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生·山川、旅途與詩思(4)

錢孟鈿的丈夫崔龍見,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恩科進士,授陜西南鄭縣知縣,調富平縣。歷官杭州府同知、湖北荊州府知府、四川順慶府知府。官至湖北荊宜施道。錢孟鈿顯然常常隨夫赴任,因此以詩歌的形式,記載了在自己六十年的生命中,「隨夫宦天涯,秦越楚蜀遍」的歷程。大散關位於陜西寶雞市南郊,自古是川陜咽喉。

詩先寫在陜西的陸路之行,然後重點寫在長江沿三峽而下,或在錢塘遇潮,或在九江阻風。對行旅的這些記載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突出其險。照理說,旅途之中,不可能只有險途,沒有坦途,只有危急,沒有從容,但作者筆下的景物有著集中的指向,顯然有著刻意的選擇。或者,她是用這樣的方式,暗示其丈夫行走宦途的艱難。

這也讓我們想起了姜夔著名的《昔遊詩》。姜夔以大篇聯章的方式,所記述的場景多是奇險者,以此表達行走江湖之苦,並暗示國家社會的危局。錢孟鈿的作品在氣象上當然無法和姜夔的相比,但其思路卻可以互相參照。

 

三 山川跋涉與歷史情境

 

雖然女子的閱讀在中國已經有了漫長的歷史,但以詩歌的形式來展示歷史感,則是到了清代才更為突出。發源於魏晉南北朝,並在唐代如胡曾等人手里得到極大發展的詠史詩,也為清代女詩人所喜愛。如陳蘊蓮對晉代的歷史很感興趣,她把自己的這種興趣濃縮在《論晉史》的數首詩中。更突出的是汪端。汪端深於史學,曾作《讀史雜詠》十二首,詠秦漢之事;作《讀晉書雜詠》四十首,詠兩晉之事。她不以成敗論英雄,有《張吳紀事詩》二十五首,詠張士誠集團之事,又仿《張吳紀事詩》例,成《元遺臣詩》十二首,展示了以詩論史的才華。

 

這種對歷史的關註,不可能在其行旅詩中沒有體現。紀昀稱,邁仁先生「生長京華,足跡所及者近,未能涉歷名山大川以開拓其胸次,而俯仰千古之思,周覽四海之誌,筆墨間往往遇之」。[21](P204)指出即使閱歷不夠豐富,仍然可以通過書本進入廣闊的詩歌世界。進一步看,對於女詩人而言,如果說,歷史感的增強使得她們通過書本開闊了心靈空間的話,則在行旅之中,將經行之地與歷史記載加以印證,不僅能夠增強現地的感受,而且也能增強對歷史的認識。徐德音在為林以寧《墨莊集》作序時曾這樣說:「或彌節脂車,眺中原之蒼茫;或悲笳朔雁,攬邊塞之荒涼。登眺名山,則情同康樂;詠懷古跡,則調比少陵。」[22](P111)所謂「詠懷古跡,則調比少陵」,指的是杜甫離開夔州之後,沿江而下,前往湖北江陵時,由於足跡相近,寫了五首詩,分詠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的事跡。這種做法,對女詩人也是示範。林的詩歌成就或許還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但這卻是對當時創作的一種真實描述。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人物或事件,大致可以視為文學創作的母題,得到後世作家的歌詠,上述杜甫所詠五題就是如此。這樣的創作,使得行旅更加具有了歷史的厚度。徐德清南下途中,經過邳州和淮陰,寫有《次邳州》和《韓侯釣臺》二詩,在分別回顧張良和韓信的故事後,稱贊前者「千載如君誠大勇,從今制勝濟剛柔」,感慨後者「始知祿位能昏智,不記當年受胯時」[23](P41)。曾懿婚後隨丈夫袁學昌宦遊福建,從成都經重慶,一路沿江而下,經過奉節,遊覽了一些景點,如武侯廟、八陣圖等,所寫的一些詩,如《由夔府溯流而下山峽險峻古跡甚多詩以紀之》之二:「八陣雄圖余壘蟠,臥龍遺廟枕狂瀾。斷雲壓雨過魚復,一舸洄旋飛過灘。」自註:「八陣圖在府南,壘石為之,武侯廟即在八陣圖臺下。」[24](P5277)這些都是對中國歷史進程起到重大作用的地方,經行於此,則似乎歷史也活了起來。

 

從這個角度說,行旅和懷古就往往能夠結合在一起。如包蘭瑛《江行望燕子磯》:「秣陵城下買輕航,鼓枻中流感慨長。江上猘兒經百戰,磯頭燕子自千霜。翩翩遠勢疑飛動,滾滾歸心接混茫。可惜便風不能泊,開窗無語對斜陽。」[25](P1466)詩人經過南京燕子磯,想到當年東吳在此的一番事業,心中充滿感慨。《三國誌·孫策傳》「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26](P1104)句下南朝宋裴松之註:「吳歷曰:『曹公聞策平定江南,意甚難之,常呼猘兒難與爭鋒也。』」[26](P1109)燕子磯矗立長江畔,沾滿歷史風霜,看盡人間滄桑。雖然只是江行,匆匆一瞥,以往的閱讀體驗不可能不浮現出來,所以就會「感慨長」。而到了燕子磯,也就算到了南京。明代至成祖時,雖然遷都北京,但南京作為留都,政治地位還是很高,到了清代,仍然有其特別的重要性。因此,在這里縱覽歷朝,回首興亡,不免發思古之幽情。

又如徐燦《廣陵懷古》:「六朝煙草總茫茫,占得風流獨不亡。夜永笙歌沈月觀,春深花鳥吊雷塘。清淮一水長通洛,垂柳千條尚姓楊。莫向迷樓悲泯滅,李花零亂落霓裳。」[27](P240)詩中將六朝和隋朝聯系在一起,重點描述了隋煬帝奢靡的生活,不過徒然供後人憑吊而已。當然,大運河仍在,河邊的千條垂柳,留下了隋煬帝的痕跡。最後二句非常巧妙:迷樓是隋煬帝所構建,他曾經非常得意地說:「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28](P640)現在迷樓固然已經泯滅,但起兵滅隋的唐朝呢?唐朝的皇帝姓李,此寫李花,一語雙關。李花為何雕零?那是因為唐玄宗時期由盛而衰。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貴妃善跳霓裳羽衣舞,乃以此代指當年的繁華。可是現在李花零亂落於霓裳之間,當然象征著大唐的繁華已去。所以,隋朝固然是因奢靡而亡,唐朝又何嘗不是?作為親眼看見、親身經歷明朝滅亡的詩人,她的這一書寫也是意味深長的。

(作者簡介:張宏生(1957- ),男,江蘇徐州人,文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教授,人文所所長。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史和詞學 [香港 999077]。2022 年 01 期《中國韻文學刊》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