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這許多范疇就像桌子的許多抽屜一樣;這樣東西放到這個抽屜,那樣東西放到那個抽屜,然後才可以真正了解它。這種心與物的觀念,照杜威先生的看法,都是因為時代的關系。杜威先生說:新的科學不是一天起來的,是在過去三百年中一步一步起來的;第一步是17世紀,是新的天文學,新的數學;第二步是18世紀,是物理學、化學的時代;到了第三個一百年——19世紀,才興起來了生物的科學,包括地質學。
杜威先生說,前一個時期的思想,把心和物分開,把瑣碎的感覺和綜合的理智分開了,都是由於各個時代的科學的關係。18世紀時期也還沒有到19世紀後期生物學的時代;到了19世紀實驗科學時代,可以說使我們對於經驗很了解,對於一切生物活動的狀態也了解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新的經驗看法,就是生物的經驗,尤其是高等動物的人類的經驗,是不分階級的,只是程度稍有不同。達爾文的書叫做《物種由來》,就是說並不是上帝忽然在一天的工夫把各種生物都造好了。各種生物都是有來源的。
怎麽來的呢?是一步一步演變來的。這個觀念是新的。我們現在經過了三百年的實驗科學,尤其是經過百多年的生物科學,我們應該了解當前我們人的大問題,是怎樣對付外面環境的變遷,才可以使這些變遷朝著對於我們將來的活動有益的方向去。一切生物動物,都是這樣的,都是要適應環境。但是人要不同一點。人類的活動,全靠我們有知識、有思想;能夠用知識和思想來管理環境,控制環境,改變環境,改造環境。什麽叫“改造”?改造就是要使有害的勢力,變成無害的勢力;使無害的勢力變成有利的勢力。這種不斷的生活就是經驗。從物類到人類都是一樣。
不過人的思想智慧高,改造環境、應付環境的能力也就大些。這種觀念,我們認為是杜威先生哲學的基本觀念。他根據科學的實驗方法,尤其是根據近百多年的生物學的進步:由生物學進到生理學,由生理學進到心理學,從實驗的心理學到兒童心理學、動物心理學、變態心理學(這些學科,當然難有一個嚴格的次序的):這都是使我們了解人類生活是怎樣的。我們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可以看出經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適應環境。到了人類在這種適應環境的生活里面,人類的知識思想,都是很重要的,都變成很重要的工具。所以人同物類不同。人類能夠充分的用這種自覺的思想作用,來指揮生活;能夠運用人的這種能力,運用一切過去的經驗,過去所得到的知識,來利用環境——征服它,統制它,支配它:使生活的內容格外豐富,使生活的境界格外壯大,使生活的能力格外自由發展,使生活的意味格外提高。
這種思想經驗作用,到了為人類運用時,杜威先生叫做“創造的智慧”。這種智慧,只有人才會有。而生活經驗並不是瑣碎的感覺,並不是感覺之外另有一個理智(或者叫做智力)來指揮的。主宰的乃是人的腦筋,——人的身體的一部分,人本來有的官能,就是我們的神經系統,神經中樞,也就是腦子。這個神經中樞指揮的神經的作用,能夠因為應付環境,而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改造,不斷的進步,使創造的智慧加多。到了那個時候,就能夠隨時隨地改造環境,應付環境。這時候,人的腦袋就夠得上叫做“創造的智慧”。
杜威先生的基本觀念,具體地說,是把經驗用於哲學的各方面。他有很多著作。最重要而銷路最廣的,是《我們怎樣思想》。在美國學校里,無論是中等學校或是大學,都拿這本書作教科書。在教育方法上、論理學和知識論上最有影響的,就是這本書。杜威先生說,“經驗就是生活”。人的經驗,就是充分運用思想的能力來應付環境,改造環境,使將來應付環境更好,更容易,更適當,更滿意。所以杜威先生把基本觀念用在思想上。當然,思想有簡單的思想,複雜的思想,胡思亂想的思想,沒有條理的思想,有條有理的思想。杜威先生以為有條理的思想的發生,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步驟。這是他的一個很大的貢獻;我現在簡單的敘述一下。
第一步:思想的來源,或者說,思想的起點。思想不是懸空的。胡思亂想,不算思想。凡是真正有條理的思想,一定是有來源,有背景,有一個起點的。這個起點是什麽呢?思想都起源於困難的問題。人生的動作碰了壁,碰了釘子,碰到一個困難的環境,行動發生了障礙,要想打破這個困難,因而才有思想。譬如呼吸:大家都要呼吸的,差不多是一個自動的動作,用不著思想的作用。但是有許多動作是沒有那麽自然自動,沒有像呼吸、睡覺那麽容易。真正的思想,是動作碰了壁才發生。比方我要找我的朋友張先生,我一個人走到三岔路口,不知是去第一條路、還是第二條路或者第三條路。這時候才想起:我是來過的麽?找找看有什麽記號使我可以找到路;或者路旁有一家戲園子,有一塊廣告牌,是綠色的或者是紅色的:這時候才用思考。如果一直走去,就用不著思考了。杜威先生說:“凡是一個思想都起於一個三岔路口的境界;凡是一個思想都起於一個大的疑問號。”從前講邏輯和知識論的,都比較容易錯誤,就是因為沒有想到很簡單的“一個思想起於三岔路口”這一句話。
第二步:認清困難障礙在哪一點;把困難加以分析,知道困難究竟在哪一點。我平常的活動為什麽發生障礙?吃飯忽然吃不下,睡覺睡不著,或者頭痛發燒:究竟困難在哪一點?障礙是什麽性質?有時候事情很簡單:第一步和第二步就連在一塊。不過複雜的問題,就要分為兩步,如果第二步弄不清楚,下面的方法步驟就錯了。普通問題要在三岔路口去找一條路走比較簡單;但是有許多科學問題,如醫學、物理學、化學的問題,都很復雜。在這些問題里,我們要小心的做這個第二步工作。
第三步叫做提示,或者稱為暗示。凡遇到了三岔路口的問題,有大困難的時候,第三步就不是自動而是被動。你過去的知識、學問、經驗,到今天都發生作用了!你的腦子里這邊一個假設,那邊一個假設。這些提示的東西哪里來的呢?都是不自覺的湧上來的。所以第三步往往是不自覺的。假如你沒有學問知識和好的活的經驗,看到三岔路口的問題,就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下手;沒有主意,沒有法子。如果你的知識是死的,學問是從書本上得來的,經驗是貧乏的,那你還是沒有主意,沒有法子,看不出道理來。所以第三步是很重要的。不過,有時候有些人經驗太多了,知識太豐富了,往往東一個意見,西一個意見,前一個意見,後一個意見:就要發生第四步。
第四步就是批評、評判;判斷這許多提示、暗示當中,哪一個意見比較最能解決所碰到的困難問題。記得在我父親的詩集子里面有一首詩,講他在東三省吉林的時候,奉命辦一件公事,連人帶馬都在大森林里迷失了路,三天三夜都沒有方法走出來。這個問題就是思想,因為當前的行動發生了障礙。我父親在詩里面就說他怎樣想法子找路出去:有人爬到樹上去看,只見四周茫茫無邊的樹木;在地上也找不出路來;也找不出牛馬的蹄痕。這兩個辦法都不行,這時候,我父親想到古書上講過:在山林中迷了路時可以找水;跟著水去找,必定可以出山的。
大家就四下去聽;聽到有水流的聲音,果然找到了一條水;跟著水走,居然出險。他詩里面有一句“水必出山無可疑”,就是指的這回事。爬上樹看,找牛馬蹄痕,想了許多辦法都走不出來。那時候知識中有一個知識“找水”。這是在許多提示中決定的一個解決困難的辦法。所以這第四步工作,就是要判斷許多提示當中,哪個最適於解決當前的困難。在許多主意中怎樣批評判斷哪個主意適用或者不適用呢?這又得回到第一步去:感覺到需要思想,就是因為有困難問題。再認清楚了困難問題;看困難究竟在什麽地方。再從推出來的許多暗示、意見當中,看看哪一條可以找出結果來。水是可以向山下流的;朝著它走可以得到一條出路:這個結論是不是可以解決當前的困難。拿這個困難作一個標準,作一個尺度,來量這些提出來的暗示,挑一個作假定的姑且的解決方案:這是第四步。不過這還是一個假設,還沒有證實。
第五步是思想的最後一點,思想的終點,就是證實。要問提出來的這個假定的解決方案是不是可以解決困難問題?是不是滿意?是不是最滿意?要證實它!我剛才講我父親在吉林的這個“找水”的經驗,就是證實。假如複雜的科學問題,有時候就需要假定應該有某種結果,我們要選擇許多假定,使用人造的器械,人造的條件來試驗它。所謂科學的實驗,就是證實某種條件完備的時候,可以發生某種結果的假定。如某種條件完備而不發生某種結果,這個假定或理論就錯了,要再來第二個,第三個……的假定,一直到最後可以得到證實為止。到了最後證實,這個思想才算解決了問題。結果是假設變成了真理,懸想變成滿意適用的工具。這是思想的最後終點。
杜威先生的這種思想觀念,對他的許多學生,無論是在教育上、哲學上,都有了很大的影響。他的哲學特別注重在活的思想,創造的智慧;特別注重拿知識思想來解決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應付環境,改造環境。這種思想應用到各方面去,都可以發生很重要的效果。比方在邏輯(Logic)方面:杜威先生在80歲的時候,出版了一本大著作《邏輯學》,它的副題目叫做“研求真理的理論”(A Theory of Inquiry);他以為邏輯不過是研求真理的方法的一種理論。所以他的邏輯並不像從前的邏輯。從前的邏輯講演繹法、歸納法、大前提、小前提、求同、求異、求互同互異:所謂形式的邏輯。這種邏輯完全是用在論證(proof)方面,變成一種論證的形式,所以杜威先生叫做“論理學”。這是形式的、論理的。比方說:凡人都會死;胡適之是一個人;胡適之當然是會死的。這只不過是一個形式的論證,不能引導出真理。從19世紀以後,哲學家注意到邏輯歸納法。杜威先生說:這也不行;思想的方法,不是形式的方法;人生要時時刻刻應付真的困難,活的問題,不能拘於刻板的形式。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