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鄉建運動中的“排頭兵”,建築師不僅爲當地設計出居住、接待與公共生活的功能性空間,喚醒鄉村的公共空間及其功能,爲後續的公共藝術項目,文化教育與社區活動提供空間支持。同時,這些建築所呈現出的設計與美學態度,回應着土地與人的關系,還爲農村和城市創造出平等的空間質量而努力。在浙江麗水鬆陽縣,劉家琨設計的文裡·鬆陽三廟文化交流中心使整個街區轉型爲展示綿延百年的建築遺存與動態文化生活的泛博物館,以開放之姿擁抱週邊社區。“平民設計”則是建築師梁井宇爲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提出的“平民設計、日用即道”策展主題的一部分,

從貴州茅貢鎮到河南修武縣大南坡村,通過對廢棄學校、糧庫、禮堂、村大隊部等公共空間進行建築修複與改造,他所實施的鄉村設計並非純粹的日常功能,而是帶有豐富的精神性需求,並努力在設計上超越日常。

尋求建築師自身的角色,組織村民自建,是王求安多年來深入鄉村一線的工作準則,在河南修武縣岸上村,他研究政府對於鄉村基建的幫扶,以及村民與政府如何實現共同治理,幫助村民實現輕巧、可持續、低造價的設計。羅宇傑展示的項目包括河北阜平縣駱駝灣村廊架,湖北丹江口元和觀村黨群服務中心等,強調設計的可持續性,包括野生、再用、接續與可逆的建造四個方面。他認爲建造技術並不是目的,而是通過在技術上的研究和打磨,去獲得和達到一種更具善意的空間狀態。

面對鄉村這一陌生的任務,朱競翔提出以學習代替應用,並爲鄉村的空間生産擔當更多的使命——溝通産業,強化紐帶,傳遞知識,帶來信任與希望。他研究新型的建築系統和可持續建造技術,並成功應用在超過十三個國內省份與其他地區,包括甘肅會寧縣多個村落的格子屋童趣園教室,四川廣元下寺新芽小學等。




關係、地方與日常

文藝鄉建是以文化藝術爲切入點,旨在修複鄉村的文化生態、社會關系與精神文明的在地實踐。從安徽碧山開始,在過去十年間,左靖與他同行的建築師、設計師和藝術家們深入了貴州、雲南、河南等數個鄉村,通過靈活的空間、文化與産品生産策略,修複鄉村的內外關系,換取村民的接納、信任與參與。藝術家劉慶元通過爲諸衆木刻與爲鄉村木刻,表現了鄉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細部,他的藝術行動直接服務於鄉村的文藝建設,其所創造的圖像還將繼續以各種方式存在於鄉村社會中。正是他們的工作關照着生命的感受、精神價值與主體意識,彰顯了“弱功利”背後的價值,

在四川省宣漢縣白馬鎮,來自北京大學的向勇教授創立了“白馬花田營造社”,通過大巴山花田藝穗節,花田藝繪、花田影像、花田課堂、花田工坊等公益營造與産業實踐,迎接越來越多的白馬“新村民”入住,共同建立起新的鄉村動員機制,讓鄉村成爲現象學意義上賦予人與土地、人與社會、人與世界等特定意涵之所在。,文藝鄉建與地方營造的共同特點是需要長期持續的運營和本地的參與,使“空間”(Space)成爲“地方”(Place),使鄉村不再面目模糊。



良性的鄉村建設從來不是無源之水,而是由天時、地利的條件,政通人和的機遇所共同創造。鄉村的曆史、風物與人文所共同形成的場域,在時間的尺度上綿延,留下了豐沛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産;通過這次展覽,我們希望動員更多的力量,圍繞着地方身份、歸屬感、可持續性與相應的文化主張,重新理解和建構鄉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鄉村建設:建築、文藝與地方營造實驗”彭州站將長期對公衆和本地村民開放。展覽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旅遊學會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彭州市人民政府以及彭州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彭州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彭州市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管委會和成都湔江投資集團分別擔任主辦與承辦方,並由方所、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與安徽大學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院協辦。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