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就這樣,得時之禾在早期的漢語思想中,幾經輾轉,終於宿命性地躍遷為調和,誠所謂「和,調也」(78)。在漢語思想的少年時代,調被認為有兩種基本形式:調食以味和;調音以樂和。恰如鄭國的史伯所言,「和五味以調口」「和六律以聰耳」。(79)萬物的和本質與萬物的味本質兩相混合之後,再經多次輾轉、跋涉和奔波,遂將調和認作世間的最高準則,或第一原理;而「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誌不能喻」(80)。
看起來,調和雖然是一件既至為奇妙又十分幾微之事,卻並不神秘難解,它更多地體現在對心神的靈活把握上。堯告誡舜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惟一,允執厥中,永享天祿。」(81)對此,孔穎達自有其疏解:「危則難安,微則難明,汝當精心,惟當一意,信執其中正之道,乃得人安而道明耳。」
很容易想見,「人安而道明」不僅表征著「和」的狀態及其效用,還應當是調和之後所得到的那種珍貴之「和」,畢竟只要提到中(「允執厥中」),就必然涉及和;有調和,才更有可能得中。而唯有「和」之存在,萬事萬物方可長久,此所謂「永享天祿」,亦即「保合大和,乃利貞」(82)。
王充到底是文墨人,只要機會合適(比喻意義上的得失),他更願意把這種性質的和——當然還有中——引向詩文藝事:「師曠調音,曲無不悲;狄牙和膳,肴無淡味;然則通人造書,文無瑕穢。」(83)王充的意思很明確:所謂通人,不僅自帶君子之誠,精通味覺化漢語的基本倫理,還深諳調和之道,有如「以割烹要湯」的伊尹那般(84),長於「和羹調鼎」(85)。因此,通人極為清楚:為文之道端在於調;唯有在不同的語詞之間、不同的語氣之間,甚至在不同的心境、意緒和內心的諸種轉折之間,進行精心勾兌、小心調和,才有可能達致中和之境,最終,得到精純、凈潔的詩與文(「文無瑕穢」)。司空圖則從他謂為「衝淡」的美學層面,有更進一步但也更加形象化的表述: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
飲之太和,獨鶴於飛(86)。
當此之際,司空表聖特意挑「鶴」以說「太和」、以喻詩事,其意深焉。許慎準確地釋鶴為「鳴九臯」,而「聲聞於天」(87);段玉裁的註釋來得更為清楚,但似乎更應該稱作始而不失時機地顯得得時之中,繼而顯得準確有加:「九臯,澤也。言(鶴)身隱而名著也。」早在《周易》的時代,鶴就被赫然記錄在案:「鳴鶴在陰,其子和之。」(88)在君子之誠和味覺化漢語自身倫理(言辭之誠)聯手打造下,云中鶴不僅因得時而得正味,還得和味。鶴不僅是溫潤如玉之君子的極佳象征,更是精神高潔者的形象化以及肉身化,正所謂「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賈島:《宿山寺》)。關於死,雖說道家總是樂於並且總是傾向於倡導「處常得終,當何憂哉」(89)的精神勝利法,但歸根到底,死至少稱得上對中與和的破壞;而將死之人對自身之死的感受,則無異於對被破壞之和與中的肉體性見證。或許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在其詩作中曾經對鶴有過太多詠誦和贊美的張棗(90),臨死之前才會有如此這般的絕筆:「鶴?是在叫我嗎?吾非/鶴也。我只是在高塔樓頂歇過腳/在你杯口喝一小口水。」(張棗:《鶴》)(91)與心無所駐「心」的自動收縮相比,心堵、心疼、心慌、心酸和心悸等心的超常狀態,應當更有能力證明心之存在、心之貴重。出於完全相同的道理,對被破壞的和與中的肉身性見證,更能證明中與和在視覺化漢語時代的珍貴度,尤其並且首先是稀缺度。劉禹錫詩曰:「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張棗則寫道:「夏日炎炎,熱汗直冒的隱士解小便;/我再也找不到,那不疼的園地」(張棗:《桃花園》)鶴成為張棗有生之年最後一個詩歌意象,自有道理:這個終其一生熱愛味覺化漢語的頹廢者(92),這個終其一生努力向味覺化漢語不斷回溯的天才詩人,最終,在鶴這個完滿而中和、完美而有味的意象中,得以首先撫平內心的恐懼,繼而撫平肉身的疼痛。而一個有味的「吾」字,與作為古典意象的「鶴」字正相匹配。這個旅居德國二十年最終死於德國的中國人,依靠作為意象的「鶴」,拒斥了「來自德國的死亡大師」(保羅·策蘭:《死亡賦格》,王家新等譯),這是萬物的和本質在視覺化漢語時代取得的一個看似渺小,實則無比輝煌的勝利。
(78)《周禮·天官冢宰·食醫》鄭註。
(79)《國語·鄭語》。
(80)《呂氏春秋·本味》。
(81)《尚書·大禹謨》。
(82)《周易·乾卦》。
(83)王充:《論衡·自紀》。
(84)參閱《孟子·萬章上》。
(85)《尚書·顧命》。
(86)司空圖:《詩品·衝淡》。
(87)(156)(163)許慎:《說文解字》卷四。
(88)《易·中孚》。
(89)《列子·天瑞》。
(90)參閱顏煉軍:《鶴之眼》,《今天》2010年夏季號。
(91)這幾句詩因為是在重病中躺在床上所寫,字跡模糊,是朋友們反復辨認手稿後確認應當如此(參閱宋琳:《〈親愛的張棗〉·初版序:緣起》,宋琳、柏樺編:《親愛的張棗》,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IX頁)。
(92)參閱柏樺:《張棗》,宋琳、柏樺編:《親愛的張棗》,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4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