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義孚大師《回家記》(1)

近一兩個月,享有「人文主義地理學奠基人」頭銜的美籍華人學者段義孚所著的《回家記》常駐國內各大門戶網站新書排行榜,引發不少讀者的濃厚興趣。

2005年夏天,74歲高齡的段義孚教授應邀參加北京的一次建築學國際學術會議,於是在闊別中國60多年後,第一次踏上了回鄉之旅。

從北京到重慶,經長江三峽到宜昌,再到上海,回美國,這次為期十多天的旅程,以學術演講為起始,童年探訪為重點,以參觀遊覽結束。段義孚將它看作是一次深入自我和文化的旅程,記錄下每天的見聞和思考,用個人的視角和感悟力來描繪自己眼中、心中的當代中國。於是,一本特別的《回家記》就此誕生——既不同於段義孚出版於1970年的專業學術著作《中國》,也不同於遊記,而像是有一個「我」強烈地參與其中的見聞錄。

 

一次尋找情感和身份認同的旅程

誠如段義孚所言,作為人文主義地理學的學者,他在旅途中不免會思考文化和自我是如何相輔相成的,還有人與建築、自然、地理的關係等。身份認同更是他不能繞過的問題。

離開中國那年,段義孚才10歲。在1973年,他正式成為了美國公民。經常有人問起他,覺得哪里才是真正的故鄉,自己到底是中國人、美籍華人、華裔美國人,還是美國人呢?就像許多現代人一樣,他也感覺到了那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而「回家」不僅是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也是一次重新尋找情感和身份認同的旅程。又能慢慢說中文了,盡管一直沒掌握熟練過,在公開演講時還得回歸英語;也終於分清了「遛鳥」與「走鳥」、「遛狗」與「走狗」的區別;為中國在經歷了革命的動蕩和經濟大潮的沖擊後依然保存了尊敬老人和追求淡泊寧靜(表現在人民安安靜靜地在公園打太極拳)這些民族傳統而欣慰……

在段義孚看來,真正的歸屬感,不在於同樣的文化標識,也不在於相近的生活方式,而在於更深層次的價值觀。而形成價值觀的本源是歷史、地理和語言。歷史可以是故事和傳說,也可以是人們對世代相傳的實踐活動和部族儀式的經常性參與;地理是人與地方的緊密結合;語言則可以建立或維系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也是世界的概念化和圖景化的產物。這三個要素能幫我們建立起自我意識和家園意識。

 

他坦言,這次在中國最主要的體會不是景觀的巨變,而是人心發出的關懷。這里,人們願意給一位學者終身性的良好評價,而沒有西方所謂「你最近的一篇文章就代表你的全部水平」的說法,他所得到的關懷遠勝於一般的禮節。他發現,中國的同伴們很自然地把他當成「自己人」,認為他「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光」。

即便是回到孩提時代的居住地天津津南村舊址,他依然能感受到款款溫情。他憶起,當年的周恩來叔叔給他們幾個孩子講過故事、送給他們玩具,有一次跟他的父親掰手腕。講到這里,他幽了一默,說共產黨和國民黨曾經結成統一戰線對付日本侵略者,但很遺憾他們不能用「掰手腕」的方式來解決分歧。

 

為什麽中華文明沒有多花一點力氣改善廁所?

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參與研討建築領域的話題。段義孚坦率地指出「北京城區里大多數的高層建築並不是美輪美奐的藝術品,而是工薪階層居住的俗氣的公寓樓」。此外,有一些城市已經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雕刻出來的園林,其中的建築就像是參加藝術品競賽,目的是為了人們瞻觀和景仰,而不是為了承載快樂、便捷的居住環境。這個現象令他反思:「如果建築不植根於我們的生物學本性,打破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失去了宗教的基礎,那還稱得上是偉大麽?」

同樣,餐桌上的禮儀,廁所的衛生,公園的景象,還有一個餐館為何竟能取名「狗不理」,在這個華裔地理學家的眼里,都是可以引發東西文明對比的新鮮細節。(2013-03-22 長江商報;原題:美國華裔地理學大師段義孚書寫《回家記》,描繪當代中國)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