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軍:思想研究的一種德勒茲主義進路(3)

純粹的時間,既不依賴任何外在的運動,也不依賴於靈魂的內在運動;它是對空間的一種描述——空間在時間中被疊放、被螺旋化。“史學”研究“歷史”(各種歷史狀況、語境、變化),卻並不研究“時間”,即,沒有去研究“時間的空白形式”(the empty form of time);而“地層學”,才是恰當的關於“時間”的研究。

 

在德氏看來,哲人的生命是在歷史序列中,因此受制於不同的歷史狀況;然而他們的作品,卻使我們一次又一次穿越時間的地層而遭遇各種古老的概念;或者說,使各種概念離開它們最初的發生學語境,而不斷地返回到我們當下的生活。正是哲學作品,使得哲人們的名字共存(盡管生活在不同的歷史狀況下,他們在時間中共存),就如遙遠宇宙裏自身已經死去的恒星,它的光亮卻仍照耀著地球上的人們。與“歷史”相對的“永恒”,在這個意義上卻是站在“時間”同一邊,彼此形成一個結構性的關系。根據德勒茲的獨特洞見:“永恒”,就在於這個地層學的疊置之中;而“時間”,就是“永恒”在奮鬥,努力地使它自身更豐富。是以,“永恒”不是在“時間”之外,而恰恰是“時間”本身的結構。

 

因此,德勒茲主義的閱讀,恰恰是將哲人的作品拉出其歷史性的語境,而將它置入時間性的疊放中;將哲人從其“時代性形象”中推出來,使其理論性內核向“永恒”打開。在德勒茲看來,盡管很多文本埋藏在地層學的底層,但是它們卻以疊置的方式同樣存在於當下。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說的“知識考古學”,就正是將這樣的埋在地底的文獻檔案,重新讓它們存在於當下。而德勒茲主義的閱讀,則是德氏對福柯本人沒有繼續下去的這條考古學路徑的發展。就具體方式而言,德勒茲主義閱讀,就是深入被研究人物的理論內部,沿其自身的脈絡與進路而發掘出它最內核的論旨,並努力將它從時代性的重重“話語包裹”中抽取出來。對於一個思想家的作品(如哈耶克),德勒茲主義的閱讀,恰恰是將該思想話語得以型構的歷史性狀況去除掉,即,將它的時代印記和誕生的語境去除掉,而內在地(immanently)追索其思想之真正的構成性核心。根據德勒茲,新(the New)出現的時刻,就是一個作品克服並越出它自身歷史性語境的時刻,就是永恒在時間中顯現的時刻。也正是在這個德勒茲主義意義上,我們才能貫透性地理解孔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一個過去的文本,當越出其歷史語境的框限而從地層底部刺入到當下的地表時,它恰恰就是新。“溫故而知新”,才是真正哲學性地閱讀。故此,只有把哈耶克思想從其得以型構的時代背景中抽離出來,才可能真正產生對哈氏思想的哲學性閱讀——在時間的結構裏而不是歷史的流動中研讀哈耶克。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