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林·崔小敬:遊記文體之辨(1)

內容提要:本文從五個方面探討了遊記文體的要素、發生、形態、意涵及體式,指出遊程、遊觀、遊感是遊記文體的三大核心要素,三者構成一個由下而上、依次遞升的金字塔結構;遊記文體的發生既需要“遊” 的審美意識、實踐活動與文學創作三者的依次推進,又需要“遊”的文學創作中遊程、遊觀、遊感三大要素的同時具備,兩者同步完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遊記文體形態的分化與演變,突出表現為詩人遊記、哲人遊記、才人遊記、學人遊記的主潮興替;遊記文體的發生序列決定了遊記意涵以審美為本原和核心,同時又有巨大的文化涵化力與包容性;遊記文體樣式以記為主而賦、書、序多元並存。

基於” 天人合一” 的哲學理念,以構建人與自然審美關係為核心的遊記文學創作可謂源遠流長,久盛不衰,並逐步匯聚成一個因時而進、別具一格的文學傳統。但與遊記創作的高度繁榮與卓越成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關遊記文體的理論研究不僅相對滯後,而且普遍缺少應有的深度。最近拜讀了王立群先生發表於《文學評論》2005年第3期的《遊記的文體要素與遊記文體的形成》(下簡稱《遊記》)一文,一方面為文中對遊記文體的開拓性研究以及一系列灼見所感奮,另一方面又感到文中提出的一些核心觀點需要作一番認真的辨正,由文中所引發的許多重要問題也有繼續深入探索的必要。

一遊記文體的核心要素與層級關係

所謂遊記,顧名思義,即是由” 遊” 而” 記” 、以” 記” 紀” 遊” 之作。我們曾經提出,構成遊記文體的核心要素包含所至、所見、所感三個方面,所至即作者遊程;所見,包括作者耳聞目睹的山水景物、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歷史掌故、現實生活等;所感,即作者觀感,由所見所聞而引發的所思所想(注:梅新林、俞樟華主編《中國遊記文學史》,學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頁。)。這與《遊記》一文所概括的遊蹤、景觀、情感三要素大體是相通的。不過,根據遊記由” 遊” 而” 記” 、以” 記” 紀” 遊” 的文體特點,當以遊程、遊觀、遊感加以概括更為妥帖。另一方面,我們又認為遊程、遊觀、遊感三者在遊記文體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各不相同,遊程屬於實踐層面,是遊記的創作基石;遊觀屬於經驗層面,是遊記的現實內容;遊感則屬於精神層面,是遊記的情感升華。三者恰好構成一個由下而上、依次遞升的金字塔結構。如果以人的生命為喻,那麽遊程是骨骼,遊觀是血肉,遊感是靈魂;無骨不立,無肉不豐,無魂不活。

無疑,一篇” 標準” 的遊記作品應完整地包含遊程、遊觀、遊感三者,而一篇優秀的遊記作品之遊程、遊觀、遊感應構成由下而上、依次遞升的層級關係,前者是衡量是否為遊記作品的基礎標準,後者則是衡量是否為優秀遊記作品的核心標準。《遊記》一文認為遊蹤(相當於本文的” 遊程” )是遊記最重要的文體要素之一,並以此衡量柳宗元遊記,認為其代表作” 永州八記” 因遊蹤記寫的不明顯而存在” 重大的文體缺陷” ,其原因則在於柳宗元遊記” 脫胎於記載一山一水的山水記” ,這是我們所無法茍同的。這里有四個層面的問題需要辨析:

一,在遊記文體所包含的遊蹤、景觀、情感(此按《遊記》一文的歸納)三要素中,遊蹤屬於最基礎的實踐層面,處於金字塔的底部,更重要的還在於依次遞升的景觀——經驗層面與情感—精神層面,分別處於金字塔的中部與塔尖。

二,對遊蹤記寫明不明顯到底應如何判斷?遊記固然是因” 遊” 而” 記” ,以” 記” 紀” 遊” ,離不開遊蹤記寫,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遊記都必須巨細無遺地記述主體的遊蹤,因為遊記畢竟不等於遊走流水賬。


(梅新林·崔小敬:遊記文體之辨,2021-07-19《爱思想》

Views: 6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