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
最初是陽光耀眼,照滿明亮清潔的廚房。我坐在靠窗的長凳上,記憶裡它比別的凳子要寬些,上面的紅漆早因為母親時常用力洗刷而脫盡了。母親不喜歡油漆的家具,總是拿爐灰把所有木製品用力刷回本色,擺在陽光下曬,然後小心搬回屋裡放好。刷過的長凳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在早晨的太陽光裡飄著,浮著,我坐在上面張望,地上是棋盤狀的日影在不斷閃動,太陽應當才從海面升起不久,正在小城的東方向高處攀爬;海面必定也湧著千萬種波光,我記得那些波光,似乎很遙遠,又好像很近。平常的夜裡我時常聽見低低的持續湧動的水聲,我問那是甚麼;母親說:「那是大海,太平洋。」那大海自然是很近的。太陽兀自從海面升起,穿過窗格子便照在清潔的地板上,屋裡飄浮著一種空氣的清香。
我從凳子上滑下來,穿好木屐,走出廚房的小門。院子裡有座幫浦抽水機,比我還高些,木柄也被爐灰刷得很乾淨,而鐵製的幫浦身上永遠泛著厚重的水氣,用手去摸,感覺驚人的沁涼,那是地下水透過鋼鐵凝聚起來的冷冽。再往前走就是一棵巨大參天的闊葉樹。我不知道那樹的名字,只見它龐然罩住半個院子,覆在一間小柴房上,樹葉呈青灰色,比我的手掌大得多,而且長著一層絨毛。掉下的葉子永遠那麼乾燥,彈指有聲。以後數十年讀書的日子裡,每次遇見有人描寫梧桐鏗然落地,我都倏忽回想到它。夏天它為我圍起一片陰涼的小天地,秋風起便陸續將闊葉一片一片擲落,積在院子裡。我穿木屐去踢那些落葉,喜歡那粗糙的聲響,並且帶著一種情緒,彷彿大提琴在寂寞的午後發出的裝飾音,傾訴著什麼樣一種情緒;那時我不懂,現在大概懂了。我站在院子裡看夏天的大樹,透過層層的綠葉尋覓,強烈的陽光在樹梢簸搖,最高的是破碎的藍天。我把眼睛閉上,感覺黑暗的世界突出一點紅光,慢慢溶化;然後我又睜開眼睛去找。樹枝上停著一隻蝤蠐,忽然間小風吹過,卻看到一隻金龜子斜飛落下,又奮勇掙扎起來,以牠最快的速度衝高,沒入重疊的闊葉中。
這些發生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戰火在天外燃燒,還沒有蔓延到我的大海來,還沒有到達我的小城,沒有到達我小城裡籠著密葉的院子。陽光幾乎每天都在竹籬上嬉戲,籬下幾株新發芽的木瓜樹在生長。我蹲下來觀察那木瓜一天一天抽高,蚯蚓在翻土,美人蕉盛放。隔壁院子裡一隻大公雞在驕傲逡巡,老母雞領著小雛爭啄穀粒,在金針花下奔跑,豬圈裡傳來有節奏的沉重的鼾聲;再遠處是鄰居他們另一道籬笆,外面響過一輛腳踏車的鈴聲,丁令丁令到巷尾左轉。那邊還有成排的人家,正對著後門的那家廊下總坐著一個小腳的老媽媽,她是瞎子。向左轉就得下坡,群樹錯落處是一畦一畦的菜園。再遠的地方我就不太清楚了。
戰火還沒有燒到花蓮。
那是一個寧靜的小城,在世人的注意和關心之外。那是一個幾乎不製造任何新聞的最偏僻的小城,在那個年代。小城沉睡於層層疊高的青山之下,靠著太平洋邊最白最乾淨的沙灘。站在東西走向的大街上,你可以看見盡頭就是一片碧藍的海色,平靜溫柔如絲幕懸在幾乎同樣碧藍的天空下。回頭是最高的山嶺,忽然拔起數千公尺,靠北邊的是桑巴拉堪山,向南蜿蜒接七腳川山,更遠更高的是柏托魯山,立霧主山,太魯閣大山,在最外圍而想像中能看清楚的是杜鉾山,武陵山,能高山,奇萊山。奇萊主山北峰高三千六百零五公尺,北望大霸尖山,南與秀姑巒和玉山相頡頏,遠遠俯視著花蓮在沉睡,一個沒有新聞的小城。火車緩慢地吐著煤煙在縱谷裡爬行,狹窄的公路削過斷崖,空曠裡偶然駛過一隊車輛,小心在隧道和隧道間進出盤旋。是的,花蓮就在那公路和鐵路交會點上沉睡,在一片美麗的河流沖積扇裡,枕著太平洋的催眠曲,浪花湧上沙灘,退下,又湧上,重複著千萬年的旋律,不管有沒有人聽到它。花蓮就在高山和大海銜接的一塊小平原上,低矮的房子藏在檳榔樹,鳳凰木,老榕,麵包樹,和不知名的棲息著蝤蠐和金龜子的闊葉樹下。河畔和湖邊是蘆葦和水薑花。
我的天地很小,大半就在院子裡樹蔭底下,看日影閃爍,曬乾幫浦下的水漬,或者照在竹籬笆上,左右晃動製造許多奇異的幻象。有時我坐在榻榻米上,靠著窗口的矮几看母親的照相簿,一張一張翻過去,唐裝的和洋裝的,還有穿和服的人像,背景大多是輪船一角,有帆纜和舵輪,救生圈繫在舷邊,下面擺一盆蘭花。榻榻米有一股稻草的味道,幼穉的清香,在太陽光下飄著浮著。窗外是一個極小的天井,那邊隔壁住了一對幾乎完全講日本話的夫婦;起先我以為他們是日本人,後來母親說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臺灣人,只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開口講的都是日本話。日本話我也會,不但會聽而且大概也會講,但除了玩遊戲唱童謠以外,我們盡可能不用它。有一次我在門口的榕樹下拿蜻蜓餵螞蟻,隔壁的男人出來用日本話罵我腌髒,我也用一長串的日本話回罵他。記憶裡日本話有許多罵人的成語,用起來比臺灣話還方便。這時正好走過來一名穿制服的日本警察,他嚴肅地說:這個「子供」很會講話啊──說著就忍不住笑起來了。
夏天的黃昏的陽光斜斜照在巷子裡。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