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3)

海德格爾最終的思考是回到了存在的命運,這自然與荷爾德林的詩歌發生了共鳴。在對荷爾德林的詩歌的闡釋中海德格爾在命運層面對存在進行了思考,同時把命運定位為存在的本源。因此,最後我們對海德格爾的命運之詩進行了研究。

我們可以將海德格爾的後期有關從中-道的對詩學的研究更詳細的介紹一下,因為這是海德格爾後期詩性思維的關鍵部分。 關於海德格爾詩學方面的研究很多,各研究者從自己對海德格爾哲學的理解和闡釋的不同角度對海德格爾哲學及其藝術、詩、語言等的本質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存在者的存在間性凸顯。存在者的存在間性我們也稱之為境域間性。境域間性是境域一體性的呈現方式。正像「隔」是為了「不隔」。

我們把這種境域間性稱之為「中-道」,中-道是實現大道一體性的運作方式。存在就是顯現,但存在者的存在,也即存在者的顯現是以「遮蔽」為前提的。存在就是從「隱」中走出來,而進入「敞開」之境,因此,本質的存在也即存在的存在是隱而不顯的,存在的本性是「遮蔽」,真理的本質是非真理。「隱」之處在本文中將其讀解為「境域」,可以引申出「存在整體」的意思。

但海德格爾後來進一步從大道思了存在,他認為,存在具有有限性,人的存在是有限的,有限的存在使原本處於世界無限因緣整體中的此在極易「沈淪」於眼前的有限的境域,而遺失了無限的超越的「境界」。因此,海德格爾認為存在之思或真理之思應該從大道獲得規定。「大道」實際也就是存在的混沌一體的「源境」。為了實現言說存在之不可言說的性質,海德格爾提出了「道說」的理論。海德格爾的道說實即「中-道」。又因為道說也就是大道的運作方式,而與大道是一體而不可分的,因此,大道其實也可以讀解為「中-道」。中-道也就是「之間」的運作,也即」境生『之間』」。

「在場」的存在實際上是與無限的「不在場」也即「隱」的相互牽引中生成的,也就是在「中-道」中形成的。 本文的「藝術中-道論」是沿海德格爾的思路進行觀點論述及闡明的。其中以海德格爾的「藝術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為核心命題。主要以對物、作品、藝術、真理、人(創作者與保藏者)等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並闡發其中的關於藝術、詩、語言在存在真理底部的一體關系。海德格爾的藝術之思主要圍繞真理。在某種意義上,藝術之思也就是真理之思,它是以「在作品之中」為「緣在世界」的真理之思。

與之相關的自然是「真理的中-道」(「真理的間性」)在作品中的「藝術中-道」(「藝術間性」)的發生。對存在之「非真理」,也即存在之「隱」的發現使海德格爾的藝術論中有了「大地」之維,從而使真理的發生有了「世界」與「大地」「之間」的「對生之維」。

Views: 2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