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安平·葆育地方感:美國阿帕拉契亞的民俗實踐(1)

摘要:在全球化與城市化進程中,當代民俗學研究朝向生活實踐,關注城市社會的「原子化」與鄉村社會的「空心化」等問題,而「地方感」作為日常而系統的社會-生態觀,乃民俗學研究人地關係的一種有效視角。

文章介紹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民俗研究中心在阿帕拉契亞的田野實踐,調查當地人對於地方的情感與行為。在面臨環境、經濟及文化變遷的地方,當地人有著怎樣的地方認同? 從調查中發現,地方感與環境理念、文化記憶以及社會互動等要素相關聯。地方感對於民眾獲得地方勝任力,建設美好家園;對於棲居之地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段義孚(Yi-Fu Tuan)曾經從經驗的視角,分析「空間」與「地方」的內涵差異,他認為空間意味著自由,地方意味著安全,而我們都希望既有安全,又有自由。這一哲學性的區分點明了全球化時代人們對於場所的兩極追求:既能自由馳騁於廣闊空間,又可詩意棲居在安全家園。當然,在媒介學者曼紐爾·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看來,網絡社會崛起引發新的社會變遷形式,在另類的電子網絡里,新的認同力量已經嶄露頭角,現代人還有一個「共同體的天堂」。但不可否認,現代化進程的另一面,即人與所屬之地日漸生發疏離感及由此導致的「原子化」社會心理,已成為不可回避的時代議題。因此,關注變遷時代人們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探究人們的戀地情結,對於提高社會福祉有重要意義。

2017—2018年,筆者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學一年,參與該校民俗研究中心的一個長期田野調查項目「俄亥俄阿帕拉契亞的地方建設(Place-Making in Appalachia Ohio)」。該項目由兩位民俗學教授牽頭,以學生團隊為基礎,浸入式地記錄一個社區在面臨經濟、環境與文化變遷時,表達並葆育地方感的方式。對於地方建設的要義,馬克·本德爾(Mark Bender)稱其為「地方勝任力」(place-competency),即人們吸納地方知識與經驗,與其棲居之地的環境依存與文化適應能力。這種勝任力是地方感的重要歸依。麻省理工學院的幾位學者,對全美數個地方建設的實踐項目進行考察後,報告如下:

付諸實踐的地方建設,目的在於建設並改善公共空間,激發公共話語,追求美麗與愉悅,引發居民自豪感,創建鄰里關係,支持社區健康和安全,刺激經濟發展,促進環境可持續性,以及最重要的,培養一種真正的地方感。

當前中國正在進行「鄉村振興戰略」與「社區公共服務」等社會建設事業,民俗學關於地方感的調查研究,可為政府決策部門、規劃者和學者提供重要依據。阿帕拉契亞雖為異域之境,地處美國東部山區,幅員遼闊,在美國人的認知圖式里也算「另一個美國」,總體標簽有「貧窮」「傳統」「保守」等,但是,放眼全球,何嘗不是一個「由許許多多阿帕拉契亞組成的世界」?所以該地區對於理解我們身處的時代與社會很重要。

(原載:中國民俗學網 發佈日期:2019-09-22)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