帝賜印一方,譽為演化禪師。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清王朝為其家族重頒演化禪師印信。這個家族臣服清王朝後,其士兵服從清王朝征調,隨同大將軍嶽鐘琪遠征西藏本土,擊退人侵西藏的尼泊爾人,有功歸來後,其家族分授促浸與贊拉土司。關於這段史實,清代大學者魏源在《乾隆初定金川土司記》中也有記載:“一促浸水出松潘,僥外西藏地,經黨壩而入土司境,頗深闊,是為大金川。其贊拉水源較近,是為小金川。皆以臨河有金礦得名。二水皆自東北而西南……康熙五年,其土司嘉勒巴內附,給演化禪師印,俾領其眾。其庶孫莎羅奔者,以土捨將兵,從將軍嶽鐘琪,征西藏羊峒番有功,雍正元年奏授金川安撫司。莎羅奔自號大金川,而以舊土司澤旺為小金川。莎羅奔以其女阿扣妻澤旺。澤旺懦,為妻所制”

這其中,即或是清代學人中多願研究地理的魏源也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促浸的大金川源出於青海,而非松潘。松潘自明代以來,就是川西北一個軍事位置重要的邊地要塞,但松潘城旁所出之水,卻是大渡河以北地帶的岷江。這兩條在川西北群山中奔流的大河在進人四川盆地後,在樂山大佛腳下和青衣江一起三江匯合而成繼續流向東南,在著名的酒城宜賓與金沙江匯合,才是一瀉千里的浩蕩長江。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