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 臧國仁:數位時代的「敘事傳播」(17)

在此同時,圖三所示之晶體上下端點顯露了個人及社群敘事時如何得有相近敘事及傳播行動,其幕後的敘事力量可以解釋為何傳播行動有時形成巨大文化力量而席捲多數人參與(如「318 學運」的號召),另時則壟斷視聽覺符號而大量產製與消費特定敘事內容與類型的現象(如前述「小河馬歐文」的感人故事);此皆因這些廣受歡迎的敘事具有公理原則或好玩有趣、緊貼生活儀式或深植意識原型而使人難以挑戰且易沉溺其中。

另一方面,在輕薄短小、極端個人化與速成氛圍下,小群、小眾間的敘事傳播行動(如臉書上的個人轉載)則要等待敘事條件成熟後才有機會脫離「碎片化」或被主流排擠的命運。可是基於前述非線性的複雜因素,這種看似輕微的聲音或敘事行動仍可能具有翻轉及替換主流敘事的潛力(如 2015 年總統大選前夕周子瑜的道歉發言與不斷轉載隨即成為國民黨敗選的主因之一),使得壟斷文化的主流敘事與碎片化的短小分散型敘事常是共時同存於現在的傳播現象,彼此參考對照並引用轉述。

此處我們借重了榮格的學說,即現代日常生活之遊戲及儀式心情與行為也造就刻下傳播的真實情境。因而可以推說,故事原型、遊戲、儀式皆是整個敘事傳播行為的背景推動力量,且在這些力量之內敘事傳播理論才正要開始推理分析前述圖一與圖二所具之傳播內容與意涵。

因而除如前述敘事傳播行動是情境下歸屬整體而有機的互動外,我們也應將「開放」、「不規則」、「擺盪」、「循環」、「重複」等概念用於理解傳播敘事的全面行動,藉以顯示網路盛行時代之傳播行為顯與前述資訊論發展初期之「規律」、「規則」、「單一」、「效果」大異其趣。

總之,知識來源愈多似愈將迫使我們提出更多延伸討論問題。未來描述傳播現象的範圍與框架時實應以新的視野關切敘事的周邊元素脈絡關係,進而以其為傳播行動的核心。 


肆、結語:敘事傳播研究之未來發展

 

本文檢視了今日深具網路時代特性之數位敘事傳播現象後發現,有關「傳播鍊」、「文化產業鍊」的研究尚未窮竟,如何深度地建構敘事傳播之文化意義並補充其基本概念,當是未來值得繼續鑽研與討論的方向。

而社群媒體以及自媒體之興起顯已弱化了敘事專業(如新聞事業) 之社會角色。作為意識及潛意識影響下的寫作或表現類型,敘事研究仍需瞭解更多原型、遊戲及日常生活儀式始能強化其內涵。

另如敘事的即興成分、如何斷裂於理性或跳躍於故事理型與非理型間,以及許多不具備完整故事條件的傳播(如缺乏動機、邏輯,時空隱晦、因果關係薄弱的互動等)本文都尚未及處理,未來猶可繼續探索。作者認為,敘事在今日的傳播行動中顯有跨界與超越特色,此點完

全顛覆了以靜態文本結構為對象之研究傳統,而多個參與者可在不同媒介反覆述說同一事件,實也模糊了原始而真實的故事以致不易釐清聽眾、傳播者的邊界何在。

因而敘事傳播不僅是科學的更是社會、心理與人文的研究領域。生命歷程中一向存有許多神話及迷思,而敘事不但具有普遍人性也富含民族/個人特色之各種各樣故事。是否透過解釋主題而有助於瞭解人們自身生活,藉此改變知識與思維?是否有助於釋放來自於歷史與人性的包袱?是否從故事中允許人們體驗生命、看見隱藏的真理,又是否允許人們感受故事的真諦從而調整視野、改變人生路徑並納入世界觀?這些均為敘事傳播的未來研究方向。

敘事在現象的遞進、消亡、循環、生長法則下,以具體行動參與了社會人的傳播互動,透過如遊戲與儀式而共製了故事也分享了日常生活意義。在傳播過程中,人們不斷詮釋彼此話語的意義,也持續地由現在返身過去又過渡到未來。在這樣的程序結束前本文似也無法結束,只能暫時停留在對敘事傳播的想像。

本文對敘事傳播的構想多出自生活觀察,一些論述係基於篤信互動的精神與所處傳播情境皆屬「自生(autopoiesis)組織開放系統」(蔡琰、臧國仁,2010)而有生生不息、轉換更新的可能;文內來自想像與推理說法的未盡之處則想必然爾。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