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岱:《西遊記》與中國的第一次“西化”(3)

3.唐孫大軍與五位一體

經歷過文化革命或者看過文化大革命的小說和歷史的都知道,那時候滿地都是戰斗隊,最多的是“千鈞棒戰斗隊”,因為孫悟空就是造反。毛主席語錄的第一條: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所有與造反有關的人物都是那個時代的頂尖人物,《西遊記》不是一個造反小說,但是把它挖出來一塊,說孫悟空是造反。但我們仔細想想看,《西遊記》里的這支取經大軍的領袖是唐僧而不是孫悟空。孫悟空在這里起的作用非常大,尋山開路,遇水搭橋,什麽都是他干,如果把唐僧取經的隊伍取名為“千鈞棒戰斗隊”不合適。按照當年“劉鄧大軍”稱呼法,唐僧是精神領袖,孫悟空是行政長官,唐僧是信仰之心,悟空是理智之心;唐僧是終極關懷,悟空是事事關心,就是這麽一個結構。過去一句話叫“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唐僧,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就是悟空了,咱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應該有這兩面?人之一生取勝之基本法則就是這兩條,一要唐僧、二要悟空,少一個都不行。

唐孫大軍中並不止這兩位,還有八戒、沙僧和白馬。八戒的象征意義是最容易理解的,人之一生食色二欲是最大的事情。豬八戒第一好吃,到哪里都要找吃的;第二是好色,在天上就調戲嫦娥,下凡了到高家莊就強娶民女。但是八戒也很重要,人的一生沒有食色二欲是不行的,這也是人最基本的屬性。豬八戒就是人之一生食色二欲的象征,廣泛一點就是所有欲望的象征。

沙僧是什麽呢?“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沙僧是挑擔子的,他的性格最聽話,叫他干嘛就干嘛,老實厚道。人之一生什麽東西最聽話?我們的手足最聽話,叫你舉手就舉手,叫你擡腳就擡腳。但如果你指揮耳朵試試看,叫你的鼻子動一下動得了嗎?如果叫心跳快一點或者是慢一點行嗎,或者叫血液跑快一點慢一點行嗎?如果肚子現在好餓讓它不餓可以嗎?人的植物神經是最不聽話的,你越想干什麽它偏不給你干。還有我們的情緒,有時候就不知不覺地哭了笑了,有時候看電視劇哭了笑了,我根本就沒有指揮它這樣,我們的理智根本管不著,我們能管的就是手和腳,所以沙僧就是我們人形體的象征,最好指揮,他永遠挑擔永遠沒有怨言。

還有一個人物,過去的研究從來都忽視了這個人物,那就是白馬。它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白馬是龍王之子,在龍宮里因為談戀愛不順利,老婆背叛他,一怒之下就亂來。碰見觀世音把他變成唐僧的坐騎去西天取經,然而到了他的家鄉海邊,他還沖下龍宮跟奸夫打了一架。白馬就是心猿意馬中的“意馬”,“意馬”說白了就是情緒情感的象征。我們人的一生中情緒和情感是極難控制的,什麽東西來控制我們的情感呢?在中國道家、儒家、佛教哲學中,都有一個基本思想,尤其在中國思想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以“理”化“情”,用理智來控制我們的情感和情緒。白馬第一要唐僧來騎,也就是信仰騎住情緒;第二,要悟空來牽,牽住這匹白馬,就是理性也要管住情緒。《西遊記》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悟空有個官位叫弼馬溫,在古代的傳說中什麽東西能夠“避馬瘟”,就是能夠讓馬不發瘟病?就是猴子,所以猴子就是來管馬的。悟空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皇給他派了差事就是做一個管馬的,他很不高興,其實那是一個很大的官。人有三個事情,欲望要管住,情緒要管住、念頭要管住,管住這三樣東西人就健康了。讓猴子管住馬這是很大、很了不起的官,孫悟空自己還搞不清楚,還覺得官小了。白馬就是我們人之一生情緒、情感的象征。

現在我們把《西遊記》中的五個人物都一一揭開了他們的面紗,看清楚究竟想要說什麽了。那我們就知道《西遊記》這部小說不是宗教小說、神魔小說、反抗小說、遊戲小說,這些都不是。以前還有人說這四個人主要是團結一心,軍民團結一家人,他們說的也是對的,但不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團結,而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五種因素的協調,和諧、團結、秩序的架構。人生終極的價值和終極目的就是要控制我們的理智,理智是沒有方向的,用今天哲學的話語就是工具理性,它沒有方向、沒有價值。所以我們的信仰之心、價值之心、信念之心,人生的終極目的就要來領導我們的理性。我們的理性是要牽制我們的情緒、情感,同時指揮我們的欲望和我們的行為。唐僧主要的功能就是領導悟空、領導理智,所以他要念動“緊箍咒”,一定要經常警示理智,不要太過分了,你要朝著我給你指示的方向前進,你要是瞎動腦筋就會出問題,就會起不到作用。悟空要領導白馬、牽制白馬,他還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另外他還得指揮著沙僧,行為得服從理智的指揮。從人生哲理的意義來講,這五種因素的合理架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今天每一個人都要處理這五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哪一個關系脫離了五個因素的架構就會出問題。比如說欲望過度了,貪官出來、腐敗出來。前一段時間聽到一個新聞,問一個4歲的孩子長大想干什麽?回答說長大要當貪官。這說明我們社會的毛病大了,個人的毛病也大了,欲望成了第一號因素,貪官前赴後繼就說明我們的社會生病了。如果我們的情緒不聽使喚,情緒太過分了,也很容易出問題。二次大戰我們看得很清楚,國民的情緒出了問題。不是所有的德國人民都不是好人,而是他們的情緒出問題了,被引向了不正確的方向,脫離了理智的控制,也脫離了正確的方向。日本也是這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人民應該都是好的,如果說整個國家人都是壞的是不對的,而是情緒出問題了。行為要是不聽使喚也不行,你瞎走、瞎弄、亂來一氣也不行。所以我們人之一生五種要素要合理的調配,社會的五種因素也要合理的調配,哪一種因素過度了,我們個人就會生病,社會就會生病,這就是《西遊記》哲學的基本含義。

這個作品宗教的基本含義就是告訴我們,其實最困難的就是修“本心”,不要以為一蹴而就可以修到,要有堅定的信念,要用畢生的努力,乃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如果你抱著畢生修行的意識,我想你碰到任何的困難都會容易克服得多。當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常常對自己說這個困難是對我的磨煉,是妖魔鬼怪,我一定要打敗它。不要想馬上成佛,但是要有一顆向佛之心,這里的“佛”是廣義的,是各種各樣我們自己真正所向往的人生價值。我們基本上揭示了《西遊記》這部作品中的宗教精神和人生哲理,所以《西遊記》這部小說是可以從兩歲看到七八十歲永遠看下去,都可以看到其中的真諦。但是《西遊記》絕不僅僅是這個層面,它還有更深刻的層面。

4.“齊天大聖”和人定勝天

“齊天大聖”是什麽意思?我們如何去解讀?每個人的經歷都是小時候聽父母的話、聽大人的話,到了3歲、7歲、初中、高中時候就出現反抗期,7歲、8歲是反抗期。我孩子小時候對他說電插頭的洞是有電的,不能把手放進去,但是你不在的時候他就把手塞進去。還有熱水瓶你不要去玩,但是有一天他就抱著,一掉下來爆炸還把自己嚇一跳。到了初中你讓他好好學習,尤其是男孩,他理都懶得理你,你叫他在家好好做作業,他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這就是反抗。人類也是這樣。中世紀文藝復興之前,人類是信天地、信鬼神,是很乖的孩子。但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我憑什麽聽上帝的,我自己就能思考。人類進入了現代反抗期,啟蒙來了,個人的理性誕生了,“一切都要重新放到理性的天平上稱一稱”,理性於是開始反抗大自然、反抗一切的宗教,批判一切的宗教,批判一切的盲從。中國從1840年以後尤其是新文化運動後開始了這項工作,今天我們仍然沒有完成。因為中國人的從眾心理還非常地嚴重,我們還不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有一顆自由思想的頭腦,我們今天還沒有完成這個事情。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