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 臧國仁:數位時代的「敘事傳播」(15)

換言之,如《詩經》、史詩、遊唱詩人作品等敘事行為皆能滿足社

會人精神生活對情感的需求,也是具體的「社會生活的再現」。同理觀    之,紀實敘事如不同類型之新聞報導當也如是,不但提供資訊且也豐富了閱聽眾之情/感需求。

兩位作者(陳秉璋、陳信木,1993)並也指出,無論起於功利或實用目的,敘事有消減疲憊和勞累的社會功能。早期始於宗教儀式與巫術而滿足社會人情需求之敘事行為,一旦發展出個別特徵即脫離原有宗教或社會活動而獨立發展成特殊文學、音樂、美術、戲劇等形式。成熟的文藝活動不僅不再受限於宗教、社會,甚至回饋到社會各個面向並直接、間接地影響整體社會。

然而究是社會生活的變化引起敘事與藝術的變化,或是敘事活動的創意與自我超越突破社會生活的框架?無論從個人或閱聽眾及社會群體而言,其均有層層疊疊相互作用與彼此糾葛的複雜關係。

重點是敘事既是個人創意也是社會行動,端看敘事類型以及其對群體的作用與影響,愈是能理性且有效地運用符號來展現內在情緒感受則愈引起大眾共鳴甚至引發後續連鎖再述行為。換言之,唯有理性與感性並重才有可能將日常生活的感性提升到智性或靈性想像層次,也才能轉換為文化或經濟產業的理性層次。

延續圖一所述,圖二說明了日常生活敘事行動如何從一己(自我) 的情感(美感/醜感)與理性思維(語言/符號能力)進而將自我感受的生命意義傳播到閱聽眾(他者),顯示任何傳播活動若沒有個人情感為基底,僅靠「理性」實無法處理傳播對「生命意義」的問題(見圖二中間左右兩側)。

因而圖二核心顯示了不同參與者在不同情境(時空、對象、場合) 論述故事的敘事行動(見內圈)。不論其本質是將「故事」(人事時地物等)的發生與結果組織後置換符號「重述」或反覆依樣「再述」,皆可視為透過特定跨媒材符號而以不同媒介形式來表述生命經驗與意義的行為。

左右著人們的敘事行動則是圖二上方所示之「理性」與「情感/感性」的共同作用。「情感/感性」已如前述包括如喜悅、憤怒、窘迫、焦慮、愛等,其與「理性」之智識的媒材運用、媒介選擇以及對語言符號的操作與控制能力,都在傳播情境發生。敘事行動因而不僅受到認同、涉入感(或「黏著性」)的不同程度影響,更與他人(閱聽眾)或社群互動的目的、過程、結果相關。

因而理性與「情感/感性」並重的傳播敘事行動係由各種生活真實情境與其他眾多敘事引發,每每具有某種生命意義而需講述並值得講述,且高度與其他敘事互文。再則每件敘事行動不論訴諸娛樂或教育之功能及目的或其傳達的是知識或情感,敘事對閱聽他者的「多義性」(polysemy; Lull, 1995)總是需要關切與承認(見圖二中間兩側)。

這點在不同類型之敘事傳播活動皆然。如新聞報導固然要傳遞真實或反映真相,但無論其創作產製或接收閱讀也都涉及了「美感」成分(見臧國仁、蔡琰,2001;蔡琰、臧國仁,2003),此乃因任何新聞均具敘事內涵(林東泰,2015),其撰述者在寫得像是「真的」之餘也都想要寫的「美」以能打動人心、滋養情緒,此皆敘事之「情感/感性」作用。而若連紀實敘事也都脫離不了兼具理性與感性內涵,則其他虛構敘事更當如此,不但想將所述故事講得既真且也美,此皆常態也。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