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俗的大學

大約一個世紀以前,美國人開始經驗高等教育,可是淺嘗不久,他們便發現不喜歡它。高等教育太難了,也太嚴肅了:拉丁語和希臘語要學好幾年,而古代、中世紀和文藝覆興歷史中那些高貴、偉岸的英雄們看起來沒什麼用處,且和作為美國人的主要行為——掙錢——的“行動楷模”“沒什麼瓜葛”。人們發現,對邏輯和論證原理的熟悉,實際上妨礙了消遣和良好的夥伴關系,對於普遍謬誤的歷史,對於由迷信所操縱的社會,以及對於大眾的持懷疑態度的研究似乎是不民主的,也的確是一種“精英人物統治論”。幾個真正受過教育的人發現,精確的推理與分析,以及對於他人隨隨便便想當然的行為加以公正無私的審視,絕不是獲取“知名度”的良方。簡而言之,人們很快發現,真正的教育在以行動、野心、貪欲和出人頭地為內容的美國人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價值。事實上,結果恰好相反:智慧的發展只會導致一種非美國式的探究與深思熟慮的生活。

面對這些令人沮喪的事實,美國人發明了一種經過改革的高等教育體制是不足為奇的,一個更能和美國人的欲望合拍的體制,尤其吻合他們想要在公眾面前獲取成功的迫切心情,這些欲望的主要內容就是發財和過一種不受思想困擾的生活。校際體育賽事的發明,對此欲望的達成可助一臂之力;同樣,一種只強調當今發生的事件以及和商業活動的技巧相適宜的新課程也是為了這一共同目的。於是,一門新的學科就被設計出來了,它的名字叫“商科”。什麼歷史、文學、哲學等等,都太遙遠了,根本派不上什麼實際用場,況且這些老;日的學科對於那些要在公立學校裏任教的人來說也太嚇人了。正由於這個原因,另一門新學科亦應運而生,那就是“教育學”,盡管它全然沒有什麼與知識相關的內容,但卻可以讓那些愚蠢乏味的追隨者們看起來是在修習“一門學科”,而且最終會讓他們拿到一張證書,以擁有教育年輕人的權力。

結果呢,除了寥寥幾家好大學與學院之外,舉目皆是惡俗大學的情景。事實上,在矯飾與事實之間,很難找到比在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大學中更寬的距離了。畢竟,矯飾本是惡俗之精髓。“上大學”就等於成為有文化的人,這種傳統信仰很為美國人所珍視,而且盛行的平等主義導致他們雖然看重“大學學歷”,卻不願通過艱苦的學習認識到一所大學的學位和另一所大學的學位之間的嚴格區別。可惜令美國人不安的事實是,從威廉姆斯學院、阿默赫斯特學院或史密斯學院得到的學士文憑是絕不能和從中田納西州立大學或夏威夷太平洋學院獲得的學士文憑混為一談的。令人可笑又可悲的是,美國人竟然創建了如此眾多的惡俗學院,其中大部分是在肯尼迪和約翰遜執政期間,目標是為了拓寬“受教育機會”的渠道。為了追尋這一目標,人們紛紛響應誇大其辭(見“惡俗語言”)的號召,將無以數計的師範學校、教師培訓學校、商業專科學校、文秘學校、地方性神學院、以及商貿學校晉升到大學(university)的地位,而運用的手段不是將它們逐步轉變為大學——那樣太費事了,如果不用幾個世紀的話,至少也要花上幾十年——而是幹脆把它們叫做大學。這些就是如今給大多數年輕的美國人頒發“大學學位”的地方,不過這些學位並不能衡量智慧的進展,只是滿足對技巧的粗俗需求,以便剛好能將這些學位的領取者們不加鑒別地鑲嵌進美國中產階級為他們預制的壁龕中。24%的美國學士學位是學習“商科”的,而因修“教育學”頒發的碩士或博士學位比任何其他專業的都要多得多。

那麼,就算你已經“主修”了商務,可是由於你太沒有文化了,甚至連這一行都幹不好。“你認識這些詞嗎?”是一句為一套“事業成功詞匯”磁帶而制作的廣告語裏的問題,這套磁帶不僅要教會你“800個有價值的詞”是什麼意思,還為每一個詞提供“兩個商業活動例句”以充分闡釋它們各自的涵義。從廣告的說法上看來,這些磁帶可以提供“一種大學之後的大學體驗”,那麼它所針對的對象顯然是“已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了。經歷過“大學”的學習之後仍然弄不懂的這些困難詞匯是為什麼呢?它們包括“transcend”(超越)、“stratagem”(計策)、“efficacy”(功效)、“laconic”(簡潔的)、“ubiquitous”(無所不在的)和“fait accompli”(既成事實),如果把這些詞放在一次給未做好準備的高中生設計的考大學的測試中,卻把他們給難倒了,那還說得過去。然而,不認識這些詞語的人全部都是已經從大學畢業出來的人,而且許多人已經踏上了爭當博士之途——當然是主修教育學,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在衣阿華州最流行的專業學位不是醫學或法學,41%的人都主修脊柱按摩療法。

如果你有諷刺的直覺,有時需要以一聲大笑來排遣某個陰郁沈悶的日子,那麼你可以把下面這句話抄下來,用膠帶貼在你家浴室的鏡子上。一些報紙歡欣鼓舞地以醒目的標題登載了美聯社最近的一篇報道:


更多的美國人接受了夏良好的教育


其中年齡在25歲以上的美國人有五分之一已經念完了“四年制大學”。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可是,當你慢慢發現其中有的人除了一兩本暢銷書外什麼書也沒有讀過,有的人的歷史想像力少得可憐,有的人除了對錢、體育運動、“娛樂”和愛好有興趣之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好奇心。這時,恐怕你會另有一番感受了。所謂的美國計劃(American Project)意思是說,有比以往更多的美國人上過商科學校或者混過了高等“教育”的教室,實在不配成為慶祝或舉國自我陶醉的理由,不過,當見到如下這段不實的鼓舞之辭時(摘自一份全國性報紙),竟無人為之蹙額,也沒見到有人露出嘲諷的笑,可知自我陶醉是在所難免了:

歐洲的大學久負盛譽,至少在美國人看來是如此。它們被比作象牙塔,其純潔的墻壁是絕不會為資本世界所玷汙的。許多歐洲人為此理念而驕傲,並把它等同於理智的健全。不過現在一切已經變了。

也就是說,美國人把教育改造成純粹的技能訓練的工作,以及在建立各式各樣的學院方面的成就(這些學院大部分都是企業化不加鑒別的產物),如今已經推廣到了全世界,我們大家當然都見者有份了,“在我們最好的,也就是這個國家裏最好的300所大學和學院中,我們……令世界嫉妒……”這就是塔夫茨大學的教務長索爾·吉特曼最近宣稱的話。很顯然,沒有記錄顯示當時附近有人評論道:“可憐的世界!”

盡管美國人並不真想要更高級的學問——太困難,太無用、太格格不入了——但它偏偏還裝著想要它,因為哪怕有關艱深學問的一點幻想也會大大有利於它的特殊地位。即便大多數美國的大學根本就不是什麼思想中心。而是氣派的體育中心和健康遊樂場,但是對於裝模作樣的要求便決定了“大學”這個詞必須和一切盜用其名的事物掛上鉤,盡管事實上貨真價實的東西已變得越來越稀少。過去還有幾個州是相當審慎和堅持懷疑精神地授予“大學”和“學院”之名的,如今,你可以恬不知恥地把這些詞放在隨便什麼東西身上,絲毫不顧忌這麼做是不是合法。畢竟,你正在糟塌的只是些無知的人。

弗吉尼亞州顯然是一個很容易激發這類誤導性詞匯的地方:想想電視傳教士帕特·羅伯森設在弗吉尼亞海灘的“CBN大學”吧,還有傑裏·弗維爾在林治堡的“自由大學”。弗維爾的返件作品,如今已是弗吉尼亞州最大的私立“大學”了,堪稱借重新命名而取得不勞而獲的晉升的典範:遲至1983年,它仍然還堅守一些起碼的誠實準則,稱自己為“自由浸信會學院”。那時它還尚未把自己提升為冒充與真正的大學一樣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懷疑的思想可以自由嬉戲於一切學科之上而無須顧及任何“可怕的”後果。在中西部還真的有一所“大學”,宣布它只接收那些心甘情願發誓棄絕跳舞、賭博、抽煙、喝酒、罵人的“基督徒”學生。去學校的教堂禱告是強制性的,其大部分學位是“教育學”(令人吃驚嗎?)。

事實上,“大學”一詞已經被像那樣的學院糟踐得慘不忍睹了,還有俄克拉荷馬州土森城的奧日爾·羅伯茲大學(Oral Roberts University)、鮑勃·瓊斯大學和布萊翰姆·揚大學。有鑒於此,那些正宗的大學恐怕最好還是馬上把名字後頭的那個詞①去掉,只簡單地稱做那魯、哈佛、

① 指university一詞。


普林斯頓、斯但福等等,如此就該知足了。必須得承認,這對加利福尼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密執安大學以及弗吉尼亞大學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不過可以找一些其他辦法,比如像索邦大學(Sorbonne,從前是巴黎大學)那樣的做法,另起一個名字。

① 指university一詞。


低層次的大學拼命假扮高級的是如此惡俗,以致你就別指望會有什麼比他們再低劣的東西了。不過,勤奮的惡俗學生是不會失望的,因為在那些毫無希望的大學與學院下面,還有大量更加糟糕的學校,在那種地方,表象和事實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關系了,因為全都是名副其實的劣質貨。衡量一所正宗大學的一個標準,與衡量一個好餐館的標準同樣適用,那就是它不做廣告。然而,真正惡俗的大學所傾力仰仗的,剛好就是廣告。有趣的是,尤其是在航空雜志上,登滿了為各類大學所做的廣告,只要支付現金或以某人的“生活經驗”做抵押,就可以獲得學士、碩士、乃至博士文憑。這些廣告公開宣傳擁有這些學位等同於商業成功,也就意味著(不勞而獲的)晉升就等於管理者的職位。於是,佛羅裏達州勞德代爾港(Fort Lauder dale)的“諾瓦大學”(NovaUniversity)便成了穿著深色西裝、白襯衣,雄心勃勃、但專業方面有挫折感的飛機旅行者常常光顧的地方,前來給自己名字前面加上一個“博士”的頭銜:

拿到教育學博士學位而無須中斷你的事業。

研究美國人文學術地理的病理學家大惑不解,他無法不註意到,加利福尼亞州竟為如此多的如下類型的機構提供了場地、合法的自由和充分的信任:

聯合大學

南部聯盟研究生院

西南大學

美國西部大學

以及許多別的大學。至於貝弗利山大學,顯然是在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上做得太出格了,如今只好壽終正寢。或許,惟一條件較好的建立贗品大學的地方是夏威夷,那裏起碼在1988年以前都沒有法律明文禁止這類冒牌貨。佛羅裏達是另一處極受人鐘愛的冒牌大學的地方。這類騙人的東西之所以特別青睞加利福尼亞、佛羅裏達、夏威夷這樣的地方,恐怕不僅僅因為它們那兒嚴禁欺詐的法律比較脆弱或根本沒有,還因為在那些陽光燦爛,樂觀宜人的地方,室外通常比室內更有價值,於是就意味著表象勝過實質。像什麼好萊塢、羅納德·裏根等現象也都是這樣的產物。如果你覺得美國的惡俗處境是糟糕的話(據調查,我們的同胞中有五十多萬人“持有”這類冒牌的學位證書),那麼看青印度和哥倫比亞的情形。印度有好幾所偽大學公開向一切來賓出售醫學學位,而據最近的報導,哥倫比亞不是吹牛,它至少有不少於56家偽大學(光是波哥大城就占了27家),只要支付高昂的費用,保證你不費一點力氣就能拿到文憑。(有關此令人沮喪卻又讓人大開眼界的話題的更多情況,請參見大衛·斯蒂沃特和亨利·斯皮爾著的《文憑磨坊:冒牌學位》,紐約,1988版)

不過,你完全沒必要為了追尋惡俗的蹤跡而踏遍汙泥濁水。在中產階級社會裏,惡俗比比皆是。惡俗的大學和學院都有些共性,他們的教職人員都配有不凡的頭銜,在畢業典禮上都穿著閃亮的長袍與披肩,不過他們的學生都不學習外國或古代的語言,不學習歷史與哲學原理,也不學習思想的技巧,他們通常是通過在各種各樣無關痛癢的、或往往毫不重要的科目上累積“學分”的方法而獲得學位,那些科目中大部分是高中就已經學過的時事政治。惡俗的大學最後還要把那些令人難忘的品學兼優的學生推出來,他們的論文(如果確曾有過的話)從未接受過嚴厲的批評,沒有人要求過他們做重大修改。惡俗的院校由那些全無好奇心的學生(當然還有教職人員)組成,尋找炫耀的途徑以獲得晉升的好奇心當然例外。在東北地區有一所大學,將原來的體育系重新命名為人體動力學系,其教授學生如何保持基本學術和思想誠實的能力,從這一舉動中可以精確地估計出來。

惡俗的大學創造那些自動參加勞動者階層的學生,他們不會有什麼包袱顧及他們正在做什麼,或他們的工作是對的還是錯的,是高貴的還是卑賤的。由於其自身已經習慣了惡俗,所以他們成長起來以後,就會成為五湖四海的惡俗聽眾和未來的惡俗代理人。他們中有一大批人對學問興趣缺乏,但對他們的學院倒是赤膽忠心,一旦時機成熟,就成了母校的“Boosters”(積極支持、讚助的人)——那些愛慕虛榮、狡猾、幼稚、不老實的讚助他們的學院體制的人,設立獎學金支持那些不合格的、弄虛作假的學生運動員。1990年6月,《高等教育大事紀》刊登了一長串大學的名字,它們剛剛被揭發並遭到羞辱,原因是他們觸犯了他們曾公開同意遵守的NCAA(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的規章制度,他們的行為招致如下惡果:訓斥、暫停參賽、喪失過去的優勝體育紀錄、(以觀後效的)察看、中止未來的TV亮相、減少獎學金、歸還不義之財、禁止聘用校外教練、取消目前的體育賽季資格。需要註意的是,《高等教育大事紀》並非一種諷刺性刊物,至少公開來講不是,而其本意也並不是打算要嘲諷它所報導的對象。不過,讀者並不一定要十分聰明、或有批判的眼光和諷刺的天賦,便可欣賞這則笑話。這些學院只是被叫做“大學”。現在,如果法庭允許的話,我請你盡力想像一名在這些地方接受倫理學教育的運動員。以下就是《大事記》中所列的毀譽者名單:

阿黛爾菲大學

阿拉巴馬農業和機械學院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辛辛那提大學

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剛剛把美國文化帶到了蘇聯,在那兒建了第一所商學院)

克利夫蘭州立大學

東肯塔基大學

佛羅裏達農業和機械大學

格蘭布林州立大學

休斯頓浸信會大學

休斯頓大學

坎薩斯大學(對體育運動規則“缺少制度化控制”——《大事紀》)

肯塔基大學

馬歇爾大學

馬裏蘭大學,學院園校區(“缺少制度化控制……四位前教練及其他人員的不道德行徑”)

孟菲斯州立大學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缺少制度化控制”)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

俄克拉荷馬大學

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

羅伯特·莫裏斯學院(匹茲堡附近的一所商科學校:“對一名男子籃球選手的不正當的援助;缺少制度化控制”)

南卡羅萊納大學

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

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屢屢犯規的典型”)

紐約州立大學,布拉茲堡學院校區

德克薩斯農業和機械大學

西德克薩斯州立大學

此名單顯然沒有完全揭示出惡俗的方向。也是在這期《大事紀》中,我們發現:

教練承認多年把錢給中央華盛頓大學的運動員們……

……當查賬披露該籃球教練已經把6.5萬美元給了他隊裏的運動員時,大學官員們舉座皆驚……

成百上千的人……說他們支持(教練;教練堅持認為他給運動員們錢,只當作是他們所做工作應得的工資……或者是運動員們將以他們的工作來償還的貸款……)他們困惑不解的是,如此明確的仁義之舉怎麼會被看成是不正當的呢?

不過,盡管有NCAA的制裁,這些小爬蟲們還是很善於經營的,他們很快又會卷土重來。就在最近,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的那些因多次無所顧忌的犯規而受到嚴厲懲罰的教練們,又竭力要求允許他們繼續參加招生討論,因此能夠沖著那些可能受過教育的、文明的人們大放厥辭。

在這一大堆“學校”——這才是正確的稱呼——之間根本不存在學識上的差別,這一點是再顯而易見不過的了。在此基礎上,出示一份更為嚴重的警告總該是適合的吧:

父母們!

如果你們不想欺騙你們的孩子,如果你們想讓他們成為誠實、獨立思考、勇敢、有思想且自尊自愛的人,那麼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要讓他們上這些學校中的任何一所,因為他們在那些地方除了可以學到體育讚助的藝術,並掌握在權威面前眨眼睛的技巧之外,學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識。

令人咋舌的並不是糟糕(badness);可以這麼說,在這個國家,這一切都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真正可怕是惡俗(BADness),是那種裝腔作勢地冒充真正的大學,聲稱自己聲名卓著、有學問、不受金錢腐蝕、因其對公正無私的學術追求而堪稱社會的燈塔。這是真正的惡俗。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