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楊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後疫情時代的哲學思考(2)

楊光:病毒基因序列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性的改變,所以與其預設病毒在變幻的表象後面,有一個不變的本質和實體,然後追問其是什麼,不如從對其結構變化的分析入手,分辨病毒的種類和不同的顯現和傳播方式。

莫蘭:病毒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生命體,因為它唯一的功能就是復製自己的基因組,為此它需要一個宿主細胞。這樣看來,病毒像一種寄生蟲,是在宿主中活動的微小顆粒,沒有宿主它就不能移動和復製。科學家認為病毒的自身傳播是機械的,這個意義上像一種計算機病毒。

這裏的問題是,本是生物界的疾病入侵到人類的生活世界。這次的大規模流行病或許與對自然環境的毀壞有關,所以我們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這裏我們要聽取專家的意見,哲學要向科學學習,但同時科學也要借鑒哲學,考慮到疾病更廣泛的社會和倫理含義。我們既無法肉眼看到病毒,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看不到指導我們人類行為的價值和規範,包括我們對科學知識的渴求。科學家可以談病毒,哲學家可以討論生活世界的價值和整體語境。


楊光:新冠病毒的攜帶者,可以是無癥狀感染者,或者在一段病毒潛伏期後出現癥狀,而且經常容易與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癥狀混淆,其毒性還可發生變異,來適應外在的生存環境。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看,它不是直接地、如其所是地顯現自身的“現象”。病毒的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疫情嚴重時,人們的恐懼和焦慮無處不在,並且迅速蔓延。

請您從哲學,尤其是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顯學,即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角度,描述新冠病毒及其影響。

莫蘭:病毒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實體,而且是一個活躍在不同層次上的整體現象,並能揭示出我們價值系統的運作。但這裏,我們不該運用太多的現象學概念和術語,因為它們在揭示現象的同時,有時也會起到遮蔽作用。但二十世紀的偉大哲人海德格爾所揭示的人類存在的“共在”(與他人一起存在)特征是值得討論的,例如不同的共同體和社團如何被新冠病毒所影響等問題。

首先要指出,病毒揭露了我們西方自以為先進的社會,是如何對待老年人的。疫情讓那些脆弱和容易感染的人暴露在外,這告訴我們,照顧老年人的社會體系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改變。青年人好像不容易感染,於是經常有年輕人輕率而隨便地大規模聚集。年輕人與長輩,祖父母與他們孫子輩之間可能會產生裂痕。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的習俗,如人與人之間問候時的握手和親吻,不得不被放棄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病毒猖獗的大城市讓人們向往鄉下生活,但現在美國鄉村的病毒也在擴散,所以舊的城市與農村的區分已經不再成立。盡管病毒是盲目的,它並不知道傳染的是誰,但可以確定的是一些處於劣勢的族群受影響的比例過高,出現了大量的重病病例和死亡。而中產階級因為有單獨的居住環境,可以更好地實現隔離。病毒揭露了我們社會深處的階級等級結構。尤其是在英美,社會和政治層面的討論,集中在不同的社區經歷疫情的不平等方式,少數族裔染病的比例過高。這可以找出很多原因,包括系統性的種族歧視。那些少數族群往往居住條件差,工作環境不安全。在十九世紀,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意識到新興科技,能減輕工人在機械工廠裏勞動的辛苦,但驚訝於工人們的異化——他們對生產過程和利潤的參與和分享其實是缺失的。今天,讓我們感到震撼的是外來工人的工作條件,和我們城市裏許多邊緣人群聚集居住地區的條件。從這個角度來看,新冠病毒召喚一種普遍的倫理意義上的回應,如提供舒適的住房、乾淨的空氣、純凈的飲用水、安全的交通系統等。我們要重新想像城市生活

原題:“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必須學會共處共在”——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後疫情時代的哲學思考,楊光 德莫特·莫蘭【Dermot Moran】轉自:2020年11月03日 雲南網 / 來源:光明日報)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