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青 ·在「追問真相」與「意義建構」之間(2)

闡釋對象的確定性究竟意指什麽?在我理解,按照張江的邏輯,絕不是指意義的唯一性。假如一個文本只有一個確定的意義,那麽,在一位闡釋者準確地揭示這一意義之後,一切闡釋就都不再需要了。這種見解實際上是一種自然科學思維,或者認識論框架內的主客體認知模式的產物。如果我們追問一塊石頭的構成元素是什麽,那麽答案只有一個,它一旦被發現就不需要再追問了。如果我們追問《紅樓夢》的意義究竟是什麽,那麽答案就不可能只有一個,關鍵看你從什麽角度和層面上來看它。只要有新的審視角度就會有新的意義現身。

那麽,這是否意味著作為闡釋對象的文本就沒有確定性呢?確定性當然是有的,張江教授對闡釋對象確定性的主張並沒有問題。但這種確定性不能理解為意義的唯一性。我理解,構成文本的符號系統是確定的,因而其所負載的信息系統也同樣是確定的。例如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說,其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場景等等一般都是確定的,只要稍有文學知識的人都會讀懂。一篇哲學論文,其主要觀點、核心概念、邏輯關係等等一般也是確定的。這就是說,文本借助文字符號說出了什麽是有確定性的。但是文本的這個具有確定性的層面並不是闡釋結果,而是闡釋的基礎,只有建基於這個基礎之上的闡釋才是有效的。

闡釋之所以必要是因為文本說出來的意思背後還隱含著沒有說出來的意思或者意義,只有通過理解和闡釋才能夠讓一般讀者把握到這層意思或意義。馬克思說:「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這句話表面意思很簡單,識字的人都可以看得懂,但是它的背後卻關聯著整個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是需要從各個方面和各角度進行闡釋的。

又如陶淵明的兩句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面對這兩句有名的詩句該如何闡釋呢?首先當然是理解其字面意思:和煦的春風吹拂過平曠的田野,田里的禾苗欣欣向榮,生意盎然。如果是一般閱讀或欣賞,理解到這層意思或許已經夠了,但對於闡釋來說才剛剛開始。從這兩句詩的詞語、修辭以及所表達的字面意思中不難體會到一種輕鬆自然、平和愉悅的心態。這種心態在詩中呈現為一種深遠綿長的韻味,令人回味不已。如果再進一步探尋,闡釋者還可以聯系這兩句詩寫作的時間,詩人當時的社會境遇以及彼時的文化氛圍,從而解讀出詩句的韻味所表征的某種精神旨趣。這些闡釋結果都是圍繞著闡釋對象展開的,但確實是作者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這兩個例子說明,闡釋對象的確定性並不僅限於文本字面意義的可理解性,而且還包括文字背後隱含的豐富意蘊。這些意蘊雖然不是直接說出來的,甚至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們是作者有意識要表達的東西,但是由於文本信息系統是確定的,文本所處的文化語境是確定的,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這些文本背後隱含的意蘊也是具有確定性的。


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頁。

(作者簡介:李春青,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廣東 廣州 510006)。“學術研究” 2022 年 01 期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